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帶著王妃命婦樂嗬嗬的看戲,宗室則陪著皇帝看戲,汪舜華出來還要抓緊時間處理朝政。


    今年宗室都進京了,祭祀的事更要莊重,別讓人笑話。


    初十,皇帝親率宗室文武,前往南郊大祀天地。他虛歲已經十歲,可以出席一些重要的活動。汪舜華自己不能前往,隻能反覆吩咐於謙等人,又仔細交代戴荃,這才讓孩子出去。隻是她懸著的心,直到皇帝回宮前來行禮,這才放下來。


    皇帝不能久留,匆忙去奉天殿行慶成禮。


    直到晚間回來,說起外頭的見聞——好熱鬧好壯觀,還有模有樣的表演起來。汪舜華噗嗤笑出聲來,她自然得到了消息,祭祀一切順利;隻是想起上次這樣擔心,還是景泰八年,日子真快,一晃就六年了。


    她摸了摸兒子的頭,讓他早點休息。


    沒幾天接到遼東捷報。正月初九,達賊分路入寇,一自棗園堡過河劫掠,與明朝將官李浩在固原相遇,李浩帥兵應敵,生擒五十人,斬首三十級,獲馬百餘匹;一劫紅崖子,和趙輔的主力部隊相遇,自然死傷慘重,明朝兵馬生擒三百四十人,斬首二百四十人,復所掠牛羊馬驢凡萬餘。


    這實在是大喜訊!


    自土木堡以來,明朝與北方頻頻交鋒,各有勝負。雖然此次於謙在位,不至於邊情緊急,但也不可能立刻藥到病除,尤其現在朝廷著力削藩、清理人口土地,因此投入邊防的力量著實有限。全靠邊將指揮有方,當然此前於謙也行文各邊鎮,要嚴加防範,尋機出擊。


    如今得到這樣的捷報,還是在新年期間取得的,汪舜華自然很高興,一邊下旨重賞有功將士,一邊賜敕要求繼續加強防備。


    她不知道歷史上這場戰役是白圭和王竑打的,不過這兩人畢竟是文官,戰場經歷還不豐富,而趙輔天生將才,李浩雖然查無此人,但是此前從王府的侍衛裏選出來的精英,又在軍校學了三個月,就被踢到遼東,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很快就上手。


    這場戰役規模不大,影響卻不小。歷史上孛來遣使入貢謝罪。孛來與麻兒可兒互相仇殺,麻兒可兒死,眾人擁立其兄馬古可兒吉思,亦號稱小王子,此後韃靼部首領各自專權,延綏邊事日棘。


    宣布元宵節假期的同時,敕諭各提學禦史、僉事加強學校教育。


    沒多久,得到甘肅總兵蔣琬的奏報,虜酋孛來糾集醜類,潛入我邊住牧,分寇莊浪、西寧、甘涼等處。歷史上這場戰役明朝打敗了,被殺官軍五百五十人,掠去三百五十人,馬騾牛羊五萬餘匹,英宗為此大罵宣城伯衛穎等提督不嚴、守禦無策,不過現在於謙料理軍務,這些年來明朝厲兵秣馬,還沒吃虧,反而殺了不少敵人。


    過完年,宗室們繼續投入緊張的學習;汪舜華則繼續緊張的工作。各省的土地人口清理已經進入互查的階段,之前自查還可以應付,現在是要高度警覺,防著各種突發事件。


    當然,眼前火燒眉毛的事情還是宗室勛貴的任職資格考試——馬上就要開考了,怎麽考,都得好好商量;此前進行了分工——翰林院負責時政、歷史、文學、哲學、典章製度;地理和數學交給戶部,律法交給刑部。各部門弄了大綱,但是具體內容和形式都不確定,因此集賢院的針對性輔導也隻是老師們憑藉自己的想法來的——都沒經驗呢。


    比如歷史和文學,鬼才知道出題官想怎麽考——這兩部分說容易也容易,你要是問「詩仙」「詩聖」估計誰都知道,問「初唐四傑」估計知道的要少一些,要是「大曆十才子」估計要掃射一片;同樣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鼎鼎大名,要不要問問「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有誰,白馬之盟渭水之盟澶淵之盟主持者是誰,靖康之變哪兩位皇帝被俘崖山海戰哪位皇帝殉國估計也是一片人抓瞎;更別說歷朝各種典章製度,翰林院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己全弄懂了。


    地理什麽的很簡單,現在沒有等高線、經度緯度之類的,地理誌什麽的太零散,但是、全國行政區劃分和疆域圖、各省的地理圖或者長江黃河經過哪些地方你總要知道,這裏頭還涉及去年的行政區調整。


    律法也不難,《大明律》外加新修訂的《宗藩條例》,《大誥》和《太祖寶訓》就算了,和現在衝突的太多,較起真來誰都落不著好——但這兩本書真的很厚好不,誰敢說一個多月就滾瓜爛熟。


