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現在大規模的移民不現實,朝廷還是採取了一係列鼓勵移民的措施:後年起,五省開始舉行鄉試,凡已經落戶並足額繳納賦稅的讀書人,都可以參加;會試單獨給名額,總共50個;以前在內地因為抗稅、嫖娼等原因被除名的士子到那裏可以重新參加考試;甚至因為犯錯被免官的官員也可以申請前往任職,隻要連續十年考核合格,就可以申請內調;考慮到疆域實在過於廣大,鄉試時間定在三月,由布政司主持,朝廷暫不遣官。
漢昌、仁壽、永和等省,普通人前往,成年男女授田五頃,未成年授田一頃,均免稅五年,這項政策十年內有效,以後這裏的田稅定為內地的一半,這是定製;景泰、清寧兩省,普通人前往,授田數相等,但是免稅一年,三年內有效,以後這裏的田稅與內地一致。
前往戍邊的將士均可攜帶家屬,授田在此基礎上翻倍。
這些土地為世業田,身終不還;但是不許買賣,如果離開,由政府回收。
大家都不明白太後為什麽這樣製定。
汪舜華解釋:「漢昌等省,或幹旱少雨,或地形複雜,土地也比較少,不能養活大量人口;景泰、清寧兩省,都有大片平原,而且雨熱豐沛,一年三熟,是天然的大糧倉,可以吸附大量的人口。」
道理大家知道,問題是為什麽做出這樣的時間限製?
飢餓營銷大家沒聽過,但求而不得的東西最好,大家是明白的。
果然,這項政策一出,普通人還在猶豫到底去不去,去哪裏;曾經被剝奪功名的讀書人興奮的搓手準備前往未知的土地尋找未來——汪太後特別聲明,因為距離太遠,不用去當地報名;隻要到禮部報名時選擇用新省就行,當然前提是要到新省任滿十年,才能內調。
另外一項重大的措施就是以後除非非殺不可的,其他的犯罪分子一律改為流放,近一點的台灣海南,打50板子;遠一點的就是其他幾個省,打100板子,當然如果有一個家屬願意跟著你去,就少打十板子。去那裏開墾土地,達到標準就可以回鄉。
現在全國人口破億,耕地不過900萬頃,人均不到十畝,而且在一些人多地少地區更是捉襟見肘。
「耕者有其田」,這是自古以來農民的夢想,也是汪舜華的夢想。
好在這種夢想,並不完全是空想,而是已經有過實踐——均田製。
封建王朝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小農耕作,土地為國有製,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地主階級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
這種土地製度和兵役緊密相連。北魏初年,鑑於北方長期戰亂,為保證國家賦稅來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並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這也就是府兵製。
隻是唐朝中葉以後,人口增加,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均田製受到嚴重破壞,最終被兩稅法取代。
而今,明朝在新的國土上施行均田法,與歷史上的有所不同:隻需要繳納田賦,不需要承擔兵役;而且授田有嚴格的時間要求,雖然最初領的土地很多,但以後隨著人口的繁衍,國家也不會分配新的土地,需要你自己去開墾。這些新的耕地,頭年免稅,次年收稅二分之一,三年後正常納稅。如果要逃稅——不好意思,沒有登記的耕地是無主之田,國家有權收歸國有,你看著辦。
但光是移民還是不行,還需要融入當地。當然,現在是天朝上國,不可能變夷;而應該讓這些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盡快接受漢文化的感染和薰陶。
首先是怎麽治理——這些人不懂漢語,你說的舌燦蓮花,寫的花團錦簇,他還是不明白。
儒家道德太博大精深,這些人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大明律》同樣不行。
好在,有句古話,「大道至簡,大巧不工。」
你唾沫橫飛的說了半天,不如告訴百姓最簡單的,什麽不能做,做了就要付出代價。
一千七百年前,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贏得了百姓的熱烈擁護,從而開創了漢朝四百年的天下。
因此,在新設立的五個行省,二十年內施行的刑法隻有三句話: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傷人抵罪!
