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府那些事
地府沒有日月星辰,也就沒有晝夜交替四季輪迴,目光所及,永遠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好在還有火把到處點亮,不至於把鬼逼瘋。
對景帝來說,地府的日子雖然漫長,但並不算難熬,因為還有更多的早行人,已經把路鋪好了。
聽爺爺仁宗皇帝說,因為歷朝歷代滯留在地府的人太多,所以地府自來是寸土寸金,隻有皇帝級別才能買的起宅子。
老朱家雖然才來不久,但香火旺盛,自然宅子也挺寬敞;像隔壁老劉家、老李家,江山丟了,也就透露出蕭條的味道,好在當年家大業大攢夠了老本,後代也還有祭祀,當然不排除有抱大腿亂認祖宗的,這時候就不管了,但凡供給你的,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因此氣象還是在的;當然比起始皇帝也還算好,他老人家被兒子殺全家,自己又是暴君的典型,沒有哪朝哪代會供奉他,偏偏功過又太難說清楚,隻能滯留在這裏。可老贏家割據一方時間長,統一時間短,雖然還是有自己獨立的宅子,但明顯比不過後麵的。他臉皮薄,性子也孤僻,平時不大和人來往。即便是歷朝皇帝們閑到發慌搞點活動,請他老人家出來,一般的帝王也絕不敢上前說話的。
老朱家的日子好,當然不僅體現在大房子上。即便土木堡損了元氣,但社稷還在,江山還沒改姓。來的去的都要來拜見,匯報工作、聽侯指示,雖然鬼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大家都是鬼,得了,連鬼都不知道。
除了這些,也還有交際圈子——很小。上輩子都是非一般的體麵人,一般人入不了他們的圈子。尤其太祖皇帝白手起家,能讓他服氣的人本就不多;數來數去,也就秦皇漢武唐宗等寥寥數人能夠讓老朱叫一聲哥。
這些人如今都在這裏。
古往今來多少人。帝王將相也好,英雄豪傑、才子佳人也罷,或者是販夫走卒都免不了走這一遭。
要命的是,地府的辦事效率實在不高。本來編製就不多,要審的內容卻不少,有時還要聽取各方麵意見,也就是扯皮,曠日持久;而且這年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一遇到洪水地震、瘟疫、戰爭,一死一大片。大量魂魄們瞬間衝進來,實在超過了地府的負荷量。於是要先抓鬼、維持秩序、懲辦惡鬼,途中又要徵調等在這裏的名家謀臣或者丁壯,一通雞飛狗跳之後才能開始算帳。
——因為沒有編製,隻有地府自己解決,辦法也是有的:人家出工出力,在安排去處的的時候就要高一檔;而且多少要給點工錢,地府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但是沒多少人會給地府衙門燒紙錢,怎麽辦?
——抽成!管你誰給親人燒紙錢,地府都要抽一點,維持運轉。
——反對?反對無效!
——當然燒的越多,抽的也就越多,所以當朝皇帝家地府都得供著,盼你多給兒孫託夢,多給你們燒點紙錢,這樣地府才好拔毛。
更要命的是,天庭覺得人間大亂、地府大亂肯定是製度設計出了問題。人家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朝都要改規矩,所以地府也要完善各項製度、不斷改革創新——重新設定標準,重新算帳。
可以想見,地府裏人滿為患實在不足為奇。
如果一切順利,普通人走過了黃泉路,進了鬼門關,接受了閻羅王的審判,開始全新的人生。家屬或是追憶、或是遺忘,都會被時間撫平。
畢竟每年幾次祭祖的那點菲儀,實在不夠祖宗們分的,也隻能夠先人在地府等候審判期間的用度。
但這是一切順利,凡事但總有例外。
普通人的人生太過普通,沒什麽波瀾起伏,是非善惡黑白對錯簡單直接,沒有多少操作的空間,審了,判了,該升仙的歸位,該入輪迴入輪迴,該下地獄下地獄。
但是名人尤其生前大權在握、呼風喚雨的帝王將相們則不同。他們的履歷太複雜、功過太難以說清楚,判決也就不那麽好下,尤其一些本身功過一體、毀譽參半的更是如此。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些千古帝王——沒辦法,誰讓你殺孽重呢,給你說好話的多,說壞話的也不少。每次閻君想斷案,下麵就開始鬧騰。
您的大秦將士?
您的大漢鐵蹄?
