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完,正當孟養集團首領思陸法慶幸渾水摸魚竊取了十三座城池,準備再接再厲,趁明朝無暇顧及,先統一孟拱、孟養,然後占據格達城,切斷緬甸與中國之間的交通要道,繼而徹底占領緬甸,依託這裏的寶石資源聚斂財富,武裝軍隊,以圖後策的時候,沒想到沐琮已經親自帥軍兵臨城下,話不多說直接上大炮轟,思陸法被打蒙了,隻能遣使議和,但沐琮派人申討麓川政權言而無信,屢次反叛又竊取朝廷土地的罪行,不允議和,隨後發兵攻打。
城門坍塌之後,官軍潮水般湧進了王城。思陸法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妻小心腹趁亂狂奔。
往東已經是明朝的勢力範圍,思陸法自然不會去觸黴頭;於是,他繼續往西跑。
孟養已經是三宣六慰最西部,也是緬甸的最西部,再往西,就不再是明朝的勢力範圍,而是印度。
太宗去世後,明朝施行戰略收縮,不僅放棄安南,也放棄了對南洋的經營;但過去十多年,明朝對那裏的了解並不少。
汪舜華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南洋各國相當感興趣,誰讓趕上了好時候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長在她身邊的沐琮,對那裏興趣很大。
因為那裏盛產糧食。
這些年,明朝大量從南洋進口糧食,其中不少就來自那裏。
至少號稱來自那裏。
農耕民族,對盛產糧食的地方總是有特別的感情。
汪舜華在中央軍校一遍遍的向帝國將領宣揚著南洋的豐饒和富足,甚至毫不掩飾地說:「此乃天賜之地。」
天賜不取,反受其咎。
此時的印度仍然不是統一的國家,十六雄國之後,孔雀王朝、笈多時代、拉其普特人、德裏蘇丹國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王權,而在中央王權之外,還有無數的小邦國。
而就是德裏蘇丹國,已經經歷了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洛迪王朝5個王朝30個蘇丹的統治。他們彼此沒有家族關係,甚至沒有種族關係。歷史上再過50年,將被突厥人帖木兒的直係後代巴卑爾所滅,建立莫臥兒帝國。
沐琮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歷史進程。
如今在位的,是洛迪王朝也叫羅第王朝的開國之君,巴赫魯爾.羅第。
他原是為賽義德王朝信德總督,在23年前,奪取了德裏,建立了了羅第王朝,管轄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包括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區。
這些年雙方經貿往來不斷加強,雖然不像後世那麽了解,但羅第知道孟養,也知道明朝;沐琮自然也知道羅第王朝。
要去往印度不是那麽容易遇到的,否則玄奘法師也不用跋山涉水萬裏迢迢,歷朝也不會沒有征服這塊寶地了。
印度和緬甸之間,隔著巴特開山。
這是阿拉幹山脈主脈,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山麓,下有盧謝山,盧夏山,米佐山三條山脈,其中盧夏山位迎風麵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年雨量。
因此,巴特開山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線。
思陸法世代居住在這裏,因此熟悉地理,帶著心腹翻山越嶺跑了;但是明朝官軍畢竟不是土著,對三宣六慰了解就很有限,何況這些偏遠地區?再說,這裏氣候和中原大不相同。
關山難越,何況勞師遠征,按說敵人也消滅了,預期目標也達到了,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是沐琮不這麽想。
朝思暮想的土地就在眼前了,怎麽可能放棄?
