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兵敗如山倒,英宗不是沒想過突圍的。當時四川道禦史申佑隨侍帝駕,為他擋敵開路,以致血濺帝衣,然終不能脫困。英宗下令選與自己相貌相似的大臣,代乘帝輿突圍。申佑與英宗年齡相當,所以乘上龍車,吸引瓦剌軍。最後壯烈殉國,年僅22歲。


    申佑字天賜,務川人,正統十年進士,授授四川道監察禦史。他天性孝友,童年時期,隨父上山,有老虎襲擊其父,他手執木棍,追打老虎,老虎棄之而去;進入國子監讀書,祭酒李時勉因談論時事觸怒英宗,被下獄並帶枷示眾。申佑挺身而出,倡儀六館學生齊聚皇宮門外,槌鼓請願,願意以身代替師難,英宗被迫開釋李時勉;代宗即位後,褒獎了申佑的壯烈行為;但英宗復位,對土木之變中死難之臣均予追封,唯獨缺申佑之名。直到弘治年間禮部右侍郎程敏政上書為其抱不平:前禦史申佑烈加嵇侍中,而報不及一斷臂女子,國祀無聞,裏中不嚐一豆,蔭襲忘其裔葉。嘉靖年間,又對他進行了表彰,這才稍微知名。


    虎口活父,劍下全君,生民以來無比忠孝;


    天上遊龍,人間瑞鳳,霜露所墜莫不尊親。


    然而,麵對潮水般湧來的瓦剌士兵,英宗終於放棄了。


    他索性跳下馬來,麵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不一會兒,瓦刺兵衝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明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眾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


    賽刊王在問英宗時,英宗反問: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


    賽刊王感到明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派人報告也先。


    也先第二天才得到消息,整個人處在一種極度的眩暈之中。他簡直不敢相信,勝利來得如此巨大,而又如此迅速,完全超出了他預設的劇本了。


    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機會來了!


    他立即去請安磕頭,行君臣禮,獻上各種野味美食。


    當然,這是英宗自己的說法,真是的情況如何,並不得而知;比較明確的,當時中官、從臣皆奔散,喜寧投降,並把明朝的虛實告訴給也先。惟錦衣衛校尉袁彬陷於敵陣,被派來服侍英宗。


    以真命天子自居的英宗並不知道,這個叫也先的人是一個真正的強人。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派長子朮赤前去招撫衛拉特人,就是瓦刺人的祖宗。衛拉特人很識時務,主動接受了招撫,其首領忽都合別乞成了成吉思汗的親家。


    元朝退回草原後,力量衰弱,控製力下降。衛拉特人在其首領猛哥帖木兒的率領下日益強盛,不再聽從元廷調遣。繼承猛哥帖木兒事業的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三個首領更支持也速迭爾弒君篡位,從而成為把持北元朝廷的力量。


    1388年,北元君臣遭到衛拉特貴族支持的也速迭爾襲擊殺死,馬哈木乘機會擁立也速迭爾為大汗,自任太師,建立了西汗廷,開始了與蒙古本部東汗廷的較量。


    永樂年間,對北邊勢力,太宗奉行誰強就打誰的政策。太宗死後,瓦剌人控製的西汗廷逐漸占據了上風,到了脫歡時代已經幾乎統一了大草原,並且擁立勢力微乎其微的脫脫不花為大汗,挾天子以令諸侯。


    1220年,脫歡病逝,將自己的功業和成為可汗的夢想,留給了兒子也先,此前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出色的軍事家。


    東察合台汗國是也先升級打怪的第一個對象。


    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台汗國在1322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察合台汗國後被鐵木爾帝國取代;而東察合台汗國則一直堅持了下來,到1212年時,第八位可汗歪思汗成為統治者。


    歪思汗是一位雄主,即位後放逐了曾經擁立過六位察合台汗的權臣忽歹達,獨掌大權。身為一個虔誠的教徒,他頻頻向外發動聖戰。


    脫歡時代,因為衛拉特人都不信教,歪思汗視為異教徒,屢屢發兵來犯。


    脫歡自然不能坐視西部邊陲出事,何況那裏還是自己家族的龍興之地,於是派出兒子也先前去經略。


    初出茅廬的也先激情澎湃,幾乎不間斷對歪思汗發動攻擊,史書記載雙方總共打了六十一次仗,除了一次之外,每次都取得勝利。歪思汗損兵折將,喪城失地,在明拉克一戰中,自己也被俘虜。也先表現的相當大度,將之釋放。


    可歪思汗並不甘心,再次提兵來戰,結果不久又在吐魯番被也先俘虜。這回也先不打算無條件放人,必須得到某種保證。歪思汗不得不將妹妹哈尼木公主嫁給也先。


    從此,歪思汗終於願賭服輸,不再與也先交兵。也先也放過了大舅哥,開始向北部經營,降服了乞兒吉斯人,也就是後來的柯爾克孜人。


    有這樣顯赫的戰功,又是嫡長子。也先承襲父職,當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也先不僅能打仗,政治手腕也很成熟。對於岱總汗脫脫不花十分恭敬,幾乎所有大事都以大汗的名義行事,而脫脫不花也想在和平中壯大自己的實力,於是心甘情願的成為也先的助手。


    一切後顧之憂都已經排除,也先可以放心實施建立自己帝國的計劃了。


    他的運氣非常好。當時仁宗、宣宗都已去世,在位五年的英宗也隻有12歲。要命的是在太皇太後張氏和三楊或去世或致仕後,王振接管了朝政。


    當時王振一門心思想抓權,對於邊防不再關心,自然邊防鬆懈。


    吞併諸衛,正是也先初期目標。


    明初,明廷在遼東地區設置兀良哈、泰寧和福餘三衛。安置歸附的蒙古部落。在西北設置哈密、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和赤斤蒙古諸衛。作為明王朝護衛邊疆的屏蔽,尤其是朵顏三衛,更在太宗靖難之役中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這些衛對於明廷隻是名義上隸屬,實際上一直處於獨立自治狀態。在蒙古與明的戰爭中右逢源,對誰都不是死心塌地。


