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災異頻繁,兵科都給事中葉盛奏陳弭災防患八事,景帝嘉納。
中秋節前,宮裏釋放了一批宮女,這回規模就小的多了,隻有兩三百人;新人早在端午節以後就入了宮,之所以拖延到現在,一是各方麵事情還需要交接;二是朝廷事情多,國庫又沒錢;三是汪皇後和太上皇扯皮。
按照汪舜華的提議,是年滿二十歲,沒有接受過寵幸也沒有份位的女子,都應該放出宮;但是去年太上皇要了一批人過去,其中自然有很多接近到齡的。
汪舜華出了月子,就忙著這件事,她跟錢皇後商量,開具了名單,但事情讓太上皇知道了,他不同意。
不要懷疑,歷史上的明英宗就是一個無比摳門的人。即便是蓋章真愛的錢皇後,待遇在明朝所有皇後中也是墊底,勉強和憲宗隻當了一個月皇後的吳廢後持平,兩個弟弟在土木堡殉難,沒有得到任何追贈;周貴妃是小叔子給的身份和待遇,至於其他的嬪妃,更是不值得一提;而為了一條玲瓏玉帶,就直接抄了有恩於周貴妃母子的汪皇後的家。這位天子在財貨問題上,是相當能拎得清。
何況現在他躺在病床上,本來心情就不好,汪舜華提出要人,更是覺得這個女人不懷好意,是要來搶他的東西,因此死活不答應。
汪舜華沒辦法跟他講理,也不想和他講理,於是找錢皇後和周貴妃去勸,就說宮裏馬上要進新人,答應優先把出色的放到仁壽宮來。
太上皇還是不答應。
汪舜華無可奈何,就說你要留哪些人,先開個單子,回頭我跟聖上去說,早點把封號定下來,宮女才能安心留下來。
太上皇這才同意了,不過又覺得不能便宜了景帝,於是把這大半年來接受了寵幸的都列了一遍——這也不算過分。隻是現在皇帝隻能有二貴妃四妃六嬪,太上皇是不願意承認的,不想依弟弟的規矩,反正不是自己出錢,就盡量給自己的女人好一點的待遇。
汪舜華倒是沒有反對,畢竟當初說過,這個規矩從景帝這裏執行,因此答應了。
太上皇列出的名單不算少。歷史上,英宗有20多位後妃,其中不少是在南宮納的,劉敬妃、樊順妃等人的年齡都比他大出不小,可以說,南宮有臉麵的都被他老人家寵幸了;這回這些女人大多被放出了宮,但他自己挑選了兩百多號人,都是年輕貌美的,自然更不會浪費。因此,這半年多以來,已經相繼有好幾位女子傳出了喜訊,景帝為此很是憤恨不平。
現在汪舜華就拿著這份20多人的名單,找景帝商量。景帝大筆一揮,同意了,養幾個女人而已,花不了多少錢,正好讓大家都看看,在錢皇後癡心一片的同時,他那位好哥哥是怎麽回報的。
八月初,正式進萬恭妃為貴妃,另外冊封楊氏為安妃,她已經懷孕,年底生下四女崇德公主;此外,冊封魏氏為德妃,林氏為淑妃,她也懷孕了,次年二月生下皇五子見澍;王氏為賢妃,劉氏為麗妃,武氏為昭妃,此外還有劉恭妃、李賢妃、趙莊妃、張成妃、餘充妃、陳麗妃、王貞妃等一撥人;隻是王惠妃的一兒一女都夭折,她自己忍受不了,七月裏去了,追諡端靖。
禮部念著這一長串的名號,下麵都覺得有點堵,錢皇後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沒想到這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還包括太上皇在病床上躺的三個月時間,他居然有了這麽多嬪妃;這樣一看,景皇帝簡直就是不近女色的勞模了。
於是,大家勸說皇帝,你也要注意子嗣繁衍,現在宮女進宮了,選幾個冊封吧。
景帝暫時還沒想過這件事,畢竟汪舜華早就出了月子,能夠侍寢了。他已經習慣了和汪皇後在一起,其他的女人,暫時還沒想過。
當時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