沐琮沒有跟在思陸法後麵追,這個時候,思陸法已經不重要了。
至少沒那麽重要。
他帥兵到海邊,一邊停兵修整,一邊派人收羅船隻,同時派人帶著翻譯前往德裏覲見素丹羅第,要求他協助捉拿思陸法。
走水路肯定要比走山路快一些,因此明朝使者到德裏的時候,羅第還沒有接到思陸法的消息,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不過明朝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他還是很客氣的打發了。
使者走了不久,就接到了思陸法前來投靠的消息,羅第召集群臣商量。
有說要捉拿他交給明朝的,有說要留著他對付明朝的,最終羅第折中,準備見了思陸法之後再做決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知道沐琮的使者已經來了,生死隻在一念之間,思陸法也就很乖覺,向羅第呈上了大量的寶物——這是不夠的,畢竟是倉皇逃脫出來的,即便走的時候帶了不少寶物,經過這樣的長途跋涉,也剩下不了多少。
但是思陸法自有辦法——他向羅第介紹了緬甸等地的物產和風俗民情,同時渲染了明朝軍事的強大和野心:「他們絕不甘於拿下三宣六慰,而是要掃清六合。」
羅第皺著眉頭,久久沒有說話,直到他接過思陸法獻上的地圖,摩挲著手中璀璨的翡翠,終於下定了決心。
三個月後,當明朝的使者再次來到德裏,說得到消息,思陸法已經前來投奔,懇求羅第將其交還的時候,被羅第冷漠的拒絕:「你們不要聽信讒言,這裏沒有思陸法。」
送走了明朝使者,羅第又拿過地圖,開始研究是翻過巴特開山,還是建造戰船,從海上過去。
不用研究了。
建極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沐琮親率大軍三萬,乘坐南海巡檢司的戰船向印度進發。
汪舜華知道平定了三宣六慰,大喜過望;要求沐琮繼續進兵,拿下印度,為此不顧朝野反對,讓航海伯張能率南海巡檢司全力配合。
看來汪太後是真的吃了秤砣鐵了心。
大家嘆息著,交換了一個不安的眼神:「幾個小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勞師遠征,哪裏是那麽好打的?搞不好就是送人頭的。」
——這一仗要是輸了,應該也不會傷筋動骨,汪太後倒是消停了,退回後宮了。
朝臣們都在等著戰敗的消息傳來,一起向太後施壓,要求她還政;很多人甚至開始商量奏疏的措辭了。
甚至皇帝,也拽緊了拳頭。6
三軍將士當然抱定必勝的信念,但幾乎所有人,包括沐琮都認為,在德裏蘇丹國會遇到極大的阻力,至少要付出相當大的犧牲之後,才能獲得勝利。
然而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場仗打的異乎尋常的順利。
孟加拉灣北部約160公裏。官軍在緬甸吉大港出發,兩天後在港口呼格裏登陸,這裏因為靠近明朝,成為一座新興的港口。
官軍騎上快馬順著恆河一路往西,似乎沒有遭到怎樣激烈的抵抗。巴特那城裏的人們還是在虔誠的祝禱,似乎沒受到什麽影響;而玄奘大師曾經濃墨重彩記敘的曲女城,如今隻剩下一片廢墟。早在四百多年前的伽色尼王朝時期,這裏發生過一次慘烈的戰爭,以致城池被毀,從此隻留下了一個傳說。
小邦國還組織了一下抵抗,但那些原始的武器在已經鳥槍換炮的明朝軍人眼中比燒火棍好不到哪裏去,官軍幾乎是一路平推,以至於後來聽到明朝軍馬到來的消息,守兵就自動望風而逃。
而普通百姓看著這些服飾完全不同的外國人,也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惡意,大家圍觀著,嬉笑著,甚至載歌載舞,如果不是相貌服裝大不相同,官軍簡直要以為這裏的百姓飽受壓迫,早就民怨沸騰,這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看到恆河裏的浮屍,和沿途衣衫襤褸的奴隸,沐琮和全軍上下都振奮起來:「要順天意、應民心,伐無道、誅暴君!」
僅僅三個月,三月初,官軍就來到了三千多裏外的德裏附近,也就是在那裏,官軍遭到了登陸後第一次有力的抵抗。
羅第已經得到明朝登陸的消息了——這是廢話,城邦相繼陷落,不知道才叫見鬼。
本來就打算打過去,既然你要送上門,那我就笑納了。
於是,羅第召集全國軍隊,組成一支30萬人的強大軍隊在距離德裏200多公裏外的阿格拉與遠道而來的明朝軍隊展開決戰。
這正合沐琮的心意。
他不怕羅第大軍決戰,反而怕他堅壁清野,後勤無法支撐。
已經見識過蒙古人火器的威力,但明朝火器的力量還是把印度人打蒙了。
汪太後高度重視火器的研發和應用,不僅自己親自上場演示,還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議;此外大量招募優秀的工匠,同時把火器的研發作為宗室勛貴和武將考試襲職考試的特科隻要在這上麵有特長、有建樹,就允許你襲職;胡世榮因為在這方麵出色,就尚了公主;最重要的是捨得砸錢,撥經費的時候從來不含糊。
