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薛瑄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後年宗室就要進京,這可是一大攤子事,宗人府那三兩隻小貓是絕對靠不住的,關鍵時刻還要禮部出手。


    與此同時,樂府直接管理的藝人也全部下沉到地方、到街頭巷尾——教小孩子兒歌,總不過是「大明好,田稅低」之類的童謠;要從北直隸唱遍全國。


    「要把朝廷的最新政策唱出去,唱到市井裏巷,唱給老弱婦孺,唱到每個農民的耳朵裏,唱到他們的心坎上。」


    ——這是汪太後的原話,她正在審閱歌詞,馬上就能拿出來。


    ——這叫什麽事!


    工部尚書江淵也在撓頭。


    首先就是住處,這是個相當麻煩的事。除了現在老實待在京城的幾位親王,還有整整20位藩王和近百位郡王,以及數量更可觀地將軍中尉郡主郡君以及他們的家屬,還有隨從護衛要到北京。住哪兒?


    ——當年太宗皇帝修建北京皇宮和城垣,光是備料就用了11年!正式修建也用了整整三年!單是謹身殿的那塊丹陛石,還是從北京附近的房山開採的,數萬名勞工用了28天的時間,才送到宮裏!為了採集楠木,流傳下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民諺,看看死了多少人!


    ——幾間房子不至於吧?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被焚毀,到嘉靖四十年才重建完工。


    ——當然,為宗室修旅館肯定不能按照王府甚至皇宮的規製,否則二十來個藩王,北京城都放不下!可是再儉省也是有限度的,朝廷得要臉。千裏迢迢跑北京冊封結婚,結果擠在一起,太後皇帝能好受?


    ——你還不能說紫禁城空房子多,先湊活著吧。宮裏確實有空的,後宮就不要想了,太皇太後和太後都搬出來了;皇帝自己還是小屁孩,自然沒有太子,東宮就是空著的。可那是太子住的地方,你敢把藩王放那裏,皇帝的安全先不說,自己就能把自己拍死!


    好在地方還是有的。十王府現在住了四位親王,看看到時候能不能挪一挪;那裏規模宏大,藩王們級別應該不成問題——現在太後忙著削藩,說不定就有人要倒黴。


    十王府旁邊就是諸王館,歷史上隻有仁宗嫡子襄王朱瞻墡就藩以後回來過三次。土木堡之變後,北京人心惶惶,襄王輩分高、有賢名,大家都推舉他。孫太後讓他回京,他卻上書請立皇長子,令郕王監國,募勇智士迎車駕;英宗回來,他又上書請求皇帝旦夕省膳問安,率群臣朔望見,無忘恭順,時人把他比作周公旦。——確實當得起「天下第一賢王」的美譽。


    但是英宗復位後,石亨等誣陷於謙要迎立外藩,導致於謙被殺;英宗因此很懷疑他。後來在宮中找到他的兩封奏疏,又在太後宮裏發現襄國金符,這才感動。三次招他回京賜宴,厚加撫慰,也給了不少恩典。


    薛瑄不知道這些,他對這回的改革其實也不那麽贊成,畢竟都講求「敬天法祖」,尤其正人君子更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哪知道因此被奚落成「不能任棟樑」。


    但決策都已經出來了,胳膊擰不過大腿,他也隻能遵照執行,畢竟他也不想真被人當成青草。


    這些年諸王館沒有利用,雖然不能說荒廢破敗,肯定沒什麽人氣,現在終於可以利用起來了,修補,刷漆,添置家具,馬上就可以用。


    但是光這兩個地方,肯定不夠。


    那就修房子吧!首先地址選在哪兒?——宮城不要想,但肯定要放在皇城裏,不能趕到城外去!而且要靠近皇帝近一點,麵子工程嘛,麵子要過得去。


    諸王館旁邊是會同北館。會同館是接待藩屬貢使的地方,給前來朝見的宗室住最好;其他外夷就不管了,反正要拿號,錯開就行。北京有兩個會同館,都是正統六年蓋的,南會同館在東江米巷玉河橋西街北,差不多都有三百多間屋子。占地麵積其實很不小,隻是利用率實在不高,加上南館沒有設宴的宴廳、後堂,每次賜宴隻能在東西照房,以後肯定不能這樣,馬上動手!南館麵積小,把該有的設施完善一下就是;北館的麵積是南館的六倍,弄兩千間屋子沒問題。


