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收假後,各衙門進入了繁忙狀態,汪太後對內閣的交代,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加上年前的全覆蓋談心談話,大家都精神振奮:難得有這麽個想幹事的,那就乘勢而上吧。當然隻是上書,反正太後說了,不打板子更不殺人,免得用自己的名聲去成全別人的名聲;剩下的,採納不採納都沒什麽要緊,以後能在史書上留一筆就成。
汪舜華和內閣都忙著看奏疏,她把看上去不錯的劃了線,吩咐摘抄下來;可惜自己的想法隻能在心裏勾勒,不能寫下來、畫下來,更不能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否則,得罪了全世界,她會死的很慘。
二月初一日,第一道特赦的聖旨正式發布,汪舜華特地到奉先殿祭拜了祖宗——主要是太祖和太宗,這兩位幹的比較多;同時遣官祭祀太廟、長陵、獻陵、景陵、懷陵,然後帶著皇帝在奉天殿舉行了大朝會。聖旨寫明,樂戶、惰民、丐戶、疍戶等特殊工種,除去賤籍,開豁為民,編入正戶。
與此同時,原先負責慶典及迎接貴賓演奏樂曲事務、同時作為官方妓院的教坊司被撤銷,另設樂府,依舊隸屬禮部,其實也就是換了個名目。
當然職能還是增加了。樂府除了負責宮廷中和韶樂事務,還要採集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與此同時,戲曲的演出管理也歸這個部門。
文武大臣三呼萬歲,其實風聲從去年底傳出來,已經透露了很久,自然當天就收到了不少賀表;宮外更是熱鬧,無數百姓跑到長安門外伏地拜謝——主要是汪太後在民間的風評確實不錯,何況這也確實是大好事,尤其樂戶真情實感,演技又好,他們哭的昏天黑地,帶動周圍知情的不知情的一起哭。
汪舜華登上五鳳樓向大家揮手,派太監傳諭說:「朝廷將加緊研究,爭取早日完成取消賤籍工作,讓大家有出路、有著落。」
這回大家是真的被感動了,叩謝不止、哭聲震天,鞭炮聲、鑼鼓聲響徹雲霄,如果不是宵禁,肯定會鬧一晚上。
光有希望是不行的,否則希望多了就成了失望,進而累積成怨恨。
必須要讓人樹立對朝廷、尤其是對她的信任。
立木為信。隻有朝廷有了威信,各項改革才有了強有力的推動;否則政令不通,她也不過孤家寡人。
信任,是比黃金都珍貴的東西。
接下來一件事就很撓頭了:幹部年輕化的問題。
現在官員確切的說中央官員老齡化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汪舜華對自己工作狂的屬性有相當明確的認知,也知道未來官員們將要承受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因此,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不用她提,胡濙等已經三番四次上書,要求退休,頤養天年。其中有真有假,有虛有實,但隻要是他自己提的,汪舜華批準了,那誰也說不了什麽。
但汪舜華想的不隻是如此,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一是其他官員的想法,她剛臨朝,就調整了一大批官員,人家會怎麽想?畢竟三年不改其政的規矩擺在那裏;其次人才培養的問題。後代有黨校、幹部行政學院,現在隻有翰林院,隻負責編修國史和給皇帝上課,而不給普通管員上課;同時中央官員和地方官員交流的力度不夠,尤其是翰林院等部門的官員,一輩子都在北京供職,不了解民間疾苦,偏偏他們是閣臣的預備役。這些老臣,歷事幾朝,經驗豐富,如果讓他們來給年輕官員上課,絕對是互利共贏;如果以後優秀的地方官員入京,能夠來給這些衙門裏的官員上課,相信他們也別有感觸,地方官責任感和榮譽感也會提升很多,幹事創業也就更有激情了;當然,翰林等部門的官員理論功底深厚,文字功夫紮實,也可以讓他們去上課,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嘛;督察院也可以去進行廉政教育;同時,也讓他們更好地發揮餘熱,備天子顧問。
汪舜華把這個意思和內閣、六部和督察院商量,大家都覺得有點意外,而且覺得似乎沒有必要,但是汪舜華堅持:這個時代,最寶貴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長是有規律的,我們現在就是要盡可能的縮短他們成長成才的周期,幫助他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個部門可以上課程:吏部官員講一下為官要求,戶部講一下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禮部講官場的規矩,兵部去講外部形勢,刑部斷獄之類的能說的更多,工部進行水利方麵的專業技術培養;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門也不能閑著。
明年是鄉試之年,後年出了孝,就要準備會試,一大批新人要上崗,現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麵準備好,到時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於政令暢通。此外,軍隊的青年將領也可以到北京來學習,通過經驗豐富的老將傳幫帶,迅速了解戰場。
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於謙就認為這個提議很好,通過傳幫帶,讓新人迅速適應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礙著自己,更何況,這明顯是一個養老機構,老人們走了,新人就好冒頭;老人也覺得,自己臨了去這麽個地方教授學生,那是大好事,沒看到科舉考試中座師和門生的關係嗎?這樣的集體教學,更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了;何況麵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這難不住禮部和翰林院的才子們。
