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和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局勢產生了何其重大的影響,汪舜華再明白不過。
——這真的不是杞人憂天,萬曆年間西學東漸,天文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想見,在此之前,傳統天文學已經步入困境。
如果一直是落後追趕先進倒也罷了,問題是我國歷史上在曾經在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曆法等方麵,都曾經有極為突出的成績。
但是到了明朝,這些都曾經出現過問題,不僅觀測星象時,實際和上報的起止形色都不相同;甚至預測月食、日食不準,都已經見怪不怪了;至於其他的兇相,汪舜華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
造成這種局麵的隻有一個原因:皇權的限製。天文學是帝王之學,除了特定的人群,其他人包括儒家士大夫都是不允許私自學習的,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砍頭。
事實上,欽天監也曾經多次上表檢討,洋洋灑灑數千言,說白了,這是個技術活,您科舉成績再好,不是幹這一行的,就做不了;而且這麽些年了,曆法難免出現偏差。
如果換做別人,可能也就認為有人故意拿天象問題做文章;但是汪舜華這個穿越貨知道,根本原因就是大家對宇宙的認識有問題——你到現在還認為天圓地方,天文體係從根本上就錯了,怎麽能科學解釋呢?
既然如此,那就放鬆天文學的管製——漢代以後限製天文的重要原因是董仲舒創立了「天人合一」理論,擔心有人假借天文現象煽動人心,窺視神器;但明朝封建君主集權空前加強,現在宗室進京,徹底消除了藩鎮割據的隱患。
因此皇帝確切的說太後手中的權力空前集中,這才讓各項改革順利推進,否則政令不通是小事,嚴重的很可能導致軍閥混戰,烽煙四起。
皇帝手中有權,心中也就有了底氣,不需要過度假借天象來維護自己統治的合法性,這也是幾年後孝宗皇帝放鬆天文管製、百十年後萬曆皇帝不介意利瑪竇「地圓說」的原因,不那麽重要了。
何況還有句話「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隻要能夠準確預報,自然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自己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與其讓別人研究蠱惑人心,不如把最優秀的精英召集在自己麾下。說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尤其汪舜華自信盡在掌握——很多定理定律數據記不清楚了,但基本常識還在,把這些抖出來,現在大家會破口大罵,但等真相大白,就會成為她英明神武的最佳理由。
說到底,還是占了多活一次的便宜。
當然支持太後的人不是沒有,而且是專業人才。欽天監回回科的官正伍承德,天文學世家出身。高祖伍儒,原是撒馬爾罕人,精通曆算天文,洪武二年來到南京,授漏刻科博士;從此世代在欽天監供職。
伍承德上表,恭維太後聖明,還提到一件事:「按照《元史》記載,至元四年,劄馬魯丁上呈西域儀象七件,其中一件,以木為圓球,七分為水,其色綠;三分為土地,其色白;畫江河湖海,脈絡貫串於其中。畫作小方井,以計幅員之廣袤,道裏之遠近。」
???
居然元朝就有地球儀傳入?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汪舜華趕緊讓人翻書,還真在《天文誌》裏翻到了,聽伍承德介紹:「當年太祖曾經稱讚:『西域推測天象最精,其五星緯度又中國所無』,所以至今大統歷、回曆並行。」
汪舜華記得,元朝設回回司天監,太祖時代也是兩個欽天監並行,直到建文帝繼位,才罷監設科;卻沒有想過他們的天文學居然如此精妙;尤其令她興奮的是,聽伍承德介紹:「從宋初馬依澤來到中原,有很多回回人攜帶典籍來到中原,為朝廷所用。當年徐達攻破北京,將二百四十二部經書連同欽天監官員送到南京。」靠著這些典籍和人才,洪武年間,明朝完成了《回回曆》《經緯度》等天文著作,其中《回回曆》作為《大統歷》的輔助曆書得以頒行。
而這麽多的西域典籍,涵蓋的不僅僅是天文,還有數學、地理、物理、化學、醫藥、哲學等方方麵麵;隻是因為永樂以後大家不重視,一直在庫房裏吃灰。
汪舜華馬上想到中亞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東進西出、南下北上都要經過這裏;而且離地中海也不遠,貌似還有個「百年翻譯運動」,就是把東西方的文化全部翻譯為本國語言,在此基礎上繼承發揚,好像對歐洲的啟蒙運動還很有作用?那麽現在應該已經出成果了?——甭管其中有多少是歐洲學者冒名的,本身薈聚人類文明的精華,確實毋庸置疑的。
馬上下令:「把這些典籍全部帶到北京,由四譯館翻譯,我要逐一親自審定,頒行天下;特別出色的,列入教材。」
——真是意外之喜,居然有這麽個寶藏!
