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極十年來到了。


    執掌帝國大權,已經快十年了。


    邊屯清理在去年底已經全麵完成,勛貴帶著言官回京復命。應該說,清理的效果相當很顯著的。在各都司上報的基礎上,清理出一部分吃空餉的、又淘汰了相當數量的老弱病殘,把他們劃歸民籍,軍士人口少了10%;清理出一部分私占軍田的,又通過反腐什麽的劃拉了一部分,土地多了18%;一些治軍不嚴、行為不謹等將佐被撤職查辦,一批官兵反映的問題得到紓解,汪舜華很高興,朝臣也很高興。


    歷史上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成化犁庭,但這幾年因為邊庭相對穩定,汪舜華暫時還是奉行「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內地的軍屯清理了,把戰鬥力提升起來再說;當然,邊將的安排也要著手了。


    今年是武會試舉行的年份。黔國公沐琮和兵部右侍郎項忠主持了會試,隨後進行了殿試,二百名武進士分撥好了,到各地參與軍屯清理。


    年初徐埕帶著弟子們回到北京,匯報了黃河整治的相關情況。


    汪舜華大喜過望,下令升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工部事情多,多一個尚書幹活不累,當然徐埕專門負責水利工程;他的學生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表現極其突出的白昂到順天府擔任府丞,協助徐埕梳理京城水係。


    今年要進行的是內地的軍屯清理,這就要輕鬆得多,但朝廷上下仍然不敢怠慢。


    此前,南五省的軍屯自查已經有了結果,確實清理出不少問題。朝廷不用想就知道這兩年下麵的人都在琢磨怎麽報;既然還想抗拒,就看雙方誰的力氣比較大,接下來就互相查了。現在南五省互查,中五省開始自查,北五省也要做好前期準備。


    內地軍屯清理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南五省互查、中五省自查,二季度英國公等率人前往南五省督查,中五省互查、北五省自查;六月初朝廷欽差到中五省,北五省互查已經基本結束,朝廷加派了人手,十月初起對北五省進行最後的驗收。


    八月初二是景帝逝世十周年。派襄王到天壽山祭奠,汪舜華和皇帝、榮王、齊王到太廟告祭。


    原來這麽快,景帝已經離世十周年了。


    汪舜華轉頭看著兒子,他雖然麵龐青澀,但身量挺拔,是個小大人了。


    可能這個「小」,在很多人眼裏可以去掉。


    皇帝已經十四周歲,虛歲十六,是不折不扣的大人了。已經有聲音要求皇帝及冠了。


    及冠隻是一種儀式,重要的是還政。


    汪舜華很清楚背後的潛台詞,但現在不是時候。


    周定王朱橚庶十一子封丘王有熅去世,追諡康懿;兒子子堼是庶出,封鎮國將軍;魯靖王肇輝嫡四子巨野王泰墱薨,追諡僖順,世子陽鎣還沒通過考封,隻有等下一科。


    武英殿大學士李賢七月初守滿起復,依舊供職;但南京兵部尚書沈固、刑部左侍郎賈銓相繼去世,都是名臣,後事得辦理。


    旋即接到英國公張懋從福建呈上來的奏疏,彈劾建寧衛指揮楊曄「盤剝百姓,貨貲巨萬,殘忍成性,肆意殺人,死亡達數十人。」曾有人為避其害而躲入棺材之中,楊曄令人放火焚棺,把人活活燒死。


    比歷史上早了差不多八年,辦案的從福建按察副使馮俊變成了英國公張懋,卻不影響案件辦理結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麽多事肯定不是一兩年能夠幹成的,卻這麽多年沒有被法辦。原因很簡單,楊曄是個有背景的人,他是四朝元老楊榮之孫。


    歷史上辦理這起案子的是馮俊,天順四年進士,沒有背景,但是有決心。他頂住了上級壓力,查實楊曄的罪行,下令逮捕。楊曄潛逃京城,馮俊即上疏憲宗,在京師抓捕楊曄。執行任務的就是汪直,他半夜抓人,驚擾四鄰,氣得翰林陳音爬牆大罵。


    因為早了八年,馮俊雖然在建極三年考上了進士,但還沒這麽快升遷,當然他馬上就能辦理驚天大案,不著急。


    因為是張懋的奏疏,汪舜華高度重視。張懋不是馮俊那樣稟節直亮的廉吏,但這些年深受薰陶,該守的官箴還是遵守了;他身份貴重,也沒什麽顧忌。百姓跑來告狀,他就接了狀紙。因為楊曄身份特殊,他還查了一下,所告屬實,自然大怒——有些事還沒來得及做,但有的就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而對於張懋來說,收拾楊曄,除了眼前的公仇,還有私怨。