您的玄甲軍?
不好意思,都輪迴往生了,如今您真是孤家寡人。
——也不全是,這不,您的後妃子女還有重臣不都在這嗎?
——珍惜這點時間,他們的帳沒那麽難算,說不定什麽時候結案了就走了。
——別激動,這是規定,這是王法,王法您懂吧?管你生前什麽身份,都得依著這裏的規矩!
沒辦法,生前的富貴權勢到這裏都不好使,還得老實下來。
反正功名富貴已被雨打風吹去,看慣了世事無常、滄海桑田,如今帝王們坐到一起,心態已經平和很多,關上門來也沒那麽多講究。
有些譜跟兒孫臣僚要擺,但幾個老哥伯仲之間,誰也不服誰,但誰也覺得也就那誰配和老子相提並論;至於別的人,少來碰瓷,不信我打你的臉!
皇帝們有事沒事在家鞭打兒孫——這算保留項目,隔三差五的也出來聚聚。
茶錢當然老朱家出。太祖有點捨不得,但朱老四很熱心:「要盡地主之誼,畢竟是咱們的天下。」
老朱斜睨了一眼兒子,他卻跑去的和李世民說話。都是太宗皇帝,都是馬上取得的天下,都有個賢惠的老婆,甚至嫡生子女的數量都相同,自然很有共同話題。唐太宗看明太宗也很順眼,時常商業互吹,雖然並不每次都說的高興。
比如有次老四跟二鳳吐槽老大:「他都胖的走不動路了,一點都不像我。」
李二鳳還安慰他:「孩子能吃是福氣,大不了讓他坐轎子。你家難道還能缺了他的飯吃?再說,你兒子雖然享國不久,好歹對手足都好,沒那麽多糟心事。」
老四還是不痛快:「他胖的腿都有毛病了,還吃!真不怕撐死他!」
老四還沒嘮叨完,李二鳳卻怒了:「朱老四你什麽意思?腿有問題怎麽了?腿有問題就不是你兒子,不能坐江山了?——來來來,咱們上馬比劃比劃!」
老四有點蒙圈,那邊李承幹卻抱著老爹哭出聲來。
老子們走得近,他們的兒子自然也要親近一些,尤其這幾位頗有些同病相憐的味道。
扶蘇公子和懿文太子做派並不相同,但相當投契,還有一個是漢武帝的戾太子劉據,三人經常結伴同遊;還有李二鳳家的承幹。昭明太子蕭統才德出眾,但畢竟是割據政權的,還要往後讓一讓。
當然最開始四個人也不是那麽愉快,尤其老贏家和老劉家。雖然說秦朝滅亡是自取的,好歹老劉也使了把力氣,因此兩家關係很是尷尬,屬於王不見王的那種。
但尷尬歸尷尬,早晚還是要串門子的,尤其當劉據帶著一大串人來到這裏,不可避免的衝擊了地府正常的秩序。然後他碰到了…出門看情況的扶蘇公子。
眼前這個溫潤如玉卻又剛毅勇武的中年漢子居然是扶蘇公子,劉據差點噴出血來:「你不應該是油頭粉麵的小白臉嗎?」
扶蘇差點拔出劍來:「說誰油頭粉麵?老子在邊關鎮守十多年好嗎?」
原話當然不是這樣,大致意思也差不多。
劉據心裏頭亂糟糟的,也沒心思和他爭辯:「聽說你被一道假聖旨騙得團團轉,直接自殺了,以為是隻會子曰詩雲的腐儒。」
扶蘇簡直想拍死這個小老頭:「那是因為我父親是秦始皇好嗎?我又不知道父親已經故世了,我怎麽知道有人借他的名義假傳聖旨。我倆爭吵了十幾年,他都不讓我回鹹陽了。以為他煩透我了,這才抹了脖子。」
他有些傷感,還帶著驕傲:「我父親,是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
劉據沒有否認:「知道,始皇帝嘛。我父親也是個了不起的人。」
他情緒低落,扶蘇看出來了:「你是老劉家的?」
劉據點頭。
扶蘇問:「漢高祖的兒子劉盈?不對,聽說他來這裏的時候挺年輕。你是——劉徹的兒子?」