隻是汪舜華看出了景帝的失落,於是勸說要不冊立見泓為王吧——景帝肯定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是自己又不是老病不能生育;與其讓景帝提出來,還不如自己提出來;再說,雖然汪舜華還沒賢惠大度到對自己老公和別的女人生的孩子也能視如己出,但見泓從禮法上畢竟也算自己的兒子,杭貴妃也不是什麽狐媚妖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既然總是要留後路,當然是自己的兒子更靠譜。
景帝點頭,不能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做了親王,也算是不枉辛苦一場,雖然遠遠不夠。
很快見泓被封為榮王,還要推恩杭貴妃的娘家,隻是不高,杭貴妃的父親杭昱授正五品錦衣衛千戶而已,和周貴妃家族是一個待遇。
杭貴妃感激涕零,甚至提出把兒子交給皇後撫養。汪舜華知道她的心意,杭貴妃並不得寵,皇帝一年半載都難得去她宮裏一回,能封為貴妃,完全是因為有皇帝唯一的兒子;甚至可以說,景帝後宮除了自己,目前就沒有一個有存在感的。為了兒子有更好的前程,這才割捨母子親情;不過她沒有答應,說是膝下有兩位公主,還有一群忠良後代要照顧;再說孩子還小,不要離了親娘,再說,不管是不是在我身邊養大,他都是我的兒子;其實心裏還有點隱隱的擔心,畢竟杭貴妃所生的兒子歷史上夭折,她也怕萬一沒有保住,自己可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杭貴妃千恩萬謝的走了,汪舜華深深嘆氣,老天爺關了一道門,總算沒忘記開一扇窗,否則她真的可能憋死。
群臣沒有反對,他們不怕景帝冊封自己的兒子,反正太上皇的兒子差不多年齡都冊封了,皇帝自己的兒子不能得到冊封,反而奇怪;他們擔心的是,皇帝提出要換太子,那麽,才真的不好收拾。
中秋節過後,景帝提拔剛做都給事中不滿一年的金達為從三品河間府長蘆都轉鹽運使,當然比這更重要的設置漕運總督一職。
漕運就是水運。國家經濟重心在江南,行政中心在北京,因此由沿海省份徵收米石,沿運河直達北京,故稱漕糧。
明朝將元代改造取直後的京杭大運河進一步疏通,通過構築山東境內號稱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使京杭運河成為經濟流通和政治統治賴以維繫的交通生命線。為了確保這條生命線的暢通,明朝幾乎是不計成本地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給以保障,這也就體現在對運河事務管理的漸趨規範和加強。
明初沿襲元代的辦法,最初時設置京畿都漕運司。洪武元年置漕運使,僅正四品。因為天下財富糧食多出在南方,而京城在南京,漕務不忙,故至十四年罷廢。太宗擬遷都北京,自永樂二年,始設漕運總兵官,專門負責治理漕務,當時還設有副總兵、漕運參將,與總兵官一起統領官軍海運。後來海運罷廢了,便專門督理內河漕運。因為漕運離不開河道,天順元年又令漕運總兵官兼理河道管理。漕河運糧是有一整套人馬的,各省設把總,由漕運總兵官、漕運參將統領把總都指揮,分統各衛所漕運。
第一任漕運總兵官是平江伯陳瑄,他負責整個漕運的全部職責,包括海運、河運和陸運。海運由海路進行,河運則循元人初道,由南運河向西北,過黃河水陸並用達北京。自永樂九年會通河成,京杭大運河修復,廢止海運、陸運,單用河運。此後陳瑄在沿運各處,特別是在淮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循宋代喬維嶽故沙河故道,修通了清江浦,避免了五壩盤駁,和淮河沉溺的風險。
