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王世子奏父康王薨,蒙聖恩遣官安葬,但墳所狹隘,無地可立廬舍,乞於墳外復賜空地數畝。
汪舜華沒有猶豫:「親王的墳地五十畝,還嫌不夠?」於是批覆不準。
功臣子弟相繼進京,並在三月舉行了考試,通過後正式授職。
汪舜華在武英殿召見了他們。
基因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老子英雄而狗熊的不少,何況過了這麽些年,誰能保證完全繼承祖上的優良基因?何況有的放逐到偏遠之地,相貌與普通人似乎也沒多大區別。
現在武職考試還不算嚴格,何況都知道這些是元勛之後,又是太後著力的麵子工程,也就沒有過分為難他們,都過了;尤其常寧早在五年前襲懷遠侯,這些年一直在北京勤奮讀書習武,相當能看。
命劉金宣旨:「自昔帝王受命,驅策群力,以有天下。迨區宇既寧,酬庸論功,列爵崇報,一時攀鱗附翼之士,奮起兜牟之中。剖符析圭,爰及苗裔,德意厚矣。我太祖高皇帝開基,凡熊羆之宿將,帷幄之謀臣,生著號,歿襲封。茅土之頒,迨逾百數,而今存者不及三四。觀鐵榜所列,訓誡之辭,則河山之誓,白馬之盟,初意固不其然。高危滿溢,亦其自取焉耳。乃若文皇差靖難之勞,跡參佐命,籍次元功,以視開國諸臣,亦可同年而語。…武王興滅,天下歸心;成季無後,為害何勸?且國家思創造之難,則當隆佐命之恩;修社稷之功,則當篤延世之賞。爵祿命自朝廷,典禮秩於天子。興亡繼絕,討論大政;修復盛典,今日事也。…」
一句話:赦免建文遺臣,不是認可建文帝,隻是不忍心忠臣後代受苦而已。皇帝是太祖太宗的後人,要沿著他們開創的道路走下去。因此在太祖太宗年間因為犯罪被削爵甚至殺頭的沒份,冤不冤枉我說了不算,太祖太宗定的,你找他們去。
畢竟是意外之喜,下麵都是感恩戴德的,叩頭口稱萬歲。
汪舜華跟他們做了一次長談,總不過是那些繼承祖宗遺誌、報效國家的話,尤其不忘叮囑常寧:「當年群小作亂,蒙蔽上聽,致使忠臣被害,骨肉被戕;你家實被連累很多。如今四方多故,你要效仿先祖,努力報國。」
隨後接到廣西消息:「梧州府藤縣累被大藤峽等山蠻賊不時出沒,攻劫縣治,殺擄人民,燒毀房屋,若不早為撲滅,誠恐滋蔓日久,構成大患。」
汪舜華想起來,汪直和明孝宗的母親紀氏都是從大藤峽出來的,貌似王守仁也曾經去平過叛亂,原來現在就開始鬧騰了?那肯定要剿滅,避免坐大。大藤峽在廣西,那裏民風彪悍,不是一般的人能夠製住的,柳溥在歷史上默默無聞,此前倒是打過勝仗,不過賊勢反而越來越大,言官還曾經彈劾他販賣私鹽,看來得換人。
雖然新復封了鄭國公常寧等一大批功臣之後,汪舜華還真不敢把人直接扔到戰場上,溫水能不能煮青蛙不知道,開水到可能直接燙死青蛙。沒經過專業訓練就直接帶領軍隊,尤其到情況複雜的廣西,汪舜華不敢拚這個人品。
歷史上平定大藤峽瑤亂的是誰來著?
不記得了。
不記得也不要緊,有關軍務,和於謙商量。
於謙推薦了致仕右僉都禦史韓雍。
說他致仕,其實很年輕,今年才三十六歲。
韓雍字永熙,長洲人。正統七年進士,授禦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參與鎮壓浙江葉宗留起義及福建鄧茂七起義。
於謙詳細介紹了韓雍的情況:景泰二年,韓雍巡撫江西。因為彈劾寧王做的不法事,引發了寧王的不滿。
有一天,屬下忽然報告寧王的弟弟某郡王來到,韓雍於是稱病請求稍待,暗中派人急速去報告三司,且索求一張白木幾。韓雍跪拜相迎,郡王一進來,就詳細說明兄長叛變的情狀,韓雍推說有耳病聽不見,請郡王寫下來,郡王要紙,左右的人就把白木幾端出來,郡王於是詳細地書寫此事後才離去。韓雍將此事稟秦朝廷,朝廷派使臣查不出任何事跡,這時諸王兄弟正歡樂相聚,請旁人不要多言。使臣回朝後,朝廷判韓雍離間親王之罪,命人韓雍押走,韓雍於是呈上白木幾和郡王親筆寫下的文字,才被釋放;但是為了安撫宗室,景帝還是命韓雍致仕。
汪舜華呆了:「這個韓雍,真的是見識不凡啊!尤其對付寧王兄弟那一招,實在漂亮!」——話說,寧王不就是在正德年間造反的嗎?