此外,就是加強教育——這個幾乎等於白說,現在中原地區的文盲率都高的驚人,但隻要吸引極少數精英,以夷製夷就有了切實的動力;宣傳也是要做的,不能逐字逐句的讀原文,但可以學習精神——這個就要靠各種小說戲劇了;儒家的行為準則是要遵循的——這也不是那麽重要,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隻要不犯法,一步步來;此外,中原地區現在對佛教道家限製的厲害,但是邊境地區可以適當放寬。你去講「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家未必會聽,但是去講因果報應估計見效很快——尤其配合《大明律》的推廣,效果更佳;那些想要反抗的頑固分子,去講一下「忍耐順從修來世」,能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好說,總歸比放任自流得好。
何況西北地區曾經是千裏佛國,印度更是佛教的起源地,現在把這些拿出來,也容易取得認同感。
當然,考慮到佛家離開的已經太久,道家更是個外來戶,朝廷尊重這裏人民的習俗,尊重宗教自由。
「百姓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可以信這種教,也可以信那種教;在同一教裏,可以信這個教派,也可以信那個教;可以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也可以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
下麵聽著汪太後繞了半天口令,覺得有點頭大,但交換了個眼神,繼續往下寫。
「信教必須遵法。不得假借信教攻擊他人、甚至反對朝廷。」
「政教分離。信教傳教隻能在寺廟裏進行;不得利用教法幹預官府行政、司法和學校教育;不得插手百姓日常生活;膽敢違抗,不管從前什麽身份、與被害人什麽關係,一律嚴懲不貸。」
汪舜華大致提了幾點,翰林院和刑部拿去潤色了。
此外,最有效的方式無過於聯姻。
這事太祖皇帝曾經幹過。當年他老人家打著「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起兵,為了減少阻力,他宣稱:「隻要蒙古人誠心投降,他絕不會橫加殺戮。」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很多蒙古人選擇了投降明朝,甚至效忠明朝,其中極少數人獲得了爵位,他們的後代至今活躍在朝堂上,包括重慶公主的駙馬永順侯薛輔。
但這隻是一方麵,太祖還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一是大力漢化。蒙古人必須全部改成漢姓,用漢族人的文字,取漢族名字,說漢人的語言,穿漢人的衣服。二是蒙古女子,不允許和蒙古男子通婚,必須嫁給漢人。如果違反法律,輕則貶為奴隸,重則處死。
但這畢竟是在傳統的中原地區實行的,蒙古人畢竟是少數;現在如果在邊疆地區照搬照抄,無異於飛蛾撲火。
首先,這些地區的百姓,你叫什麽名字、說什麽話、用什麽文字、吃什麽東西、穿什麽衣服,朝廷不幹預;但不管你想要當官、從軍或者受田、經商,隻要和政府打交道,就必須要有漢名,尤其要想入仕,各級考試隻用漢語,尤其想要走綜合管理崗位考進士,範圍就是四書五經加律法。不學,就別想當官;而一旦進入體製內,穿什麽衣服、行什麽禮,都是有規矩的,沒有誰給你搞特殊。至於普通人,隻能上行下效一步步來。
其次是鼓勵各族和漢人通婚。以前沒有土地的土著流民,也允許受田,多少呢?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十畝,不到年齡的未成年沒有。但是,隻要你和漢人通婚,不管是嫁給漢人還是娶了漢人,你們的子孫一律登記為漢人,受田與普通漢人相同——所以,搞快點吧,畢竟時間隻有這麽幾年,過時不候。
當然,漢人的好處也是看得見。
為了開發邊疆,除了非殺不可的,其他基本流放;尤其是宗族觀念和宗族勢力根深蒂固的一些地區,要真是幾千幾百人的殺,汪舜華也覺得發怵,而且確實容易引發反彈,因此當時是下令分家,分了隻要不在現場就沒事,就算在場也可以減罪,死刑改流放。這樣宗族勢力逐漸瓦解,隻是這個逐漸的過程實在太漫長,大家平時聚在一起商量怎麽對付朝廷,一旦出事如鳥獸散,朝廷抓住主犯了帳,別的人還照顧他的家小,儼然是為民請命的英烈。
現在不管你分不分家,除了主犯處死,其他的一律流放邊疆;為了避免這些人到底新地方繼續抱團,朝廷行文地方,不能一家人、一地人都往一個地方去。
放寬的是關於納妾的規定。不管你多大年齡,隻要是漢人,到新五省,都允許納妾,沒有數量限製,生出的子女授田數比照嫡子女減半,當然,有時間限製,也是十年。十年以後就不授田了;同時和漢人生的孩子也算漢人,二代婚姻就要受到限製了。
群臣看到太後並沒有過激的開發計劃,也就把心放下來。大家是真的害怕步子太大,把大量人口放到南方地區導致中原空虛,不僅給北方可趁之機,也可能導致民怨沸騰。
現在——新的土地能不能守住先不說,至少國內百姓情緒會穩定一點。
漢昌、仁壽、永和等省,普通人前往,成年男女授田五頃,未成年授田一頃,均免稅五年,這項政策十年內有效,以後這裏的田稅定為內地的一半,這是定製;景泰、清寧兩省,普通人前往,授田數相等,但是免稅一年,三年內有效,以後這裏的田稅與內地一致。
前往戍邊的將士均可攜帶家屬,授田在此基礎上翻倍。
這些土地為世業田,身終不還;但是不許買賣,如果離開,由政府回收。
大家都不明白太後為什麽這樣製定。
汪舜華解釋:「漢昌等省,或幹旱少雨,或地形複雜,土地也比較少,不能養活大量人口;景泰、清寧兩省,都有大片平原,而且雨熱豐沛,一年三熟,是天然的大糧倉,可以吸附大量的人口。」
道理大家知道,問題是為什麽做出這樣的時間限製?