在這其間,陳瑄到處奔波,基本上無固定官所。宣德二年,朝廷命漕運總兵官開府淮安,並加鎮守淮安的職銜,所以又稱鎮守淮安總兵官。陳瑄總管漕運30年,於宣德八年卒於淮安任所。接任漕運總兵官者,多為開國功臣的後裔,他們世襲侯爵或者伯爵。陳瑄一家就有2人先後擔任過這一職務,包括陳瑄和曾孫陳銳、玄孫陳熊、六代孫陳王謨。孫子陳豫雖未任過漕運總兵官,但曾於景泰五年與江淵撫循江北及魯豫水災,請求朝廷築淮安月城以護常盈倉。淮安人民非常感激陳瑄,在清江浦為他立了一座陳公祠。
宣德年間,漕運事務逐漸繁忙,而漕運又廣泛牽涉到各省行政、軍務,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所以朝廷經常臨時派遣侍郎、都禦史、少卿等文職官員參與督運。至景泰二年,漕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加上景帝想轉移朝野上下對老哥的注意力,於是和群臣商量加強對運河的管理。大家也都認為,文官的參與必須常態化,於是命王竑以副都禦史為漕運總督,全稱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常駐淮安,與武臣一同治理漕運,俗稱文武二院。文臣負責與各省糧道,共同按規定將應徵的漕糧徵集起來;武臣負責押運進京,即所謂文督催,武督運。
王竑字公度,號休庵,致仕後改戅庵,湖北江夏人,生於河州。正統四年進士,授戶部給事中,豪邁負氣節,正色敢言,土木之變,奮臂率眾擊斃王振黨羽錦衣指揮馬順,名震天下,也先入犯,受命受禦京城,擢右僉都禦史,尋督漕運,再撫淮、揚,憲宗初,官兵部尚書。歷史上因事與李賢不合,憤然求去,居家二十年不得其用。
中秋節前,宮裏釋放了一批宮女,這回規模就小的多了,隻有兩三百人;新人早在端午節以後就入了宮,之所以拖延到現在,一是各方麵事情還需要交接;二是朝廷事情多,國庫又沒錢;三是汪皇後和太上皇扯皮。
按照汪舜華的提議,是年滿二十歲,沒有接受過寵幸也沒有份位的女子,都應該放出宮;但是去年太上皇要了一批人過去,其中自然有很多接近到齡的。
汪舜華出了月子,就忙著這件事,她跟錢皇後商量,開具了名單,但事情讓太上皇知道了,他不同意。
不要懷疑,歷史上的明英宗就是一個無比摳門的人。即便是蓋章真愛的錢皇後,待遇在明朝所有皇後中也是墊底,勉強和憲宗隻當了一個月皇後的吳廢後持平,兩個弟弟在土木堡殉難,沒有得到任何追贈;周貴妃是小叔子給的身份和待遇,至於其他的嬪妃,更是不值得一提;而為了一條玲瓏玉帶,就直接抄了有恩於周貴妃母子的汪皇後的家。這位天子在財貨問題上,是相當能拎得清。
何況現在他躺在病床上,本來心情就不好,汪舜華提出要人,更是覺得這個女人不懷好意,是要來搶他的東西,因此死活不答應。
汪舜華沒辦法跟他講理,也不想和他講理,於是找錢皇後和周貴妃去勸,就說宮裏馬上要進新人,答應優先把出色的放到仁壽宮來。
太上皇還是不答應。
汪舜華無可奈何,就說你要留哪些人,先開個單子,回頭我跟聖上去說,早點把封號定下來,宮女才能安心留下來。
太上皇這才同意了,不過又覺得不能便宜了景帝,於是把這大半年來接受了寵幸的都列了一遍——這也不算過分。隻是現在皇帝隻能有二貴妃四妃六嬪,太上皇是不願意承認的,不想依弟弟的規矩,反正不是自己出錢,就盡量給自己的女人好一點的待遇。