    朵顏三衛因為太宗許諾賜予大寧之地食言,一度成為邊患,後歸附阿魯台,阿魯台敗亡後重新向明朝臣服,但實際上獨立發展。


    而西北諸衛中的哈密、安定、阿端和曲先等衛的統治者是察合台第六子拜答兒的後裔。不但在元朝時封爵顯赫,明朝對之也是封王、賜印,完全是一個個自主小王國。赤斤蒙古衛的首領冒稱為蒙古丞相之後裔,也是福威自操,拿全額的俸祿,隻履行願意履行的義務。


    朵顏三衛首先成為也先的目標。


    也先先禮後兵,促成脫脫不花汗迎娶嫩科爾沁郭爾羅斯部首領沙布丹之女為妻,自己則娶泰寧衛首領拙赤之女為妻,希望以此籠絡朵顏三衛;可事與願違,諸衛首領更傾向於脫脫不花汗,逐漸成為脫脫不花的直屬部落,同時仍堅持與明朝的朝貢關係,對這位太師並不買帳。


    敬酒不吃,隻好吃罰酒。1222年,也先率大軍進攻朵顏三衛。


    三衛首領本與建州女真爭鬥,突然被攻,腹背受敵,頓時大困,各首領先後被殺,也先幾殲三衛達子;之後,也先又掃蕩女真諸部,一路北上,直抵黑龍江,在受到野人女真的阻擊後才撤軍。


    收拾朵顏三衛的同時,也先也在西北方向下手。


    相對於對付朵顏三衛的鐵血手段,也先在收復西北諸衛時則要溫柔的多。脫歡在世時,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哈密王卜答施裏,生下了王子道瓦答施裏,後繼位為哈密王。哈密王數代都很庸懦,無法控製領地內的局勢,權臣趁機架空王權。也先於是派兵進駐哈密,幫助外甥剪除權臣,安定局勢。道瓦答施裏對這位舅舅感激涕零,遂歸附也先。


    西北諸衛中,哈密最大,哈密王的態度迅速帶動了其他首領,紛紛向也先投效。1222年,沙州衛首領喃哥接受也先以大汗名義授予的平章職銜,其弟鎖南奔被封為祁王,其餘頭領為參政、三平章、大使等。同年,赤斤蒙古衛首領阿速與也先聯姻,接受蒙古印誥,確立臣屬關係。1222年,罕東衛首領班麻思結也與也先結為姻親。


    原本是明朝西陲屏蔽的西北諸衛幾年之內便改換門庭。也先在其地恢復了元代甘肅行省的建製,統一管轄諸衛事宜。


    到1228年,也先掌握實權的蒙古汗廷控製了東起女真,西達哈密及其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抵葉尼塞河上遊,南臨長城的廣袤地區,漠北東西萬裏,無敢與之抗者。也先手下的精銳騎兵已經達到18萬之巨。


    明朝對此變化知曉多少,不得而知。


    正統十二年,1223年,也先召集朝會,決定南征明朝。脫脫不花汗自然知道也先的目的決不會是求大元一統天下,而是為篡位做準備,於是堅決反對。其時,東北的戰事還未平息,也先便暫時作罷。


    而現在,大漠南北盡數平定,也先再次把南征提上議事日程。脫脫不花汗、知院阿剌都表示反對,但懾於其威,又沒有拿得出手的理由,違心贊同。


    其實以也先的想法,並不是要以此消滅明朝。他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實力,而是要使其田不得耕,民不得息,削弱明朝實力。隻要明朝皇帝喪失幹涉北元內政的能力便達到目的。


    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上天會如此垂愛他,送給他一個百年不遇的豬對手。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一日,按照計劃,也先以四路大軍直逼明邊:自己率軍進攻大同;脫脫不花汗率軍進攻遼東;阿剌知院進攻宣府;將軍阿樂楚攻打陝西。


    七月三十日,也先率軍到達大同,首戰擊敗明朝參將吳浩所部,斬吳浩,攻陷大同邊外諸堡。


    八月三日,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在太監郭敬的監督下與也先激戰於陽和。明軍師無紀律,全軍覆沒,宋瑛、朱冕均棄屍戰場;石亨隻身逃回大同;郭敬躲藏於草叢中,倖免一死。


    同時,知院阿剌所部直抵宣府,圍困馬營,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永寧,擊斃守備孫剛,直逼居庸關。


    將軍阿樂楚所部到達陝西鎮夷所後,與明朝總兵官任禮、都督劉永、鎮守肅州衛指揮胡麟激戰於臨水堡之西,大敗明軍,斬胡麟與左參將阮和、穀聰。接著,又敗右參將都指揮劉震等,斬殺指揮閻震。虜獲人畜萬餘。


    四路大軍中,脫脫不花汗最不願作戰,很不賣力,但也收穫頗豐。到達廣寧附近時,明朝總兵官王翱閉門自守,不敢迎戰。脫脫不花汗於是將廣寧衛和遼東衛之間的站路破壞殆盡,擄掠人、畜數萬。


    也就是這個時候,明朝上下群情激憤,不懂軍事的王振偏偏想建功立業,以此攫取更豐厚的政治資本,留下千秋萬代的名聲,於是慫恿英宗出征,正和年少輕狂、想要光大祖先事業的英宗一拍即合。


    接下來的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