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內外傳唱著《送別》的時候,朝野上下也就都知道,太後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吃下這幾個省;甚至連女人參加科舉都提出來了。
朝臣們眼神嚴峻,這麽多宗室公侯貴戚請旨出鎮,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祖輩的夙願,報答太後的恩遇,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遠離政治風暴中心。
誰都知道洪武末年的大清洗造成了何等慘烈的後果,除了功臣集團確實開始膨脹,加上太祖本人多疑的性格,直接原因還是皇位。
主幼國疑,所以幹掉了那些可能威脅皇位的不和諧分子。
如今,皇帝已經成人,但太後遲遲不肯還政,現在雙方的矛盾已經日漸白熱化。
可以想見,未來幾年,會更加尖銳,那麽朝臣該怎麽辦?
這不是當年建文帝和太宗之爭那麽簡單,也不是仁宗皇帝和漢王之爭,甚至也不同於隱帝和世宗。
反正都是朱家的,誰得了天下都能傳承下去。即便一時吃了苦,真站對了還能得到補償;即便輸了,還能得到一個好名聲。甚至幾十年後新皇帝登基,為了表示自己心胸寬大,還要表示一下關懷慰問。
這件事從太宗開始,歷朝歷代都幹過,尤其景帝和太後幹得多。
但是太後和皇帝是母子,天下總歸是皇帝的,即便太後學武則天自己當皇帝,她百年後還是要把江山還給皇帝。今天為了得到太後恩寵迎合她,難保不被皇帝記上一筆,到那時候哭都沒有地方。
除非太後放棄皇帝,選擇另外一個兒子。
但顯然,不可能,宗室群臣不會答應。
怎麽辦?學沐英,躲的遠遠地,自然就沒事。
人家汪太後的親女婿都往外跑,何況別人?
汪舜華沒心情考慮下麵的想法,隻是心裏空落落的,再一次來到觀象台視察,並在欽天監正貝琳的指導下,用最新的天文望遠鏡觀看了星象。
玻璃製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汪舜華幾次強調這東西造價太貴,如果實現技術突破將對軍備發展和天文學乃至醫學、化學等等產生何其重要的作用,又將節省多少國用,大家也就不敢當成奢侈品對待,開始認真研究。
《梁四公記》載: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碧頗黎鏡。麵廣一尺五寸,重四十斤,內外皎潔。置五色物於其上,向明視之,不見其質。問其價,約錢百萬貫。文帝令有司算之,傾府庫當之不足。
——這本書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的事,過了這麽些年,中國人還是不會製造,物流還是那麽貴,自然賣價也不會便宜。汪舜華那麽熱愛玻璃,也隻捨得買一點做望遠鏡,日用品?捨不得。
科技改變生活,真的是一句大實話。
當然,博古通今的劉定之就告訴汪舜華:「您說的那種透明的玻璃,其實前代曾經學會製造。《北史·大月氏傳》記載:太武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
這也意味著,以目前的技術,可以製作出符合要求的玻璃。
汪舜華也使勁回想——記得好多穿越小說提過,主要是比較容易,但當時沒往心裏去。
好在天朝大國,各種人才都有;如果沒有,給點陽光,就有萬物生長。
但直到建極十一年夏,明朝才終於生產出第一張汪舜華認可的玻璃。這時候,距離汪舜華設立科學院,廣求玻璃製造,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十年。
和世間很多偉大的發明一樣,和歐洲產生的玻璃一樣,國產玻璃的發明,也源自偶然。
在京郊的水泥生產基地,工人們日復一日的為建築工地生產需要的水泥。突然有一天,一個工人叫道:「你們看,這東西會發光!」
大家湊過去一看,確實是一塊晶瑩剔透的東西。
這東西怎麽得來的?