劉據看著他:「你知道我父親?」
扶蘇道:「我父親心緒難平,我常陪他外出散心,聽來來往往的人說的。大漢如今文治武功,堪稱極盛。父親沒說什麽,但我知道令尊是個了不起的人,做了我父親當年想做但沒有做成的事。」
劉據道:「是了,我父親外攘夷狄,內修法度,改正朔,易服色,堪稱卓爾絕世之主。也隻有令尊掃清六合,能與之相提並論。」
扶蘇看著他:「你父親還沒有來,你卻先來了。看你的樣子,並不是壽終正寢,怎麽,又有小人假傳聖旨,要謀害於你?」
劉據終究墜下淚來:「是有小人作祟。可是——你不知道令尊死了;我卻不知道家父活著。你以為令尊想讓你死,我卻以為家父被人謀害。」
扶蘇嘆息:「真是造化弄人。」
扶蘇和劉據結下了友誼,連帶始皇帝對扶蘇的態度也好了些——曾經罵兒子不肯起兵,如今看來,起兵似乎也難保萬全。
沒幾年,漢武帝就到了。他對著老婆實在沒法開口,隻好教訓劉據:「好好地不聽你媽的話,造什麽反?老子可等著你接班呢,結果倒好,白髮人送黑髮人!」
劉據氣的去找扶蘇了,武帝回頭又被祖宗們一番念叨,出門也沒個去處;隻好去找兒子,這就摸到老贏家了。
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會晤註定是歷史性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兩人的話題是從兒子開始的。
聽到門人通傳,兩人互相打量著對方。
漢武帝咳了一聲:「聽說犬子到府上叨擾,我來接他回去。」
秦始皇放下手中的竹簡:「你是劉據的父親?我挺羨慕你有這麽個好兒子。」
漢武帝一怔,旋即明白:老贏這是怨念自家兒子沒有起兵啊!
果然,秦始皇開口,似乎是在說給漢武帝聽,也像是喃喃自語:「沒兵沒將,卻能手刃亂臣賊子;隻調用皇後衛隊、京城囚徒以及京城百姓就能與丞相率領的軍隊在街頭會戰五天,了不起!聽說他的舅舅和表哥都是絕代名將。不錯,對得起你們兩家的血統。」
眼前的男人高大威武,相貌堂堂,但不知怎麽的,卻從他嘴裏聽到一股悲涼的味道。
更悲涼的是,自己居然能夠體會這種悲涼。
漢武帝覺得背後有點涼意:自己苦心栽培的太子劉據沒了,其他幾個兒子怎麽也不滿意,這才臨時指定了年幼的劉弗陵,和當年的秦朝何其相似!——為此,他甚至賜死了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並給了託孤重臣霍光極大的權力。
但是,如果霍光也靠不住呢?
他不敢想下去。
這些話不能對家人說,更不敢對祖宗說,然後今天麵對這個歷史書上的反麵典型,不知道怎麽的,漢武帝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從兒子身後說到對帝國的擔憂,又開始回顧從前揮斥方遒的歲月。
這一說就沒個頭,秦始皇居然靜靜地聽他說完了:「你是個上天眷顧的人。父親慈愛,母親能幹,隨便選個歌女,不僅能解決子嗣的顧慮,還得到兩位棟樑之才,生個兒子也這樣出色。老天真是厚愛你,厚愛你們劉家。」
他嘆了口氣,說起自己,從小寄人籬下受人欺淩父親死的早母親亂搞兄弟謀逆老婆反對重臣背叛大兒子先是跟自己頂牛十幾年後來突然腦子壞了聽信假聖旨自殺小兒子更是個魔星全家被他殺的幹幹淨淨連囫圇屍首都沒全的千秋萬代也成一場大夢。
孤家寡人,活著真累!
