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元紀年的設立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朝野上下議論洶洶,甚至今年的春夏攻勢戰果持續擴大也沒能讓轉移話題。
好在很快,江南傳來捷報: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試驗成功!
棉紡是當下第一大手工業,不僅關乎穿衣,還關乎就業;因此這朵小小的棉花,實實在在的牽扯著國計民生、百姓冷暖。
景泰八年底,汪舜華第一次以執政太後的身份召集群臣,了解當前形勢,才知道棉花每畝產量不過20來斤。
那一刻,汪舜華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她上輩子出身農村,在機關工作但參加結對幫扶,各種主要農作物的產量還是大致有數的。棉花產量確實不高,但好歹每畝也有二三百斤,而目前,差不多隻有十分之一。
到底是什麽原因?是不是隻跟品種有關?短期內能不能提高?
戶部尚書張鳳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風流才子,了解農村生產實際,但要讓他說出棉花為什麽產量低,他也說不明白,畢竟這些年棉花就是這個產量。
汪舜華決定弄個明白。
她親自去了皇莊,了解棉花種植的情況。令她頗感意外的是,棉花居然是和小麥一起套種的!
負責人陳義是管理皇莊的老人,前些年在江淮等地都辦過差,很熟悉情況,他稟告:「當年太祖皇帝要求農民種棉,隻是百姓最看重的還是糧食,因此往往把棉花和小麥套作。這也有個好處,就是田地裏全部種棉往往容易生蟲,但是和小賣套種,就不容易滋生。」
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汪舜華心裏琢磨,單一作物大麵積種植雖然便於管理,但是給了病蟲穩定有規律的環境,容易大麵積暴發病蟲害,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愛爾蘭因為土豆晚疫病引發了大規模的饑荒;所以往往都是幾種作物間種,高低錯落,形成植物群落,更好地利用土地。
想來棉花和小麥套種,小麥也為蟲害起了屏蔽左右。
既然隻是間種,產量低一點似乎可以接受;正準備回宮,汪舜華怎麽也覺得不對:後代的棉花也是間種的,怎麽產量就高出不少?
於是問陳義:「棉花產量這麽低,是什麽原因?」
陳義苦著臉:「棉花喜溫喜光。在江南一帶,每年二月中下旬將棉籽直接播種在麥行裏。如果遇到大風下雨,麥子倒伏,壓在棉苗身上,就容易滋生各種病蟲。開花結鈴退,棉鈴小而少,棉絮質量差,產量低。即便是隻種棉花,若是遇上了秋雨,棉桃大量腐爛,收成更低。」
汪舜華眼前一亮:「恐怕不僅僅是這樣,棉花是直播的,播種的時候,冬小麥往往已經出土長高。所以棉花難免被麥子欺侮,光照少,水肥也跟不上,自然長勢不好;等到小麥收割,又趕上夏季多雨,難以抵禦,這才是根本。」
想起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包括水稻在內,很多秧苗都是先進行育苗,然後進行移植,這樣不僅對土地利用更加高效;而且幼苗相對集中,發芽期及幼苗期便於管理;此外幼苗稍微長大,有了一定的生命力,可以和套種的作物爭奪陽光雨露,不止於淪為小可憐。
這種育苗移栽技術是有的。從元代開始,栽培瓜類、茄子、芋、萵苣、芥菜這些蔬菜,都採用育苗移栽。
前些年汪舜華在王府種瓜,瓜苗就是內官從農民那裏買的,因此沒有多想。她也不知道棉花可不可以育苗移植,什麽時候育苗、什麽時候移栽更是無從談起,於是吩咐內官陳義試試。
陳義聽太後說的似乎很有道理,馬上老老實實的辦。
瓜苗育苗,就是採用瓦盆或桶盛糞穢,待其發熱,將種子插入,經常澆水,白天置於向陽處,夜裏置於灶邊,等種子發芽後,種於肥沃的苗床中。適時用稀薄的糞土澆灌,並搭矮棚遮護。待瓜茄苗長到適當大小,帶土移栽至本田。
