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野上下忙著清量田地的時候,有關科舉弊端的奏疏擺上汪舜華的案幾,猶如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塊巨石,引發了千層浪花。


    事實上,目前的科舉考試還沒到禍國殃民的地步——被顧炎武痛斥為「敗壞人才有甚於鹹陽之郊」的八股文,其實現在還沒有真正產生,至少官方沒有強製要求。歷史上直到憲宗成化年間,經王鏊、謝遷、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才逐漸形成了以講究格律、步驟,並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


    所以,汪舜華沒有必要為一個還沒有出現的問題糾結。


    但科舉的問題確實已經開始凸顯: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鉗製思想,當然反過來說就是統一思想,但它將思想完全統一到孔子的思想上來,這就有問題了。當然,綜合管理崗考孔孟沒啥,畢竟馬列毛鄧都還沒有產生,汪舜華自認自己也沒那個能耐能夠構建完整的哲學體係;但是其他的專業技術崗位和行政執法崗三類還是應該側重專業技能的。


    其次是滋生了腐敗。這個是廢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為了考上拚命拉關係找後門甚至賣考題這些都是上不得台麵的,嚴打就行,保管死的心服口服。


    但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結黨。所謂門生故吏,朋比為奸,就是如此。


    歷史上嘉靖時期,張璁對科舉進行了改革,掃除了一些積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汪舜華這個歷史白癡對此不太了解。


    不了解也不要緊,建極時期的官員們也不是吃閑飯的。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提出科舉改革的是文華殿大學士商輅,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三元」,大滿貫選手。


    他說科舉有問題,比其他人說有力度一萬倍。


    商輅在歷史上以守成著稱,在改革創新方麵其實沒有什麽建樹,但這是當時的政治環境如此,不能說他自己真的沒想法。


    事實上,商輅的三元之路並不順暢,他在宣德十年考中鄉試後,連續三次落榜,直到正統十年才在會試、殿試中一舉奪魁。對於科考的問題,他不能說沒有感受。


    這些年朝廷提倡發現和解決問題,對於這樣根本性的問題,他也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思考。


    當然,站在他背後的官員還有不少,包括知名學者曾彥等人,都是多次落第。當然這人歷史上後來考中了狀元。


    去年疾風暴雨的改革,讓商輅看到了汪舜華的勇氣和決心。他開始重新審視當年汪舜華的施政宣言,即便不能全部做到,朝這個方向努力,總還是不錯的。


    於是他上書指出,目前科舉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文風過於浮華、考官錄文不實、所選考官不行。


    考官的問題,就是除了兩京主考用翰林官,十三省鄉試考官都是本省自行安排。此前是教官、耆儒兼用;景泰三年,不再用耆儒,由布政司和按察司會同巡按禦史在本省教官中推舉五十歲以下、三十歲以上、精通文學、持身謙謹者充任。本意是要考官得人,但由於是布、按二司與巡按禦史推舉,而教官職份卑微,對上司的囑託自然不能不有所關照,有的甚至主動獻殷勤,致使考生意見紛然。這些年來,不斷有人建議差京官往各省主考鄉試,以杜請託。


    商輅詳細介紹了來龍去脈,語氣不無悲憤:「關節已經事先打好,能錄取的多是權貴子弟。科考不公之弊,莫甚於斯。」


    這當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汪舜華想到當年王文等人因為子弟沒有考中就彈劾考官,簡直亂來。


    有鑑於此,商輅提出,有必要進行改革。


    首先是文風問題:「凡考試文風務要平實爾雅,裁約就正。說理者,必窺性命之蘊;論事者,必通經濟之權;判必通律;策必稽古。非是者悉屏不錄。」


    汪舜華點頭:「說得很好。」


    商輅接著提出:「以後可派京官參與鄉試,打破地方科舉壟斷,真正為國選材。」


    汪舜華也同意了,以前正副主考由翰林官充任,同考官由禮部、詹事府等部門派官,其他的提調、監試、供給等官仍由地方官員充任。


    此外,為了避免科舉一家獨大,彭時等建議恢復三途並舉。


    汪舜華拒絕了,三途並舉就是科舉、監生和舉薦三途並重,前麵兩個都還好,監生好歹學校出來的,隻要不是買的資格,多少還是有點學識的,尤其這兩年太學生到處辦差,很該給其中辦得好的一個前程,其他人才有辦事的動力;舉薦這個實在太坑,雖然說現在會舉薦很多知名人士,但一旦作為重要手段,走終南捷徑炒作包裝自己都是輕的,更嚴重的是攀附朝臣和地方官,求得保薦的資格,這個舉孝廉有什麽區別?到時候滋養一批學閥、門閥,必然貽害無窮。


    彭時不說話了。


    汪舜華強調:「自今以後,凡授官爵,必須通過考試,太學生也不例外。」


    定向招考也是要招考的,真以為國家名爵是兒戲嗎?


