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的推廣取得了成功,但禁酒令的出台計劃卻胎死腹中。


    現在天災頻繁,收成不好;但人口繁衍,不管是否體現在戶籍上,都是要吃飯的。


    除了勸課農桑、發展經濟,禁酒也是重要的手段,至少彰顯朝廷的態度。


    但是自從杜康釀酒,酒就是百姓重要的生活調劑;因此自古以來,有不少君王下達了禁酒令,都以失敗告終,其中也包括太祖。


    此番禁酒,不僅是為了緩解眼前的燃眉之急,更是著眼長遠:糧食釀酒確實加劇了糧食危機,但酒文化源遠流長,又不可能徹底杜絕,怎麽辦?


    ——另選原料!


    釀酒不一定非要糧食,水果酒、鮮花酒也是重要的種類。前者除了久負盛名的葡萄酒,還有棗酒、蘋果酒等;後者則更多,菊花酒、桂花酒、桃花酒等等。


    鼓勵水果酒、鮮花酒,還有一個考慮:要想發展農業,不僅要興修水利,還要改善生態,尤其黃土高原的治理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退耕還林勢在必行,但是必須保證百姓生計。速生林固然好,但很多品種是後代從國外引進的,本土還沒有。


    那就種果樹。汪舜華想到上輩子去延安朝聖,親眼見到過那裏的果園碩果纍纍,現在都可以試試;考慮到目前的交通水平,除了特別能保存的,其他的優先選擇能夠釀酒或者做成幹貨的,罐頭就算了。


    方向定下來,就該說措施。


    張鳳對禁酒令倒是不反對:「北方本就缺糧,每年耗費數百萬石釀酒,實為不智;況且百姓還常因喝酒而起爭鬥、興獄訟,乃至發生命案,應當加以嚴禁。太後可以下旨禁止釀酒,毀其器具;已造之酒,命其自賣。」


    張鳳還在一二三,江淵站出來極力反對:「禁止造酒,不僅沒有用,反而隻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很多百姓以造酒為業,若是禁酒,恐怕他們就沒了生計,反不為美。」


    下麵吵成一團。


    汪舜華覺得差不多了:「酒既是百姓日常所需,我看嚴禁就不必了;隻是糧食酒一定要從嚴管控,把稅率提一提,按十取一納稅;其他的水果酒、鮮花酒,仍照現行稅率執行。」


    沒想到招來了更大的反對。


    鍾同就說得義正辭嚴:「當年太祖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稅賦自有定額,如果擅自調整稅率,這等剝削下民,實非聖君所為。」


    他一說話,言官也紛紛贊成,說茶酒乃百姓日用所需,太後不能與民爭利雲雲。


    廖莊也說得慷慨激昂:「太後剛剛臨朝,正要施恩於天下;如今突然加稅,雖然隻是針對酒,卻會導致民間惶惶不安,認為朝廷要加稅掠奪民財。」


    汪舜華聽下麵議論洶湧,記得懷著懷獻太子的時候,朝廷曾經提高過商業稅,不知道當時的朝臣是否也是如此犯顏直諫。


    時機還不成熟,那就再等等。


    端午節過後,對官員進行了集中調整,這回級別都不算高。吏部介紹了情況,汪舜華就同意了,隻是讓這些人先去集賢院集中學習一個月。


    畢竟都是官場老狐狸,編幾本書不在話下。


    汪舜華對教材沒說什麽,隻是對課程表提出了修改意見,增加了騎射:「當年孔夫子提出過『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其中就包括駕馭戰馬。既然要恪守聖賢教誨,自然不能有所偏廢。我要求也不高,騎得上馬,張得開功,箭能釘在靶子上,如果不合格,那麽就會去練,練合格了再升官。」


    同時交代督察院:「反腐倡廉教育正麵反麵典型都要,旌忠祠要中秋節以後才能啟用,你們可以把人領到刑部大牢或者錦衣衛的詔獄裏去參觀一下,讓那些因為貪腐入獄的人出來說說,裏頭的滋味好不好受;此外,還可以讓他們寫懺悔錄,深刻剖析自己腐化墮落的經過,為後來人敲敲警鍾,寫得好的,可以從輕處理。」


    左都禦史蕭維禎等應聲,覺得臉上的笑有點苦;吏部尚書王翱同樣很不輕鬆:太後這樣重視選人用人工作,按說是好事,隻是怎麽覺得心裏頭有點不安呢?