這樣的大手筆,自然是朝野上下同心協力,還真的湧現了不少專家,包括茅珪、徐啟以及戴誌等等,這也讓很多可能本來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後才產生的火器現在就出現在明朝將士的手中。
「火器之神」胡元澄之子胡叔林子承父業,並對父親留下的各種火器進行改良。早在永樂年間就大顯神威的大將軍炮重新煥發活力。這種火炮是明朝本土火炮中類型最多、口徑最大的火炮。其前期多為銅炮,到了中後期慢慢替換為鍛鐵炮,重量在數百斤至八九千斤不等。一千斤以下的大炮用於行陣野戰,一千斤以上的大炮則由於體重難舉,用在城牆、關隘、堡台上與輕型火器一起配合防守。
即便如此,這種炮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難以機動。
改進後的炮僅重140斤,十分輕便,平常就隻放在車上或者騾馬背上,跟隨者軍隊移動。此外,還設置了照門準星用來瞄準,每門火炮裝火炮8兩,使用大鉛彈一枚重三斤,小鉛彈一百枚重3—4錢。使用的時候,士兵把威遠炮取下來放置在地上,對著準星照門瞄準敵人估測距離,然後調整火炮角度進行打擊。等到敵人沖得近了,直接一輪火炮齊射打過去。大炮彈直入敵陣,打出一條血渠,小炮彈四散飛舞,清出一片血雨,勢若雷霆不可阻擋。3
城門坍塌之後,官軍潮水般湧進了王城。思陸法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領妻小心腹趁亂狂奔。
往東已經是明朝的勢力範圍,思陸法自然不會去觸黴頭;於是,他繼續往西跑。
孟養已經是三宣六慰最西部,也是緬甸的最西部,再往西,就不再是明朝的勢力範圍,而是印度。
太宗去世後,明朝施行戰略收縮,不僅放棄安南,也放棄了對南洋的經營;但過去十多年,明朝對那裏的了解並不少。
汪舜華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南洋各國相當感興趣,誰讓趕上了好時候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長在她身邊的沐琮,對那裏興趣很大。
因為那裏盛產糧食。
這些年,明朝大量從南洋進口糧食,其中不少就來自那裏。
至少號稱來自那裏。
農耕民族,對盛產糧食的地方總是有特別的感情。
汪舜華在中央軍校一遍遍的向帝國將領宣揚著南洋的豐饒和富足,甚至毫不掩飾地說:「此乃天賜之地。」
天賜不取,反受其咎。
此時的印度仍然不是統一的國家,十六雄國之後,孔雀王朝、笈多時代、拉其普特人、德裏蘇丹國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王權,而在中央王權之外,還有無數的小邦國。
而就是德裏蘇丹國,已經經歷了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洛迪王朝5個王朝30個蘇丹的統治。他們彼此沒有家族關係,甚至沒有種族關係。歷史上再過50年,將被突厥人帖木兒的直係後代巴卑爾所滅,建立莫臥兒帝國。
沐琮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歷史進程。
如今在位的,是洛迪王朝也叫羅第王朝的開國之君,巴赫魯爾.羅第。
他原是為賽義德王朝信德總督,在23年前,奪取了德裏,建立了了羅第王朝,管轄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包括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區。
這些年雙方經貿往來不斷加強,雖然不像後世那麽了解,但羅第知道孟養,也知道明朝;沐琮自然也知道羅第王朝。
要去往印度不是那麽容易遇到的,否則玄奘法師也不用跋山涉水萬裏迢迢,歷朝也不會沒有征服這塊寶地了。
印度和緬甸之間,隔著巴特開山。
這是阿拉幹山脈主脈,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山麓,下有盧謝山,盧夏山,米佐山三條山脈,其中盧夏山位迎風麵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年雨量。
因此,巴特開山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線。
思陸法世代居住在這裏,因此熟悉地理,帶著心腹翻山越嶺跑了;但是明朝官軍畢竟不是土著,對三宣六慰了解就很有限,何況這些偏遠地區?再說,這裏氣候和中原大不相同。
關山難越,何況勞師遠征,按說敵人也消滅了,預期目標也達到了,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是沐琮不這麽想。
朝思暮想的土地就在眼前了,怎麽可能放棄?