漢、隋、唐諸朝,有天祿閣、文德殿、文林館、麟趾殿、觀文殿等圖書典藏機構,唐朝又改麗正殿為集賢書院,兼有修撰、侍讀的功能;宋朝創立史館、昭文館、集賢書院,合稱三館,賜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賢院,秩從二品,但已不再是宮廷文人的活動中心。隻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沒有設集賢院。
現在就仍用集賢院的名稱,當然,衙門和官舍什麽的隻有新建,不過這種書院級別很高,規模不會太大,學生頂天了也就三百多號,真要是君臣一起學習,肯定是要進宮,到文華殿或者什麽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隻是要靠近各衙門,長安街上的台基廠能用。這地方原來是太宗營建北京時加工宮殿基座的地方,後來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廠沒有了,用來堆積新柴蘆葦;這是相當大的一片地方,絕對夠用。
然後說職數和級別。唐朝是十八個,不過那時候級別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學士、直學士、判院等官員及下屬,名目就有差不多20種,約100多人,以宰相任學士,稱知院事,另設副知院事。
不過現在這裏肯定不用,隻是顧問和上課,不管藏書修書的事。
那麽,本來準備按翰林院的例,設大學士一人,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各兩人,不過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讀書的,侍講侍讀什麽的都用不著。那就大學士兩人,學士十人;武官能來上課的,基本上都已經躋身爵位,不必用特別的名稱。
當然,編製不一定要占滿。
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負責上課可以,但是平時如果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擾,那就設知院一人、同知院兩人,負責課程安排、學員管理、教師延請之類的,下麵設還有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簿之類的,人員並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級別不能低,建議定為正二品。
汪舜華想了想,能夠到這裏來掛職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員,沒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隻是注意:集賢院十二位學士都必須是退居二線的,當然可以參與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職,支持不包辦,顧問不攬權,放手不旁觀。
知院之類的就無所謂,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來,大家都鬆了口氣。
王直、胡濙等人的辭職申請還是沒能批準,主要是剛說了這件事就批準,好像在這裏等著人家似的;屬官讓吏部先考察著,擇日推薦。
汪舜華和內閣都忙著看奏疏,她把看上去不錯的劃了線,吩咐摘抄下來;可惜自己的想法隻能在心裏勾勒,不能寫下來、畫下來,更不能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否則,得罪了全世界,她會死的很慘。
二月初一日,第一道特赦的聖旨正式發布,汪舜華特地到奉先殿祭拜了祖宗——主要是太祖和太宗,這兩位幹的比較多;同時遣官祭祀太廟、長陵、獻陵、景陵、懷陵,然後帶著皇帝在奉天殿舉行了大朝會。聖旨寫明,樂戶、惰民、丐戶、疍戶等特殊工種,除去賤籍,開豁為民,編入正戶。
與此同時,原先負責慶典及迎接貴賓演奏樂曲事務、同時作為官方妓院的教坊司被撤銷,另設樂府,依舊隸屬禮部,其實也就是換了個名目。
當然職能還是增加了。樂府除了負責宮廷中和韶樂事務,還要採集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與此同時,戲曲的演出管理也歸這個部門。
文武大臣三呼萬歲,其實風聲從去年底傳出來,已經透露了很久,自然當天就收到了不少賀表;宮外更是熱鬧,無數百姓跑到長安門外伏地拜謝——主要是汪太後在民間的風評確實不錯,何況這也確實是大好事,尤其樂戶真情實感,演技又好,他們哭的昏天黑地,帶動周圍知情的不知情的一起哭。
汪舜華登上五鳳樓向大家揮手,派太監傳諭說:「朝廷將加緊研究,爭取早日完成取消賤籍工作,讓大家有出路、有著落。」
這回大家是真的被感動了,叩謝不止、哭聲震天,鞭炮聲、鑼鼓聲響徹雲霄,如果不是宵禁,肯定會鬧一晚上。
光有希望是不行的,否則希望多了就成了失望,進而累積成怨恨。
必須要讓人樹立對朝廷、尤其是對她的信任。
立木為信。隻有朝廷有了威信,各項改革才有了強有力的推動;否則政令不通,她也不過孤家寡人。
信任,是比黃金都珍貴的東西。
接下來一件事就很撓頭了:幹部年輕化的問題。
現在官員確切的說中央官員老齡化是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汪舜華對自己工作狂的屬性有相當明確的認知,也知道未來官員們將要承受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因此,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不用她提,胡濙等已經三番四次上書,要求退休,頤養天年。其中有真有假,有虛有實,但隻要是他自己提的,汪舜華批準了,那誰也說不了什麽。
