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舜華還是不滿意,在她的指導下,胡叔林將其用車載運,成為車炮合一的重型火炮,能登高涉遠,山地平原皆宜,見者莫不膽寒。


    此後,胡叔林進一步把它小型化,稱為小將軍炮,形似虎蹲。炮身長66厘米,重18公斤,自前至後有五六道大寬鐵箍,口端備有大鐵爪鐵絆,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在地麵上,以便消減發射後產生的後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發射後因炮身後沖而自傷炮手的危險。此炮便於在山林水網地帶機動,可控扼險隘,一發能射上百枚小彈丸或50枚較大的彈丸,散布麵大,比烏鐵更能有效地殺傷以密集隊形進攻之敵。


    胡叔林的兒子胡世榮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明朝火器最大的問題是精度不夠,胡世榮就設置照星照門,瞄準的時候士兵的眼睛與照門、照星三點一線,對準目標發射。為了提高精度,明朝人使用的鉛彈普遍比口徑大一分,用凹心鐵桿慢慢敲進去,這讓可以使彈道更直一些。為了保證發射速度,每一個火器都配備十個子銃,在發射的同時也有專人給打過的子銃裝填。十個子銃輪番發射極大提高了效率。


    不僅如此,他獨立發明了一種大型的霰彈槍,稱為「一窩蜂」。發射的時候對準敵人,鉛彈齊出勢如奔雷,射程可達半裏。其平常就用一條皮帶連接頭尾,由士兵掛在背上。用的時候就架在一個鐵尖架子上,銃口抬高二三寸,約十厘米左右。銃尾就用一個木樁子釘在地上,防止後坐力跳起。於謙得到大喜,稱:「真乃行營之利器也!」


    胡世榮還發明一種大型的火門槍,深受戍邊將士喜愛,因此稱為邊銃。邊銃長約五尺,重達十餘斤,銃身中間用鐵底堵實分成兩個銃管,實際上就是把兩個火門槍兩尾相接拚成了一個火槍。邊銃上也設置了照星照門,照星在前後兩個銃口上各有一個,照門在中間共用一個。發射的時候,士兵為半跪姿勢,右手胳膊夾緊後邊銃管,左手托住前邊銃管,眼睛和照星照門三點一線瞄準敵人開槍。敵人離得遠的話可以估測距離然後稍微抬高銃口,第一槍打完後迅速調轉打第二槍,等敵人衝到身前還可以直接作為鐵棍使用肉搏,一器二用。


    天啟元年,副總兵茅元儀編撰了一部《武備誌》240卷,被譽為「軍事學的百科全書」。


    他用55卷的篇幅詳細記載了當時的軍用物資,分營、戰、攻、守、水、火、餉、馬八類,下設65項細目,涉及到行軍設營、作戰布陣等各類事項,頗為詳備。其中攻守器具、戰車艦、船、各種兵器就達600種;火器180多種,有陸戰用、有水戰用、有飛行器式,也有地雷式。


    流行在歐洲的佛朗機炮因為土耳其帝國的阻攔,還沒有傳進來,但是明朝處士茅珪,在傳統火器的基礎上潛心十年,終於在建極十二年發明了類似的鐵製後裝滑膛加農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佛郎機的炮腹相當粗大,一般在炮尾設有轉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準星和照門。這種炮具有射速快、散熱快、容量確定、壽命長等特點;隻是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氣體泄漏,因此射程不夠。


    汪舜華自然驚喜過望,不僅賞了銀百兩,還授官六品。同時召集天下能工巧匠進行進一步改良,終於在去年造出了與紅衣大炮差不多的火炮。與以往的火炮相比,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這些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


    汪舜華見識了威力,大喜之餘,賜名「鎮遠炮」。


    當然,這樣的高端裝備,又是剛剛出爐的,還沒來得及廣泛運用,隻是給了王越和沐琮各三門;但是有子母炮,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尤其是連子銃得到了相當普遍的應用。這種武器其實出現在嘉靖年間,由軍匠戴誌敬獻,銃身鐵質,後安木柄,自銃膛中部向後裝填若幹用紙筒包好的火藥,火藥筒之間的空隙用引線連接,並在銃身開一個圓孔,垂直插入裝著鉛彈的鐵管。第一枚彈丸在銃膛中與火藥筒相接觸。發射時,先點燃第一節火藥筒中的火藥,將第一枚彈丸射出。射畢後,第二枚彈丸自動落入銃膛中,第二節火藥筒中的火藥恰好被第一節火藥筒中的藥線點燃,將其射出爾後依次進行,自數枚至十幾枚,提高了射速。


    汪舜華大喜,賞銀八十兩,讓他食七品俸。


    戴誌再接再厲,經過將近十年的研發,又發明了連珠銃。火藥和彈丸均貯於槍托,共28發,以二機輪開閉,扳第一機時,火藥及鉛彈丸自動落入筒中,第二機隨機轉動,摩擦燧石,點燃火藥發射鉛彈丸。它可以連發,且有三點一線,精準度高,射程遠,250米外可射穿敵人的重甲。


