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成了親,就要分府。


    秦王府、襄王府、岷王府、魯王府、榮王府、沂王府、德王府、瑞王府、沈王府早已竣工,入住也有幾年了;隨後鄭王府、趙王府、代王府也相繼落成,去年底,晉王府、齊王府、崇王府、吉王府去年年中也已經竣工,如今帶著王妃入住。


    如今隻剩下周王,這回自然走不了了;也不用走。去年王府就給他建好了,帶著妻妾子女高高興興的入住。雖然這幾年黃河脾氣還不壞,但顯然不如在北京安全;唯一有點遺憾的是,無法繼續方劑事業。


    按照建極十一年定的製度,新開的王府給開府銀十萬兩,郡王府給銀一萬兩,鎮國將軍一千兩,以下以百兩遞減;公主郡主們有嫁妝,況且府邸不能世襲,也就沒有這一筆。另外就是已就國的回北京,也有搬遷費,親王一萬兩,郡王一千兩,以下百兩遞減。


    當然,汪舜華從內帑裏拿了十萬兩塞給親兒子,也沒人說什麽,反正不是戶部出錢。


    歷史上萬曆最寵愛的福王常洵,婚禮花了三十萬,營建王府二十八萬,十倍常製。婚禮費用居然高過王府費用,看來賞賜的東西不少。


    隻是現在徭役免除了,興工要給人工費,因此營造費很不低,但怎麽說,營建王府比營建王城省錢。


    這當然意味著一大攤子事,畢竟這麽多人拖家帶口,浩浩蕩蕩的進京,原本就繁華熱鬧的帝都更加人滿為患。


    北京外城的建設還在緊張的施工。去年底,終於完成東城的修築工作,今年開始南北兩城同時施工,因為內城的水係和其他建築相繼完成,可以全力投入外城建設,因此進度快了很多。


    周王的遺憾沒有持續太久。


    汪舜華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尤其現在死亡率太高,不僅讓她這當媽的揪心;人口增長率上不去,也讓她這個做太後的懸心。


    因此,她不僅嚴格了太醫院的考核,還從民間挑選了大批優秀醫生包括女醫生。如今和周王商量,準備在京城開辦一所醫藥學校,一邊培養醫生,一邊進行疾病治療的研究和方劑的研發,尤其是牛痘和傳染病防治的推廣;同時,也準備編撰更加實用的醫典。


    這種產學研用的方式在現在還很新鮮,周王馬上就答應了。


    汪舜華命戶部支了十萬兩銀子作為學校的建設運營費用,建成以後,根據規模和項目給錢——這個交給禮部,但既然是周王主持,無疑要錢方便很多。


    周王興高采烈的開始幹活了。


    汪舜華劃了下杯子裏的茶,周王懸壺濟世固然是好事,但來到北京還這樣春風化雨,對於皇室未必是好事;但當他是奉皇帝的命令做這些的時候,又不一樣了。


    對朝廷和宗室們來說,還有很多事情要解決——現在親王已經完成了搬遷工作,郡王也已經遷了將近一半,下麵的將軍中尉什麽的也在陸陸續續進京,那麽相關的管理就要跟上。


    為了迎接這一天,朝廷已經準備了很久——除了強化禁軍管理,加強京城巡防,擴充有司衙門,還要重新規範和完善宗室從出生、請名、就學、考封、朝覲、婚嫁、繼嗣、授職、就業、升降、死亡以及宅第、屬官、護衛等一整套管理製度。


    各種禮儀也要重新規範。


    這幾年來,六部和宗人府沒少為這些事打嘴仗。


    首先就是名稱。武英殿大學士李賢生前就提出:「此前諸藩,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堪稱製善;然而如今諸王不錫土,而內襄政本,外領師幹,視前尤善。隻是封藩建國既已名不符實,不如以封號予嘉名,不加郡國;另加親字,以示親近。」


    當時汪舜華暫時沒顧上這個:「封號都是祖上定的,怎麽好擅改?」


    這話一出,大家都琢磨出味道了。內閣四位學士、六部五寺連同詹事府、翰林院都聯名贊成,甚至襄王也帶著一波藩王上表,請求改封號:別以為大家不知道,太後可是忌諱有朝一日有人舊話重提讓藩王歸國。


    既然眾望所歸,太後皇帝要從善如流。


    秦王改封禮親王,晉王改封和親王,周王改封端親王,趙王改封莊親王,鄭王改封恭親王,魯王改封睿親王,沈王改封敦親王,岷王改封理親王,代王改封裕親王,唐王改封順親王,沂王改封忻親王,襄王、齊王、瑞王、榮王、崇王、德王、吉王國號已有嘉意,隻是加親王而已。