沐琮沒有跟在思陸法後麵追,這個時候,思陸法已經不重要了。
至少沒那麽重要。
他帥兵到海邊,一邊停兵修整,一邊派人收羅船隻,同時派人帶著翻譯前往德裏覲見素丹羅第,要求他協助捉拿思陸法。
走水路肯定要比走山路快一些,因此明朝使者到德裏的時候,羅第還沒有接到思陸法的消息,覺得有點莫名其妙;不過明朝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他還是很客氣的打發了。
使者走了不久,就接到了思陸法前來投靠的消息,羅第召集群臣商量。
有說要捉拿他交給明朝的,有說要留著他對付明朝的,最終羅第折中,準備見了思陸法之後再做決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知道沐琮的使者已經來了,生死隻在一念之間,思陸法也就很乖覺,向羅第呈上了大量的寶物——這是不夠的,畢竟是倉皇逃脫出來的,即便走的時候帶了不少寶物,經過這樣的長途跋涉,也剩下不了多少。
但是思陸法自有辦法——他向羅第介紹了緬甸等地的物產和風俗民情,同時渲染了明朝軍事的強大和野心:「他們絕不甘於拿下三宣六慰,而是要掃清六合。」
羅第皺著眉頭,久久沒有說話,直到他接過思陸法獻上的地圖,摩挲著手中璀璨的翡翠,終於下定了決心。
三個月後,當明朝的使者再次來到德裏,說得到消息,思陸法已經前來投奔,懇求羅第將其交還的時候,被羅第冷漠的拒絕:「你們不要聽信讒言,這裏沒有思陸法。」
送走了明朝使者,羅第又拿過地圖,開始研究是翻過巴特開山,還是建造戰船,從海上過去。
不用研究了。
建極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沐琮親率大軍三萬,乘坐南海巡檢司的戰船向印度進發。
汪舜華知道平定了三宣六慰,大喜過望;要求沐琮繼續進兵,拿下印度,為此不顧朝野反對,讓航海伯張能率南海巡檢司全力配合。
看來汪太後是真的吃了秤砣鐵了心。
大家嘆息著,交換了一個不安的眼神:「幾個小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勞師遠征,哪裏是那麽好打的?搞不好就是送人頭的。」
——這一仗要是輸了,應該也不會傷筋動骨,汪太後倒是消停了,退回後宮了。
朝臣們都在等著戰敗的消息傳來,一起向太後施壓,要求她還政;很多人甚至開始商量奏疏的措辭了。
甚至皇帝,也拽緊了拳頭。6
三軍將士當然抱定必勝的信念,但幾乎所有人,包括沐琮都認為,在德裏蘇丹國會遇到極大的阻力,至少要付出相當大的犧牲之後,才能獲得勝利。
然而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場仗打的異乎尋常的順利。
孟加拉灣北部約160公裏。官軍在緬甸吉大港出發,兩天後在港口呼格裏登陸,這裏因為靠近明朝,成為一座新興的港口。
官軍騎上快馬順著恆河一路往西,似乎沒有遭到怎樣激烈的抵抗。巴特那城裏的人們還是在虔誠的祝禱,似乎沒受到什麽影響;而玄奘大師曾經濃墨重彩記敘的曲女城,如今隻剩下一片廢墟。早在四百多年前的伽色尼王朝時期,這裏發生過一次慘烈的戰爭,以致城池被毀,從此隻留下了一個傳說。