說完這些,眼前的燃眉之急還是要解決。
首先是隊伍建設。如今欽天監官多不諳天文,天文生又不肯學習,所以業務生疏。命欽天監於天文歷數陰陽每科推選十人,委以教訓;通選少年二百人,專習其業,以次聽用。
然後是待遇問題。一是天文生晝夜觀候,冬月露坐艱苦,每年給毛襖,並依期給與歲例木炭;二是尊重專業人才。原先外設觀象台,令天文生占候,內設靈台,令內臣占候,用以考察異同勤惰。後來外台生每預報,內台官雷同附和;欽天監每年編訂曆法,內台官又往往幹預,皆禁止。三是命天下府州縣選送陰陽正術等官員至禮部,轉送欽天監再試,那些不通陰陽天文的,不許送吏部選用,並追究考送官員之罪。四是天文等生,不許另外派遣差事,有妨學業。五是編訂天文生花名冊,遇有公務,循次差撥;冊子三年一造文冊二本,一送部稽考,一存留欽天監備察,不許濫冒收充。
——這些是成化二十三年,孝宗皇帝的做法,隻是很不如意,各省推薦到北京的精英,存留供事者不過200餘人;後來他想修改一下曆法,命征山林隱逸能通曆學者,結果一無所獲。
——除了長期禁止造成心理恐慌的主觀因素,很難說沒有人才斷層的客觀原因。
然後是加大觀測力度,這個是針對天文台的布點。
明朝有天文台,就是後代俗稱的北京古觀象台,現在叫觀星台,始建於正統七年;南京也有天文台,在雞鳴山。
現在都改名為天文台。但這還不夠,汪舜華下旨,在西安、長沙、昆明、海口各設一處天文台,具體位置由欽天監會同禮部、工部查勘上報;本想在紫金山新設一處天文台,畢竟太有名了,隻是畢竟是太祖陵寢所在,隻能作罷了。
——如果不是建造天文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汪舜華真想多建幾個!看你們還敢作妖!
——這些天文台除了負責傳統的觀測內容,也就是窺測七政行度、淩、犯、遲、留、伏、逆,汪舜華著重強調要記錄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二分二至太陽的最高角度和時間,尤其有太陽直射的地區,要詳細記錄太陽直射的時間。
最後就是繼續當年太祖的事業。現有的典籍要翻譯,但還要去西域召集精通天文歷算的人才,帶上你們的典籍,越多越好!
當然重申對私學天文尤其是私藏天文器械的限製。凡私家收藏天文圖讖、應禁之書,及歷代帝王圖像、金玉符璽等物者,限一百日赴本處官司呈納,匿而不言者,杖一百。
並且列出了清單:天文之書,謂推步測驗之書,如統天曆之類;圖讖之書,謂圖像讖緯,如推輩圖、透天經、風角鳥占之類,凡此種種,都是防止你們拿出來妖言惑眾的。
當然很有意思的是,太後下旨,私習天文,也就是你不是天文生,但私自習學能推步測驗的,亦杖一百,送欽天監充天文生。
——私習固所應禁,但與其把你砍了,不如廢物利用充當天文生。你不是喜歡天文嗎?那好吧,老老實實去欽天監為太後皇帝看吧,看個夠!
——很嚴厲吧?實際已經輕多了。事實上,唐宋對於私習天文的,嚴重的時候是會處以絞刑的;而且就算法典規定了隻是流放,實際上處理起來也可能是死刑。
此次明確,此前嚴禁的象天之器,諸如璿璣玉衡、渾天儀之類,屬於觀測器械,不再限製;另外要強調的是,凡隻涉及天體運行規律的天文學著作,可以由正規出版社出版;但是涉及圖像讖緯的,一律嚴禁出版,防止有人借題發揮。違者本人處斬、家人流放;參與出版刊刻的也要責罰。
星星真的不是想看就看。
宇宙區長也不是想做就能做。
不僅如此,汪舜華對天文儀器也做了改進。
她親自帶著宗室群臣到觀象台視察,就算沒有任何天文學愛好,她都能看出條件確實太簡陋——全靠肉眼,連望眼鏡都沒有一台!
