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各地修衙門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什麽的都相繼回來——活沒幹完的扔給南京,沒開工的暫時擱置,火燒眉毛的事情解決了再說;何況,現在還有更火燒眉毛的任務——重建貢院。這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形象工程,因為關乎天下士子的生命安全;諷刺的是,提出這項工程的,偏偏是個武將。
國家興盛,首重人才。後代高考,各地無不投入最高的水平和最強的力量,為考生們提供最優質的環境和最嚴密的保護。每年光一路警車開道,把因為各種意外險些遲到的考生準時送入考場的新聞不知道就有多少。雖然經常被詬病,但也昭示著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什麽都可以耽誤,但絕不能耽誤人才的選拔,否則就是耽誤國家的未來。
明朝當然不會認識不到這一點,但不知道為什麽,偏偏在最重要的會試考場捨不得投入——明代的開科取士,是從洪武四年開始的,但直到永樂十三年遷都北京後,才建立起了國家級的會試考場——貢院。
明朝科舉考試分成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級別。由此可見,能走進貢院,對於苦讀詩書的士子們而言,不僅是重要的進階,也是無上的榮耀。
然而,這樣本來應該是神聖的殿堂,卻十分簡陋,就是一些木板和蘆席搭建的棚子,裏麵擺上最普通的桌椅。這也不算什麽,關鍵是考生居住的號房,每間大約一平米,前麵無門,左右牆壁上有插板兩塊,叫號板,白天用來當桌椅,夜晚併攏充床鋪。鄉試在農曆八月,會試在次年二月,考期都是九天。期間考生就要在這侷促狹小、陰暗潮濕的號房裏度過,其情形是後代的考生們所無法想像的。
在當時考生眼中,號房可分為四類:老號、底號、小號和席號。老號是最初修建的號舍,相對寬敞一些,手腳和頭頸還能伸展得開,但其他三號可就倒黴了。底號是每排最後一間,緊挨溷廁,臭氣刺鼻。小號是後來擴建的,偷工減料,侷促逼仄,侏儒身材才能容身;至於席號,則是因考生增加而臨時搭建的蘆席棚子,難避風雨,且極易引發火災。
會試是在農曆二月舉行,這時天氣依然寒冷。貢院裏為了取暖,每間考棚裏都要設置火盆;整個會考期間,考生都要住在考棚裏吃喝拉撒,所以在考棚周圍設置有烹茶熱飯的爐灶,還有招募來的服務生,稱作號君,負責為考生烹茶熱飯;晚上寫卷子還必然會用到蠟燭,這一切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火種;兼之京城的農曆二月依然是大風肆虐的時節,一旦起火就是火燒連棚。因此盡管貢院內也備有飲水兼滅火的水缸,但火勢迅猛時仍然無濟於事。
有明一代,貢院火災頻發,而其中最能得火神青睞的,就是明英宗。歷史上,他兩次在位,都發生了貢院火災,又以後一次最為慘烈。有九十餘名舉子遇難。
能讓國家的精英一次折損近百人的,居然發生在貢院,實在令人瞠目。要知道,讓明朝傷筋動骨的土木之變,官方蓋章的重臣,也就五十多人。
此外,大風、大雨、大雪、沙塵暴都可能影響考子。偏偏這些在北京經常遇到。所以要想當上明朝的進士,不僅需要好的文采,還要有好的身體。
已經發生過火災,自然會有人關注到這個問題。事實上,提出重修貢院的就是一位當事人,不過他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位武進士,叫陳文偉。
陳文偉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但他幹過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是武昌人,力大無窮,臂力驚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正統十二年,他參加了當年的武舉,不料考場起火,他用右手撐著牆頭,左手托扶同場的考生,踩著他的肩頭逃出考場的有近千人。最後火勢逼迫,臂力耗盡,隻得向後來者作揖道:「吾力隻此矣。」
當時這件事天下傳頌,汪舜華身為郕王妃,自然也聽說了;隻是陳文偉沒有貴人賞識,隻擔任了山東安丘的縣令。後來因事被罷官。