他按照這樣的辦法培育棉花,不過棉花和瓜苗還是不一樣的。畢竟瓜苗一畝地也用不了多少,但棉花需要的苗少了就不行,因此,即便育出來幾棵比較精壯的,也完全沒有推廣的價值。而且棉花種植的時間雖然和瓜類一樣都是清明前後,但是育苗的周期似乎並不一致:瓜類作物一般定植前一個月左右就開始播種育苗,但棉花苗那時候雖然已經相當強健,但移栽後往往難以存活;特別是失掉根土的大苗,基本上都沒能活下來。
接著各項改革進行,陳義被派到成都辦差。長途跋涉,晝夜兼程,年齡也不小了,回京後不久就去世;他的同事李俊接過了他未竟的事業,堅持進行實驗,但還是沒能成功。
直到建極十年的太皇太後千秋慶典,汪舜華在觀看織工繡工紡織刺繡的時候,想起來棉花育苗技術還是沒有突破,下令加派人手抓緊研究。
李俊等人還沒有成功,建極十五年,四川省潼川州傳來消息,秀才溫華榮成功研究出了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
溫華榮在成都念書的時候,跟著陳義到蜀王府削藩。閑暇的時候談論起京城的事,知道太後對棉花育種感興趣,卻一直沒有進展。
溫華榮家算是個小地主,有些薄田;他讀書之餘,雖然沒有參加耕作,但也不全是一心隻讀聖賢書,常往外頭走走看看,知道棉花現蕾到成熟吐絮需要百天左右,四月播種,中秋前後採摘,需水量大,又不能淋雨,確實很要命。
這一想,如果讓植株更加健壯,是不是就可以熬過來?隻是怎麽克服棉花移栽死亡和大規模育苗,確實讓人頭疼。
這年頭都講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溫華榮雖有這想法,在成都卻沒有家底,也不可能放下書本去搞這個實驗。直到五年後他父親去世,回鄉守孝,閑來無事的時候又想到了這件事,決定碰碰運氣。
他找來當地種田的能手李光清、楊大郎幫忙。經過三年反覆試驗發現,棉花與瓜苗不同,不是越大越容易移栽,而是隻有一到兩片的小苗最容易活,所以移栽的時間不用一個月,半個月到20天左右最好。
與此同時,他們認真研究瓜苗的育苗移栽技術。選擇沙壤土地塊作苗床,將土壤翻耕碎細,拌上細渣肥,潑上糞水調和;為了方便移栽時整塊帶土,還抹平劃格,再在每個方格播上棉籽,用細土覆蓋。寒潮到來,則用麥草稻草覆蓋保溫。
效果很快出來,棉苗長勢很好,每個方格的土壤也結成了土墩,相當於一個缽,卻省去了陶缽的費用。育苗技術終於有了大規模推廣的可能。
當年,方格育苗移栽棉花不過1畝,居然結出了112斤,被潼川州當成祥瑞報到北京;第二年移栽擴大到10畝,畝產100斤。潼川州知州在棉田裏親自坐鎮稱量,再次快馬報到北京,戶部上下都不敢相信——產量提高了三倍,怎麽可能!
汪舜華馬上派人把這三個人接到北京,讓他們指導試種,果然大獲成功,20畝試驗田,平均畝產達102斤!
汪舜華大喜過望,要求持續擴大試種範圍,包括華北、江南、華南在內的廣大區域,衛所和官府紛紛動員起來,選擇田地試種。
與此同時,他們的家鄉人也已經行動起來。建極十六年,潼川州種了660餘畝;建極十七年,臨近的成都、重慶等府一共種了1500畝,最高畝產達186斤!
而今年江南地區也傳來消息,他們採用河泥育苗法,試種的2000畝棉田,棉花長勢良好,平均畝產120斤!
除了豐厚的賞賜,溫華榮被任命為科學院五等院士,享受正三品待遇,這也是這麽些年以來任命的第一位院士;甚至他的兩個助手也成為正五品三級研究員。
十年寒窗無所成就,沒想到因為棉花種植一夕成為三品高官,狀元熬二十年還不一定能達到這地位呢!
這下不僅溫華榮蒙了,朝臣也蒙了,紛紛進言,汪舜華看著他們:「能把棉花單產提高三倍,不知道可以直接解決多少人的冷暖問題,又可以給多少人謀生的道路,這難道不是國計民生?難道不值得獎掖?你們如果有誰能夠讓水稻小麥或者其他各種百姓所需的作物產量翻番,待遇我也可以給!」
朝野上下熱切的議論,原來不是隻有讀書上戰場才能出人頭地,通過發明各種東西甚至種地也可以一躍龍門,享受三品甚至更高的待遇!
與此同時,朝廷行文各地,要求試種並推廣——其實這幾年來已經有不少地方聞風而動了;邸報則詳細刊登這種技術的要點,指導各省府縣推廣。
雖然有人擔心「穀賤傷農」再次上演,但汪舜華真的高興:棉花的畝產提升了,棉紡的技術也提高了,棉紡織業的春天就真的要來了。
好在很快,江南傳來捷報: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試驗成功!
