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後,宗室們沒有急著啟程返回封地。


    五月十六日是吳太後七十一歲千秋節。本來去年大壽,宮裏也進行了慶賀,汪舜華帶著公主妃嬪命婦向她老人家磕頭,但當時內地軍屯正在緊張的進行,勛貴重臣都到地方上,在京的宗室也有限;今年人齊了,就該好好慶祝了。


    西苑經過整整兩年的施工,在四月底全麵竣工。歷史上英宗復辟之後,大規模地增修和擴建南內,同時大力營造西苑。


    汪舜華不知道這個典故,她和明英宗的審美也肯定不同。現在整修西苑,更多的不是作為離宮,而是要加強政治作用,以便以後每年盛夏納暑,都能確保各部門正常運轉——北京地區苦夏,感受到太液池的涼爽,汪舜華實在不想回宮;更何況這裏作為最高權力所在的觀念根深蒂固。


    當然,西苑絕大部分都是水域覆蓋,決定了它不可能像漢朝的未央宮和唐朝的大明宮一樣,興建大量宮殿建築群,成為帝國真正的中心;而隻是作為紫禁城的附屬,因此規模並不算特別大。


    這次擴建,由蒯祥擔任總設計師,按照一池三山進行布局。首先就是清理水域。開闢南海,讓三海形成一個縱貫皇城南北的袋狀水域;將東岸的內官衙署盡量拆除搬遷到西岸,進一步溝通拓展水域;然後興建兩座石橋,將其劃分為三個水麵:金鰲玉虹橋以北為北海,蜈蚣橋以南為南海,兩橋之間為中海。


    然後是樓堂殿宇。北海的瓊華島地勢較高,風光迤邐,修復和擴建廣寒殿,改名清涼殿,作為宮內宴飲所在;以慶雲殿、景星殿為配殿;在高處建立一座登雲樓,帝都風光,自可一覽無餘。


    承光殿原名儀天殿,是供帝後大臣觀燈火之用,原來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嶼。宣宗在圓坻南麵小島上的建起了犀山抬圓殿,在團城的東部拆橋填土,將其與陸地相連。歷史上英宗在島嶼周圍加築城牆,牆頂砌成城堞垛口,奠定了團城的規模。如今以儀天殿為基礎,建設麵闊七間的紫宸殿,作為皇帝寢宮。


    臨水建有綺思樓、藻韻樓、蓬萊閣等軒館;而在開闊地帶興建頤年園、頤和園、暢春院幾個院落,作為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的起居所在,以及供皇女集中居住的靜宜院;還有一大片地區空著,準備以後需要再興建。


    西岸最南處新建一座六開間的樓閣,外觀二層,中實三層。頂層通作一間,取「天一生水」之意,底層六間,取「地六成之」之義,賜名天水閣,作為禦書房。


    同時興建了一群建築,依次布置著門殿、假山、水池、四知書屋、花台、曲池、山石、月門。樓前池水清澈,澄泓見底,水草叢生。池南假山呈半月形環抱池沼,拱峙摟閣,疊石堆砌,古樹崢嶸,蘚草涵孕。


    既然是後宮,光有金鰲玉蟲東橋是不夠的,還得設牆,當然也要留門。


    中海水域廣大,東岸有椒園,內有崇智殿,每次纂修先帝實錄完成,就在這裏焚草。如今作為皇太子的行宮,興建端本堂。


    其實汪舜華本來想取名「紫光閣」,畢竟「紫氣東來、霞光朝元」,到底是放棄了。倒不是怕被人當做用地溝油燒菜的大飯店,而是孔夫子「惡紫之奪朱也」,偏偏皇帝也姓朱,就別惹這些嘴巴上的官司了。


    端本堂麵闊五間,單簷廡殿頂,綠琉璃瓦,前有五間卷棚歇山頂抱廈,其他皇子則集中安排在旁邊的清漪園。


    西岸陸地廣大,在正北興建麵闊九間的勤政殿,同時建設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河,作為皇帝來園駐蹕臨時處理政務,接見王公大臣之所;北側建築麵闊五間的棲梧閣,黃剪邊綠琉璃瓦,用來供奉功臣畫像;南側的懷仁堂用來召見皇子宗室重臣。


    南海堆有一島,也就是南台,改名瀛台。島上以涵元殿為正殿,作為召見名流耆老和設宴之所,此外建有海晏堂、水雲榭、澄漪亭、望海樓等殿宇館軒。


    西苑向南拓展至長安街,由於以後群臣要到這裏上朝,自然除了壘築和紫禁城齊高的紅牆以外,還要設門。歷史上幹隆興建了寶月樓,不過作為正門,這名字肯定不夠莊重,最後定名為會極門。