小邦國還組織了一下抵抗,但那些原始的武器在已經鳥槍換炮的明朝軍人眼中比燒火棍好不到哪裏去,官軍幾乎是一路平推,以至於後來聽到明朝軍馬到來的消息,守兵就自動望風而逃。
而普通百姓看著這些服飾完全不同的外國人,也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惡意,大家圍觀著,嬉笑著,甚至載歌載舞,如果不是相貌服裝大不相同,官軍簡直要以為這裏的百姓飽受壓迫,早就民怨沸騰,這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看到恆河裏的浮屍,和沿途衣衫襤褸的奴隸,沐琮和全軍上下都振奮起來:「要順天意、應民心,伐無道、誅暴君!」
僅僅三個月,三月初,官軍就來到了三千多裏外的德裏附近,也就是在那裏,官軍遭到了登陸後第一次有力的抵抗。
羅第已經得到明朝登陸的消息了——這是廢話,城邦相繼陷落,不知道才叫見鬼。
本來就打算打過去,既然你要送上門,那我就笑納了。
於是,羅第召集全國軍隊,組成一支30萬人的強大軍隊在距離德裏200多公裏外的阿格拉與遠道而來的明朝軍隊展開決戰。
這正合沐琮的心意。
他不怕羅第大軍決戰,反而怕他堅壁清野,後勤無法支撐。
已經見識過蒙古人火器的威力,但明朝火器的力量還是把印度人打蒙了。
汪太後高度重視火器的研發和應用,不僅自己親自上場演示,還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議;此外大量招募優秀的工匠,同時把火器的研發作為宗室勛貴和武將考試襲職考試的特科隻要在這上麵有特長、有建樹,就允許你襲職;胡世榮因為在這方麵出色,就尚了公主;最重要的是捨得砸錢,撥經費的時候從來不含糊。
這樣的大手筆,自然是朝野上下同心協力,還真的湧現了不少專家,包括茅珪、徐啟以及戴誌等等,這也讓很多可能本來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後才產生的火器現在就出現在明朝將士的手中。
「火器之神」胡元澄之子胡叔林子承父業,並對父親留下的各種火器進行改良。早在永樂年間就大顯神威的大將軍炮重新煥發活力。這種火炮是明朝本土火炮中類型最多、口徑最大的火炮。其前期多為銅炮,到了中後期慢慢替換為鍛鐵炮,重量在數百斤至八九千斤不等。一千斤以下的大炮用於行陣野戰,一千斤以上的大炮則由於體重難舉,用在城牆、關隘、堡台上與輕型火器一起配合防守。
即便如此,這種炮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難以機動。
改進後的炮僅重140斤,十分輕便,平常就隻放在車上或者騾馬背上,跟隨者軍隊移動。此外,還設置了照門準星用來瞄準,每門火炮裝火炮8兩,使用大鉛彈一枚重三斤,小鉛彈一百枚重3—4錢。使用的時候,士兵把威遠炮取下來放置在地上,對著準星照門瞄準敵人估測距離,然後調整火炮角度進行打擊。等到敵人沖得近了,直接一輪火炮齊射打過去。大炮彈直入敵陣,打出一條血渠,小炮彈四散飛舞,清出一片血雨,勢若雷霆不可阻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