但汪舜華想的不隻是如此,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一是其他官員的想法,她剛臨朝,就調整了一大批官員,人家會怎麽想?畢竟三年不改其政的規矩擺在那裏;其次人才培養的問題。後代有黨校、幹部行政學院,現在隻有翰林院,隻負責編修國史和給皇帝上課,而不給普通管員上課;同時中央官員和地方官員交流的力度不夠,尤其是翰林院等部門的官員,一輩子都在北京供職,不了解民間疾苦,偏偏他們是閣臣的預備役。這些老臣,歷事幾朝,經驗豐富,如果讓他們來給年輕官員上課,絕對是互利共贏;如果以後優秀的地方官員入京,能夠來給這些衙門裏的官員上課,相信他們也別有感觸,地方官責任感和榮譽感也會提升很多,幹事創業也就更有激情了;當然,翰林等部門的官員理論功底深厚,文字功夫紮實,也可以讓他們去上課,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嘛;督察院也可以去進行廉政教育;同時,也讓他們更好地發揮餘熱,備天子顧問。
汪舜華把這個意思和內閣、六部和督察院商量,大家都覺得有點意外,而且覺得似乎沒有必要,但是汪舜華堅持:這個時代,最寶貴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長是有規律的,我們現在就是要盡可能的縮短他們成長成才的周期,幫助他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個部門可以上課程:吏部官員講一下為官要求,戶部講一下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禮部講官場的規矩,兵部去講外部形勢,刑部斷獄之類的能說的更多,工部進行水利方麵的專業技術培養;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門也不能閑著。
明年是鄉試之年,後年出了孝,就要準備會試,一大批新人要上崗,現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麵準備好,到時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於政令暢通。此外,軍隊的青年將領也可以到北京來學習,通過經驗豐富的老將傳幫帶,迅速了解戰場。
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於謙就認為這個提議很好,通過傳幫帶,讓新人迅速適應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礙著自己,更何況,這明顯是一個養老機構,老人們走了,新人就好冒頭;老人也覺得,自己臨了去這麽個地方教授學生,那是大好事,沒看到科舉考試中座師和門生的關係嗎?這樣的集體教學,更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了;何況麵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這難不住禮部和翰林院的才子們。
漢、隋、唐諸朝,有天祿閣、文德殿、文林館、麟趾殿、觀文殿等圖書典藏機構,唐朝又改麗正殿為集賢書院,兼有修撰、侍讀的功能;宋朝創立史館、昭文館、集賢書院,合稱三館,賜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賢院,秩從二品,但已不再是宮廷文人的活動中心。隻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沒有設集賢院。
現在就仍用集賢院的名稱,當然,衙門和官舍什麽的隻有新建,不過這種書院級別很高,規模不會太大,學生頂天了也就三百多號,真要是君臣一起學習,肯定是要進宮,到文華殿或者什麽地方;因此,要不了多大的地方;隻是要靠近各衙門,長安街上的台基廠能用。這地方原來是太宗營建北京時加工宮殿基座的地方,後來紫禁城建造完成,工廠沒有了,用來堆積新柴蘆葦;這是相當大的一片地方,絕對夠用。
然後說職數和級別。唐朝是十八個,不過那時候級別不高;宋朝的名目很多,學士、直學士、判院等官員及下屬,名目就有差不多20種,約100多人,以宰相任學士,稱知院事,另設副知院事。
不過現在這裏肯定不用,隻是顧問和上課,不管藏書修書的事。
那麽,本來準備按翰林院的例,設大學士一人,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各兩人,不過這不是伺候皇帝太子讀書的,侍講侍讀什麽的都用不著。那就大學士兩人,學士十人;武官能來上課的,基本上都已經躋身爵位,不必用特別的名稱。
當然,編製不一定要占滿。
這些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負責上課可以,但是平時如果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肯定不能叨擾,那就設知院一人、同知院兩人,負責課程安排、學員管理、教師延請之類的,下麵設還有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簿之類的,人員並不多。
既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肯定級別不能低,建議定為正二品。
汪舜華想了想,能夠到這裏來掛職的,基本都是一品大員,沒必要再降低一下;那就直接定為正一品,算是保留或者稍提一下待遇。
隻是注意:集賢院十二位學士都必須是退居二線的,當然可以參與朝政大事,但是不再兼職,支持不包辦,顧問不攬權,放手不旁觀。
知院之類的就無所謂,知院五品,同知院正六品,博士等官正七品以下有差。
事情定了下來,大家都鬆了口氣。
王直、胡濙等人的辭職申請還是沒能批準,主要是剛說了這件事就批準,好像在這裏等著人家似的;屬官讓吏部先考察著,擇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