當然也不是啥有沒有,還有渾儀、簡儀、渾象、圭表等天文儀器。
真的是用愛發電了。
穀正還在叨叨:「玄象器物、圖像讖緯等,皆涉天學,用之習之即可通天。太後應嚴禁私家藏有,以免私人獲悉天機,覬覦天命大寶;或者指天畫地,詭說災祥,妄陳吉凶。」
說得好像你們組成小圈子,就不會妄陳吉凶了一樣!
汪舜華看了他一眼,懶得跟他計較,沒辦法——誰讓你啥都不懂呢?人家好歹滔滔不絕像那麽回事,還不是隻有認了。
既然我鬥不過你,我就培養人來跟你鬥,反正真理在我這邊。
想想又咬咬牙,天文學要發展不能光用愛發電,觀測的器具不能少,別的什麽可以慢慢來,但是望遠鏡一定要有!
望遠鏡的原理啥的都說不清楚了,總不過是光的直射折射反射,反正就是凸透鏡凹透鏡那點事,排列組合一個個試。
要命的是製作望遠鏡,就必須要用玻璃。
後代的玻璃實在常見不過的生活用品,觸手可及;但在明朝,這玩意真是個高檔奢侈品。
其實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就能製造鉛鋇玻璃,這與西方的鈉鈣玻璃是兩個不同的玻璃係統。鉛鋇玻璃燒成的溫度低、顏色多,可是易碎、透明度差、不適應驟冷驟熱,隻適合加工成各種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用途狹小,因而被更實用的瓷器代替。
汪舜華是真的不會做玻璃,雖然學過理化生,也看過無數穿越小說,但隔得太久,真的不記得了;當時就是圖著樂子,沒想過世上真的有穿越這回事!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但是沒辦法,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好在人是活的,辦法還可以想。
無色透明的物品,有,水晶。
這玩意現在金貴得很,甚至超過金玉珠寶。
但是沒辦法,先就是它了。
汪舜華命人打磨了幾個鏡片,自己試了下,覺得不錯;招來於謙等人,章綸還想說這種玩物,太後千萬不要沉迷。
剛把東西交出去的於謙突然回過味來:「這真是個好東西,如果將士們有這個東西,偵察敵情可就方便多了。」
汪舜華點頭:「於先生說的極是,不僅是偵察敵情方便了,甚至觀測星象也準確多了。」
因為造價實在驚人,第一批製作出來的望遠鏡很少,20個,說是紀念先帝20周年誕辰。除了奉獻給太皇太後、皇帝,隻賞賜了親王、長公主還有公爵、內閣學士。
汪舜華還覺得不滿意,其他人卻興高采烈,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包括皇帝。汪舜華看大家興奮地到處看,甚至連老臣們也不例外;總算想起來正事:「這個凸透鏡聚光,刺眼,所以在陽光強烈的時候一定不要使用,尤其不能直接去觀測太陽,否則,連眼睛都有可能刺瞎。」
大家應了一聲,即便退下了。
汪舜華則招來科學院的工匠們,再一次詢問玻璃研發的進展。
水晶雖然能製作望遠鏡,但畢竟造價太高,而且說實在的天然礦物,清晰度肯定不高,拿來裝潢門麵還可以,真的要普及、要推廣,還是必須依靠技術量產。
必須要把玻璃弄出來。
玻璃是有的,李時珍《本草綱目》就有載。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2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蹟裏,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當時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但玻璃的製造相當保密。當時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現在對外開放,國內的茶葉絲綢大量外銷,外國的糧食和其他奢侈品也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其中就包括玻璃。本身造價高昂加上物流成本加上高額的關稅,這種東西自然成為頂級奢侈品,是黃金的好幾倍,所以汪舜華寧願選擇水晶來製作。
但早在建極元年底,汪舜華就交代了科學院,要把玻璃作為重點攻關項目,如今快十年了,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但是汪舜華知道,玻璃製造不難。
必須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這真的不是杞人憂天,萬曆年間西學東漸,天文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想見,在此之前,傳統天文學已經步入困境。
如果一直是落後追趕先進倒也罷了,問題是我國歷史上在曾經在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曆法等方麵,都曾經有極為突出的成績。
但是到了明朝,這些都曾經出現過問題,不僅觀測星象時,實際和上報的起止形色都不相同;甚至預測月食、日食不準,都已經見怪不怪了;至於其他的兇相,汪舜華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
造成這種局麵的隻有一個原因:皇權的限製。天文學是帝王之學,除了特定的人群,其他人包括儒家士大夫都是不允許私自學習的,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砍頭。
事實上,欽天監也曾經多次上表檢討,洋洋灑灑數千言,說白了,這是個技術活,您科舉成績再好,不是幹這一行的,就做不了;而且這麽些年了,曆法難免出現偏差。
如果換做別人,可能也就認為有人故意拿天象問題做文章;但是汪舜華這個穿越貨知道,根本原因就是大家對宇宙的認識有問題——你到現在還認為天圓地方,天文體係從根本上就錯了,怎麽能科學解釋呢?