漢武帝從不知道,秦始皇居然是個話癆。
扶蘇和劉據也不知道,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話癆。
兩個小的都已經說完話,劉據情緒開始穩定,結果出來倆老頭還在聒噪,還喝上酒,醉醺醺的躺在地上說我當年怎麽怎麽,你怎麽怎麽;說到動情處,居然掉下淚來。
上麵破冰了,下麵的名將名臣們也開始走動起來。
老劉家的江山很穩,整整四百年,後麵還有個精彩不在兩漢之下的季漢。劉家熱熱鬧鬧,秦始皇其實不太想去劉家,胃疼;不過老劉家之後,魏晉南北朝混戰幾百年,地府裏幾乎每天被群鬼衝擊,有點懷念從前的安寧時光,又覺得同病相憐,也就把很多事情放下了。
但即便如此,老贏家門庭也冷落的很。他老人家氣場強大,就算皇帝來了也要抖一下;何況又是歷史上的反麵教材,因此沒有誰願意去惹那個不痛快。
唯一的例外是李二鳳。能入他眼的皇帝不多,就倆:「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朕提三尺劍以定四海,遠夷率服,億兆乂安,自謂不減二主也。」
不過他那張嘴實在討厭:「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這個自詡「威鳳」的傢夥生前就很臭屁,沒辦法,誰讓人家天選之子呢;但是到這裏還很臭屁,就不能怪老哥兒幾個不給他麵子。
漢武帝就嘲諷他:「你也不是全始全終嘛,笑我倆吃藥,你自己不也吃嗎?聽說你是吃錯藥壞了的?」
李二鳳果然耷拉了一下,但馬上鼓起鬥誌:「我那不叫吃錯藥,當時本來就藥石無功,準備死馬當活馬醫碰碰運氣。」
秦始皇道:「結果真的吃成了死馬?」
漢武帝大笑。
李二鳳從不知道,秦始皇居然有點冷幽默,沒哪本史書寫過啊。
三位大帝常在一起聚聚,他們的家眷也就時常走動。承幹生前其實是個很能折騰的主,比扶蘇劉據都能折騰;但好歹經過了社會的毒打,被他媽擰著教誨,又感受到了老爸的父愛,倒是乖巧了很多——沒錯,以賢德著稱的長孫皇後也在這裏。因為她來的時候老公和孩子們還沒到,能給她說話的不多;反倒是憋了一肚子火的公公和幾個叔伯侄子在那裏指控她和丈夫合謀殺兄屠弟逼父,案子一時沒審結;快結案了,李承幹、晉陽、長樂、魏王李泰相繼到了,接著李二鳳到了,得,不用走了。
可能同是嫡長子卻與皇位擦肩而過,劉據很為李承幹抱屈:「我還不到十歲,表哥便上書讓三個弟弟就國;可是李泰都當爹了,你還捨不得讓他出閣之藩,反而把他的兒子接進宮撫養,為他開文學館、讓他乘轎出入宮廷,甚至用度超過太子,怎麽能讓他安心呢?」
記得初見李承幹,他也誇耀自己的父親了不起,隻是問他怎麽來的,他耷拉著腦袋:「反正活著也挺沒意思的,我就想著早點死了也挺好。」
李承幹死的時候差不多28,劉據自然很有當大哥的氣概。
李二鳳自知理屈,還是要為自己辯解:「承幹乃我之塚嫡,我怎不鍾心?隻是他作為太子,江山都是他的,自該有太子的使命和擔當,所以我要嚴格約束他;李泰雖也是我的愛子,卻註定是個藩王。做父親的,想要他多一點陪伴,多補償他一些,有問題嗎?——我也沒想到承幹會往心裏去。記得以前,他挺懂事的,挺愛護弟弟妹妹的。」
劉據力爭:「那是以前,他腿腳還好的時候。當他換了足疾,別人都在暗地裏議論的時候,你卻偏愛另外一個兒子,而且這個兒子和他留著同樣的血脈,他怎麽就知道你這個當父親的心裏怎麽想?」
李二鳳有點尷尬。
毫無疑問,朱標的遭遇是幾位太子都沒有想到的。
扶蘇問他:「你這樣頂撞你父親,他都拿著凳子砸你了,居然沒把你趕到邊塞去?」
朱標搖頭:「親生父子哪有隔夜的仇?罵過了,氣過了就好。」
劉據問:「你都快四十歲了,羽翼豐滿,你父親就沒有想過懷疑你?就沒有小人想要離間你們?」
朱標莫名其妙:「有什麽可懷疑的?他是我爹,我是他兒子;朝堂上的重臣也是我的輔官;再說,我父親經常讓我做人情,從宗室到文武官員,都對我感恩戴德,怎麽會離間我們父子?」
李承幹問他:「你還有四個親弟弟,你從來不擔心他們威脅到你?」
朱標皺著眉頭:「有什麽可擔心的?我是父親的嫡長子,他稱王我就是世子;他稱皇帝我就是太子。弟弟們雖然都是一母同胞,也比我小不了多少,但都是我帶大的,長兄如父。隻要我在,就沒人敢打主意。」
李承幹差點哭出聲來。
