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太後和皇帝母子不愉快。
好在端午節,皇帝到西苑覲見太後,共度佳節。
然而這個佳節,也是不歡而散。
如今宗室已經留在北京,自然不用再奔波,隻是每年的龍舟賽還是很熱鬧。
汪舜華看向皇帝:「皇帝近來都忙著什麽?」
皇帝笑的很勉強:「養病之餘,不過是讀書養性罷了。」
汪舜華道:「我聽說你經常招洋和尚到東宮講經說道?那些虛妄的東西,聽聽倒也罷了,不必相信;你身邊都是天下聞名的鴻儒,好好跟他們讀書,才是正道。」
皇帝的臉色帶著調侃:「左右不過是閑話罷了,正好長長見識,母後不是經常教誨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汪舜華點頭:「是,你記得這話,很好。」
她收斂了笑容:「那個洋和尚都跟你們說了些什麽有趣的事?說來讓我也聽聽?」
皇帝道:「左右不過是民間故事,俚俗得很,不敢汙了母後的耳朵。」
汪舜華轉移了話題:「你永康妹妹不小了,我想早點把她的婚事辦了。」
皇帝道:「這很好,我看今年辦了就好,正好趁著母後開疆拓土,雙喜臨門。父皇也會高興的。」
汪舜華點頭:「好,那就讓禮部準備吧。」
她看了眼左右:「把那個神父喚來。前幾個月聽說他的書都翻譯完了,可那時我正忙著,沒顧得上召見他。今兒正好有空,問問那邊有什麽風土人情,也好開開眼。」
皇帝的心咯噔了一下。
——這十多年來朝廷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大批外國學者和商人湧入中國——不僅有日本、安南等傳統藩國的,也有印度國的,甚至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四夷館招徠了一部分來當翻譯,也畫點地圖,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新世界的門窗。
——君臣不知道,甚至汪舜華也不知道,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21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鏖戰53天,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千年之久的東羅馬帝國滅亡。
君士坦丁堡成為伊斯坦堡,東正教不再是國教。
當然,帝國允許你保持原有信仰,隻是需要承擔較高的稅負。
因此,在土耳其帝國不斷擴張並進入繁盛時期的同時,有些人卻選擇了逃離故鄉,他們或者奔回歐洲,或者乘船去到遙遠的東方。
——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但那畢竟是國家級工程,使用的是最好的船隻和工匠,一般商船沒那麽強悍;但因為要打海賊、要規範朝貢、要促進外貿,程信就讓人把下西洋的資料翻了一通——理由正大光明,也就沒人敢藏匿甚至銷毀,老老實實拿出來了。
明朝的絲綢、瓷器什麽的實在很受歡迎,所以價錢也高,商人們也就有積極性。東漢時期就能和東羅馬帝國交流,過了一千多年,進步說不上,總還能追上古人的節奏:從廣州等地起航,運送絲綢、瓷器經海路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度,並且採購香料、染料運回中國,印度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希臘、羅馬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運運往羅馬帝國。
有去有回,在中國和印度商人運送商品不亦樂乎的時候,那些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人們自然可以選擇另外一條相反的路。
——這些不知道不要緊,汪舜華知道百十年後的萬曆年間,義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傳教,和科學家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本》前幾卷,後來清朝數學家李善蘭又翻譯完後幾卷。這本書她沒有讀過,但能在惜墨如金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大書特書一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汪舜華想要引進的並不隻是這一部書,而是想讓明朝真正了解整個世界,畢竟有些話不能從她嘴裏說出來。理由也是正大光明的:「隻有博採眾長包羅萬象,《四庫全書》才真的能說全!更重要的是,現在對外交往頻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她咬了咬牙:「國朝圖書尚且泥沙俱下,何況蠻夷?如果朝廷沒有掌握,先讓書籍傳播到民間,才真是後果不堪設想!與其這樣,還不如主動作為,隻有經過朝廷批準,才能公開刊刻,否則一律不許傳播!」
這樣有理有據,自然沒人會反對。因此建極八年,汪舜華正式下旨,鼓勵敬獻書籍,由四夷館組織翻譯刊刻,如果入選《四庫全書》,還可以獲得獎勵甚至關稅減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繼就有海外商人獻上了很多手抄本;尤其次年開始從西域引進人才,相繼帶來了大量的典籍,幾乎把整個百年翻譯運動的成果搬了回來。如今四譯館正在沒日沒夜的翻譯。
從他們口中,汪舜華還得知了另外一個消息:「當年帖木兒征討四方,將各國工匠帶到撒馬爾罕。他死後,兒子沙哈魯沒有窮兵黷武持續擴張,而是努力經營乃父遺產,大興文治。興建了很多學校、圖書館,還有一座天文台。在那裏,他安裝了一座巨大的限象儀,繪有九天星象、分秒度數、氣候分野、海洋山嶽圖表。沙哈魯極其沉溺於此,觀測了三十年,完成了一份《歷數表》,記載了不同時代與不同地區、計時、行量運移、恆星位置,其中包括太陽、行星運行表和一千零一十八顆恆星的位置表。可惜兀魯伯死後,天文台被毀,我們也隻好到處亡命。」
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學者皇帝,簡直堪稱「皇位上的學者」。
隻是下一句汪舜華就有點啼笑皆非:「兀魯伯精通曆算,測算出自己會被大兒子所殺,於是將長子拉提夫放逐。拉提夫十分惱怒,發動叛亂,將乃父處死。」???