飢餓營銷大家沒聽過,但求而不得的東西最好,大家是明白的。
果然,這項政策一出,普通人還在猶豫到底去不去,去哪裏;曾經被剝奪功名的讀書人興奮的搓手準備前往未知的土地尋找未來——汪太後特別聲明,因為距離太遠,不用去當地報名;隻要到禮部報名時選擇用新省就行,當然前提是要到新省任滿十年,才能內調。
另外一項重大的措施就是以後除非非殺不可的,其他的犯罪分子一律改為流放,近一點的台灣海南,打50板子;遠一點的就是其他幾個省,打100板子,當然如果有一個家屬願意跟著你去,就少打十板子。去那裏開墾土地,達到標準就可以回鄉。
現在全國人口破億,耕地不過900萬頃,人均不到十畝,而且在一些人多地少地區更是捉襟見肘。
「耕者有其田」,這是自古以來農民的夢想,也是汪舜華的夢想。
好在這種夢想,並不完全是空想,而是已經有過實踐——均田製。
封建王朝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小農耕作,土地為國有製,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地主階級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
這種土地製度和兵役緊密相連。北魏初年,鑑於北方長期戰亂,為保證國家賦稅來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並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這也就是府兵製。
隻是唐朝中葉以後,人口增加,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均田製受到嚴重破壞,最終被兩稅法取代。
而今,明朝在新的國土上施行均田法,與歷史上的有所不同:隻需要繳納田賦,不需要承擔兵役;而且授田有嚴格的時間要求,雖然最初領的土地很多,但以後隨著人口的繁衍,國家也不會分配新的土地,需要你自己去開墾。這些新的耕地,頭年免稅,次年收稅二分之一,三年後正常納稅。如果要逃稅——不好意思,沒有登記的耕地是無主之田,國家有權收歸國有,你看著辦。
但光是移民還是不行,還需要融入當地。當然,現在是天朝上國,不可能變夷;而應該讓這些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盡快接受漢文化的感染和薰陶。
首先是怎麽治理——這些人不懂漢語,你說的舌燦蓮花,寫的花團錦簇,他還是不明白。
儒家道德太博大精深,這些人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大明律》同樣不行。
好在,有句古話,「大道至簡,大巧不工。」
你唾沫橫飛的說了半天,不如告訴百姓最簡單的,什麽不能做,做了就要付出代價。
一千七百年前,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贏得了百姓的熱烈擁護,從而開創了漢朝四百年的天下。
因此,在新設立的五個行省,二十年內施行的刑法隻有三句話: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傷人抵罪!
