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因此一炮而紅,汪舜華對程敏政說:「你若再不努力,恐怕要讓你媳婦超過了。」
程敏政領諾,回頭就呈上了崑曲劇本《西湖柳》。一看就是才子佳人題材,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他不可能去寫歌頌自由戀愛、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作品,恰好相反,是勸女孩子們要端莊自持的。
官宦子弟孫青雲回故鄉杭州訪親,外出郊遊,與少女劉玉娟一見鍾情,私訂終身。不久,青雲接到家信,要他速速回家,兩人忍痛分別。回到南京,方知讓他與尚書之女秦麗華成婚。青雲貪慕權勢,背負前盟。玉娟因懷有身孕,被其父勒令處死,幸被其母悄悄放走,安置在別院。玉娟變賣首飾來到南京,青雲非但不肯相認,還欲殺人滅口。她的丫鬟臘梅到孫家聲討,青雲惱羞成怒,命人亂棍打死;卻驚動秦麗華。秦麗華前往客棧探望玉娟,玉娟已經產下兒子,卻因顛沛流離,先天不足,當場死去;玉娟奄奄一息,麵對秦麗華,悔不當初。孫青雲前來客棧接秦麗華回家,玉娟氣絕身亡;秦麗華自覺遇人不淑,怒而義絕;孫青雲急忙挽留,卻被嶽父知道,感嘆涼薄之人,不值得託付,於是令人革了孫青雲功名。孫父氣死,母親也一病而終,孫青雲送父母靈柩回鄉安葬,滿街唾罵,萬念俱灰之下,不覺步到西湖與玉娟相遇的地方,隻覺前程往事,如夢似幻,於是沉水而死。
故事很簡單,也很沉重,用來教育女孩子們再合適不過了:娶則為妻、奔則為妾,別以為私定終生會是什麽好下場。《鶯鶯傳》裏的鶯鶯不就被始亂終棄,還沒渣男罵成尤物!《西廂記》裏的崔鶯鶯不過是騙人的鬼話;真以為麵對公婆能像《牆頭馬上》的李千金那樣理直氣壯?別做夢!兒子生了兩個,都隻能藏在後花園,父母都不知道,有什麽臉麵自稱是人家兒媳婦?老爺子致仕你就敢蹬鼻子上臉了?三綱五常要不要?不怕言官參死你!就算卓文君,司馬相如還曾有過移情別戀的心思。
與很多作者標榜勸化實則花大力氣在男女感情上濃墨重彩最後大團圓不同,這部作品第一幕是西湖會,第二幕樓台別,然後洞房變,接著就是後院難、廳堂血、臨終恨、夫妻絕、西湖柳,一氣嗬成,絕不拖泥帶水。
因為有教化作用,言官倒沒怎麽罵,文人墨客對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也是讚嘆有加,甚至女孩子們也警惕起來:以前都以為遇到個看對眼的,肯定就是公子和小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些?——按照大家的生活常識,反倒是這一種可能性更大!
汪舜華很滿意。
程敏政這種才子,既然卯足了勁兒要在戲劇上有所建樹,自然不會滿足於壓到未婚妻這種小打小鬧。很快,他寫出了另外一部長篇小說《漢宮秋》。
有馬致遠同名戲劇在前,很容易聯想到王昭君,其實不是,是關於趙飛燕姐妹。
這是一部標準的歷史小說,考據嚴密,語言優美平易,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寓意深刻雋永——敏政沒有像很多獵奇小說詳細描寫趙氏姊妹的宮廷密辛,著重於兩人利用皇帝寵愛胡作非為、最後自取滅亡的過程。
汪舜華看了,故事早就爛熟於胸了,主要這兩姐妹的破事一直是戲劇小說的熱門,電視劇就拍了好幾部;果然是大家手筆,簡直是波瀾壯闊,堪稱鴻篇巨製。
沒想到歷史小說還能這樣寫!
汪舜華放下了書,程敏政這時候寫了這麽個本子,目的還是在於借古諷今,希望她早點讓皇帝成婚留下後代,免得以後被人潑髒水吧。
程敏政紅得發紫,和他齊名的李東陽不遑多讓,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題材,創作了小說《唐時月》。他不是白居易,也不是白樸、洪升,對李楊二人沒那麽多同情。本來就是一出亂倫戀,何況一個縱情誤國,占了情場,廢了朝綱;一個恃寵生嬌,縱容家屬專權誤國,最後漁陽顰鼓動地來,九重城闕煙塵生。把安史之亂全歸咎於楊貴妃,固然冤枉了她;但要說她完全無辜,那因此家破人亡的無辜百姓何堪?唐明皇更是因色誤國的典型,如果不是前期英明,和周幽王有什麽區別——可就是因為你聰明,更不應該犯這樣的錯!