景泰年間,汪舜華除了一些原則性的事,對於外朝並沒怎麽指手畫腳;但是她執政之後,很快召見了陳文偉,授錦衣衛千戶,隨侍皇帝;後來他的妻子亡故,還把身邊的大宮女許給他。
陳文偉很是感激,盡心盡力的保護皇帝;有次就跟汪舜華提到了貢院的事,汪舜華記在了心裏,隻是先有「三年不改製」的規矩,後來忙著改革,沒有顧上。
這次她親自到貢院走了一遭,確實問題太大。她是經歷過各種考試的,這樣一人一個小號棚,出現火災不好逃生不說,土地使用率不高、浪費麵積太大而且容易導致作弊!因為你不可能一人身邊配一個考官。還不如像後代一樣,修得寬敞明亮一點,幾十個人在大的考場考試,多幾個考官們來回巡視;考完以後一起到食堂吃飯,回宿舍睡覺——當然這時候就是通鋪了,統一用火,免得出現意外;另外老規矩,進貢院之前就要搜身,不許帶進去片紙,甚至文房四寶都不用準備,朝廷友情提供,免得有些人在食盒、硯台乃至筆筒等一切可以想到的地方夾帶。考生輕鬆,朝廷也省心。
因此,送走了宗室,提到了宗學建設,汪舜華也就提出了這件事,當然招到了不小的反對,但是贊成的聲音很多——畢竟大家都是從貢院裏走出來的,兒子子孫很多也要從貢院裏走出來,萬一辛辛苦苦幾十年,卻因為火災沒了,簡直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況且真要說規格,奉天殿的考試才是真正的規格高。
於是蒯祥又開始設計了,其實和宗學就差不多了;而且因為隻有考期隻有幾天,所以連綠化也省了,主要是為避免火災,不過還是在牆邊種了很多荊棘——為了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貢院的外麵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麵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牆邊還種了荊棘,這就是貢院被稱作「棘闈」的原因。
重建貢院很簡單,本來麵積就相當大,是國子監的三倍,而且靠近城牆,周圍也沒什麽權貴,戶部拿出款項,又拆出了一個國子監的麵積,差不多是宗學麵積的一半,旁邊還有個明智坊草場,也給貢院做場地,留著也是火藥引子。80平米標準考室2000間,按每間20人計算,能夠容納8萬人;主要是汪太後要求標準要高一些,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考生——話說都多少人不能苦了?好吧,這句話掐掉。
相對應的每個考室一間通鋪,考室在東,宿舍和食堂在西,總建築麵積20萬平方米,壓力不大。——很多人覺得沒有必要,那先把地方占著,以後有的是用途。
汪舜華有點遺憾,這可是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環以內!還是後代的鋼筋混凝土節省土地啊!
貢院不僅是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鄉試的考點,今年八月就要舉行鄉試,怎麽都來不及了;但是明年的會試前一定要完工,給天下的考子一個良好的考試環境,讓天下人看到朝廷招賢愛才的決心!
此外,還有一項工程也亟待上馬:皇史宬,或者說叫皇家檔案館。
汪舜華知道有那麽個建築——就在天安門附近,很顯眼的;隻是上次問起,才知道現在居然還沒有,她不知道這建築是嘉靖初年建設的。
不知道也不要緊,現在各項改革全麵推進,各種製度變化很大,急需整理。因此,建極三年底,翰林院學士丘浚提出,要收集整理歷代的經籍圖書,立卷保存。他建議:「仿照古代石室金匱,在紫禁城文淵閣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磚石壘砌的重樓,上層用銅櫃存放各朝皇帝的實錄和國家大事文書,下層用鐵櫃保藏皇帝的詔冊、製誥、敕書及內府收藏可用於編修全史的文書。」
歷史上這是他在弘治五年提出來的,現在提前了三十多年;實在是因為汪太後高度重視檔案工作,這些年來吏部已經初步建立了官員人事檔案。
檔案建立起來了,就要找地方放。吏部是六部之首,辦公地點也比較優越,把庫房收拾出來放檔案,一時半會兒也能放下。