此外,就是加強教育——這個幾乎等於白說,現在中原地區的文盲率都高的驚人,但隻要吸引極少數精英,以夷製夷就有了切實的動力;宣傳也是要做的,不能逐字逐句的讀原文,但可以學習精神——這個就要靠各種小說戲劇了;儒家的行為準則是要遵循的——這也不是那麽重要,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隻要不犯法,一步步來;此外,中原地區現在對佛教道家限製的厲害,但是邊境地區可以適當放寬。你去講「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人家未必會聽,但是去講因果報應估計見效很快——尤其配合《大明律》的推廣,效果更佳;那些想要反抗的頑固分子,去講一下「忍耐順從修來世」,能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好說,總歸比放任自流得好。
何況西北地區曾經是千裏佛國,印度更是佛教的起源地,現在把這些拿出來,也容易取得認同感。
當然,考慮到佛家離開的已經太久,道家更是個外來戶,朝廷尊重這裏人民的習俗,尊重宗教自由。
「百姓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可以信這種教,也可以信那種教;在同一教裏,可以信這個教派,也可以信那個教;可以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也可以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
下麵聽著汪太後繞了半天口令,覺得有點頭大,但交換了個眼神,繼續往下寫。
「信教必須遵法。不得假借信教攻擊他人、甚至反對朝廷。」
「政教分離。信教傳教隻能在寺廟裏進行;不得利用教法幹預官府行政、司法和學校教育;不得插手百姓日常生活;膽敢違抗,不管從前什麽身份、與被害人什麽關係,一律嚴懲不貸。」
汪舜華大致提了幾點,翰林院和刑部拿去潤色了。
此外,最有效的方式無過於聯姻。
這事太祖皇帝曾經幹過。當年他老人家打著「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起兵,為了減少阻力,他宣稱:「隻要蒙古人誠心投降,他絕不會橫加殺戮。」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很多蒙古人選擇了投降明朝,甚至效忠明朝,其中極少數人獲得了爵位,他們的後代至今活躍在朝堂上,包括重慶公主的駙馬永順侯薛輔。
但這隻是一方麵,太祖還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一是大力漢化。蒙古人必須全部改成漢姓,用漢族人的文字,取漢族名字,說漢人的語言,穿漢人的衣服。二是蒙古女子,不允許和蒙古男子通婚,必須嫁給漢人。如果違反法律,輕則貶為奴隸,重則處死。
但這畢竟是在傳統的中原地區實行的,蒙古人畢竟是少數;現在如果在邊疆地區照搬照抄,無異於飛蛾撲火。
首先,這些地區的百姓,你叫什麽名字、說什麽話、用什麽文字、吃什麽東西、穿什麽衣服,朝廷不幹預;但不管你想要當官、從軍或者受田、經商,隻要和政府打交道,就必須要有漢名,尤其要想入仕,各級考試隻用漢語,尤其想要走綜合管理崗位考進士,範圍就是四書五經加律法。不學,就別想當官;而一旦進入體製內,穿什麽衣服、行什麽禮,都是有規矩的,沒有誰給你搞特殊。至於普通人,隻能上行下效一步步來。
其次是鼓勵各族和漢人通婚。以前沒有土地的土著流民,也允許受田,多少呢?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十畝,不到年齡的未成年沒有。但是,隻要你和漢人通婚,不管是嫁給漢人還是娶了漢人,你們的子孫一律登記為漢人,受田與普通漢人相同——所以,搞快點吧,畢竟時間隻有這麽幾年,過時不候。
當然,漢人的好處也是看得見。
為了開發邊疆,除了非殺不可的,其他基本流放;尤其是宗族觀念和宗族勢力根深蒂固的一些地區,要真是幾千幾百人的殺,汪舜華也覺得發怵,而且確實容易引發反彈,因此當時是下令分家,分了隻要不在現場就沒事,就算在場也可以減罪,死刑改流放。這樣宗族勢力逐漸瓦解,隻是這個逐漸的過程實在太漫長,大家平時聚在一起商量怎麽對付朝廷,一旦出事如鳥獸散,朝廷抓住主犯了帳,別的人還照顧他的家小,儼然是為民請命的英烈。
現在不管你分不分家,除了主犯處死,其他的一律流放邊疆;為了避免這些人到底新地方繼續抱團,朝廷行文地方,不能一家人、一地人都往一個地方去。
放寬的是關於納妾的規定。不管你多大年齡,隻要是漢人,到新五省,都允許納妾,沒有數量限製,生出的子女授田數比照嫡子女減半,當然,有時間限製,也是十年。十年以後就不授田了;同時和漢人生的孩子也算漢人,二代婚姻就要受到限製了。
群臣看到太後並沒有過激的開發計劃,也就把心放下來。大家是真的害怕步子太大,把大量人口放到南方地區導致中原空虛,不僅給北方可趁之機,也可能導致民怨沸騰。
現在——新的土地能不能守住先不說,至少國內百姓情緒會穩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