汪舜華嘆了口氣,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沒有定國神鐵,沒有鐵路網絡,連直升飛機都沒有,無法實現力量投送。北方也好,南方也罷,也不過是地圖上的疆域,無法真正成為中華的一員。


    她撫摸著地圖,任重道遠啊。


    比歷史上晚了差不多一個月,三月十二日,七十三歲的襄親王壽終正寢。


    襄親王在建極七年底住進了朝廷精心修建的襄王府,當然與此同時他的子孫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這些年來,朝廷對他可謂禮遇有加,一是襄親王是長輩,二來確實賢德,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


    襄親王也確實賢德,除了教育子孫,也給朝廷提了不少建議。隻是去年入冬以後,老人家身體不太好,汪舜華派了禦醫前去診治,甚至帶著皇帝親到襄王府看望,這實在是幾十年來沒有的恩榮。襄親王很是感激,隻是畢竟年齡大了,太醫也無力回天,還是去了。


    當然大家都心照不宣:春節期間,襄親王的病勢就已經相當沉重,隻是當時謠傳太後要篡位,他實在不放心,吊著一口氣;如今放心了,總算可以去見太祖太宗仁宗宣宗世宗。


    汪舜華下旨輟朝三日,追諡憲王。發引當天,又和皇帝親帥文武大臣和宗室勛貴前往送別,哭了一場,連宗室們也感動了。


    特殊時候,說是輟朝,但公務仍然是不能耽擱的;能露個臉就很不容易了。


    邊疆地區搞定了,內地更加重要。宣德元年棄安南後,全國有兩京十三省,140府,234州,1138縣,493衛,359所;建極三年設海南省,建極十二年設朝鮮省,建極十六年收琉球府,建極十八年設漢昌、景泰、仁壽、清寧、永和、懷德六省,省級行政單位增加到23個。


    這些年經濟發展,人口繁衍,個別省份地域遼闊,地方人手有限,汪舜華也很不放心;藩王進京了,朝廷在地方的力量相對下降。強支弱幹,取禍之道。


    首先還是繼續改州為府,這是開國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所以有兗州府、揚州府等名稱;但還是留下不少殘餘。明代的州有直隸州和屬州之分。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州的長官也稱知州。此前新省除了土司,朝廷直管地區隻設府縣。現在規定,直隸州改為府,共41個,屬州改為縣,共193個。


    然後是個別較大的省要進行調整:陝西省包括後代的陝西、甘肅,寧夏和青海部分地區,麵積太大,而且各民族雜居混居,如今韃靼居民大量內遷,民風彪悍,治理不容易。現在以賀蘭山為界,以東為陝西,領西安、延安、漢中、鳳翔、慶陽、平涼六府;以西為寧夏,領臨洮、鞏昌二府,並將以前的岷州衛、洮州衛、靖虜衛以及寧夏衛、行都司劃過來,共六府。


    然後是湖廣行省,包括後代的湖南、湖北兩省,共下轄十六府、二直隸州、十七州、一百零八縣、二宣慰司、四宣撫司、五安撫司、二十一長官司、五蠻夷長官司,治武昌府。現在以長江和鄱陽湖為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湖北省治武昌,領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八府;湖南治長沙,領嶽州府、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和剛改名的郴州府、靖州府,以及已經改名幾年的永順府和保靖府,也就是原來的永順軍民宣慰使司和州軍民宣慰使司,一共十二個府。


    兩京也要調整。北直隸、南直隸什麽事情都要往北京送,實在費時費力。順天府、應天府升二品,府尹由尚書、侍郎兼任,另設同知一人,三品,管理日常事務;設河北、江寧兩省,管轄其他府縣。河北省治保定府,江寧省治鬆江府,也就是上海。


    但即便是拆分,也是有講究的。


    比如湖廣,汪舜華本來以為把鄱陽湖為界就夠了,最多加上長江,沒想到商輅站出來:「劃分界限,或山川形便,或犬牙相錯,既要保一地政令暢通,又要防範割據一方。」


    汪舜華很有興趣,聽商輅介紹:「所謂山川形便,是說在劃界的時候,以山脈、河流等自然形勢為界,漢唐多用此法。同一域內民風相近,渾然天成。隻是這樣一來,該區就成為完整的形勝之區、四塞之國。一旦天下有變,或者有人包藏禍心,就會割據稱雄,進則窺伺天下,退則偏安一方,其中以四川、山西最為突出。有鑑於此,自宋朝以來,劃分省界時,往往犬牙交錯,不讓一地專美。」


    汪舜華恍然大悟,難怪五代之後就很少割據一方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門捏在別人手裏,自己手裏也捏著別人的要害,想來個占山為王都不成。