但這真不是吏部一個部門的事,吏部負責文官,兵部負責武官順帶勛貴,宗人府負責宗室,這些人都是要有檔案的!皇子公主降生,命名之後就建檔,未封時由司禮監負責,冊封以後移交宗人府——主要是太後看實錄的時候,看到居然寶貝女兒出生沒有記一筆,很不爽,要求加進去。
可以想像,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
國家興盛,首重人才。後代高考,各地無不投入最高的水平和最強的力量,為考生們提供最優質的環境和最嚴密的保護。每年光一路警車開道,把因為各種意外險些遲到的考生準時送入考場的新聞不知道就有多少。雖然經常被詬病,但也昭示著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什麽都可以耽誤,但絕不能耽誤人才的選拔,否則就是耽誤國家的未來。
明朝當然不會認識不到這一點,但不知道為什麽,偏偏在最重要的會試考場捨不得投入——明代的開科取士,是從洪武四年開始的,但直到永樂十三年遷都北京後,才建立起了國家級的會試考場——貢院。
明朝科舉考試分成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級別。由此可見,能走進貢院,對於苦讀詩書的士子們而言,不僅是重要的進階,也是無上的榮耀。
然而,這樣本來應該是神聖的殿堂,卻十分簡陋,就是一些木板和蘆席搭建的棚子,裏麵擺上最普通的桌椅。這也不算什麽,關鍵是考生居住的號房,每間大約一平米,前麵無門,左右牆壁上有插板兩塊,叫號板,白天用來當桌椅,夜晚併攏充床鋪。鄉試在農曆八月,會試在次年二月,考期都是九天。期間考生就要在這侷促狹小、陰暗潮濕的號房裏度過,其情形是後代的考生們所無法想像的。
在當時考生眼中,號房可分為四類:老號、底號、小號和席號。老號是最初修建的號舍,相對寬敞一些,手腳和頭頸還能伸展得開,但其他三號可就倒黴了。底號是每排最後一間,緊挨溷廁,臭氣刺鼻。小號是後來擴建的,偷工減料,侷促逼仄,侏儒身材才能容身;至於席號,則是因考生增加而臨時搭建的蘆席棚子,難避風雨,且極易引發火災。
會試是在農曆二月舉行,這時天氣依然寒冷。貢院裏為了取暖,每間考棚裏都要設置火盆;整個會考期間,考生都要住在考棚裏吃喝拉撒,所以在考棚周圍設置有烹茶熱飯的爐灶,還有招募來的服務生,稱作號君,負責為考生烹茶熱飯;晚上寫卷子還必然會用到蠟燭,這一切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火種;兼之京城的農曆二月依然是大風肆虐的時節,一旦起火就是火燒連棚。因此盡管貢院內也備有飲水兼滅火的水缸,但火勢迅猛時仍然無濟於事。
有明一代,貢院火災頻發,而其中最能得火神青睞的,就是明英宗。歷史上,他兩次在位,都發生了貢院火災,又以後一次最為慘烈。有九十餘名舉子遇難。
能讓國家的精英一次折損近百人的,居然發生在貢院,實在令人瞠目。要知道,讓明朝傷筋動骨的土木之變,官方蓋章的重臣,也就五十多人。
此外,大風、大雨、大雪、沙塵暴都可能影響考子。偏偏這些在北京經常遇到。所以要想當上明朝的進士,不僅需要好的文采,還要有好的身體。
已經發生過火災,自然會有人關注到這個問題。事實上,提出重修貢院的就是一位當事人,不過他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位武進士,叫陳文偉。
陳文偉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但他幹過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是武昌人,力大無窮,臂力驚人,曾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正統十二年,他參加了當年的武舉,不料考場起火,他用右手撐著牆頭,左手托扶同場的考生,踩著他的肩頭逃出考場的有近千人。最後火勢逼迫,臂力耗盡,隻得向後來者作揖道:「吾力隻此矣。」
當時這件事天下傳頌,汪舜華身為郕王妃,自然也聽說了;隻是陳文偉沒有貴人賞識,隻擔任了山東安丘的縣令。後來因事被罷官。
景泰年間,汪舜華除了一些原則性的事,對於外朝並沒怎麽指手畫腳;但是她執政之後,很快召見了陳文偉,授錦衣衛千戶,隨侍皇帝;後來他的妻子亡故,還把身邊的大宮女許給他。
陳文偉很是感激,盡心盡力的保護皇帝;有次就跟汪舜華提到了貢院的事,汪舜華記在了心裏,隻是先有「三年不改製」的規矩,後來忙著改革,沒有顧上。