水泥生產,最不缺的是石灰石,條石之類的東西。反正耐燒,搭灶台的時候就就地取材了;這麽多人吃飯,刷鍋洗碗是個問題,不過也不是問題,從古至今,都用的是草木灰。就是將柴草燒後的草木灰,也叫小灰,石灰稱為大灰,放在筐子中經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鉀鹼,俗名草鹼。洗滌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強鹼性。洗碗水也不會倒得太遠,更多的時候就在灶台旁邊挖條小溝,順著就排走了,當然部分沉澱物留下來,甚至滲到土裏。
有些植物,特別是生長在鹽鹼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較多的鈉離子(na+)。用它們燒成的灰含有較多的鹼(碳酸鈉)。
生產水泥的地方,土地肯定鹽鹼度要高一些。
大家不知道這些,不過京城裏消息靈通,大家都知道太後對科技很感興趣,獎勵技術人才。什麽是科學鬧不清楚,不過聽說太後正在找一種透明的東西,不知道這玩意算不算。
工廠負責人何超很快趕來,驚喜過望,但有點不確定,趁著到工地去交貨,找到在工地上的工部郎中李堅,說起了這事。
李堅也很驚喜,趕緊呈上去了。
汪舜華得到這塊小小的晶體,知道是工人生產出來的,緊緊握在手裏,甚至鮮血淋漓,她顫聲問道:「這真的是咱們自己燒出來的?」
這個在後世完全不起眼的小東西,眼下卻能夠對天文學、物理學乃至化學的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
汪舜華臨朝這麽些年,大家對她的脾氣還是比較了解的,從來沒有這麽激動過,甚至國內叛亂全部平定,都沒有。
左右趕緊勸太後放開,太醫進來包紮好了,汪舜華還拿著殘渣,緊閉著雙眼說「好,真好。」
李堅和何超更傻眼了,何超好不容易結結巴巴的解釋這是工人無意中發現的。
汪舜華這才睜開眼:「沒事,既然能無意中發現,就說明這種東西咱們現在能做出來,隻要了解到規律,就一定能大規模做出來。」
她轉頭下旨:「重賞。」
工匠們知道那塊小東西居然得到太後如此的重視,居然一口氣獎勵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資,都瞪大了眼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家的積極性被徹底激發了出來,正常的生產不能耽誤,但是下班之後還有時間,大家自發做了分工,用什麽東西,加什麽料,什麽時候加,一樣一樣的試。
經過五年多的探索,經過不知道幾萬次的實驗,終於得到了一大塊超過進口玻璃品質的玻璃。
汪舜華得到這樣一塊完整的玻璃,大喜過望,不顧勸阻,親自到玻璃車間視察。
玻璃是用石灰石和石英石還有草鹼之類的燒出來的,大家心底裏有了這點意識,反正陶瓷和水泥都是窯裏燒出來的,不是新鮮事。
經過這麽多年的試驗,大家發現要先玻璃燒造無非是配料、熔製、成形等工序。
汪舜華極為高興,吩咐重賞。這回就不僅僅是幾個人受賞了,所有參與研發的工人一律獎了一年工資,而功勞最大的幾個工匠各獎了五十兩銀子,其中兩個王成和李明,就是最先發現玻璃是採用石灰石等東西來煆燒的,授了科學院三級研究員,享受正五品待遇。
這實在是聞所未聞!
盡管以前有很多人依靠敬獻奇珍異寶得到官職,但汪太後執政以來從未有過。大家都知道,太後喜歡各種糧食作物,但是對這些金玉珠寶不感興趣,實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
隨同前往的言官已經開始犯顏直諫了,連鄒幹等人也站出來說:「這等奇技淫巧,不足為觀;選人用人,關乎治亂得失。太後應該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朝政上,放在國計民生上。」
汪舜華轉頭看了他們一眼:「什麽是國計民生?是耕戰才是國計民生嗎?不是。在我看來這個小東西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如果用它替代陶瓷作為實驗室的器皿,可以更好的觀測物體;如果用它替代水晶作為望遠鏡的鏡片,可以讓更多的人對天文宇宙有更深刻的認識。我以為這就是國計民生。」7
隻是其他都還好,隻是草鹼這東西,大家開頭都以為沒什麽要緊,誰想沒有還不行,甚至加少了都不行,消耗量相當大。
這下大家明白,必須要用到鹼。
隻是鹼這種東西,提取很困難;如果大規模要從草木灰裏麵提取,簡直不敢想。
汪舜華這才想起,好像玻璃製造確實必須用到純鹼,而且這種東西是相當重要的基礎性工業原料。但是怎麽提取來著?