既然如此,那就放鬆天文學的管製——漢代以後限製天文的重要原因是董仲舒創立了「天人合一」理論,擔心有人假借天文現象煽動人心,窺視神器;但明朝封建君主集權空前加強,現在宗室進京,徹底消除了藩鎮割據的隱患。
因此皇帝確切的說太後手中的權力空前集中,這才讓各項改革順利推進,否則政令不通是小事,嚴重的很可能導致軍閥混戰,烽煙四起。
皇帝手中有權,心中也就有了底氣,不需要過度假借天象來維護自己統治的合法性,這也是幾年後孝宗皇帝放鬆天文管製、百十年後萬曆皇帝不介意利瑪竇「地圓說」的原因,不那麽重要了。
何況還有句話「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隻要能夠準確預報,自然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自己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與其讓別人研究蠱惑人心,不如把最優秀的精英召集在自己麾下。說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尤其汪舜華自信盡在掌握——很多定理定律數據記不清楚了,但基本常識還在,把這些抖出來,現在大家會破口大罵,但等真相大白,就會成為她英明神武的最佳理由。
說到底,還是占了多活一次的便宜。
當然支持太後的人不是沒有,而且是專業人才。欽天監回回科的官正伍承德,天文學世家出身。高祖伍儒,原是撒馬爾罕人,精通曆算天文,洪武二年來到南京,授漏刻科博士;從此世代在欽天監供職。
伍承德上表,恭維太後聖明,還提到一件事:「按照《元史》記載,至元四年,劄馬魯丁上呈西域儀象七件,其中一件,以木為圓球,七分為水,其色綠;三分為土地,其色白;畫江河湖海,脈絡貫串於其中。畫作小方井,以計幅員之廣袤,道裏之遠近。」
???
居然元朝就有地球儀傳入?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汪舜華趕緊讓人翻書,還真在《天文誌》裏翻到了,聽伍承德介紹:「當年太祖曾經稱讚:『西域推測天象最精,其五星緯度又中國所無』,所以至今大統歷、回曆並行。」
汪舜華記得,元朝設回回司天監,太祖時代也是兩個欽天監並行,直到建文帝繼位,才罷監設科;卻沒有想過他們的天文學居然如此精妙;尤其令她興奮的是,聽伍承德介紹:「從宋初馬依澤來到中原,有很多回回人攜帶典籍來到中原,為朝廷所用。當年徐達攻破北京,將二百四十二部經書連同欽天監官員送到南京。」靠著這些典籍和人才,洪武年間,明朝完成了《回回曆》《經緯度》等天文著作,其中《回回曆》作為《大統歷》的輔助曆書得以頒行。
而這麽多的西域典籍,涵蓋的不僅僅是天文,還有數學、地理、物理、化學、醫藥、哲學等方方麵麵;隻是因為永樂以後大家不重視,一直在庫房裏吃灰。
汪舜華馬上想到中亞是貫通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東進西出、南下北上都要經過這裏;而且離地中海也不遠,貌似還有個「百年翻譯運動」,就是把東西方的文化全部翻譯為本國語言,在此基礎上繼承發揚,好像對歐洲的啟蒙運動還很有作用?那麽現在應該已經出成果了?——甭管其中有多少是歐洲學者冒名的,本身薈聚人類文明的精華,確實毋庸置疑的。
馬上下令:「把這些典籍全部帶到北京,由四譯館翻譯,我要逐一親自審定,頒行天下;特別出色的,列入教材。」
——真是意外之喜,居然有這麽個寶藏!