    汪舜華自然是大喜過望,提拔他為正五品。當然在很多官員看來,這種武器實在太過複雜,造價很貴,因此無法裝備軍隊。


    汪舜華搖頭:「現在都是手工生產,自然造價很貴,等以後大規模生產了,就便宜下來了。再說,我們寧可在裝備上多花點銀子,這樣將士們在戰場上也少吃一點苦。」


    ——明朝官軍稱火器為「神機」,三大營中就有個神機營。但是對汪舜華來說,這些不過是原始產品,合格都不一定,遠遠達不到「神」。因此除了神機營配備了最先進的火器,全軍上下也開始學習火器的使用——不能馬上拿到手沒關係,先看圖紙,學會用,反正她也隻有在軍訓的時候摸過槍;然後就是各級兵工廠學著造,就算槍成本高,地雷、手榴彈之類的抗戰時期的裝備難度應該要小很多,炸藥包就算了,還弄不清結構,萬一在背上炸了,那就悲劇了。


    汪舜華對武器了解有限,好歹看了不少戰爭片,當然有不少是神劇,於是和工匠們探討過幾次,大家覺得很有意思,又兼免除了賤籍,對太後很是感激,因此加倍用心的實驗,還真的搞成了,雖然威力肯定要小很多。


    現在,沐琮派出了鎮遠炮、子母炮等高端裝備,將士們則拿著各種火器,轟隆隆的炮火之後,羅第的象軍部隊不少被震死,餘者掉頭鼠竄,自相踩踏,死者無數。官軍這才拔刀追趕,斬首萬餘。


    阿格拉不僅是德裏的門戶,也是羅第王朝的重鎮。歷史上莫臥兒帝國曾經兩次在這裏建都,舉世聞名的泰姬陵也在這裏,當然現在故事的主角還不知道在哪裏。


    阿格拉位於印度北方邦西南部,在亞穆納河西岸。地當東去恆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馬爾瓦高原的要衝。


    兵敗如山倒,既然已經潰不成軍,自然慌不擇路,數萬人溺死在河裏。


    這時已經四月,正值雨季,官軍不管這些,乘勝追擊,斬首數萬。羅第倉皇逃走,收攏散兵,回到德裏,準備閉門不出。哪知道剛進來,沐琮的軍隊也就趕到了,隻得趕緊遣使求和,沐琮根本不聽,命令炮火攻城,羅第無奈,聽從臣下之計,準備殺了思陸法向明朝請罪。


    思陸法猜到了羅第的想法,畢竟大軍新敗。這裏人地兩生,即便殺了羅第,估計也要被他的臣下所殺,於是急急慌慌的準備出逃,又被監視的兵士發現,打了一場。


    於是明朝在外麵打,這邊在裏麵打,裏麵還沒打完,城牆轟塌了,官軍湧進來。沒辦法,捐棄前嫌,趕緊跑路。


    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明朝全軍上下都看出來了,這陣的不是設伏,而是敵軍就這麽菜,那就沒什麽可說的,趕緊撿人頭吧!


    於是官軍以參將蘇寧、杜長青留守,沐琮自率五千精兵,一路往南。


    在古城瓜廖兒,沐琮擒殺了思陸法,俘獲上萬;其餘人跟著羅第一路難逃,沐琮緊追不捨,遠近城邦,望風而降,還有小邦國獻上牛馬以及各種弓、刀、珠寶纓絡,甚至獻上地圖。


    沐琮在北京看到過商人敬獻的地圖,自然不能和土著敬獻的相比。如今看著詳盡的地圖,喜不自勝,揮師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尤其跨上德幹高原之後,一路隻見廣闊無垠的平坦耕地,肥沃的黑土,金黃的小麥,雪白的棉花。有那麽一瞬,大家簡直晃花了眼睛。


    但也隻能到這裏了。


    中原地區還在春末,但南亞次大陸的夏季已經來臨,尤其德幹高原,溫度高的驚人——德幹高原說是高原,其實平均海拔不過600米;這大片土地,西高東低,兩側為高度不大的東高止山和西高止山,其中最高的西高止山也不過1500米;東高止山更是一片低丘。因為地處低緯度地區,屬於典型的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除東西兩側雨量較豐富外,高原內部高溫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


    印度的氣候對於中原人來說本來就熱。要知道夏季印度各地氣溫可高達40c,德幹高原則可高達50c。


    沐琮對印度的熱顯然缺乏足夠的認知,但看著軍士相繼倒下,而前方路途遙遠,沐琮知道必須見好即收,否則真讓自己陷入前方的泥淖,搞不好全軍覆沒。


    於是鳴金收兵,退回德裏,遣使修好,並向北京報捷。


    沐琮的預感沒有錯,雖然條件不如恆河流域,但德幹高原上現在也有人類居住。這是廢話。


    德幹高原其實曾經是德裏蘇丹國的領地。1347年,德裏蘇丹第三格王朝圖格魯克王朝時期,原阿富汗的突厥人貴族後裔哈桑趁著帝國內亂,創建了巴赫曼王朝,建都古爾伯加,後來移都比達爾。幾代素丹健全國家製度,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減輕賦稅,發展農業和商業,到如今沙赫三世在位,國土橫跨印度中部,東西均達於海,其勢力伸入南北部分地區,進入鼎盛時期。他的宰相馬赫穆德·加萬從胡馬雍開始,已經連續輔佐三代素丹,政績卓著。


    當然,繁花似錦的背後其實也暗流湧動,歷史上16年後,地方割據勢力崛起,王朝無力控製,各行省總督相繼宣布獨立,國力日衰。王朝分裂為5個獨立小邦,紛爭不休,戰亂不斷。最後莫臥兒帝國入侵,各國逐一淪陷。


    但現在巴赫曼王朝還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君臣都沉浸在盛世繁華中。


    作者的話:感謝@彩雲逐月(書友)的9枚刀片,今天雙更,請各位親繼續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