汪舜華倒是沒有反對,畢竟當初說過,這個規矩從景帝這裏執行,因此答應了。
太上皇列出的名單不算少。歷史上,英宗有20多位後妃,其中不少是在南宮納的,劉敬妃、樊順妃等人的年齡都比他大出不小,可以說,南宮有臉麵的都被他老人家寵幸了;這回這些女人大多被放出了宮,但他自己挑選了兩百多號人,都是年輕貌美的,自然更不會浪費。因此,這半年多以來,已經相繼有好幾位女子傳出了喜訊,景帝為此很是憤恨不平。
現在汪舜華就拿著這份20多人的名單,找景帝商量。景帝大筆一揮,同意了,養幾個女人而已,花不了多少錢,正好讓大家都看看,在錢皇後癡心一片的同時,他那位好哥哥是怎麽回報的。
八月初,正式進萬恭妃為貴妃,另外冊封楊氏為安妃,她已經懷孕,年底生下四女崇德公主;此外,冊封魏氏為德妃,林氏為淑妃,她也懷孕了,次年二月生下皇五子見澍;王氏為賢妃,劉氏為麗妃,武氏為昭妃,此外還有劉恭妃、李賢妃、趙莊妃、張成妃、餘充妃、陳麗妃、王貞妃等一撥人;隻是王惠妃的一兒一女都夭折,她自己忍受不了,七月裏去了,追諡端靖。
禮部念著這一長串的名號,下麵都覺得有點堵,錢皇後的情況大家都看到了,沒想到這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還包括太上皇在病床上躺的三個月時間,他居然有了這麽多嬪妃;這樣一看,景皇帝簡直就是不近女色的勞模了。
於是,大家勸說皇帝,你也要注意子嗣繁衍,現在宮女進宮了,選幾個冊封吧。
景帝暫時還沒想過這件事,畢竟汪舜華早就出了月子,能夠侍寢了。他已經習慣了和汪皇後在一起,其他的女人,暫時還沒想過。
當時打了個哈哈,就過去了。
隻是汪舜華看出了景帝的失落,於是勸說要不冊立見泓為王吧——景帝肯定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是自己又不是老病不能生育;與其讓景帝提出來,還不如自己提出來;再說,雖然汪舜華還沒賢惠大度到對自己老公和別的女人生的孩子也能視如己出,但見泓從禮法上畢竟也算自己的兒子,杭貴妃也不是什麽狐媚妖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既然總是要留後路,當然是自己的兒子更靠譜。
景帝點頭,不能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做了親王,也算是不枉辛苦一場,雖然遠遠不夠。
很快見泓被封為榮王,還要推恩杭貴妃的娘家,隻是不高,杭貴妃的父親杭昱授正五品錦衣衛千戶而已,和周貴妃家族是一個待遇。
杭貴妃感激涕零,甚至提出把兒子交給皇後撫養。汪舜華知道她的心意,杭貴妃並不得寵,皇帝一年半載都難得去她宮裏一回,能封為貴妃,完全是因為有皇帝唯一的兒子;甚至可以說,景帝後宮除了自己,目前就沒有一個有存在感的。為了兒子有更好的前程,這才割捨母子親情;不過她沒有答應,說是膝下有兩位公主,還有一群忠良後代要照顧;再說孩子還小,不要離了親娘,再說,不管是不是在我身邊養大,他都是我的兒子;其實心裏還有點隱隱的擔心,畢竟杭貴妃所生的兒子歷史上夭折,她也怕萬一沒有保住,自己可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杭貴妃千恩萬謝的走了,汪舜華深深嘆氣,老天爺關了一道門,總算沒忘記開一扇窗,否則她真的可能憋死。
群臣沒有反對,他們不怕景帝冊封自己的兒子,反正太上皇的兒子差不多年齡都冊封了,皇帝自己的兒子不能得到冊封,反而奇怪;他們擔心的是,皇帝提出要換太子,那麽,才真的不好收拾。