說完這些,眼前的燃眉之急還是要解決。
首先是隊伍建設。如今欽天監官多不諳天文,天文生又不肯學習,所以業務生疏。命欽天監於天文歷數陰陽每科推選十人,委以教訓;通選少年二百人,專習其業,以次聽用。
然後是待遇問題。一是天文生晝夜觀候,冬月露坐艱苦,每年給毛襖,並依期給與歲例木炭;二是尊重專業人才。原先外設觀象台,令天文生占候,內設靈台,令內臣占候,用以考察異同勤惰。後來外台生每預報,內台官雷同附和;欽天監每年編訂曆法,內台官又往往幹預,皆禁止。三是命天下府州縣選送陰陽正術等官員至禮部,轉送欽天監再試,那些不通陰陽天文的,不許送吏部選用,並追究考送官員之罪。四是天文等生,不許另外派遣差事,有妨學業。五是編訂天文生花名冊,遇有公務,循次差撥;冊子三年一造文冊二本,一送部稽考,一存留欽天監備察,不許濫冒收充。
——這些是成化二十三年,孝宗皇帝的做法,隻是很不如意,各省推薦到北京的精英,存留供事者不過200餘人;後來他想修改一下曆法,命征山林隱逸能通曆學者,結果一無所獲。
——除了長期禁止造成心理恐慌的主觀因素,很難說沒有人才斷層的客觀原因。
然後是加大觀測力度,這個是針對天文台的布點。
明朝有天文台,就是後代俗稱的北京古觀象台,現在叫觀星台,始建於正統七年;南京也有天文台,在雞鳴山。
現在都改名為天文台。但這還不夠,汪舜華下旨,在西安、長沙、昆明、海口各設一處天文台,具體位置由欽天監會同禮部、工部查勘上報;本想在紫金山新設一處天文台,畢竟太有名了,隻是畢竟是太祖陵寢所在,隻能作罷了。
——如果不是建造天文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汪舜華真想多建幾個!看你們還敢作妖!
——這些天文台除了負責傳統的觀測內容,也就是窺測七政行度、淩、犯、遲、留、伏、逆,汪舜華著重強調要記錄每天日出日落的時間、二分二至太陽的最高角度和時間,尤其有太陽直射的地區,要詳細記錄太陽直射的時間。
最後就是繼續當年太祖的事業。現有的典籍要翻譯,但還要去西域召集精通天文歷算的人才,帶上你們的典籍,越多越好!
當然重申對私學天文尤其是私藏天文器械的限製。凡私家收藏天文圖讖、應禁之書,及歷代帝王圖像、金玉符璽等物者,限一百日赴本處官司呈納,匿而不言者,杖一百。
並且列出了清單:天文之書,謂推步測驗之書,如統天曆之類;圖讖之書,謂圖像讖緯,如推輩圖、透天經、風角鳥占之類,凡此種種,都是防止你們拿出來妖言惑眾的。
當然很有意思的是,太後下旨,私習天文,也就是你不是天文生,但私自習學能推步測驗的,亦杖一百,送欽天監充天文生。
——私習固所應禁,但與其把你砍了,不如廢物利用充當天文生。你不是喜歡天文嗎?那好吧,老老實實去欽天監為太後皇帝看吧,看個夠!
——很嚴厲吧?實際已經輕多了。事實上,唐宋對於私習天文的,嚴重的時候是會處以絞刑的;而且就算法典規定了隻是流放,實際上處理起來也可能是死刑。
此次明確,此前嚴禁的象天之器,諸如璿璣玉衡、渾天儀之類,屬於觀測器械,不再限製;另外要強調的是,凡隻涉及天體運行規律的天文學著作,可以由正規出版社出版;但是涉及圖像讖緯的,一律嚴禁出版,防止有人借題發揮。違者本人處斬、家人流放;參與出版刊刻的也要責罰。
星星真的不是想看就看。
宇宙區長也不是想做就能做。
不僅如此,汪舜華對天文儀器也做了改進。
她親自帶著宗室群臣到觀象台視察,就算沒有任何天文學愛好,她都能看出條件確實太簡陋——全靠肉眼,連望眼鏡都沒有一台!