這不就是俄狄浦斯的現實版,到底是真的中了命運的詛咒,還是詛咒給了現實的靈感?
這份《歷數表》如今也帶到了北京,汪舜華看著這份手抄本——看不懂,但是有圖!
汪舜華簡直不敢相信,15世紀居然有人能夠通過肉眼觀測,繪製出如此詳細的星象圖。
汪舜華還在感慨,詹事楊守陳幽幽的說:「當年宋朝宰相蘇頌製水運儀象台,有撰《新儀象法要》三卷,其中有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
汪舜華想起來,這可是比肩沈括的超級牛人,他的水運儀象台,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係統,堪稱全自動裝置。可惜這樣的黑科技,後來竟毀於靖康兵燹!宋朝南渡之後,也曾經想過復原,但是主要領導換了幾茬,都未能成功。
建極元年,朝廷設科學院,水運儀象台的復原也擺上了台麵,尤其放寬天文學以後,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想復原這個東西,但即便有蘇頌留下的說明書,對照圖紙,還是沒有成功。
汪舜華看著蘇頌星圖和水運儀象台的圖紙,實在弄不清原理,簡直想咆哮:「到底我是穿越的,還是你是穿越的!」
這邊西域學者還在說著當年的兀魯伯天文台是一座3層圓柱狀建築,裝置有半徑十三丈餘的象限儀,以及十三丈餘的大理石六分儀和水平度盤等很多精密的天文儀器,並收藏了天文歷算等大量圖書。
看了圖紙,工程實在太過於浩大,光是選址就是要命的事,還是再等等,看能不能先把水運儀象台弄出來。
海商這條路來的也不少,汪舜華不認識外文,不過讓人統計,最多的除了《聖經》,就是歐幾裏德的《幾何原本》,此外哲學方麵有柏拉圖的《理想國》,文學方麵有《荷馬史詩》《伊索寓言》,數學方麵丟番圖的《算術》,阿波羅尼奧斯的《圓錐曲線論》,物理方麵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以及阿基米德的一些著作。
——不要懷疑,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這些思想巨匠明朝的士大夫不認識,在西方讀書人裏頭算是家喻戶曉,否則伽利略不會拿著兩個鐵球到比薩斜塔樓頂做實驗去反駁亞裏士多德;而《幾何原本》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後來成了建立任何知識體係的典範,在差不多二千年間裏,被奉為必須遵守的嚴密思維的範例,在西方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現在明朝要收書,他們自然是撿名氣最大的上貢。
汪舜華大喜過望,馬上找熟悉兩種語言的來翻譯——肯定不能一步到位,那就先翻譯《聖經》,其實她對這種書不感興趣,但是現在要了解西方,必須讀這本書。
商人們其實隻是抱著僥倖心理,萬一看上呢?其實對這些書認識的有限,就算真有讀懂的,那也是鳳毛麟角;人家萬裏迢迢是來做生意的,翻譯官那三瓜倆棗的收入,還真看不上。
還有傳教士。1
好在端午節,皇帝到西苑覲見太後,共度佳節。
然而這個佳節,也是不歡而散。
如今宗室已經留在北京,自然不用再奔波,隻是每年的龍舟賽還是很熱鬧。
汪舜華看向皇帝:「皇帝近來都忙著什麽?」
皇帝笑的很勉強:「養病之餘,不過是讀書養性罷了。」
汪舜華道:「我聽說你經常招洋和尚到東宮講經說道?那些虛妄的東西,聽聽倒也罷了,不必相信;你身邊都是天下聞名的鴻儒,好好跟他們讀書,才是正道。」
皇帝的臉色帶著調侃:「左右不過是閑話罷了,正好長長見識,母後不是經常教誨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汪舜華點頭:「是,你記得這話,很好。」
她收斂了笑容:「那個洋和尚都跟你們說了些什麽有趣的事?說來讓我也聽聽?」
皇帝道:「左右不過是民間故事,俚俗得很,不敢汙了母後的耳朵。」
汪舜華轉移了話題:「你永康妹妹不小了,我想早點把她的婚事辦了。」
皇帝道:「這很好,我看今年辦了就好,正好趁著母後開疆拓土,雙喜臨門。父皇也會高興的。」
汪舜華點頭:「好,那就讓禮部準備吧。」
她看了眼左右:「把那個神父喚來。前幾個月聽說他的書都翻譯完了,可那時我正忙著,沒顧得上召見他。今兒正好有空,問問那邊有什麽風土人情,也好開開眼。」
皇帝的心咯噔了一下。
——這十多年來朝廷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大批外國學者和商人湧入中國——不僅有日本、安南等傳統藩國的,也有印度國的,甚至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四夷館招徠了一部分來當翻譯,也畫點地圖,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新世界的門窗。
