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十六年的第一天,麗日當空,艷陽高照;西風烈烈,旌旗招展。


    這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


    皇帝一如既往的主持親耕,卻再也沒有當初的興奮,表情淡淡的,宛如播報新聞一樣的報告整個流程。


    汪舜華知道,他這是在彰顯自己的不滿。


    正月十六日,比歷史上早七年,汪舜華決定趁熱打鐵,詔命王越為平虜將軍,充總兵官,會同朱永前往討亦思馬因。


    二月,大軍至延綏,王越偵察到亦思馬因已經西遷到威寧海,於是說服朱永率大軍從南路走,自己沿邊境往榆林。二十二日,他率領精兵兩萬,出孤店關,晝伏夜行;二十七日至貓兒莊。當時天降大風雪,王越率精騎連夜奔襲至威寧海,縱兵掩殺,大獲全勝,亦思馬因落荒而逃。


    歷史上參加這一戰的還有著名的達延汗和他的傳奇英雄妻子滿都海,達延汗僅以身逃,滿都海戰死;但這回滿都海還年輕,帶著老公跑了。


    此役,明軍斬首437級,生擒幼男婦女近百人,獲馬駝牛羊共千餘隻,盔甲、弓箭、皮襖等一萬餘件。


    消息傳來,朝野振奮,首輔商輅喜不自勝不說,百官也紛紛恭賀,認為自永樂以來,唯此奪其氣。


    兵部尚書程信也稱頌:「威寧之捷,足稱敵愾。」


    歷史上王越靠這一戰拿到了伯爵,但現在他已經是侯爵,汪舜華沒有給世券,不過下旨漲了二百石工資,賞了五十頃土地。


    她召見了王越,說的很清楚:「域內未清,非將軍解甲之日。」


    同時叮囑王越:「好生審問俘虜,多和北方切磋,務求知己知彼。」


    王越磕了頭退下了,他很清楚,汪太後是把掃平北方的神聖使命交給自己了;回去收拾行囊,準備再次發動夏季攻勢。


    前兩年太皇太後喪期,不能動武,倒讓你們蹬鼻子上臉了!


    今年最重要的事,毫無疑問是皇帝大婚。


    六月二十六日是皇帝二十周歲萬壽,再不成婚,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此前群臣反覆上表,皇帝守孝,以日易月.


    但汪太後堅持,先是搬出《周禮》:「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書之。」又搬出《黃帝內經》:「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20歲才是結婚的黃金時期,否則自己還沒長成,結了婚,對自己和孩子都不好——看看長孫皇後十三歲結婚,結果生的孩子都不算長壽,這才讓武媚娘奪得了江山。」???!!!


    好吧,你是太後,你說了算。


    去年閏年,多了一個九月,因此八月裏太皇太後的喪就算服滿了;準皇後於氏是在室女為祖父服喪,她的父親於冕還在,齊衰不杖期,建極十四年就出了孝;隻是趕上了太皇太後崩逝,隻能再推遲三年。


    皇帝皇後帶頭行孝道,下麵一萬個不滿意,也隻能忍著。


    北方捷報在萬壽節前傳到北京,四萬大軍再次出關,殺敵二萬餘,各部落紛紛紛遠竄。


    看來這幾年厲馬秣兵出了成效,雖然其中肯定有不少老弱和孕婦。


    皇帝難得高興:好兆頭啊!


    汪舜華沒有絲毫放鬆:還是不夠,接著打!


    三月裏,又一波壯士取得了武進士的資格;永康長公主則主持親蠶;與此同時,汪舜華命翰林院侍讀學士程敏政為使,前往吐魯番,要求歸還哈密。


    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個走流程的事。


    吐魯番是不可能歸還哈密的,廢話,好不容易吃下來,怎麽可能因為一紙文書就吐出來?世界上有這樣的好事嗎


    何況汪太後覬覦的不隻是吐魯番和哈密,而是整個西域。


    西域畢竟不同於內地,不同於安南甚至朝鮮,安南曾經是大明的土地,放棄了也就幾十年,加上屢次犯邊,阻力不會特別大;朝鮮小國,也來趁火打劫,不收拾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但是新疆境內勢力很多,加上地方很遠、很大,要收拾起來真不是一句話的功夫。開國以來,對西域地區實施羈縻控製,而非實際控製,如果沒有過得去的理由,朝臣是不會允許在那裏大動幹戈的——吐魯番固然不是好鳥,但是蒙古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汪舜華自有辦法。