    終於收回了秦晉周趙等國名,汪舜華心裏還是很舒服的,特意下旨,賞了諸王一年俸祿;公主、郡王、郡主就算了,反正沒實權,俸祿也不高,懶得去想名字,還是用地名來封,這也不算區別對待,以前公主、郡主也是用地名來封的,不過都隻是掛名而已,要麽留在北京,要麽待在父親藩地。


    禮之用,和為貴;端者,始也;莊者,重也。原本有點失落的秦晉周趙四王也很歡喜。


    然後屬官要重新調整。按照祖製,王府有長史所、審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寶所、紀善所、良醫所、典儀所、工正所等機構,相對應的就有各種屬官,名稱有二十來種,從正五品到不入流都有,加起來四五十號。


    前幾年主要說的是太監和護衛,對屬官倒沒怎麽限製,但是現在朝廷缺官,襄王也提出來了:「現在沒那麽多事,也沒必要安那麽多官,浪費人才!」


    汪舜華還是擺手:「每個王府40來號屬官,品級也不高,倒是養得起。」


    ——主要是人家剛到北京,實在不好意思去削人家的人。


    後來秦王晉王又提了一回,這才回過味來:現在王府的麵積變小了,事情也少了,這麽些人實在沒必要,而且也住不下;再說,這些人整天無所事事,隻能和主人大眼瞪小眼,還不知道會出什麽事——別當大家不知道就是來監督的!


    既然如此,那就改吧,首先是所有的副官,全部革掉;然後長史保留一人,審理、工正、伴讀、教授、引禮舍等官革掉,審理掌推按刑獄,禁詰橫暴,無幹國紀,現在自有順天府衙門管理;工正掌繕造修葺宮室、廨舍,宗人府統一管理;讀書去宗學,老師和伴讀都用不著,當然你家有錢請家庭教師補課另外說——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由吏部統一調用。年老的致仕,年輕的也肯定不會馬上留京,要先去地方鍛鍊一下,讓時間沉澱一下和親王的感情。


    除了屬官,還有奴婢,丫鬟婆子轎夫廚子掃地的各種編製統一,加起來300人。分府的時候宮裏配齊,以後你們就自己去找人,朝廷按編給錢,多的沒有。


    另外以前護衛是300,現在還得減,200;你們要是有錢,以後自己雇保鏢,但是也別太過分,不要私藏亡命之徒和甲冑武器尤其火器之類的;反正出門就有五城兵馬司的兵士巡邏,不用擔心治安問題;封國的侍衛遣散,青壯的入衛所,老幼改民籍,從官田裏劃給土地。


    這是親王的級別,郡王及以下有差。


    這些明確了,太後舒了口氣:少養了很多人是小事,侍衛什麽的減了,自己也可以舒口氣;宗室們也可以放鬆一些:地方就那麽大,皇帝的人那麽多,實在不爽,誰知道哪裏出錯就被扭送到宗人府了?當然屬官們更高興——待在王府能有什麽前途?外放當地方官那也有施展的空間!


    汪舜華坐在珠簾後,看宗室跪了一地,看向兒子:我解決了財政問題,但這幫人能不能鎮得住,就看你了,你可千萬要爭氣!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顯然感受到背後母親的目光,略挺起了胸脯。


    弘義閣大學士章綸提出了宗室的教育問題:「這些年考封的通過的比例一直不高,實在有損天家的形象。朝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就是希望宗室能夠為國家所用。為了避免偏科,提高考封的通過率,臣建議以後宗學每年進行分科結業考試,每科考試通過,才能參加考封——這時候就不用去貢院了,皇帝直接在皇極殿主持考試;如果一科沒過,就回去再讀一年。」


    皇帝嘴角微翹——不錯,以後能進殿參加考封的應該都有些才學,通過率高了,省得自己去做惡人。


    不免多看了章綸一眼,雖然性格刻板剛直,但是肯為皇帝、為朝廷著想,難得。


    汪舜華頷首,同意了這個提議。


    宗室們相互看了一眼,覺得這個提議有點來者不善;朝臣們眼角則帶著笑——親們,以後想要參加考試,可不那麽容易了。加油吧,祝你好運。


    宗室們歡歡喜喜的搬家,禮部尚書葉盛卻因勞累過度,英年早逝,享年54歲,追諡「文莊」;另外一個尚書趙昂要組織永樂大典的重錄,部裏的事需要另外有人料理,於是左侍郎夏時正升尚書,右侍郎劉珝進左侍郎,右參議徐溥進右侍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