當然也不是啥有沒有,還有渾儀、簡儀、渾象、圭表等天文儀器。
真的是用愛發電了。
穀正還在叨叨:「玄象器物、圖像讖緯等,皆涉天學,用之習之即可通天。太後應嚴禁私家藏有,以免私人獲悉天機,覬覦天命大寶;或者指天畫地,詭說災祥,妄陳吉凶。」
說得好像你們組成小圈子,就不會妄陳吉凶了一樣!
汪舜華看了他一眼,懶得跟他計較,沒辦法——誰讓你啥都不懂呢?人家好歹滔滔不絕像那麽回事,還不是隻有認了。
既然我鬥不過你,我就培養人來跟你鬥,反正真理在我這邊。
想想又咬咬牙,天文學要發展不能光用愛發電,觀測的器具不能少,別的什麽可以慢慢來,但是望遠鏡一定要有!
望遠鏡的原理啥的都說不清楚了,總不過是光的直射折射反射,反正就是凸透鏡凹透鏡那點事,排列組合一個個試。
要命的是製作望遠鏡,就必須要用玻璃。
後代的玻璃實在常見不過的生活用品,觸手可及;但在明朝,這玩意真是個高檔奢侈品。
其實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就能製造鉛鋇玻璃,這與西方的鈉鈣玻璃是兩個不同的玻璃係統。鉛鋇玻璃燒成的溫度低、顏色多,可是易碎、透明度差、不適應驟冷驟熱,隻適合加工成各種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用途狹小,因而被更實用的瓷器代替。
汪舜華是真的不會做玻璃,雖然學過理化生,也看過無數穿越小說,但隔得太久,真的不記得了;當時就是圖著樂子,沒想過世上真的有穿越這回事!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但是沒辦法,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好在人是活的,辦法還可以想。
無色透明的物品,有,水晶。
這玩意現在金貴得很,甚至超過金玉珠寶。
但是沒辦法,先就是它了。
汪舜華命人打磨了幾個鏡片,自己試了下,覺得不錯;招來於謙等人,章綸還想說這種玩物,太後千萬不要沉迷。
剛把東西交出去的於謙突然回過味來:「這真是個好東西,如果將士們有這個東西,偵察敵情可就方便多了。」
汪舜華點頭:「於先生說的極是,不僅是偵察敵情方便了,甚至觀測星象也準確多了。」
因為造價實在驚人,第一批製作出來的望遠鏡很少,20個,說是紀念先帝20周年誕辰。除了奉獻給太皇太後、皇帝,隻賞賜了親王、長公主還有公爵、內閣學士。
汪舜華還覺得不滿意,其他人卻興高采烈,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包括皇帝。汪舜華看大家興奮地到處看,甚至連老臣們也不例外;總算想起來正事:「這個凸透鏡聚光,刺眼,所以在陽光強烈的時候一定不要使用,尤其不能直接去觀測太陽,否則,連眼睛都有可能刺瞎。」
大家應了一聲,即便退下了。
汪舜華則招來科學院的工匠們,再一次詢問玻璃研發的進展。
水晶雖然能製作望遠鏡,但畢竟造價太高,而且說實在的天然礦物,清晰度肯定不高,拿來裝潢門麵還可以,真的要普及、要推廣,還是必須依靠技術量產。
必須要把玻璃弄出來。
玻璃是有的,李時珍《本草綱目》就有載。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2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蹟裏,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當時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但玻璃的製造相當保密。當時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現在對外開放,國內的茶葉絲綢大量外銷,外國的糧食和其他奢侈品也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其中就包括玻璃。本身造價高昂加上物流成本加上高額的關稅,這種東西自然成為頂級奢侈品,是黃金的好幾倍,所以汪舜華寧願選擇水晶來製作。
但早在建極元年底,汪舜華就交代了科學院,要把玻璃作為重點攻關項目,如今快十年了,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但是汪舜華知道,玻璃製造不難。
必須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