    至於數學?《九章算術》等幾本古代數學書早就沒人看了,國子監能做數學題的都不多。


    而且,這樣一份考卷,還有要求,不能太偏,別讓人家說你欺負十歲的小孩子,但也不能沒有難度,否則達不到淘汰的目的。總而言之,裏子麵子都要。


    二月初九日,汪舜華下旨,文華殿大學士商輅、禮部尚書章綸擔任正副出題官。考慮到考生的身份,汪太後將親自主持本次考試,沒有參加考試的藩王也要一起陪著監考;當然還不夠,勛貴和文官也要參加,基本上是殿試的配置;而且由於是隔間,提調、監試、受卷、收掌、彌封、印卷、巡綽、供給等各項流程的官員都不能少,尤其是監試的官員,多了三倍;當然讀卷官就免了,對著標準答案勾勾叉叉一目了然。


    會試就有很多題目,都是流水線作業,這回也不例外,每個官員負責批閱一道題,運轉高效有序。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起,各部門參加出題的官員全部到詹事府參加閉門會議,傳達太後旨意,然後就住下了。好在大家都有準備,對著綱要就開始出題,然後開始定標準答案。


    二月十五日,在貢院舉行了歷史上首次王公任職資格考試,282名宗室和120名勛貴、還有828多位應襲武官參加了考試。——官方取名考封,搶了清朝的專利。


    清晨,伴著熹微的晨光,貢院大門緩緩開啟,汪太後和皇帝帶領藩王和文武官員緩步入場,先去給孔子行禮,然後考生魚貫而入,按照考號去號棚。


    因為考生身份特殊,汪舜華下令不必搜身,但是你們自己要自覺,查出來作弊,以欺君論處!


    整場考試隻有兩個時辰,所以也就沒有準備蠟燭;明遠樓鼓聲過後,大家就開始低頭做題,監考官們也在考場巡邏起來。這次因為級別太高,所以監考的人很多,四個相關部門幾乎全體出動。汪舜華帶著晉王鍾鉉、魯王肇輝、代王仕壥、岷王徽煣、韓王征釙、唐王瓊炟、襄王瞻墡、淮王祁銓、沂王見深、德王見清、榮王見泓在考場四處巡梭,崇王見洛、吉王見浚、齊王見潤都還小,就沒跟著來。


    剛才髮捲的時候,也特意給皇帝和藩王們準備了一份,襄王、晉王、瑞王、韓王還好,覺得難度不大,都是常識性的東西;魯王、岷王、淮王、代王、唐王等人苦著臉,尤其見深兄弟,他們這些年也認真讀書了,但對庶務不感興趣,平時接觸的基本是聖賢經典,雖然他們自己不用考試,但從下一代開始必須要經過考試才能繼位結婚的,看來回去要好好研究。


    以前殿試,皇帝也就露個臉,但這次汪舜華帶著皇帝很有興致的從頭堅持到尾,在考場走了好幾遍;直到鼓聲響起,考生交卷,這才起駕回宮,藩王們也跟著出來,到外麵等消息。


    北京城已經傳說幾個月,都在探討汪太後會出什麽刁鑽題目為難宗室們;現在太後親自去了,更有興趣了,跑到貢院看熱鬧,當然被侍衛遠遠攔住了,即使這樣,還七嘴八舌的討論——鄉試、會試什麽的看多了,頭一回看宗室考試,太難得了,破天荒頭一遭啊!


    晌午時分,太後和皇帝起駕回宮,參加考試的宗室們和勛貴子弟也熙熙攘攘的出來,表情大多不太好,有的甚至非常沮喪;藩王勛貴們也不好為難孩子們,畢竟還指著他們呢,能有一個就多一份希望。


    試卷密封以後,被馬上裝好送到武英殿,已經選定的八十名閱卷官分組對照標準答案進行閱卷,然後統分填榜,汪舜華還帶著藩王們去參觀了。其實大家的知識結構差不多,其他的多多少少都知道,就是那幾個數學題實在為難人。


    應該說,王公們的水平確實有差異,有的就很好,除了數學題基本做出來了;有的就很令人無語,本朝的疆域範圍,上麵是四幅圖,抹去首都,其他三張是秦漢唐的,偏偏很多人選到唐朝去了,可能覺得比較大,看著舒服;但是考「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上一句,對「結髮之夫不上床」是幾個意思?「孟母三遷」分別遷到哪裏不知道,「三通四史」是哪些書還是不知道!「五穀六畜」寫不全,「四書五經」同樣寫不全!「三曹三蘇」不認識,「三吏三別」也不知道;還有更過分的,《蘭亭序》誰寫的?孔子!《滕王閣序》作者是誰?孟子!《嶽陽樓記》作者是誰?莊子!《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的作者是誰?李白、杜甫、白居易!長江黃河從哪些地方過?不知道!秦朝、漢朝、隋朝、唐朝、宋朝開國皇帝分別是誰?秦始皇、漢武帝、楊廣、唐太宗、趙錢孫!大運河誰挖的?唐太宗!南北朝是那幾個國家?不知道!「鵝湖之會」是哪兩個人?不知道!漢武帝時帥兵抗擊匈奴的兩位大將是誰?李廣,還有一個不知道!孝廉製、察舉製、九品中正製、科舉製分別是確立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


    你大爺!汪舜華忍住要暴走的衝動,這都是些什麽玩意!幸好拉出來溜一溜,否則讓這些人當了王,指不定讓人家笑話呢!