    太皇太後的千秋節就是在西苑舉行的。


    與其說是千秋節,不如說是一次科技博覽會。


    科學院已經成立了十年,經過朝廷大力的倡導,要說沒有成果,那絕對是假的。


    現在,不能說科學迎來了春天,至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些可能在幾十上百年後製造出來的東西,提前麵世了。


    建極五年冬,浙江布政使的幕僚吳敬呈上了丈量步車,作為一項重大發明,受到了三十兩銀子的獎勵,並授了科學院的七級研究員,享受正七品待遇;同時因為這東西丈量土地的時候用得著,於是另外給銀百兩,買斷了專利;隨後依據其個人意願和他的經歷,到戶部工作,此後因為辦差有功一路青雲直上,甚得太後倚重,甚至承擔了為宗室編撰教材的重大職責。


    次年,蘇州知府呈上了年輕農民李良發明的一種農用器械,其實就是對犁進行了改良。他原本是個佃戶,跟著父母終日勞作衣食不周。土地清理以後,負擔大為減輕,也就有心思琢磨起來。


    犁頭是農民耕田的基本工具,從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到直轅犁、曲轅犁,材質在變化,形製也在變化,但是不大。


    明朝的耕犁基本沿用了曲轅犁的結構。李良改用鐵轅,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使犁身結構簡化而又不影響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堅固耐用,既延長了使用時間,又節約了生產成本。


    男耕女織。汪舜華從王妃到皇後到太後,親蠶主持了不少,但田地是真的沒下過,也就不了解目前農用器械到底有哪些——了解也沒多少用,後代那些農用器械她也做不了,於是把這個東西交給了戶部,同時讓人仿造了一些,交給皇莊,準備明年春耕的時候看看效果。


    建極改元後,皇帝年幼,親耕都是於謙主持的。他很高興的跟太後奏告,效果非常好;接著皇莊和戶部以及順天府相繼回報,效果不錯,比此前提高了近四成。


    汪舜華很高興,賞銀三十兩,授七級研究員;當然還是用百兩銀子買斷。


    不僅李良喜出望外、感恩戴德,愈發用心鑽研起來;其他人也發現了這個財路——原來真的靠進獻這些東西還能升官發財?


    李良有感於犁笨重、犁嘴寬、奶壁短、拖底深、犁田不平,不便搬運,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佃戶深入交流,又跟著木工學習,用三年時間對犁進行進一步改良。改進後的犁設計合理,操作輕便,效率超高,不易損壞,適應性廣,特別適合犁草籽田,深受農戶歡迎。


    與此同時,李良還對耬車進行了改良。耬車起源於西漢趙過作耬,經過歷代發展改進。此番改進的耬車配合改良犁使用,可播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等,一牛拉五個犁鏵,一人操縱,布種於耬車,一天內可播種四五十畝地,是原來的兩倍。


    汪舜華得報,大是驚喜。她親自帶著百官前往郊外觀看新的耕田方式。雖然看慣了機器播種收割的場景,眼前的還是太原始了些;但已經是農耕時代的極致,群臣都是讚嘆不已。


    汪舜華下旨在軍屯推廣,隨後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推廣。


    李良連跳三級,升為正五品三級研究員,專利費則高達千兩。


    直到此時,大家才真正明白過來:原來太後說的「有益於國計民生」,並不是一句虛話。


    李良的成功吸引了無數能工巧匠爭相效仿。


    杭州礱匠瞿傑,祖上是個巧匠,在元朝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機械傳動磨麵的設備。到他這一代,家境已經敗落,做不出這樣大型的機械,但他根據幾十年的經驗,對竹礱進行了改進。


    礱這種東西也是自古就有,是輾米機發明前的大米加工機械。經過瞿傑的改進,操作時用一曲尺形木拐穿貫竹礱手,用力推動上部轉動,每天可破穀200公斤。


    汪舜華雖然上輩子祖宗十八代都是農民,但記事的時候,農村加工米已經基本全機械化了;此時按照瞿傑的指點,也嚐試了一把,覺得很是辛苦,不過戶部很滿意,說效率提高了不少,也就賞了。


    瞿傑提出:「臣想恢復祖上機械傳動磨麵的設備。」


    汪舜華沒想到居然元朝就有這樣自動化的裝備,當即很爽快的同意了。


    不怪汪舜華對瞿傑的設備不感興趣,因為稍早之前,周王的九弟朱子墟按照典籍的記載,復原了元代水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