因此浪漫主義的上天入地全刪了,就隻剩下現實主義的敘述和揭露,也讓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緩過神來:麻蛋!楊貴妃居然曾經是唐明皇的兒媳婦,還是他曾經最寵愛妃子武惠妃的兒媳婦!為了武惠妃,可以一日殺三子;那為了楊貴妃千裏運荔枝算個屁!何況還和小姨子虢國夫人不清不楚,以後誰要再說他是情癡,我跟你急!
比李瑩稍後,永安長公主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平陽公主》,講的是唐高祖女兒平陽昭公主的故事,這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
但這樣一位橫掃千軍、巾幗不讓鬚眉的傳奇公主,卻在她死後,遭到了惡臭的誣衊與詆毀。民間故事說她在幼年時被人販子擄走,淪落風塵,後來被戲班子班主救出,逃回太原。汪舜華第一次聽到這個傳說的時候,簡直怒髮衝冠。這樣一位非凡的女性,居然在市井小人筆下有過這樣的不堪。如果她真是梁紅玉一般倒也罷了,但人家不是!你們這樣編排,到底是何居心?——甭管你怎麽出身高貴,有過怎樣的功績,隻要是個女人,就該接受這樣下三路的攻擊嗎?
而今,平陽昭公主終於可以恢復她的萬丈榮光。
有道是「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既然已經迎風綻放,接下來就是萬紫千紅。
事實上,早在建極五年以後,戲曲小說就迎來春天,尤其次年初永安長公主牽頭成立了春暉文學社,翌年成立了出版社,讓更多女作者投入進來;外頭的才子們自然更不示弱,以翰林院為陣地展開創作。
就在《逼上梁山》火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翰林院編修林瀚,寫了歷史小說《隋唐誌傳通俗演義》。倒不是迎合領導,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有遠見的人。歷史上,在士大夫鄙視小說的時候,他公然給小說作序,而且撰寫了這部小說;現在,太後公開為小說正名,自然更加無所顧忌了。
翰林們和各級官員一起到地方參加了土地改革,並多次到地方辦差,對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自然寫起這些來更加順手。
在《貞節牌坊》之後第二年,程敏政獻上了《立斜陽》,和未婚妻搭起了擂台。同樣是有關貞節牌坊,這回故事更加現實慘澹:老秀才張大成屢試不第,兼之為人迂腐,受到鄉鄰的輕視。他的女兒碧蓮嫁給了破落戶孫貴。孫貴為人暴戾,多次毆打妻子,碧蓮因此常常逃回娘家。她的母親吳氏不忍心女兒受苦,要求離婚,但是張大成堅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強行將女兒送到婿家。他勸孫貴不要打老婆,孫貴亮著膀子說我家的事不要你管,然後揚長而去。張大成無奈,隻得回家,可是走到半路,女兒又跑回來了。大成氣得不行,痛打女兒。碧蓮羞憤,投河自盡。偏偏這時候家丁來回報,剛才孫貴到賭坊賭錢,與人一言不合開打,結果對方是個練家子,三拳兩腳把他打死了。
張大成悲憤莫名,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原本收了對方賄賂揚言孫貴先動手對方無罪的官府,知道他老婆自殺殉夫了,立刻準備為她申報貞節牌坊;原本一文不明的張家,也馬上身價百倍,甚至有鄉紳上門為兒子提親。夕陽下送婚的隊伍緩緩出發,張大成和老婆則在家門口相顧無言。
《立斜陽》的成功可以想見;稍後,程敏政的另外一部《王嬌鸞百年長恨》更是轟動一時。
汪舜華記得曾經在三言二拍裏見到過這個故事,連名字都一樣;但是她嘆了口氣,沒想到居然真有這回事,而且就發生在現在,當然年號從天順改成了建極。
簡單的說,就是個一見鍾情、始亂終棄的故事。女主角王嬌鸞是個絕代才女,父親因為愛惜她的才華,確切的說需要她的文筆所以不捨得將她出嫁,結果女大不中留和官家公子周廷章相戀。當然麵對負心漢,報復起來也很有意思,趁向吳江縣發公文的機會,將從前唱和詩文、絕命詩三十二首及《長恨歌》一篇,連同婚書,匯成一帙,放入於公文內,然後懸樑自盡。
得到文書的吳江縣令陳綬深以為奇,適逢右都禦史鍾同到地方巡察,就當奇聞說起這件事。
鍾同這種一身正氣的人,很看不慣這種無媒苟合的事,但更討厭負心薄倖之徒;尤其看了詩文,深惜嬌鸞之才。
於是招周廷章詰問,廷章初時抵賴,但證據確鑿,於是被收監。
鍾同還存著點促成美滿姻緣的念頭,結果得到南陽衛的文書,說王嬌鸞已死,於是將周廷章大罵了一通,用亂捧打殺。
因為沒有先例,鍾同很為了這件事遭到詰難。
汪舜華倒是沒為難他,隻是淡淡地說:「既然周廷章自己寫下『男若負女,萬箭亡身』,轉身沒恩背盟,合該他有此報。」
其實從量刑來說,還真的不能說合適。隻是這年頭,能為女人做主的太少,尤其王嬌鸞已經死了,汪舜華也就對渣男沒什麽同情心,反而感慨王嬌鸞的際遇——這樣一個絕代才女,居然因為一個渣男斷送了性命,真的是人間不值得!