棉紡是當下第一大手工業,不僅關乎穿衣,還關乎就業;因此這朵小小的棉花,實實在在的牽扯著國計民生、百姓冷暖。
景泰八年底,汪舜華第一次以執政太後的身份召集群臣,了解當前形勢,才知道棉花每畝產量不過20來斤。
那一刻,汪舜華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她上輩子出身農村,在機關工作但參加結對幫扶,各種主要農作物的產量還是大致有數的。棉花產量確實不高,但好歹每畝也有二三百斤,而目前,差不多隻有十分之一。
到底是什麽原因?是不是隻跟品種有關?短期內能不能提高?
戶部尚書張鳳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風流才子,了解農村生產實際,但要讓他說出棉花為什麽產量低,他也說不明白,畢竟這些年棉花就是這個產量。
汪舜華決定弄個明白。
她親自去了皇莊,了解棉花種植的情況。令她頗感意外的是,棉花居然是和小麥一起套種的!
負責人陳義是管理皇莊的老人,前些年在江淮等地都辦過差,很熟悉情況,他稟告:「當年太祖皇帝要求農民種棉,隻是百姓最看重的還是糧食,因此往往把棉花和小麥套作。這也有個好處,就是田地裏全部種棉往往容易生蟲,但是和小賣套種,就不容易滋生。」
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汪舜華心裏琢磨,單一作物大麵積種植雖然便於管理,但是給了病蟲穩定有規律的環境,容易大麵積暴發病蟲害,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愛爾蘭因為土豆晚疫病引發了大規模的饑荒;所以往往都是幾種作物間種,高低錯落,形成植物群落,更好地利用土地。
想來棉花和小麥套種,小麥也為蟲害起了屏蔽左右。
既然隻是間種,產量低一點似乎可以接受;正準備回宮,汪舜華怎麽也覺得不對:後代的棉花也是間種的,怎麽產量就高出不少?
於是問陳義:「棉花產量這麽低,是什麽原因?」
陳義苦著臉:「棉花喜溫喜光。在江南一帶,每年二月中下旬將棉籽直接播種在麥行裏。如果遇到大風下雨,麥子倒伏,壓在棉苗身上,就容易滋生各種病蟲。開花結鈴退,棉鈴小而少,棉絮質量差,產量低。即便是隻種棉花,若是遇上了秋雨,棉桃大量腐爛,收成更低。」
汪舜華眼前一亮:「恐怕不僅僅是這樣,棉花是直播的,播種的時候,冬小麥往往已經出土長高。所以棉花難免被麥子欺侮,光照少,水肥也跟不上,自然長勢不好;等到小麥收割,又趕上夏季多雨,難以抵禦,這才是根本。」
想起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包括水稻在內,很多秧苗都是先進行育苗,然後進行移植,這樣不僅對土地利用更加高效;而且幼苗相對集中,發芽期及幼苗期便於管理;此外幼苗稍微長大,有了一定的生命力,可以和套種的作物爭奪陽光雨露,不止於淪為小可憐。
這種育苗移栽技術是有的。從元代開始,栽培瓜類、茄子、芋、萵苣、芥菜這些蔬菜,都採用育苗移栽。
前些年汪舜華在王府種瓜,瓜苗就是內官從農民那裏買的,因此沒有多想。她也不知道棉花可不可以育苗移植,什麽時候育苗、什麽時候移栽更是無從談起,於是吩咐內官陳義試試。
陳義聽太後說的似乎很有道理,馬上老老實實的辦。
瓜苗育苗,就是採用瓦盆或桶盛糞穢,待其發熱,將種子插入,經常澆水,白天置於向陽處,夜裏置於灶邊,等種子發芽後,種於肥沃的苗床中。適時用稀薄的糞土澆灌,並搭矮棚遮護。待瓜茄苗長到適當大小,帶土移栽至本田。
他按照這樣的辦法培育棉花,不過棉花和瓜苗還是不一樣的。畢竟瓜苗一畝地也用不了多少,但棉花需要的苗少了就不行,因此,即便育出來幾棵比較精壯的,也完全沒有推廣的價值。而且棉花種植的時間雖然和瓜類一樣都是清明前後,但是育苗的周期似乎並不一致:瓜類作物一般定植前一個月左右就開始播種育苗,但棉花苗那時候雖然已經相當強健,但移栽後往往難以存活;特別是失掉根土的大苗,基本上都沒能活下來。