    必須見到真本事,別在考卷之外的地方用功夫。


    年富加了一句:「太學生們長期在國子監進學,不能為國家效力,實在是朝廷的損失。宜令太學生早日參加吏部銓選。」


    汪舜華一怔,旋即了悟,笑道:「好。自今以後,每屆科考取士一百;太學生年滿三十五歲,尚未中第者,必須離監。通過吏部銓選在地方任滿,可以視同進士提拔使用。」


    進士太貴,一旦考中就要免十五頃田賦,僅此一項,每人每年朝廷就要損失一百二十兩,自然要省著用。


    但是太學生不同。國子監雖號稱國家最高學府,但太學生的地位卻並不高。來源主要是全國各府州縣按名額貢入的生員,有歲貢、優貢、拔貢、恩貢、副貢等名目,號稱「五貢」。其中隻有生員(即秀才)的功名,若想再進一步,仍須參加鄉試。惟一的照顧便是無論籍貫何地,都可以在順天府參加;當然按照慣例,會試落榜的舉人,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但如果不再考取功名,隻以監生身份入仕,一般隻能做縣丞,或教諭、訓導等學官,秩低俸薄,權輕利小。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一直不高。


    國朝初年,因為人才實在太少,太學生一度得到重用,這些年因為科舉的順利舉行,大批進士入仕,擠占了監生的空間,自然學習的積極性又下來;歷史上景泰年間,開生員納粟納馬入監之例後,捐監之風大開,監生以錢鋪路,良莠不齊,益為世人所輕。


    如今限製進士的人數,卻大量使用太學生。他們以吏入仕,可以深刻感知官場生態,任滿考試合格,就可以轉為官員,從縣令做起,一步步往上升,當時年齡也不算大,稱不上前程錦繡,但也前途光明,自然會有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太學生們高興,朝廷也很高興——太學生大多是秀才,舉人都是少數,還有很多人是直接開後門走關係進來的。他們即便做了官,也還是當初的身份,秀才免80畝,舉人免200畝,想想這可以節省多少賦稅!


    這樣物美價廉的太學生,一定要人盡奇才物盡其用啊!


    當然,為了確保官員隊伍的質量,就必須擦亮國子監的金字招牌,確保太學生的素質。


    商輅提議:「從今以後,除了落第舉人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其他令各級學校按照名額推薦。進來之前要先考試,不合格的打回原籍;在監期間,要嚴格考教;離監之前,還要通過統一考試,不合格的還是不能授職。」


    汪舜華點頭,加了一句:「在邊疆或艱苦地區任滿三年、在一般地區任滿六年,就可以授官七品;以後晉職晉級,與進士相同,不受出身限製。」


    其次,是整肅學政,也就是淘汰不合格的生員與提學官。正在推進的土地清理中也強調了這一點,那些表現差、不納稅甚至煽動鬧事的,該罷免就要罷免;如今,還要對學風作風文風不端的進行清理整頓。所有在校生員,包括廩生、增生和附生,凡是年力老邁,文詞多瑕疵者,一律辭退;所作的文章詞風有風格怪誕、不遵製度的,立即將其革退;凡涉國家律法及有傷風化、肆意攻擊朝廷典章製度和國家大臣的,一律革退。


    說到這裏就很清楚了,膽敢肆意攻擊改革、說怪話、唱怪調的,都給我刷了,別到北京來礙眼!


    此外,命禮部會同都察院對天下提學官進行考核,不合格者改任他職。


    再次,是對官員任用進行調整。京官重於地方官,這是再明白不過的潛規則。此前除了三鼎甲直接進翰林院,選了庶吉士之後,剩下的先選科道言官,剩下的發配地方;歷史上天順之後更是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傳統。


    當然汪太後看重地方經歷,下旨除鼎甲庶吉士之外的新進士必須地方任職。


    如今正式明確:非歷州縣者不得升科道,部屬非歷郡守者不得升列卿;列卿非歷行省不得入內閣;凡京官自五品以下有未歷外者,許吏部亦量推補守令,以習知民事。


    也就是說,沒有主政一方的經歷,就別想在中央能夠獨當一麵。尤其內閣,我這裏要的是知民情能辦事的官員,不要那些隻能磨嘴皮子的嘴炮或者花前月下的才子!


    ——按照這項規定,言官們基本上都要到地方去歷練一番。


    汪舜華對商輅的提議很滿意,他雖然在政治上偏保守,但也不完全是壞事。現在是改革,不是革命。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否則一味的狂飆突進,搞不好就散架了。一個班子,總是要改革派穩健派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各個層麵的積極性。


    隻要不是完全食古不化,就可以也必須為我所用,何況歷史上有名的賢臣。


    汪舜華看商輅的表情帶著笑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