中秋節過後,景帝提拔剛做都給事中不滿一年的金達為從三品河間府長蘆都轉鹽運使,當然比這更重要的設置漕運總督一職。
漕運就是水運。國家經濟重心在江南,行政中心在北京,因此由沿海省份徵收米石,沿運河直達北京,故稱漕糧。
明朝將元代改造取直後的京杭大運河進一步疏通,通過構築山東境內號稱水脊的南旺分水工程,使京杭運河成為經濟流通和政治統治賴以維繫的交通生命線。為了確保這條生命線的暢通,明朝幾乎是不計成本地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給以保障,這也就體現在對運河事務管理的漸趨規範和加強。
明初沿襲元代的辦法,最初時設置京畿都漕運司。洪武元年置漕運使,僅正四品。因為天下財富糧食多出在南方,而京城在南京,漕務不忙,故至十四年罷廢。太宗擬遷都北京,自永樂二年,始設漕運總兵官,專門負責治理漕務,當時還設有副總兵、漕運參將,與總兵官一起統領官軍海運。後來海運罷廢了,便專門督理內河漕運。因為漕運離不開河道,天順元年又令漕運總兵官兼理河道管理。漕河運糧是有一整套人馬的,各省設把總,由漕運總兵官、漕運參將統領把總都指揮,分統各衛所漕運。
第一任漕運總兵官是平江伯陳瑄,他負責整個漕運的全部職責,包括海運、河運和陸運。海運由海路進行,河運則循元人初道,由南運河向西北,過黃河水陸並用達北京。自永樂九年會通河成,京杭大運河修復,廢止海運、陸運,單用河運。此後陳瑄在沿運各處,特別是在淮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循宋代喬維嶽故沙河故道,修通了清江浦,避免了五壩盤駁,和淮河沉溺的風險。
在這其間,陳瑄到處奔波,基本上無固定官所。宣德二年,朝廷命漕運總兵官開府淮安,並加鎮守淮安的職銜,所以又稱鎮守淮安總兵官。陳瑄總管漕運30年,於宣德八年卒於淮安任所。接任漕運總兵官者,多為開國功臣的後裔,他們世襲侯爵或者伯爵。陳瑄一家就有2人先後擔任過這一職務,包括陳瑄和曾孫陳銳、玄孫陳熊、六代孫陳王謨。孫子陳豫雖未任過漕運總兵官,但曾於景泰五年與江淵撫循江北及魯豫水災,請求朝廷築淮安月城以護常盈倉。淮安人民非常感激陳瑄,在清江浦為他立了一座陳公祠。
宣德年間,漕運事務逐漸繁忙,而漕運又廣泛牽涉到各省行政、軍務,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所以朝廷經常臨時派遣侍郎、都禦史、少卿等文職官員參與督運。至景泰二年,漕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加上景帝想轉移朝野上下對老哥的注意力,於是和群臣商量加強對運河的管理。大家也都認為,文官的參與必須常態化,於是命王竑以副都禦史為漕運總督,全稱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常駐淮安,與武臣一同治理漕運,俗稱文武二院。文臣負責與各省糧道,共同按規定將應徵的漕糧徵集起來;武臣負責押運進京,即所謂文督催,武督運。
王竑字公度,號休庵,致仕後改戅庵,湖北江夏人,生於河州。正統四年進士,授戶部給事中,豪邁負氣節,正色敢言,土木之變,奮臂率眾擊斃王振黨羽錦衣指揮馬順,名震天下,也先入犯,受命受禦京城,擢右僉都禦史,尋督漕運,再撫淮、揚,憲宗初,官兵部尚書。歷史上因事與李賢不合,憤然求去,居家二十年不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