——好像中學課本裏有個侯氏製鹼法?怎麽弄的?已經清末民初了,應該要用到電吧?
——別扯淡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現在人工合成無法實現之前,植物鹼不靠譜,但還有礦物鹼。
天然的礦物鹼主要來自鹼湖和固體鹼礦。
這種東西是有的,在山西。當時認為鹼是「鹵之凝著者」。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列出了鹵鹼和石鹼兩種。
鹵鹼提取鹽很不容易,稍不注意提取不純淨,還可能中毒。前些年針對食鹽中毒的情況,汪舜華曾經派人調查,知道居然是鹼導致的,真是哭笑不得。靈丘王對治病還是有心得的,就是灌豆漿或者米湯,然後催吐。但是問什麽,靈丘王卻說不出來。汪舜華估計就是酸鹼平衡化學反應那麽點事,也就沒再追問。
好在提取鹼是很容易的,跟煮鹽差不多,而且因為和鹽伴生在一起,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
有了鹼,玻璃製造有了穩定的原料來源;工人也就放心大膽地開展各種實驗;不管是原料配比還是製作流程都有了相當的進步,做出來的玻璃更加純淨透明,隻是耐火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建極十八年秋,玻璃作為最貴重的禮物被賜給永康長公主和魏國公徐俌。玻璃杯、玻璃瓶、玻璃盞、玻璃屏風,晃花了眾人的眼睛。
玻璃的核心技術被突破,但朝臣們仍然不以為然;反倒認為太後這樣大張旗鼓勞師動眾,隻為做幾塊玻璃,實在並非仁君風範。2
朝臣們眼神嚴峻,這麽多宗室公侯貴戚請旨出鎮,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祖輩的夙願,報答太後的恩遇,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遠離政治風暴中心。
誰都知道洪武末年的大清洗造成了何等慘烈的後果,除了功臣集團確實開始膨脹,加上太祖本人多疑的性格,直接原因還是皇位。
主幼國疑,所以幹掉了那些可能威脅皇位的不和諧分子。
如今,皇帝已經成人,但太後遲遲不肯還政,現在雙方的矛盾已經日漸白熱化。
可以想見,未來幾年,會更加尖銳,那麽朝臣該怎麽辦?
這不是當年建文帝和太宗之爭那麽簡單,也不是仁宗皇帝和漢王之爭,甚至也不同於隱帝和世宗。
反正都是朱家的,誰得了天下都能傳承下去。即便一時吃了苦,真站對了還能得到補償;即便輸了,還能得到一個好名聲。甚至幾十年後新皇帝登基,為了表示自己心胸寬大,還要表示一下關懷慰問。
這件事從太宗開始,歷朝歷代都幹過,尤其景帝和太後幹得多。
但是太後和皇帝是母子,天下總歸是皇帝的,即便太後學武則天自己當皇帝,她百年後還是要把江山還給皇帝。今天為了得到太後恩寵迎合她,難保不被皇帝記上一筆,到那時候哭都沒有地方。
除非太後放棄皇帝,選擇另外一個兒子。
但顯然,不可能,宗室群臣不會答應。
怎麽辦?學沐英,躲的遠遠地,自然就沒事。
人家汪太後的親女婿都往外跑,何況別人?