——君臣不知道,甚至汪舜華也不知道,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21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鏖戰53天,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千年之久的東羅馬帝國滅亡。
君士坦丁堡成為伊斯坦堡,東正教不再是國教。
當然,帝國允許你保持原有信仰,隻是需要承擔較高的稅負。
因此,在土耳其帝國不斷擴張並進入繁盛時期的同時,有些人卻選擇了逃離故鄉,他們或者奔回歐洲,或者乘船去到遙遠的東方。
——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但那畢竟是國家級工程,使用的是最好的船隻和工匠,一般商船沒那麽強悍;但因為要打海賊、要規範朝貢、要促進外貿,程信就讓人把下西洋的資料翻了一通——理由正大光明,也就沒人敢藏匿甚至銷毀,老老實實拿出來了。
明朝的絲綢、瓷器什麽的實在很受歡迎,所以價錢也高,商人們也就有積極性。東漢時期就能和東羅馬帝國交流,過了一千多年,進步說不上,總還能追上古人的節奏:從廣州等地起航,運送絲綢、瓷器經海路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度,並且採購香料、染料運回中國,印度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希臘、羅馬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運運往羅馬帝國。
有去有回,在中國和印度商人運送商品不亦樂乎的時候,那些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人們自然可以選擇另外一條相反的路。
——這些不知道不要緊,汪舜華知道百十年後的萬曆年間,義大利人利瑪竇來到中國傳教,和科學家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本》前幾卷,後來清朝數學家李善蘭又翻譯完後幾卷。這本書她沒有讀過,但能在惜墨如金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大書特書一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然,汪舜華想要引進的並不隻是這一部書,而是想讓明朝真正了解整個世界,畢竟有些話不能從她嘴裏說出來。理由也是正大光明的:「隻有博採眾長包羅萬象,《四庫全書》才真的能說全!更重要的是,現在對外交往頻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她咬了咬牙:「國朝圖書尚且泥沙俱下,何況蠻夷?如果朝廷沒有掌握,先讓書籍傳播到民間,才真是後果不堪設想!與其這樣,還不如主動作為,隻有經過朝廷批準,才能公開刊刻,否則一律不許傳播!」
這樣有理有據,自然沒人會反對。因此建極八年,汪舜華正式下旨,鼓勵敬獻書籍,由四夷館組織翻譯刊刻,如果入選《四庫全書》,還可以獲得獎勵甚至關稅減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繼就有海外商人獻上了很多手抄本;尤其次年開始從西域引進人才,相繼帶來了大量的典籍,幾乎把整個百年翻譯運動的成果搬了回來。如今四譯館正在沒日沒夜的翻譯。
從他們口中,汪舜華還得知了另外一個消息:「當年帖木兒征討四方,將各國工匠帶到撒馬爾罕。他死後,兒子沙哈魯沒有窮兵黷武持續擴張,而是努力經營乃父遺產,大興文治。興建了很多學校、圖書館,還有一座天文台。在那裏,他安裝了一座巨大的限象儀,繪有九天星象、分秒度數、氣候分野、海洋山嶽圖表。沙哈魯極其沉溺於此,觀測了三十年,完成了一份《歷數表》,記載了不同時代與不同地區、計時、行量運移、恆星位置,其中包括太陽、行星運行表和一千零一十八顆恆星的位置表。可惜兀魯伯死後,天文台被毀,我們也隻好到處亡命。」
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學者皇帝,簡直堪稱「皇位上的學者」。
隻是下一句汪舜華就有點啼笑皆非:「兀魯伯精通曆算,測算出自己會被大兒子所殺,於是將長子拉提夫放逐。拉提夫十分惱怒,發動叛亂,將乃父處死。」???