周廷章固然該死,王嬌鸞的父親王忠同樣脫不開關係,汪舜華考慮到他女兒都沒了,也就沒有為難他;隻是反過來催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後世她聽到這話是要嗤之以鼻的,但是現在自己要這樣說,因為她需要人口。
這是個不錯的角度,朝臣也就算認了。
鍾同和程信都算是政法係統的,雖然現在沒這個說法,但是關係很近;程敏政因此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又調閱了刑部案卷,加上前幾部的積澱,寫起故事來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隻是汪舜華看戲的時候,突然覺得有點胃疼——那個棒打鴛鴦的王忠,是不是自己?王嬌鸞也是快20歲沒嫁出去才鬧出這檔子事情!
但自己說出的話,還得忍著。
沒多久李賢很快跟她打報告,老父年邁,最牽掛的就是大孫女的婚事;懇求接女兒回家完婚。
汪舜華準了,裝作沒看到程敏政的傻笑。
程敏政領諾,回頭就呈上了崑曲劇本《西湖柳》。一看就是才子佳人題材,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不過他不可能去寫歌頌自由戀愛、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作品,恰好相反,是勸女孩子們要端莊自持的。
官宦子弟孫青雲回故鄉杭州訪親,外出郊遊,與少女劉玉娟一見鍾情,私訂終身。不久,青雲接到家信,要他速速回家,兩人忍痛分別。回到南京,方知讓他與尚書之女秦麗華成婚。青雲貪慕權勢,背負前盟。玉娟因懷有身孕,被其父勒令處死,幸被其母悄悄放走,安置在別院。玉娟變賣首飾來到南京,青雲非但不肯相認,還欲殺人滅口。她的丫鬟臘梅到孫家聲討,青雲惱羞成怒,命人亂棍打死;卻驚動秦麗華。秦麗華前往客棧探望玉娟,玉娟已經產下兒子,卻因顛沛流離,先天不足,當場死去;玉娟奄奄一息,麵對秦麗華,悔不當初。孫青雲前來客棧接秦麗華回家,玉娟氣絕身亡;秦麗華自覺遇人不淑,怒而義絕;孫青雲急忙挽留,卻被嶽父知道,感嘆涼薄之人,不值得託付,於是令人革了孫青雲功名。孫父氣死,母親也一病而終,孫青雲送父母靈柩回鄉安葬,滿街唾罵,萬念俱灰之下,不覺步到西湖與玉娟相遇的地方,隻覺前程往事,如夢似幻,於是沉水而死。
故事很簡單,也很沉重,用來教育女孩子們再合適不過了:娶則為妻、奔則為妾,別以為私定終生會是什麽好下場。《鶯鶯傳》裏的鶯鶯不就被始亂終棄,還沒渣男罵成尤物!《西廂記》裏的崔鶯鶯不過是騙人的鬼話;真以為麵對公婆能像《牆頭馬上》的李千金那樣理直氣壯?別做夢!兒子生了兩個,都隻能藏在後花園,父母都不知道,有什麽臉麵自稱是人家兒媳婦?老爺子致仕你就敢蹬鼻子上臉了?三綱五常要不要?不怕言官參死你!就算卓文君,司馬相如還曾有過移情別戀的心思。
與很多作者標榜勸化實則花大力氣在男女感情上濃墨重彩最後大團圓不同,這部作品第一幕是西湖會,第二幕樓台別,然後洞房變,接著就是後院難、廳堂血、臨終恨、夫妻絕、西湖柳,一氣嗬成,絕不拖泥帶水。
因為有教化作用,言官倒沒怎麽罵,文人墨客對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也是讚嘆有加,甚至女孩子們也警惕起來:以前都以為遇到個看對眼的,肯定就是公子和小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些?——按照大家的生活常識,反倒是這一種可能性更大!