    但是不夠!江淵一想到如螞蟻般密集的宗室和隨行人員就頭大。沒辦法,澄清坊靠近皇宮,住的非富即貴,搞拆遷難度太大,城西阜財坊宣武門裏街那邊有個象房,地方挺寬,土木堡之後沒人養了,不過先帝的麒麟也養在這裏。


    江淵跟太後提了一嘴。


    汪舜華二話不說,下旨把麒麟拉到萬歲山去養,那邊還有其他的珍禽異獸。改象房為會同西館,把附近能拆的拆一下,能夠修建大概兩千間房屋,差不多夠住了;隻是以後人口繁衍,估計還是不夠,但那是以後的事情了,不管了。


    當然藩王郡王們入朝,肯定隨行人員很多,不能全部帶進皇城,否則安全問題是大麻煩,而且根本住不下,那麽隻有親信能夠跟著進城,別人就隻有安排在城外睡通鋪。


    這個就比較好說了,那裏還有很多空地、菜地什麽的;實在不行,官員住宅不能動,連片的民房還是可以拆的。


    隻不過皇城的城防要加強——避免內外勾結,來個半夜舉火為號;外麵還是要圍一下,別讓人家說你把人趕到荒郊野外了——現在北京隻有內城。直到嘉靖中期,蒙古俺答率兵攻至京城近郊,才築正陽、崇文、宣武三關廂外城。


    現在提出來,向東、西、南、北四麵展開,將內城和先農壇、天壇環繞起來,並在城之四角建築角樓,以利警戒和防守——歷史上用了十二年,才把北京城從正方型變成「凸」字型。


    這事江淵不知道,但南京城牆擺在那裏。全長38.223公裏,高12-22米,分三期施工,前後耗時20年;後來又建成外郭,號稱180裏,磚砌部分約20裏,高8-10米,耗時三年。


    北京不是南京,山都在郊區,能利用的地形反而沒那麽多,所以外城就要實打實的一磚一石來堆砌,不跳腳才怪,而且戶部沒有錢,工匠又跑去修衙門了,不可能馬上開工,隻有先備料,這就得十年八年的功夫!


    那就先準備著吧,先把火燒眉毛的事情解決了,其他的,讓人家看到態度就行了。


    汪舜華同意了,北京外城是肯定要修的。雖然火炮發明後,城牆基本隻剩裝飾作用,隻有等工業文明到來,才新增了旅遊作用;但火炮威力還沒那麽大,自己又是守城的一方,寧可防而無用,不可用而無防。但是現在沒錢沒人,隻有先放一放。


    然後是藩王朝見的禮儀、宴饗音樂、賞賜物品、安全保衛以及新冊封人員的冠服等等。前後差不多六年沒有冊封,多少宗室等著拿爵位、等著結婚、等著給孩子取名字!想想多大的工程!——對了,給宗室找對象是不是也是禮部的活?


    ——還有,考題怎麽出?是不是跟科舉一樣,限定在四書五經以內,讓大家闡述對聖賢之道的看法?但是用主觀題刷人,是不是太難看了?


    讓江淵撓頭的還不止這一件事,更重要的還有承天門的重建。景泰八年,承天門因雷擊起火,一直沒有重修,現在不能不抓緊時間了,畢竟那道門是有特殊含義的,又在最顯眼的位置,要是宗室進京看到那副慘樣子,還不知道怎麽想。


    要命的是,此前他看到戶部忙得人仰馬翻,跑到汪太後麵前把造船廠弄到工部,說是幫人家分憂,而且工部工匠多,質量有保障;結果被薛瑄踢了屁股才想起來,宗室的住房問題還沒解決呢。


    汗,叫你顧頭不顧腚!


    兵部也不能閑著。不僅要緊盯著藩王府和各地,防止出現意外;還要加強北方防線,避免敵人突然發難,此外,就是海上的倭寇。現在海上還不夠太平,沒關係,恢復巡檢司,加強水軍,配備火炮,遇到海賊,使勁打,打死為止。


    當時薛瑄、劉健等拿這個說話,兵部尚書孫原貞還沒有開口,於謙的語氣很平靜:「被人家打到家門口就不敢出門了嗎?大明的將士是有種的。」


    刑部也忙起來。尚書俞士悅、左侍郎周瑄、右侍郎程信每天加班,一麵嚴打自宮,一麵趕緊處理堆積的案子——廢話,這麽大麵積的改革,肯定會遇到很大的阻力,不管是想自宮的、想造反的、想抗稅的、想走私的還是想幹嘛的,隻要抓住,報上來才能及時處理,免得手忙腳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