汪舜華沒心情考慮下麵的想法,隻是心裏空落落的,再一次來到觀象台視察,並在欽天監正貝琳的指導下,用最新的天文望遠鏡觀看了星象。
玻璃製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汪舜華幾次強調這東西造價太貴,如果實現技術突破將對軍備發展和天文學乃至醫學、化學等等產生何其重要的作用,又將節省多少國用,大家也就不敢當成奢侈品對待,開始認真研究。
《梁四公記》載: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碧頗黎鏡。麵廣一尺五寸,重四十斤,內外皎潔。置五色物於其上,向明視之,不見其質。問其價,約錢百萬貫。文帝令有司算之,傾府庫當之不足。
——這本書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的事,過了這麽些年,中國人還是不會製造,物流還是那麽貴,自然賣價也不會便宜。汪舜華那麽熱愛玻璃,也隻捨得買一點做望遠鏡,日用品?捨不得。
科技改變生活,真的是一句大實話。
當然,博古通今的劉定之就告訴汪舜華:「您說的那種透明的玻璃,其實前代曾經學會製造。《北史·大月氏傳》記載:太武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
這也意味著,以目前的技術,可以製作出符合要求的玻璃。
汪舜華也使勁回想——記得好多穿越小說提過,主要是比較容易,但當時沒往心裏去。
好在天朝大國,各種人才都有;如果沒有,給點陽光,就有萬物生長。
但直到建極十一年夏,明朝才終於生產出第一張汪舜華認可的玻璃。這時候,距離汪舜華設立科學院,廣求玻璃製造,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十年。
和世間很多偉大的發明一樣,和歐洲產生的玻璃一樣,國產玻璃的發明,也源自偶然。
在京郊的水泥生產基地,工人們日復一日的為建築工地生產需要的水泥。突然有一天,一個工人叫道:「你們看,這東西會發光!」
大家湊過去一看,確實是一塊晶瑩剔透的東西。
這東西怎麽得來的?
水泥生產,最不缺的是石灰石,條石之類的東西。反正耐燒,搭灶台的時候就就地取材了;這麽多人吃飯,刷鍋洗碗是個問題,不過也不是問題,從古至今,都用的是草木灰。就是將柴草燒後的草木灰,也叫小灰,石灰稱為大灰,放在筐子中經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鉀鹼,俗名草鹼。洗滌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強鹼性。洗碗水也不會倒得太遠,更多的時候就在灶台旁邊挖條小溝,順著就排走了,當然部分沉澱物留下來,甚至滲到土裏。
有些植物,特別是生長在鹽鹼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較多的鈉離子(na+)。用它們燒成的灰含有較多的鹼(碳酸鈉)。
生產水泥的地方,土地肯定鹽鹼度要高一些。
大家不知道這些,不過京城裏消息靈通,大家都知道太後對科技很感興趣,獎勵技術人才。什麽是科學鬧不清楚,不過聽說太後正在找一種透明的東西,不知道這玩意算不算。
工廠負責人何超很快趕來,驚喜過望,但有點不確定,趁著到工地去交貨,找到在工地上的工部郎中李堅,說起了這事。
李堅也很驚喜,趕緊呈上去了。
汪舜華得到這塊小小的晶體,知道是工人生產出來的,緊緊握在手裏,甚至鮮血淋漓,她顫聲問道:「這真的是咱們自己燒出來的?」
這個在後世完全不起眼的小東西,眼下卻能夠對天文學、物理學乃至化學的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
汪舜華臨朝這麽些年,大家對她的脾氣還是比較了解的,從來沒有這麽激動過,甚至國內叛亂全部平定,都沒有。
左右趕緊勸太後放開,太醫進來包紮好了,汪舜華還拿著殘渣,緊閉著雙眼說「好,真好。」
李堅和何超更傻眼了,何超好不容易結結巴巴的解釋這是工人無意中發現的。
汪舜華這才睜開眼:「沒事,既然能無意中發現,就說明這種東西咱們現在能做出來,隻要了解到規律,就一定能大規模做出來。」
她轉頭下旨:「重賞。」
工匠們知道那塊小東西居然得到太後如此的重視,居然一口氣獎勵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資,都瞪大了眼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家的積極性被徹底激發了出來,正常的生產不能耽誤,但是下班之後還有時間,大家自發做了分工,用什麽東西,加什麽料,什麽時候加,一樣一樣的試。
經過五年多的探索,經過不知道幾萬次的實驗,終於得到了一大塊超過進口玻璃品質的玻璃。
汪舜華得到這樣一塊完整的玻璃,大喜過望,不顧勸阻,親自到玻璃車間視察。
玻璃是用石灰石和石英石還有草鹼之類的燒出來的,大家心底裏有了這點意識,反正陶瓷和水泥都是窯裏燒出來的,不是新鮮事。
經過這麽多年的試驗,大家發現要先玻璃燒造無非是配料、熔製、成形等工序。
汪舜華極為高興,吩咐重賞。這回就不僅僅是幾個人受賞了,所有參與研發的工人一律獎了一年工資,而功勞最大的幾個工匠各獎了五十兩銀子,其中兩個王成和李明,就是最先發現玻璃是採用石灰石等東西來煆燒的,授了科學院三級研究員,享受正五品待遇。
這實在是聞所未聞!