地府沒有日月星辰,也就沒有晝夜交替四季輪迴,目光所及,永遠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好在還有火把到處點亮,不至於把鬼逼瘋。
對景帝來說,地府的日子雖然漫長,但並不算難熬,因為還有更多的早行人,已經把路鋪好了。
聽爺爺仁宗皇帝說,因為歷朝歷代滯留在地府的人太多,所以地府自來是寸土寸金,隻有皇帝級別才能買的起宅子。
老朱家雖然才來不久,但香火旺盛,自然宅子也挺寬敞;像隔壁老劉家、老李家,江山丟了,也就透露出蕭條的味道,好在當年家大業大攢夠了老本,後代也還有祭祀,當然不排除有抱大腿亂認祖宗的,這時候就不管了,但凡供給你的,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因此氣象還是在的;當然比起始皇帝也還算好,他老人家被兒子殺全家,自己又是暴君的典型,沒有哪朝哪代會供奉他,偏偏功過又太難說清楚,隻能滯留在這裏。可老贏家割據一方時間長,統一時間短,雖然還是有自己獨立的宅子,但明顯比不過後麵的。他臉皮薄,性子也孤僻,平時不大和人來往。即便是歷朝皇帝們閑到發慌搞點活動,請他老人家出來,一般的帝王也絕不敢上前說話的。
老朱家的日子好,當然不僅體現在大房子上。即便土木堡損了元氣,但社稷還在,江山還沒改姓。來的去的都要來拜見,匯報工作、聽侯指示,雖然鬼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大家都是鬼,得了,連鬼都不知道。
除了這些,也還有交際圈子——很小。上輩子都是非一般的體麵人,一般人入不了他們的圈子。尤其太祖皇帝白手起家,能讓他服氣的人本就不多;數來數去,也就秦皇漢武唐宗等寥寥數人能夠讓老朱叫一聲哥。
這些人如今都在這裏。
古往今來多少人。帝王將相也好,英雄豪傑、才子佳人也罷,或者是販夫走卒都免不了走這一遭。
要命的是,地府的辦事效率實在不高。本來編製就不多,要審的內容卻不少,有時還要聽取各方麵意見,也就是扯皮,曠日持久;而且這年頭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一遇到洪水地震、瘟疫、戰爭,一死一大片。大量魂魄們瞬間衝進來,實在超過了地府的負荷量。於是要先抓鬼、維持秩序、懲辦惡鬼,途中又要徵調等在這裏的名家謀臣或者丁壯,一通雞飛狗跳之後才能開始算帳。
——因為沒有編製,隻有地府自己解決,辦法也是有的:人家出工出力,在安排去處的的時候就要高一檔;而且多少要給點工錢,地府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但是沒多少人會給地府衙門燒紙錢,怎麽辦?
——抽成!管你誰給親人燒紙錢,地府都要抽一點,維持運轉。
——反對?反對無效!
——當然燒的越多,抽的也就越多,所以當朝皇帝家地府都得供著,盼你多給兒孫託夢,多給你們燒點紙錢,這樣地府才好拔毛。
更要命的是,天庭覺得人間大亂、地府大亂肯定是製度設計出了問題。人家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朝都要改規矩,所以地府也要完善各項製度、不斷改革創新——重新設定標準,重新算帳。
可以想見,地府裏人滿為患實在不足為奇。
如果一切順利,普通人走過了黃泉路,進了鬼門關,接受了閻羅王的審判,開始全新的人生。家屬或是追憶、或是遺忘,都會被時間撫平。
畢竟每年幾次祭祖的那點菲儀,實在不夠祖宗們分的,也隻能夠先人在地府等候審判期間的用度。
但這是一切順利,凡事但總有例外。
普通人的人生太過普通,沒什麽波瀾起伏,是非善惡黑白對錯簡單直接,沒有多少操作的空間,審了,判了,該升仙的歸位,該入輪迴入輪迴,該下地獄下地獄。
但是名人尤其生前大權在握、呼風喚雨的帝王將相們則不同。他們的履歷太複雜、功過太難以說清楚,判決也就不那麽好下,尤其一些本身功過一體、毀譽參半的更是如此。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些千古帝王——沒辦法,誰讓你殺孽重呢,給你說好話的多,說壞話的也不少。每次閻君想斷案,下麵就開始鬧騰。
您的大秦將士?