    ——辱沒斯文啊!


    接著下詔書警告趙王祁鎡。他的長史犯了罪,他上書求情。上次已經警告了他,他不聽,一定要太後免了長史的罪,汪舜華自然是不肯的,除了下詔大罵,還罰了一年工資。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hollekitty!


    沒兩天,接到安遠侯柳漙的死訊。他在廣西多年,叛亂沒有得到有效遏製,被言官彈劾,調回北京督導京營;結果又被挖出勾結靖江王府販賣私鹽的罪行,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


    人死了倒可以入土為安,但是爵位也到此為止。


    隻是朝臣們免不了又把心緊了一下。


    六月初一,建州左衛右都督董山、建州衛都督同知李古納哈、建州右衛都督同知納郎哈三人奏請升職。


    孫原貞說:「董山等受朝廷厚恩,不思圖報,反而私下接受朝鮮國的官職和賞賜,幸朝廷不加誅殺,竟然貪得無厭,還要希求恩典,不應該同意;隻有納郎哈沒有接受朝鮮賞賚,忠誠可嘉,可以量加一職。」


    於是升納郎哈為右都督。


    汪舜華的指甲在建州衛那裏劃了一條深深的印記。


    現在還不到解決的時候。


    已經逝世多年的寧國大長公主駙馬都尉梅殷的曾孫梅俊想恩蔭入國子監讀書。拒絕,多少代人的事情,要想進去自己考!


    隨即命戶部移文各處巡撫官,每年八月赴京議事,離得近的山東、直隸、南京等地今年秋來,陝西、寧夏、甘肅、兩廣、遼東等邊遠地區明年來。


    七月初,督僉事翁紹宗上書要求嚴禁沿海軍民私造大船,糾集下海為盜,敢有違者,正犯處以極刑,家屬發戍邊衛。


    汪舜華批示:海盜及家屬要重處,允許民間向官府報備後建造大型船隻。


    擱下筆,開放海禁,勢在必行啊。


    八月初二是世宗皇帝兩周年忌辰,遣英國公張懋前往德陵祭奠,宮裏也隆重的祭奠了一回。


    按照禮法,百日後,隻能食粗飯飲水,小祥後才可以吃菜果;至大祥後,飯食中才可用醬醋等調味品。


    回頭稟告太皇太後:「先帝已經逝世兩周年,為了給他超度,今年還是遣放一批宮女,等除服以後就把人放了回去過年吧。」


    這兩年她事情太多,永安永寧畢竟還小,後宮的事情,都是太皇太後做主——當然其實也沒多少事,畢竟現在大局已定。除了杭貴妃,太妃們也沒孩子,沒有誰沒事找死的給她使絆子,因此後宮一片安靜;隻是齊王和永康公主都養在太皇太後身邊,一來孩子有人照顧,二來聊以安慰太皇太後膝下寂寞。


    太皇太後點頭:「很好,那你就去做吧。」


    回頭命尚宮局傳話,大家驚喜過望:這兩年都沒提,大家以為太後都忘了,或者不再需要籠絡人心,沒指望了,沒想到太後居然一諾千金,真的同意再次放人出宮。


    當然,朝廷上最關注的反而是鄉試,安排完兩京的考官;隨後下旨,要求文武大臣無故不許互相往來。


    這是洪武以來的規定,隻是以前大家都不當回事。


    隨後查抄了一批民報,說他們在傳抄過程中擅自刪改修改朝廷審定的內容,製造假新聞,以致謬種流傳;或者夾帶私貨,濫發議論,妖言惑眾。


    一句話,要搞民報?可以,必須一個字不多一個字不少原模原樣的照抄!


    ——現在的民報其實就是朝廷官報的翻刻,沒有自己采寫的新聞和言論,最多讀書人有牢騷在期間發一下。


    以前沒什麽,但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允許。


    風雨將至,不僅要整肅朝綱、嚴格紀律;還要統一口徑,避免蠱惑人心。


    隨即敕令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湖廣等地選取宮女。沒有要求停止婚娶,而是盡量在災民和貧民百姓中選擇適齡女子,避免打擾普通百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