這次她親自到貢院走了一遭,確實問題太大。她是經歷過各種考試的,這樣一人一個小號棚,出現火災不好逃生不說,土地使用率不高、浪費麵積太大而且容易導致作弊!因為你不可能一人身邊配一個考官。還不如像後代一樣,修得寬敞明亮一點,幾十個人在大的考場考試,多幾個考官們來回巡視;考完以後一起到食堂吃飯,回宿舍睡覺——當然這時候就是通鋪了,統一用火,免得出現意外;另外老規矩,進貢院之前就要搜身,不許帶進去片紙,甚至文房四寶都不用準備,朝廷友情提供,免得有些人在食盒、硯台乃至筆筒等一切可以想到的地方夾帶。考生輕鬆,朝廷也省心。
因此,送走了宗室,提到了宗學建設,汪舜華也就提出了這件事,當然招到了不小的反對,但是贊成的聲音很多——畢竟大家都是從貢院裏走出來的,兒子子孫很多也要從貢院裏走出來,萬一辛辛苦苦幾十年,卻因為火災沒了,簡直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況且真要說規格,奉天殿的考試才是真正的規格高。
於是蒯祥又開始設計了,其實和宗學就差不多了;而且因為隻有考期隻有幾天,所以連綠化也省了,主要是為避免火災,不過還是在牆邊種了很多荊棘——為了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貢院的外麵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麵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牆邊還種了荊棘,這就是貢院被稱作「棘闈」的原因。
重建貢院很簡單,本來麵積就相當大,是國子監的三倍,而且靠近城牆,周圍也沒什麽權貴,戶部拿出款項,又拆出了一個國子監的麵積,差不多是宗學麵積的一半,旁邊還有個明智坊草場,也給貢院做場地,留著也是火藥引子。80平米標準考室2000間,按每間20人計算,能夠容納8萬人;主要是汪太後要求標準要高一些,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考生——話說都多少人不能苦了?好吧,這句話掐掉。
相對應的每個考室一間通鋪,考室在東,宿舍和食堂在西,總建築麵積20萬平方米,壓力不大。——很多人覺得沒有必要,那先把地方占著,以後有的是用途。
汪舜華有點遺憾,這可是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環以內!還是後代的鋼筋混凝土節省土地啊!
貢院不僅是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鄉試的考點,今年八月就要舉行鄉試,怎麽都來不及了;但是明年的會試前一定要完工,給天下的考子一個良好的考試環境,讓天下人看到朝廷招賢愛才的決心!
此外,還有一項工程也亟待上馬:皇史宬,或者說叫皇家檔案館。
汪舜華知道有那麽個建築——就在天安門附近,很顯眼的;隻是上次問起,才知道現在居然還沒有,她不知道這建築是嘉靖初年建設的。
不知道也不要緊,現在各項改革全麵推進,各種製度變化很大,急需整理。因此,建極三年底,翰林院學士丘浚提出,要收集整理歷代的經籍圖書,立卷保存。他建議:「仿照古代石室金匱,在紫禁城文淵閣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磚石壘砌的重樓,上層用銅櫃存放各朝皇帝的實錄和國家大事文書,下層用鐵櫃保藏皇帝的詔冊、製誥、敕書及內府收藏可用於編修全史的文書。」
歷史上這是他在弘治五年提出來的,現在提前了三十多年;實在是因為汪太後高度重視檔案工作,這些年來吏部已經初步建立了官員人事檔案。
檔案建立起來了,就要找地方放。吏部是六部之首,辦公地點也比較優越,把庫房收拾出來放檔案,一時半會兒也能放下。
但這真不是吏部一個部門的事,吏部負責文官,兵部負責武官順帶勛貴,宗人府負責宗室,這些人都是要有檔案的!皇子公主降生,命名之後就建檔,未封時由司禮監負責,冊封以後移交宗人府——主要是太後看實錄的時候,看到居然寶貝女兒出生沒有記一筆,很不爽,要求加進去。
可以想像,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