您的大漢鐵蹄?
您的玄甲軍?
不好意思,都輪迴往生了,如今您真是孤家寡人。
——也不全是,這不,您的後妃子女還有重臣不都在這嗎?
——珍惜這點時間,他們的帳沒那麽難算,說不定什麽時候結案了就走了。
——別激動,這是規定,這是王法,王法您懂吧?管你生前什麽身份,都得依著這裏的規矩!
沒辦法,生前的富貴權勢到這裏都不好使,還得老實下來。
反正功名富貴已被雨打風吹去,看慣了世事無常、滄海桑田,如今帝王們坐到一起,心態已經平和很多,關上門來也沒那麽多講究。
有些譜跟兒孫臣僚要擺,但幾個老哥伯仲之間,誰也不服誰,但誰也覺得也就那誰配和老子相提並論;至於別的人,少來碰瓷,不信我打你的臉!
皇帝們有事沒事在家鞭打兒孫——這算保留項目,隔三差五的也出來聚聚。
茶錢當然老朱家出。太祖有點捨不得,但朱老四很熱心:「要盡地主之誼,畢竟是咱們的天下。」
老朱斜睨了一眼兒子,他卻跑去的和李世民說話。都是太宗皇帝,都是馬上取得的天下,都有個賢惠的老婆,甚至嫡生子女的數量都相同,自然很有共同話題。唐太宗看明太宗也很順眼,時常商業互吹,雖然並不每次都說的高興。
比如有次老四跟二鳳吐槽老大:「他都胖的走不動路了,一點都不像我。」
李二鳳還安慰他:「孩子能吃是福氣,大不了讓他坐轎子。你家難道還能缺了他的飯吃?再說,你兒子雖然享國不久,好歹對手足都好,沒那麽多糟心事。」
老四還是不痛快:「他胖的腿都有毛病了,還吃!真不怕撐死他!」
老四還沒嘮叨完,李二鳳卻怒了:「朱老四你什麽意思?腿有問題怎麽了?腿有問題就不是你兒子,不能坐江山了?——來來來,咱們上馬比劃比劃!」
老四有點蒙圈,那邊李承幹卻抱著老爹哭出聲來。
老子們走得近,他們的兒子自然也要親近一些,尤其這幾位頗有些同病相憐的味道。
扶蘇公子和懿文太子做派並不相同,但相當投契,還有一個是漢武帝的戾太子劉據,三人經常結伴同遊;還有李二鳳家的承幹。昭明太子蕭統才德出眾,但畢竟是割據政權的,還要往後讓一讓。
當然最開始四個人也不是那麽愉快,尤其老贏家和老劉家。雖然說秦朝滅亡是自取的,好歹老劉也使了把力氣,因此兩家關係很是尷尬,屬於王不見王的那種。
但尷尬歸尷尬,早晚還是要串門子的,尤其當劉據帶著一大串人來到這裏,不可避免的衝擊了地府正常的秩序。然後他碰到了…出門看情況的扶蘇公子。
眼前這個溫潤如玉卻又剛毅勇武的中年漢子居然是扶蘇公子,劉據差點噴出血來:「你不應該是油頭粉麵的小白臉嗎?」
扶蘇差點拔出劍來:「說誰油頭粉麵?老子在邊關鎮守十多年好嗎?」
原話當然不是這樣,大致意思也差不多。
劉據心裏頭亂糟糟的,也沒心思和他爭辯:「聽說你被一道假聖旨騙得團團轉,直接自殺了,以為是隻會子曰詩雲的腐儒。」
扶蘇簡直想拍死這個小老頭:「那是因為我父親是秦始皇好嗎?我又不知道父親已經故世了,我怎麽知道有人借他的名義假傳聖旨。我倆爭吵了十幾年,他都不讓我回鹹陽了。以為他煩透我了,這才抹了脖子。」
他有些傷感,還帶著驕傲:「我父親,是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
劉據沒有否認:「知道,始皇帝嘛。我父親也是個了不起的人。」
他情緒低落,扶蘇看出來了:「你是老劉家的?」
劉據點頭。
扶蘇問:「漢高祖的兒子劉盈?不對,聽說他來這裏的時候挺年輕。你是——劉徹的兒子?」