汪舜華很滿意。
程敏政這種才子,既然卯足了勁兒要在戲劇上有所建樹,自然不會滿足於壓到未婚妻這種小打小鬧。很快,他寫出了另外一部長篇小說《漢宮秋》。
有馬致遠同名戲劇在前,很容易聯想到王昭君,其實不是,是關於趙飛燕姐妹。
這是一部標準的歷史小說,考據嚴密,語言優美平易,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跌宕起伏,寓意深刻雋永——敏政沒有像很多獵奇小說詳細描寫趙氏姊妹的宮廷密辛,著重於兩人利用皇帝寵愛胡作非為、最後自取滅亡的過程。
汪舜華看了,故事早就爛熟於胸了,主要這兩姐妹的破事一直是戲劇小說的熱門,電視劇就拍了好幾部;果然是大家手筆,簡直是波瀾壯闊,堪稱鴻篇巨製。
沒想到歷史小說還能這樣寫!
汪舜華放下了書,程敏政這時候寫了這麽個本子,目的還是在於借古諷今,希望她早點讓皇帝成婚留下後代,免得以後被人潑髒水吧。
程敏政紅得發紫,和他齊名的李東陽不遑多讓,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題材,創作了小說《唐時月》。他不是白居易,也不是白樸、洪升,對李楊二人沒那麽多同情。本來就是一出亂倫戀,何況一個縱情誤國,占了情場,廢了朝綱;一個恃寵生嬌,縱容家屬專權誤國,最後漁陽顰鼓動地來,九重城闕煙塵生。把安史之亂全歸咎於楊貴妃,固然冤枉了她;但要說她完全無辜,那因此家破人亡的無辜百姓何堪?唐明皇更是因色誤國的典型,如果不是前期英明,和周幽王有什麽區別——可就是因為你聰明,更不應該犯這樣的錯!
因此浪漫主義的上天入地全刪了,就隻剩下現實主義的敘述和揭露,也讓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緩過神來:麻蛋!楊貴妃居然曾經是唐明皇的兒媳婦,還是他曾經最寵愛妃子武惠妃的兒媳婦!為了武惠妃,可以一日殺三子;那為了楊貴妃千裏運荔枝算個屁!何況還和小姨子虢國夫人不清不楚,以後誰要再說他是情癡,我跟你急!
比李瑩稍後,永安長公主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平陽公主》,講的是唐高祖女兒平陽昭公主的故事,這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
但這樣一位橫掃千軍、巾幗不讓鬚眉的傳奇公主,卻在她死後,遭到了惡臭的誣衊與詆毀。民間故事說她在幼年時被人販子擄走,淪落風塵,後來被戲班子班主救出,逃回太原。汪舜華第一次聽到這個傳說的時候,簡直怒髮衝冠。這樣一位非凡的女性,居然在市井小人筆下有過這樣的不堪。如果她真是梁紅玉一般倒也罷了,但人家不是!你們這樣編排,到底是何居心?——甭管你怎麽出身高貴,有過怎樣的功績,隻要是個女人,就該接受這樣下三路的攻擊嗎?