    襄王等人臉色也很不好:知道有些人不求上進,但沒想到不求上進到這個地步!


    經過努力,當晚試卷被全部批閱出來,然後馬上填榜。


    應該說,家教很重要,通許王子埅100分;秦王世子公錫88分,晉王嫡長子奇源、通許王庶長子同鑣、襄王世子祁鏞都拿到了80分,襄王庶長孫見淑28分,三府參加考試的其他郡王也達到了及格分;但是包括沈王世子幼在內,其他人遺憾出局,其他將軍、中尉就更別說,以前都是混吃等死的,從去年開始抓學習,好歹有10來個38分以上的,及格的有80多人,其他的武試也不用參加了。


    勛貴們稍微好點,畢竟靠著北京,文風濃鬱,100多人過了;其中黔國公遺孤沐琮拿到了滿分,與通許王平分秋色;英國公張懋18,魏國公嫡長子徐俌18,汪舜華笑的實在很開心——不僅是這些年來沒有白白教育孩子,而且為女兒們選到了如意郎君;此外,養在她身邊的吳璽、薛輔、申忠嗣等人也相當出色,都在10分以上,足夠告慰英靈了。


    成國公家族很不錯,12歲的嫡長子朱輔82,簡直給他爹長臉,其他基本都過了;定國公家族稍微悲劇一些,定國公徐永寧這回倒不瘋瘋癲癲的,而是催促子弟好好讀書,他的兒子還小,達不到考試年齡,但是弟弟還有幾個,不過都不算出色,還要繼續努力。


    於謙沒有多少時間輔導兒子,但是於冕幼承庭訓,雖然沒有父親的英姿卓絕,好歹被嚴格管束,拿到了18的高分;羅亨信的兒子羅泰已經襲爵,他的兒子羅通年齡也不小,這回拿到了81的高分;範廣家族是世襲武職,他的兒子範升歷史上被發配廣西就沒有下文了,不過這回景泰初年被選進宮和沐琮等人一起讀書,總算擺脫了睜眼瞎的身份,拿到了82的分數,樂得範廣見眉不見眼;郭登歷史上無子,不過這回汪舜華賜給他的高氏生了幾個兒子,踩著年齡線進考場的長子郭嶽10分,秒殺一大片前輩。


    汪舜華看了一圈就走了,王公們不好意思留下了,隻得退下,不過還是派家人在門口守著,希望第一時間能夠得到消息。


    因為不是最終成績,所以沒有舉行唱名儀式,而是由宗人府和禮部一起捧到長安門外,藩王勛貴帶著考生一起觀看成績;當然昨天晚上大家就得到消息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汪舜華自然也得到了消息,接近80%的淘汰率,刨除養在她身邊的,淘汰率更是高的驚人。但她是真笑不出來。這些人都是皇帝的同宗,不是同宗的也是朝廷重臣,第一關就這刷下這麽多人,人家會怎麽想?太後故意為難人,還是王公都是草包?


    何況題目她看了,雖然確實有為難人的嫌疑,但隻要認真讀書,絕對不至於過不了關!


    還是不重視、不認真啊!


    看來,得好好抓抓宗室的素質了。


    在藩王們看榜的時候,太妃、王妃們也在坤寧宮外看榜。


    在貢院舉行任職考試的同時,後宮也在進行考試,由太皇太後親自主持,時間還是一整天,上午考女德,下午考帳目。本來最初說考琴棋書畫,不過在商輅的建議下拿掉了——主要是標準不好確定,怕被人家說閑話,另外加上了管帳,美其名曰不讓刁奴蒙蔽。


    因為參加考試的宗室女不少,隻在一座宮殿裏肯定不行,放在外麵又擔心打雷下雨,好在皇帝現在小,後宮都是空的,因此提前把坤寧宮清理出來,也就差不多了。


    當天太皇太後主考,永安公主和永寧公主陪考,其他監考的勛貴、重臣夫人有差,連周貴妃等人也被叫進去陪著觀禮。現在宗室已經消停,太皇太後也就沒有顧慮,而是來了興趣,因為實在新鮮。她也很明白媳婦的心思,於是帶著一串太妃、王妃、公主、貴婦,來回巡視。


    畢竟女子無才便是德,要想考到女孩子們很簡單,不過考題範圍擺在那裏,超綱就太欺負人;所以這份試卷沒有天馬行空,基本就是把《女四書》《女則》等閨中典籍外加《宗藩條例》扒了重點下來挖了空讓填,隻要認真讀過書的都會。隻是很多人以前深受封建思想荼毒,而且有身份擺在那裏,兒子都懶得管,何況女兒,因此還是有不少臨時抱佛腳的顯露原形。看得太皇太後連連搖頭,覺得確實應該狠抓教育問題。


    但總的來說,宗室女們的表現要出色很多,80多人參加考試,80多人過關,當然也隻是初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