接著各項改革進行,陳義被派到成都辦差。長途跋涉,晝夜兼程,年齡也不小了,回京後不久就去世;他的同事李俊接過了他未竟的事業,堅持進行實驗,但還是沒能成功。
直到建極十年的太皇太後千秋慶典,汪舜華在觀看織工繡工紡織刺繡的時候,想起來棉花育苗技術還是沒有突破,下令加派人手抓緊研究。
李俊等人還沒有成功,建極十五年,四川省潼川州傳來消息,秀才溫華榮成功研究出了棉花方格育苗移栽技術。
溫華榮在成都念書的時候,跟著陳義到蜀王府削藩。閑暇的時候談論起京城的事,知道太後對棉花育種感興趣,卻一直沒有進展。
溫華榮家算是個小地主,有些薄田;他讀書之餘,雖然沒有參加耕作,但也不全是一心隻讀聖賢書,常往外頭走走看看,知道棉花現蕾到成熟吐絮需要百天左右,四月播種,中秋前後採摘,需水量大,又不能淋雨,確實很要命。
這一想,如果讓植株更加健壯,是不是就可以熬過來?隻是怎麽克服棉花移栽死亡和大規模育苗,確實讓人頭疼。
這年頭都講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溫華榮雖有這想法,在成都卻沒有家底,也不可能放下書本去搞這個實驗。直到五年後他父親去世,回鄉守孝,閑來無事的時候又想到了這件事,決定碰碰運氣。
他找來當地種田的能手李光清、楊大郎幫忙。經過三年反覆試驗發現,棉花與瓜苗不同,不是越大越容易移栽,而是隻有一到兩片的小苗最容易活,所以移栽的時間不用一個月,半個月到20天左右最好。
與此同時,他們認真研究瓜苗的育苗移栽技術。選擇沙壤土地塊作苗床,將土壤翻耕碎細,拌上細渣肥,潑上糞水調和;為了方便移栽時整塊帶土,還抹平劃格,再在每個方格播上棉籽,用細土覆蓋。寒潮到來,則用麥草稻草覆蓋保溫。
效果很快出來,棉苗長勢很好,每個方格的土壤也結成了土墩,相當於一個缽,卻省去了陶缽的費用。育苗技術終於有了大規模推廣的可能。
當年,方格育苗移栽棉花不過1畝,居然結出了112斤,被潼川州當成祥瑞報到北京;第二年移栽擴大到10畝,畝產100斤。潼川州知州在棉田裏親自坐鎮稱量,再次快馬報到北京,戶部上下都不敢相信——產量提高了三倍,怎麽可能!
汪舜華馬上派人把這三個人接到北京,讓他們指導試種,果然大獲成功,20畝試驗田,平均畝產達102斤!
汪舜華大喜過望,要求持續擴大試種範圍,包括華北、江南、華南在內的廣大區域,衛所和官府紛紛動員起來,選擇田地試種。
與此同時,他們的家鄉人也已經行動起來。建極十六年,潼川州種了660餘畝;建極十七年,臨近的成都、重慶等府一共種了1500畝,最高畝產達186斤!
而今年江南地區也傳來消息,他們採用河泥育苗法,試種的2000畝棉田,棉花長勢良好,平均畝產120斤!
除了豐厚的賞賜,溫華榮被任命為科學院五等院士,享受正三品待遇,這也是這麽些年以來任命的第一位院士;甚至他的兩個助手也成為正五品三級研究員。
十年寒窗無所成就,沒想到因為棉花種植一夕成為三品高官,狀元熬二十年還不一定能達到這地位呢!
這下不僅溫華榮蒙了,朝臣也蒙了,紛紛進言,汪舜華看著他們:「能把棉花單產提高三倍,不知道可以直接解決多少人的冷暖問題,又可以給多少人謀生的道路,這難道不是國計民生?難道不值得獎掖?你們如果有誰能夠讓水稻小麥或者其他各種百姓所需的作物產量翻番,待遇我也可以給!」
朝野上下熱切的議論,原來不是隻有讀書上戰場才能出人頭地,通過發明各種東西甚至種地也可以一躍龍門,享受三品甚至更高的待遇!
與此同時,朝廷行文各地,要求試種並推廣——其實這幾年來已經有不少地方聞風而動了;邸報則詳細刊登這種技術的要點,指導各省府縣推廣。
雖然有人擔心「穀賤傷農」再次上演,但汪舜華真的高興:棉花的畝產提升了,棉紡的技術也提高了,棉紡織業的春天就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