    於是準了商輅所請,這樣一來,和後代的地圖區別就小的多了。


    這樣的後果,原來的兩京十三省變成了兩京二十八省:


    直隸府:順天府、承天府;


    北四省:漢昌省、歸綏省、綏遠省、北寧省;


    東六省:遼寧省、山東省、江寧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


    中六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


    西六省:陝西省、寧夏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廣西省;


    南六省:景泰省、仁壽省、清寧省、永和省、懷德省、海南省


    汪舜華聽得很酸爽,連皇帝聽得也很舒服,領土在自己任上擴張了這麽多,甭管是實際控製還是羈縻管理,哪怕就是紙麵上的,放在任何時候都值得大書特書;當然學子們會背的很痛苦,當然更痛苦的是吏部,要到處抓人;工部,又要找地方修房子;戶部也很心疼:都是銀子啊!


    吏部右侍郎馬文升提出,要堅持和加強巡撫製度——主要是以前就全國就四個巡撫,一人巡撫五六個省,還有一個專門巡撫邊關,累到簡直吐血;而且這些年來外貿發展迅速,關稅日漸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有必要加強管理。


    汪舜華點頭同意。經過反覆商量,決定設立巡撫28人,也就是各省各配一人,仍舊採用來回巡撫的方式,兩年一任,正二品;以前辦事就是從都察院抽監察禦史,現在當然還是這個思路,隻是人都被拉到地方上去了,京官沒有人監督也不行,於是擴充規模。


    原來十三道禦史一共110人,其中雲南11人,浙江、江西、山東、河南10人,陝西、山西、湖廣8人,四川、廣西、貴州7人,現在都要調整:江西、湖南、湖北、河北、河南、陝西、寧夏、四川、貴州、雲南等內地省份每省15人,漢昌、江寧、浙江、山東、山西、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遼寧、景泰、仁壽、清寧、永和、懷德沿邊沿海,每省20人,歸綏、綏遠、北寧三省地廣人稀,事情也相對少一些,每省10人。這480人就是跟著巡撫到地方上巡查督撫的,稱為巡按禦史。


    北京還需要禦史監督百官,稱為內差或常差。汪太後和皇帝暫時和解,不需要壓製言官,反而現在要監督宗室勛貴和百官,每年還有各種考試,都不能馬虎,於是增加到180人,稱為監察禦史。


    巡按禦史和都禦史由都察院統一調撥,和巡撫一樣,兩年一輪。


    這些都是命官,也算領導,下麵肯定還有不入流的辦差人員。按照標準的配置,每省的巡撫隊伍,承差和巡按禦史人數相同,辦事官多一倍,吏多兩倍,這些人員從國子監和落第舉人中挑選。


    這隻是理論上,現在缺官缺的嚴重,隻能先緊著地方尤其問題矛盾多發的沿海和邊疆地區,中央就先忍忍吧!


    吏部尚書侍郎和都察院左右都禦史看了一眼,都覺得壓力很大。


    此前,先帝主持編纂了《寰宇通誌》,但現在顯然不夠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此前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朝廷的了解也很有限,應該派人進行實地勘測,尤其要對國家分界線、各省分界線進行明確;此外,廣闊的海域也要加強管理,必須勘測繪圖並命名,以後刊刻地圖,也要加上。


    汪舜華真切的記得天朝為了幾個小島和猴子們差點刀兵相向的憋屈,就算暫時擱置爭議,早晚有一天也要自古以來。


    那就自今日起。


    禮部尚書葉盛提出一個問題:「新設立這麽多省,一來缺官,二來科舉名額不夠,邊遠地區還好,江南地區本來人口就多,經濟發達,因此競爭異常激烈,現在又要劃名額走,以後學子們估計更難了。」——後麵一句沒敢說。


    汪舜華倒是沒生氣,現在大局已定,犯不著討價還價。於是明確,原兩京十三省取士三百人;新省總共一百,作為定向考錄和調劑使用。


    進士少,舉人也不多。全國每屆鄉試,各省大致會取一兩百舉人,現在規定,北四省、遼寧省每屆取鄉試取舉人五十,景泰省、仁壽省、清寧省、永和省各取八十,海南、懷德一百五十,其他各省府取士兩百。這樣加起來每屆鄉試能取5000人,攤到各縣,大致有2個人。


    此外內官們出出進進,同樣在加快流轉。國企、礦山發展需要有人主持,以前很多交給勛貴,但是現在領土擴張,他們要去地方鎮守,太監們就要補上這個缺位;新省也需要內官前去駐守。


    忙起來好啊,這樣才有奔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