既然如此,汪舜華下令,起復韓雍,仍用右僉都禦史,前往廣西平叛。當然後麵的話先省了,先到北京報到,親自麵試之後再說。
兵者,國之大事,汪舜華臨朝後的第一戰,不敢馬虎。
即便如此,韓雍職位太低,肯定鎮不住場子,寧陽侯陳懋和靖遠侯王驥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將,但都已經年近八十,現在連團營的權力都已經交了出來,安心在家養老,最多充當吉祥物前往太廟或者天壽山祭祖,再把人派到廣西去,也太不地道;年輕一輩中,上過戰場的人不多,而且還要考慮到北方才是心腹之患,精兵強將還是應該放在宣府大同等地。
汪舜華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才斷代的痛苦,交代於謙:「在勛貴子弟中選擇年輕英俊的,同時命各衛所舉薦年輕有為的人員送到北京,先到團營操練三個月,然後送集賢院,讓陳懋和王驥傳幫帶!優秀的直接送邊鎮鍛鍊!戰場才是最好的老師,指望宅在軍營裏就能成軍神,做夢!」
於謙皺了皺眉頭,建議恢復武舉、設立武學,畢竟集賢院其實隻是崗前培訓,而將領的培養則是長期的,本來放在一起沒什麽,隻是武將要射箭騎馬打炮什麽的,萬一走火,不是鬧著玩的。
武舉其實不是個新鮮名詞,最初是由武則天創立的,明朝開國也創立了武舉,但製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由於現在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雖然其中佼佼者不少,但是酒囊飯袋更多;再這樣下去,軍隊的戰鬥力很難得到保障。
因此,於謙建議:「正式確立武舉製度,設鄉、會、殿試,從軍隊、民間以及勛貴子弟中選擇可堪造就者;同時,在北京創辦一所武學,挑選一些有誌從軍的青年進行培養,從軍隊挑選一些實戰經驗豐富的將士前來講課,盡快讓大家了解和熟悉戰場。」
這是個很好的建議,贊成者有之,反對的聲音也很大。勛貴們不是很熱心,原因很簡單,現在高級武職基本被勛貴壟斷,一旦新人進來,勢必降低大家的話語權,文臣也很反對,沒看到過藩鎮割據的局麵嗎?這樣抬舉武將,會導致文臣地位下降,國將不國!
然後勛貴就怒了:合著就該重文輕武是吧?你們嘴皮子利索,怎麽不上陣去!我們祖先辛辛苦苦跟著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你們倒好,仗著會讀書就瞧不起我們!
然後吵成一團。
汪舜華沒有猶豫:「親王的墳地五十畝,還嫌不夠?」於是批覆不準。
功臣子弟相繼進京,並在三月舉行了考試,通過後正式授職。
汪舜華在武英殿召見了他們。
基因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老子英雄而狗熊的不少,何況過了這麽些年,誰能保證完全繼承祖上的優良基因?何況有的放逐到偏遠之地,相貌與普通人似乎也沒多大區別。
現在武職考試還不算嚴格,何況都知道這些是元勛之後,又是太後著力的麵子工程,也就沒有過分為難他們,都過了;尤其常寧早在五年前襲懷遠侯,這些年一直在北京勤奮讀書習武,相當能看。
命劉金宣旨:「自昔帝王受命,驅策群力,以有天下。迨區宇既寧,酬庸論功,列爵崇報,一時攀鱗附翼之士,奮起兜牟之中。剖符析圭,爰及苗裔,德意厚矣。我太祖高皇帝開基,凡熊羆之宿將,帷幄之謀臣,生著號,歿襲封。茅土之頒,迨逾百數,而今存者不及三四。觀鐵榜所列,訓誡之辭,則河山之誓,白馬之盟,初意固不其然。高危滿溢,亦其自取焉耳。乃若文皇差靖難之勞,跡參佐命,籍次元功,以視開國諸臣,亦可同年而語。…武王興滅,天下歸心;成季無後,為害何勸?且國家思創造之難,則當隆佐命之恩;修社稷之功,則當篤延世之賞。爵祿命自朝廷,典禮秩於天子。興亡繼絕,討論大政;修復盛典,今日事也。…」
一句話:赦免建文遺臣,不是認可建文帝,隻是不忍心忠臣後代受苦而已。皇帝是太祖太宗的後人,要沿著他們開創的道路走下去。因此在太祖太宗年間因為犯罪被削爵甚至殺頭的沒份,冤不冤枉我說了不算,太祖太宗定的,你找他們去。
畢竟是意外之喜,下麵都是感恩戴德的,叩頭口稱萬歲。
汪舜華跟他們做了一次長談,總不過是那些繼承祖宗遺誌、報效國家的話,尤其不忘叮囑常寧:「當年群小作亂,蒙蔽上聽,致使忠臣被害,骨肉被戕;你家實被連累很多。如今四方多故,你要效仿先祖,努力報國。」
隨後接到廣西消息:「梧州府藤縣累被大藤峽等山蠻賊不時出沒,攻劫縣治,殺擄人民,燒毀房屋,若不早為撲滅,誠恐滋蔓日久,構成大患。」
汪舜華想起來,汪直和明孝宗的母親紀氏都是從大藤峽出來的,貌似王守仁也曾經去平過叛亂,原來現在就開始鬧騰了?那肯定要剿滅,避免坐大。大藤峽在廣西,那裏民風彪悍,不是一般的人能夠製住的,柳溥在歷史上默默無聞,此前倒是打過勝仗,不過賊勢反而越來越大,言官還曾經彈劾他販賣私鹽,看來得換人。
雖然新復封了鄭國公常寧等一大批功臣之後,汪舜華還真不敢把人直接扔到戰場上,溫水能不能煮青蛙不知道,開水到可能直接燙死青蛙。沒經過專業訓練就直接帶領軍隊,尤其到情況複雜的廣西,汪舜華不敢拚這個人品。
歷史上平定大藤峽瑤亂的是誰來著?