劉據看著他:「你知道我父親?」
扶蘇道:「我父親心緒難平,我常陪他外出散心,聽來來往往的人說的。大漢如今文治武功,堪稱極盛。父親沒說什麽,但我知道令尊是個了不起的人,做了我父親當年想做但沒有做成的事。」
劉據道:「是了,我父親外攘夷狄,內修法度,改正朔,易服色,堪稱卓爾絕世之主。也隻有令尊掃清六合,能與之相提並論。」
扶蘇看著他:「你父親還沒有來,你卻先來了。看你的樣子,並不是壽終正寢,怎麽,又有小人假傳聖旨,要謀害於你?」
劉據終究墜下淚來:「是有小人作祟。可是——你不知道令尊死了;我卻不知道家父活著。你以為令尊想讓你死,我卻以為家父被人謀害。」
扶蘇嘆息:「真是造化弄人。」
扶蘇和劉據結下了友誼,連帶始皇帝對扶蘇的態度也好了些——曾經罵兒子不肯起兵,如今看來,起兵似乎也難保萬全。
沒幾年,漢武帝就到了。他對著老婆實在沒法開口,隻好教訓劉據:「好好地不聽你媽的話,造什麽反?老子可等著你接班呢,結果倒好,白髮人送黑髮人!」
劉據氣的去找扶蘇了,武帝回頭又被祖宗們一番念叨,出門也沒個去處;隻好去找兒子,這就摸到老贏家了。
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會晤註定是歷史性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兩人的話題是從兒子開始的。
聽到門人通傳,兩人互相打量著對方。
漢武帝咳了一聲:「聽說犬子到府上叨擾,我來接他回去。」
秦始皇放下手中的竹簡:「你是劉據的父親?我挺羨慕你有這麽個好兒子。」
漢武帝一怔,旋即明白:老贏這是怨念自家兒子沒有起兵啊!
果然,秦始皇開口,似乎是在說給漢武帝聽,也像是喃喃自語:「沒兵沒將,卻能手刃亂臣賊子;隻調用皇後衛隊、京城囚徒以及京城百姓就能與丞相率領的軍隊在街頭會戰五天,了不起!聽說他的舅舅和表哥都是絕代名將。不錯,對得起你們兩家的血統。」
眼前的男人高大威武,相貌堂堂,但不知怎麽的,卻從他嘴裏聽到一股悲涼的味道。
更悲涼的是,自己居然能夠體會這種悲涼。
漢武帝覺得背後有點涼意:自己苦心栽培的太子劉據沒了,其他幾個兒子怎麽也不滿意,這才臨時指定了年幼的劉弗陵,和當年的秦朝何其相似!——為此,他甚至賜死了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並給了託孤重臣霍光極大的權力。
但是,如果霍光也靠不住呢?
他不敢想下去。
這些話不能對家人說,更不敢對祖宗說,然後今天麵對這個歷史書上的反麵典型,不知道怎麽的,漢武帝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從兒子身後說到對帝國的擔憂,又開始回顧從前揮斥方遒的歲月。
這一說就沒個頭,秦始皇居然靜靜地聽他說完了:「你是個上天眷顧的人。父親慈愛,母親能幹,隨便選個歌女,不僅能解決子嗣的顧慮,還得到兩位棟樑之才,生個兒子也這樣出色。老天真是厚愛你,厚愛你們劉家。」
他嘆了口氣,說起自己,從小寄人籬下受人欺淩父親死的早母親亂搞兄弟謀逆老婆反對重臣背叛大兒子先是跟自己頂牛十幾年後來突然腦子壞了聽信假聖旨自殺小兒子更是個魔星全家被他殺的幹幹淨淨連囫圇屍首都沒全的千秋萬代也成一場大夢。
孤家寡人,活著真累!