    去年哈密的難民進京的時候,汪舜華特意召見了幾位耆老,聽他們談到了吐魯番的風俗,當然不是信奉的內地的儒釋道;因此今年派程敏政帶著龐大的使者團出發的時候,就吩咐他們要注意留心當地軍馬動向以及風俗民情。


    當然,這是下半年的事情了。


    八月初,為太皇太後舉行禫祭,也就是除服。


    過去兩年多,宮中不鳴鍾鼓,能免的宴席都免了,太後皇帝平時素服,稱得上盡孝了。因此,宗室和群臣都多了一份敬重。


    十月初,皇帝大婚。


    古代隻有皇帝結婚,才能稱為「大婚」,其他的,哪怕太子,都不能這樣稱呼。歷史上明孝宗為太子納妃,百官上表祝賀,其中有人用了「大婚」,結果被憲宗發作,差點挨了一頓板子。


    皇帝的大婚不是那麽好遇到的,因為很多皇帝登基的時候年齡不小,不僅老婆,連孩子都有了;或者年齡太小,沒等到結婚就掛了。


    明朝迄今已經經歷了八位皇帝,趕在任上娶老婆的,憲宗和吳皇後的大婚讓她攪了,除了前麵的隱帝,就是現在的皇帝。


    既然能稱為大婚,禮儀自然格外隆重。


    天子納後,嚴格依照古代六禮而行,要行納彩、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發冊奉迎之禮,隻是沒有親迎之禮。其中納彩、問名是相親,納吉、納徵是定親,告期、發冊奉迎是成親。完婚的帝後,還要拜見太後,分別接受百官、親王及內命婦和外命婦的慶賀;最後,行盥饋禮儀。


    汪舜華看著禮部呈上來的注儀,洋洋數千言,什麽人什麽時辰站什麽地方說什麽話磕多少頭都是明明白白,覺得相當頭大;但沒辦法,規矩就是這樣,不隆重就顯示不出重要。


    儀式這樣隆重,所賜的禮物也相當可觀,其中直接給於家的黃金900兩,花銀3800兩,此外還有各種珍珠、胭脂、錦緞綢絹綿帛絲等日用品,以及豬羊鵝這些家禽、酒茶白米白麵圓餅這些日用雜貨,和各種糖類,以及賜給皇後本人的各種衣料、各種首飾、各色衣服、各色床被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賜給皇後的金冊、金寶、翟服。


    汪舜華想了想,添了幾筆,金加了1100兩,總2000兩;花銀加了6200兩,總10000兩;一般的衣服紗羅之類的原是單的,改成雙。


    欽天監選定大婚禮日期:九月初十日奏告天地宗廟,九月十二日傳製,遣官持節行納采問名禮;十月初二日傳製,遣官持節行納吉納徵告期禮,十月十二日傳製,遣官持節行發冊奉迎禮。


    汪舜華批準同意,同時下旨,命襄王為正使、建極殿大學士商輅為副使;英國公張懋告天地、魏國公徐俌告宗廟。


    雖然每三年北京就有一次盛大的集體婚禮,尤其此前永安長公主、永寧長公主的婚禮都相當熱鬧,但與皇帝大婚相比,卻又不足道了。


    因此,進入八月,京城的溫度並沒有明顯的下降,反倒更加熱鬧。


    外麵辦事的官員進進出出,來來回回,但獨有汪舜華和皇帝都是心事重重地。


    汪舜華決定找兒子談談。


    朱家的基因應該很強大,皇帝長得極像先帝,有那麽一霎那,汪舜華恍然看到世宗又出現在她麵前。


    然而他不是世宗。


    世宗畢竟是親王出身,一向以富貴閑人自居,性格溫文甚至柔弱;而他四歲登基為帝,雖然大權一直牢牢控製在自己手裏,但畢竟不同於一般親王,尤其這兩年已經開始聽政,料理政事,更多的是英氣和身為帝王的霸氣,還夾雜著點桀驁不馴的叛逆氣質。