而今,平陽昭公主終於可以恢復她的萬丈榮光。
有道是「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既然已經迎風綻放,接下來就是萬紫千紅。
事實上,早在建極五年以後,戲曲小說就迎來春天,尤其次年初永安長公主牽頭成立了春暉文學社,翌年成立了出版社,讓更多女作者投入進來;外頭的才子們自然更不示弱,以翰林院為陣地展開創作。
就在《逼上梁山》火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翰林院編修林瀚,寫了歷史小說《隋唐誌傳通俗演義》。倒不是迎合領導,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有遠見的人。歷史上,在士大夫鄙視小說的時候,他公然給小說作序,而且撰寫了這部小說;現在,太後公開為小說正名,自然更加無所顧忌了。
翰林們和各級官員一起到地方參加了土地改革,並多次到地方辦差,對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自然寫起這些來更加順手。
在《貞節牌坊》之後第二年,程敏政獻上了《立斜陽》,和未婚妻搭起了擂台。同樣是有關貞節牌坊,這回故事更加現實慘澹:老秀才張大成屢試不第,兼之為人迂腐,受到鄉鄰的輕視。他的女兒碧蓮嫁給了破落戶孫貴。孫貴為人暴戾,多次毆打妻子,碧蓮因此常常逃回娘家。她的母親吳氏不忍心女兒受苦,要求離婚,但是張大成堅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強行將女兒送到婿家。他勸孫貴不要打老婆,孫貴亮著膀子說我家的事不要你管,然後揚長而去。張大成無奈,隻得回家,可是走到半路,女兒又跑回來了。大成氣得不行,痛打女兒。碧蓮羞憤,投河自盡。偏偏這時候家丁來回報,剛才孫貴到賭坊賭錢,與人一言不合開打,結果對方是個練家子,三拳兩腳把他打死了。
張大成悲憤莫名,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原本收了對方賄賂揚言孫貴先動手對方無罪的官府,知道他老婆自殺殉夫了,立刻準備為她申報貞節牌坊;原本一文不明的張家,也馬上身價百倍,甚至有鄉紳上門為兒子提親。夕陽下送婚的隊伍緩緩出發,張大成和老婆則在家門口相顧無言。
《立斜陽》的成功可以想見;稍後,程敏政的另外一部《王嬌鸞百年長恨》更是轟動一時。
汪舜華記得曾經在三言二拍裏見到過這個故事,連名字都一樣;但是她嘆了口氣,沒想到居然真有這回事,而且就發生在現在,當然年號從天順改成了建極。
簡單的說,就是個一見鍾情、始亂終棄的故事。女主角王嬌鸞是個絕代才女,父親因為愛惜她的才華,確切的說需要她的文筆所以不捨得將她出嫁,結果女大不中留和官家公子周廷章相戀。當然麵對負心漢,報復起來也很有意思,趁向吳江縣發公文的機會,將從前唱和詩文、絕命詩三十二首及《長恨歌》一篇,連同婚書,匯成一帙,放入於公文內,然後懸樑自盡。
得到文書的吳江縣令陳綬深以為奇,適逢右都禦史鍾同到地方巡察,就當奇聞說起這件事。
鍾同這種一身正氣的人,很看不慣這種無媒苟合的事,但更討厭負心薄倖之徒;尤其看了詩文,深惜嬌鸞之才。
於是招周廷章詰問,廷章初時抵賴,但證據確鑿,於是被收監。
鍾同還存著點促成美滿姻緣的念頭,結果得到南陽衛的文書,說王嬌鸞已死,於是將周廷章大罵了一通,用亂捧打殺。
因為沒有先例,鍾同很為了這件事遭到詰難。
汪舜華倒是沒為難他,隻是淡淡地說:「既然周廷章自己寫下『男若負女,萬箭亡身』,轉身沒恩背盟,合該他有此報。」
其實從量刑來說,還真的不能說合適。隻是這年頭,能為女人做主的太少,尤其王嬌鸞已經死了,汪舜華也就對渣男沒什麽同情心,反而感慨王嬌鸞的際遇——這樣一個絕代才女,居然因為一個渣男斷送了性命,真的是人間不值得!
周廷章固然該死,王嬌鸞的父親王忠同樣脫不開關係,汪舜華考慮到他女兒都沒了,也就沒有為難他;隻是反過來催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後世她聽到這話是要嗤之以鼻的,但是現在自己要這樣說,因為她需要人口。
這是個不錯的角度,朝臣也就算認了。
鍾同和程信都算是政法係統的,雖然現在沒這個說法,但是關係很近;程敏政因此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又調閱了刑部案卷,加上前幾部的積澱,寫起故事來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隻是汪舜華看戲的時候,突然覺得有點胃疼——那個棒打鴛鴦的王忠,是不是自己?王嬌鸞也是快20歲沒嫁出去才鬧出這檔子事情!
但自己說出的話,還得忍著。
沒多久李賢很快跟她打報告,老父年邁,最牽掛的就是大孫女的婚事;懇求接女兒回家完婚。
汪舜華準了,裝作沒看到程敏政的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