盡管以前有很多人依靠敬獻奇珍異寶得到官職,但汪太後執政以來從未有過。大家都知道,太後喜歡各種糧食作物,但是對這些金玉珠寶不感興趣,實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
隨同前往的言官已經開始犯顏直諫了,連鄒幹等人也站出來說:「這等奇技淫巧,不足為觀;選人用人,關乎治亂得失。太後應該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朝政上,放在國計民生上。」
汪舜華轉頭看了他們一眼:「什麽是國計民生?是耕戰才是國計民生嗎?不是。在我看來這個小東西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如果用它替代陶瓷作為實驗室的器皿,可以更好的觀測物體;如果用它替代水晶作為望遠鏡的鏡片,可以讓更多的人對天文宇宙有更深刻的認識。我以為這就是國計民生。」7
隻是其他都還好,隻是草鹼這東西,大家開頭都以為沒什麽要緊,誰想沒有還不行,甚至加少了都不行,消耗量相當大。
這下大家明白,必須要用到鹼。
隻是鹼這種東西,提取很困難;如果大規模要從草木灰裏麵提取,簡直不敢想。
汪舜華這才想起,好像玻璃製造確實必須用到純鹼,而且這種東西是相當重要的基礎性工業原料。但是怎麽提取來著?
——好像中學課本裏有個侯氏製鹼法?怎麽弄的?已經清末民初了,應該要用到電吧?
——別扯淡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現在人工合成無法實現之前,植物鹼不靠譜,但還有礦物鹼。
天然的礦物鹼主要來自鹼湖和固體鹼礦。
這種東西是有的,在山西。當時認為鹼是「鹵之凝著者」。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列出了鹵鹼和石鹼兩種。
鹵鹼提取鹽很不容易,稍不注意提取不純淨,還可能中毒。前些年針對食鹽中毒的情況,汪舜華曾經派人調查,知道居然是鹼導致的,真是哭笑不得。靈丘王對治病還是有心得的,就是灌豆漿或者米湯,然後催吐。但是問什麽,靈丘王卻說不出來。汪舜華估計就是酸鹼平衡化學反應那麽點事,也就沒再追問。
好在提取鹼是很容易的,跟煮鹽差不多,而且因為和鹽伴生在一起,大家工作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
有了鹼,玻璃製造有了穩定的原料來源;工人也就放心大膽地開展各種實驗;不管是原料配比還是製作流程都有了相當的進步,做出來的玻璃更加純淨透明,隻是耐火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建極十八年秋,玻璃作為最貴重的禮物被賜給永康長公主和魏國公徐俌。玻璃杯、玻璃瓶、玻璃盞、玻璃屏風,晃花了眾人的眼睛。
玻璃的核心技術被突破,但朝臣們仍然不以為然;反倒認為太後這樣大張旗鼓勞師動眾,隻為做幾塊玻璃,實在並非仁君風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