這不就是俄狄浦斯的現實版,到底是真的中了命運的詛咒,還是詛咒給了現實的靈感?
這份《歷數表》如今也帶到了北京,汪舜華看著這份手抄本——看不懂,但是有圖!
汪舜華簡直不敢相信,15世紀居然有人能夠通過肉眼觀測,繪製出如此詳細的星象圖。
汪舜華還在感慨,詹事楊守陳幽幽的說:「當年宋朝宰相蘇頌製水運儀象台,有撰《新儀象法要》三卷,其中有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
汪舜華想起來,這可是比肩沈括的超級牛人,他的水運儀象台,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係統,堪稱全自動裝置。可惜這樣的黑科技,後來竟毀於靖康兵燹!宋朝南渡之後,也曾經想過復原,但是主要領導換了幾茬,都未能成功。
建極元年,朝廷設科學院,水運儀象台的復原也擺上了台麵,尤其放寬天文學以後,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想復原這個東西,但即便有蘇頌留下的說明書,對照圖紙,還是沒有成功。
汪舜華看著蘇頌星圖和水運儀象台的圖紙,實在弄不清原理,簡直想咆哮:「到底我是穿越的,還是你是穿越的!」
這邊西域學者還在說著當年的兀魯伯天文台是一座3層圓柱狀建築,裝置有半徑十三丈餘的象限儀,以及十三丈餘的大理石六分儀和水平度盤等很多精密的天文儀器,並收藏了天文歷算等大量圖書。
看了圖紙,工程實在太過於浩大,光是選址就是要命的事,還是再等等,看能不能先把水運儀象台弄出來。
海商這條路來的也不少,汪舜華不認識外文,不過讓人統計,最多的除了《聖經》,就是歐幾裏德的《幾何原本》,此外哲學方麵有柏拉圖的《理想國》,文學方麵有《荷馬史詩》《伊索寓言》,數學方麵丟番圖的《算術》,阿波羅尼奧斯的《圓錐曲線論》,物理方麵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以及阿基米德的一些著作。
——不要懷疑,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這些思想巨匠明朝的士大夫不認識,在西方讀書人裏頭算是家喻戶曉,否則伽利略不會拿著兩個鐵球到比薩斜塔樓頂做實驗去反駁亞裏士多德;而《幾何原本》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後來成了建立任何知識體係的典範,在差不多二千年間裏,被奉為必須遵守的嚴密思維的範例,在西方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現在明朝要收書,他們自然是撿名氣最大的上貢。
汪舜華大喜過望,馬上找熟悉兩種語言的來翻譯——肯定不能一步到位,那就先翻譯《聖經》,其實她對這種書不感興趣,但是現在要了解西方,必須讀這本書。
商人們其實隻是抱著僥倖心理,萬一看上呢?其實對這些書認識的有限,就算真有讀懂的,那也是鳳毛麟角;人家萬裏迢迢是來做生意的,翻譯官那三瓜倆棗的收入,還真看不上。
還有傳教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