    汪舜華看著兒子,許久,終於露出一個笑容:「這麽多年,你終於長大了。你父親在天有靈,應該瞑目了。」


    皇帝也看著母親:「這麽些年來,母後辛苦了,好在兒子如今成人,您也終於可以輕鬆了。」


    汪舜華聽出了他話裏的含義:「是啊,我也盼著這一天,盼著你真正成熟,接管大明的江山;我才好退回內宮,含飴弄孫,安享晚年。」


    皇帝似乎有點委屈,又有點不甘:「母後,我已經長大了。」


    汪舜華笑笑,沒有說話。


    這天晚上,對母子倆來說,都註定了是不眠之夜。


    經過一係列繁複甚至冗雜的禮節,終於,十月十二日,皇帝大婚。


    汪舜華在宮裏看著滿天的煙火,聽著身後公主命婦們的嬉笑聲,和遠遠傳來的各種鼓樂聲,一時百感交集,各種情緒湧上心頭。


    次日一早,汪舜華就醒了,確切的說,昨晚就沒有入睡。


    任由宮人服侍著梳洗更衣,看看鏡中的自己,珠光寶氣,然而斑白的鬢髮、眼角的皺紋,是怎麽也掩蓋不住。


    扶著腰起來,腰椎間盤都很突出啊。


    親戚最近走動也不那麽頻繁了。


    然而,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宮女稟告說皇帝皇後已經到了,汪舜華這才起身出來,果然帝後皆禮服等候。


    看著皇後在下麵忙忙碌碌,汪舜華很難不去想二十八年前,她也曾這樣服侍錢皇後。


    果然,時光不會放過任何人。


    汪舜華笑笑,招皇後近前,拉著她的手細看。


    於錦鸞並不是絕代佳人,在民間還可以說清秀佳人,但後宮佳麗中,並不突出。不過畢竟年輕,又兼氣質端莊,如今被滿身金玉珠寶烘托著,倒是顯得明麗端方。


    汪舜華笑道:「好孩子,總算把你盼進門了。」


    於錦鸞低著頭,發出了禮貌的微笑。


    汪舜華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皇帝:「以後有你照顧皇帝,我就放心了。」


    她招呼皇帝近前,握住兩人的手,意味深長:「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們夫妻和睦,子孫綿長,不僅是皇室的福氣,也是江山社稷、天下萬民的福氣。歷代凡帝後和睦、子嗣隆昌者,無不海內熙然泰和;凡耽於女色,夫婦失和者,或丟失土地,或喪師辱國。皇帝,你要引以為鑑。帝王致治之道,必先於正家;人君敦化之端,尤資於得配。所以慎選六宮之表率,實圖為萬國之母儀。皇後是你父皇和我苦心為你選的,出身名門,躬履純和,言動無違,懿德幽閑。你要好好對她。」


    皇帝低頭稱是。


    皇帝皇後回宮去了,昨天太累了,他們需要好好休息。


    第二天,帝後再次前來拜見,汪舜華明顯看到皇後的神色與昨日不同,輕鬆歡快了些。今天皇帝穿著冕服,皇後翟衣,都是青春年少,倒真有點珠聯璧合的感覺。


    兩人到她麵前,行八拜禮。


    汪舜華樂嗬嗬的:「你們今天事多,早點回去吧。」


    皇帝皇後行了禮就退下了,今天確實事情多,皇帝回幹清宮,換了衣服出來升座,接受皇後的八拜禮。


    此前是夫妻,現在是君臣。


    皇帝淡淡的:「你回宮,接受朝賀吧。」


    皇後回宮接受嬪禦公主及六尚等女官的朝賀禮,皇帝剛結婚,自然是沒有嬪禦的,都是他伯父和他父親留下的,內命婦以周貴妃為首,外命婦以永安長公主和親王妃打頭;接著輪到各監局內官內使。


    與此同時,皇帝禦皇極殿頒詔,宣布已經冊封於氏為皇後,同時大赦天下。


    這是建極改元以來,第一次大赦,宗室群臣自然俯首稱賀。


    第二天一早,皇帝袞冕禦中極殿,親王八拜,次執事官五拜;遂升皇極殿,百官進表,行慶賀禮。


    與此同時,太後皇後各禮服升座,接受親王的八拜禮,仍然是襄王為首;隨後內外命婦慶賀、外命婦進表箋。


    忻王親自斫造了一把瑤琴,名曰「洛象」,音雄而堅,韻長而留。型製卻是忻王獨創。全身朱漆兼帶黑斑,紅艷悅目。龍池上刻篆書「洛象」二字,兩旁刻篆書「地平天成,神龜出洛。戢撥禹勲,崇德作樂。」


    皇帝很高興,汪舜華也認為忻王很有心。


    此琴音色洪亮清暢,甚得皇帝喜歡,坊間一時仿作成風,號稱「洛象式」。


    次日行盥饋禮,宣告大婚圓滿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