不記得了。
不記得也不要緊,有關軍務,和於謙商量。
於謙推薦了致仕右僉都禦史韓雍。
說他致仕,其實很年輕,今年才三十六歲。
韓雍字永熙,長洲人。正統七年進士,授禦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參與鎮壓浙江葉宗留起義及福建鄧茂七起義。
於謙詳細介紹了韓雍的情況:景泰二年,韓雍巡撫江西。因為彈劾寧王做的不法事,引發了寧王的不滿。
有一天,屬下忽然報告寧王的弟弟某郡王來到,韓雍於是稱病請求稍待,暗中派人急速去報告三司,且索求一張白木幾。韓雍跪拜相迎,郡王一進來,就詳細說明兄長叛變的情狀,韓雍推說有耳病聽不見,請郡王寫下來,郡王要紙,左右的人就把白木幾端出來,郡王於是詳細地書寫此事後才離去。韓雍將此事稟秦朝廷,朝廷派使臣查不出任何事跡,這時諸王兄弟正歡樂相聚,請旁人不要多言。使臣回朝後,朝廷判韓雍離間親王之罪,命人韓雍押走,韓雍於是呈上白木幾和郡王親筆寫下的文字,才被釋放;但是為了安撫宗室,景帝還是命韓雍致仕。
汪舜華呆了:「這個韓雍,真的是見識不凡啊!尤其對付寧王兄弟那一招,實在漂亮!」——話說,寧王不就是在正德年間造反的嗎?
既然如此,汪舜華下令,起復韓雍,仍用右僉都禦史,前往廣西平叛。當然後麵的話先省了,先到北京報到,親自麵試之後再說。
兵者,國之大事,汪舜華臨朝後的第一戰,不敢馬虎。
即便如此,韓雍職位太低,肯定鎮不住場子,寧陽侯陳懋和靖遠侯王驥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將,但都已經年近八十,現在連團營的權力都已經交了出來,安心在家養老,最多充當吉祥物前往太廟或者天壽山祭祖,再把人派到廣西去,也太不地道;年輕一輩中,上過戰場的人不多,而且還要考慮到北方才是心腹之患,精兵強將還是應該放在宣府大同等地。
汪舜華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才斷代的痛苦,交代於謙:「在勛貴子弟中選擇年輕英俊的,同時命各衛所舉薦年輕有為的人員送到北京,先到團營操練三個月,然後送集賢院,讓陳懋和王驥傳幫帶!優秀的直接送邊鎮鍛鍊!戰場才是最好的老師,指望宅在軍營裏就能成軍神,做夢!」
於謙皺了皺眉頭,建議恢復武舉、設立武學,畢竟集賢院其實隻是崗前培訓,而將領的培養則是長期的,本來放在一起沒什麽,隻是武將要射箭騎馬打炮什麽的,萬一走火,不是鬧著玩的。
武舉其實不是個新鮮名詞,最初是由武則天創立的,明朝開國也創立了武舉,但製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
由於現在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雖然其中佼佼者不少,但是酒囊飯袋更多;再這樣下去,軍隊的戰鬥力很難得到保障。
因此,於謙建議:「正式確立武舉製度,設鄉、會、殿試,從軍隊、民間以及勛貴子弟中選擇可堪造就者;同時,在北京創辦一所武學,挑選一些有誌從軍的青年進行培養,從軍隊挑選一些實戰經驗豐富的將士前來講課,盡快讓大家了解和熟悉戰場。」
這是個很好的建議,贊成者有之,反對的聲音也很大。勛貴們不是很熱心,原因很簡單,現在高級武職基本被勛貴壟斷,一旦新人進來,勢必降低大家的話語權,文臣也很反對,沒看到過藩鎮割據的局麵嗎?這樣抬舉武將,會導致文臣地位下降,國將不國!
然後勛貴就怒了:合著就該重文輕武是吧?你們嘴皮子利索,怎麽不上陣去!我們祖先辛辛苦苦跟著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你們倒好,仗著會讀書就瞧不起我們!
然後吵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