漢武帝從不知道,秦始皇居然是個話癆。
扶蘇和劉據也不知道,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話癆。
兩個小的都已經說完話,劉據情緒開始穩定,結果出來倆老頭還在聒噪,還喝上酒,醉醺醺的躺在地上說我當年怎麽怎麽,你怎麽怎麽;說到動情處,居然掉下淚來。
上麵破冰了,下麵的名將名臣們也開始走動起來。
老劉家的江山很穩,整整四百年,後麵還有個精彩不在兩漢之下的季漢。劉家熱熱鬧鬧,秦始皇其實不太想去劉家,胃疼;不過老劉家之後,魏晉南北朝混戰幾百年,地府裏幾乎每天被群鬼衝擊,有點懷念從前的安寧時光,又覺得同病相憐,也就把很多事情放下了。
但即便如此,老贏家門庭也冷落的很。他老人家氣場強大,就算皇帝來了也要抖一下;何況又是歷史上的反麵教材,因此沒有誰願意去惹那個不痛快。
唯一的例外是李二鳳。能入他眼的皇帝不多,就倆:「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朕提三尺劍以定四海,遠夷率服,億兆乂安,自謂不減二主也。」
不過他那張嘴實在討厭:「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這個自詡「威鳳」的傢夥生前就很臭屁,沒辦法,誰讓人家天選之子呢;但是到這裏還很臭屁,就不能怪老哥兒幾個不給他麵子。
漢武帝就嘲諷他:「你也不是全始全終嘛,笑我倆吃藥,你自己不也吃嗎?聽說你是吃錯藥壞了的?」
李二鳳果然耷拉了一下,但馬上鼓起鬥誌:「我那不叫吃錯藥,當時本來就藥石無功,準備死馬當活馬醫碰碰運氣。」
秦始皇道:「結果真的吃成了死馬?」
漢武帝大笑。
李二鳳從不知道,秦始皇居然有點冷幽默,沒哪本史書寫過啊。
三位大帝常在一起聚聚,他們的家眷也就時常走動。承幹生前其實是個很能折騰的主,比扶蘇劉據都能折騰;但好歹經過了社會的毒打,被他媽擰著教誨,又感受到了老爸的父愛,倒是乖巧了很多——沒錯,以賢德著稱的長孫皇後也在這裏。因為她來的時候老公和孩子們還沒到,能給她說話的不多;反倒是憋了一肚子火的公公和幾個叔伯侄子在那裏指控她和丈夫合謀殺兄屠弟逼父,案子一時沒審結;快結案了,李承幹、晉陽、長樂、魏王李泰相繼到了,接著李二鳳到了,得,不用走了。
可能同是嫡長子卻與皇位擦肩而過,劉據很為李承幹抱屈:「我還不到十歲,表哥便上書讓三個弟弟就國;可是李泰都當爹了,你還捨不得讓他出閣之藩,反而把他的兒子接進宮撫養,為他開文學館、讓他乘轎出入宮廷,甚至用度超過太子,怎麽能讓他安心呢?」
記得初見李承幹,他也誇耀自己的父親了不起,隻是問他怎麽來的,他耷拉著腦袋:「反正活著也挺沒意思的,我就想著早點死了也挺好。」
李承幹死的時候差不多28,劉據自然很有當大哥的氣概。
李二鳳自知理屈,還是要為自己辯解:「承幹乃我之塚嫡,我怎不鍾心?隻是他作為太子,江山都是他的,自該有太子的使命和擔當,所以我要嚴格約束他;李泰雖也是我的愛子,卻註定是個藩王。做父親的,想要他多一點陪伴,多補償他一些,有問題嗎?——我也沒想到承幹會往心裏去。記得以前,他挺懂事的,挺愛護弟弟妹妹的。」
劉據力爭:「那是以前,他腿腳還好的時候。當他換了足疾,別人都在暗地裏議論的時候,你卻偏愛另外一個兒子,而且這個兒子和他留著同樣的血脈,他怎麽就知道你這個當父親的心裏怎麽想?」
李二鳳有點尷尬。
毫無疑問,朱標的遭遇是幾位太子都沒有想到的。
扶蘇問他:「你這樣頂撞你父親,他都拿著凳子砸你了,居然沒把你趕到邊塞去?」
朱標搖頭:「親生父子哪有隔夜的仇?罵過了,氣過了就好。」
劉據問:「你都快四十歲了,羽翼豐滿,你父親就沒有想過懷疑你?就沒有小人想要離間你們?」
朱標莫名其妙:「有什麽可懷疑的?他是我爹,我是他兒子;朝堂上的重臣也是我的輔官;再說,我父親經常讓我做人情,從宗室到文武官員,都對我感恩戴德,怎麽會離間我們父子?」
李承幹問他:「你還有四個親弟弟,你從來不擔心他們威脅到你?」
朱標皺著眉頭:「有什麽可擔心的?我是父親的嫡長子,他稱王我就是世子;他稱皇帝我就是太子。弟弟們雖然都是一母同胞,也比我小不了多少,但都是我帶大的,長兄如父。隻要我在,就沒人敢打主意。」
李承幹差點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