    因為安南。


    當年父親英國公張輔率領官軍消滅了篡取王位的越南胡氏政權,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設立交址行省。


    然而因為經營不善,交址發生叛亂。宣宗以「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為由,命駐守交趾的王通撤兵。張輔極力反對,自請10萬兵馬,發誓一年內討平;但楊榮以「國家之安危所係,在北不在南」,讓宣宗下定了放棄安南的決心。


    盡管放棄安南的決定是宣宗做出的,盡管當時確實有各方麵的困難,但楊榮還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張懋的遷怒:安南,那是父親在槍林彈雨中打下的,卻讓你們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如果當時不放棄安南,如果當年任由父親出征並駐守安南,是不是他就可以避免在土木堡屍骨無存的下場!


    在土木堡顯忠祠外的哭牆前,張懋摩挲著父親的名字,熱淚盈眶,失聲痛哭;他恨隱帝、恨王振,也不能不怨恨宣宗和三楊。


    今天有這樣的機會,既能為民請命,又能泄憤,張懋自然不肯放過。


    有了張懋的奏疏,汪舜華很自然的派人鎖拿了楊曄,而後交給朱驥審問。


    ——好像想起來,明事裏提過,三楊誰的孫子被仇家告了躲到京城被汪直彈琵琶,不會就是這孫子吧?


    楊曄這回沒有被彈琵琶,不過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平時飛揚跋扈,一到刑部大牢,還得老實下來。


    楊曄能被福建省庇護,中央自然也有很多人脈;但張懋可不怕這些。當年連秦王都敢得罪,何況幾個地方官?要說後台,丈母娘才真的是後台!當下一一上奏,人證物證齊全,錦衣衛把犯人的口供也呈上來,自然汪舜華大怒:「瑪德這是人幹的事嗎?」


    宗室和勛貴也趁機煽風點火:我們犯了罪都要辦,太後好意思對外人法外開恩嗎?——楊榮都死了好幾十年了,他又沒有丹書鐵券!


    還記得嗎?跟楊榮齊名的楊士奇,經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四十餘年,擔任首輔二十一年,怎麽樣呢?溺愛幼子楊稷,使他有恃無恐,仗勢行惡,結果殺害數十條人命!最後英宗下旨,讓他自行處理;逼得楊士奇揮淚斬子,從此一蹶不振。


    楊士奇的兒子尚且如此,何況楊榮的孫子?


    不出意料,楊曄在秋決被斬首示眾,家產抄沒,相關涉案人員一律嚴懲,並被作為反麵典型通報全國,要求所有的官員管好家人,否則你下不了手,太後就來下手。


    進入冬月,親王、參加明年考封和需要結婚或者配置側室的的宗室相繼進京,北京城再一次熱鬧起來。


    魯王世子還在守孝,但蜀王世孫申鈘守滿來京,因此親王一級基本就齊全了。


    其他多是老麵孔,獨有蜀王世孫申鈘是新人,今年剛好二十歲。他是朱椿的曾孫,父親的嫡長子,歷史上天順八年襲位,成化二年十月娶了富順縣知縣徐綺的女兒為王妃;不過如今因為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一直貓在成都守孝,自然還是光棍。


    因為是新人,汪舜華很認真的打量他。小夥子長得斯文俊秀,行禮也很恭順,匯報這些年王府的情況也是條分縷析頭頭是道。她知道蜀王府的家教好,勉勵了幾句,賞賜了些東西,便容他退下了。


    年底的事情很多,軍屯清理全麵完成,土地達到20萬頃,比洪武年間少了近30%,但比三年前增加了80%,軍士總數180萬左右,縮減了20%。明朝軍隊人數最多的時候是在永樂朝,大約220萬;正統年間號稱280萬軍隊,其實當時吃空餉相當嚴重。葉盛就說早在正統三年,逃亡官軍就達1233222人。邊境地區還有帳麵的30%,中部地區隻剩下了80%,江南地區更是隻有30%,這時開始有募兵之舉;後來嘉靖八年,朝廷公布天下兵籍,僅有兵士13萬。


    這180萬軍隊,淘汰了相當數量的老弱病殘,又招募了大量青年定壯,軍械配備也有了一定提升,汪舜華很滿意。


    於謙和兵部也很滿意,雖然軍費的白條不算多,但以前軍隊作風積弊甚深,這幾年汪舜華讓他們放開手腳幹,不僅土地多了,軍械配備有了改善,一些貪庸酷虐的將官被治罪,還有不少青年將官走上領導崗位,戰鬥力也強了很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