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結束後,一位從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趕來聽魯迅演講的女大學生李雯芳站了起來,問魯迅道:“先生,最近有很多報紙說你抹黑中國傳統文化,罵你不愛國,你是這樣的人嗎?”
魯迅聽了,嚴肅回答說:“批評傳統就是不愛國?這豈不是荒謬絕倫嗎,我早就寫過公開的文章駁斥這些無知的人。當然,中國的傳統文明,也有很好的東西。實質上,中國史與西洋史不同。我們的周朝,不是曇花一現的希臘,文化燦爛,詩書禮樂,代代相傳;我們的漢朝和唐朝,雄偉壯麗,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復興的羅馬。我們中國人具有西洋人所沒有的韌性,朝代雖有興亡,國勢雖有盛衰,但是我們的民族,中華文明自從埃及、巴比倫之時便一直屹立於東亞,不曾消亡,如果一棍子全部打死,不合常理。我不主張把傳統文化當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扔掉。我主張要進行有甄別的揚棄。另外,我這裏特別聲明:愛國是人的天性。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愛無中生有地批評別人不愛國,來彰顯自己愛國,實際上,別人指出問題,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總喜歡指責提出問題的人是抹黑中國,這哪是正常人類的思維呢?一個不黑的東西,別人說幾句話,就可以抹黑嗎?歷史上,隻有像趙高那樣的奸詐強權者可以指鹿為馬,混淆是非。我覺得我非常愛國。有些當官的以及他們的走狗太無恥,一邊魚肉老百姓,還想老百姓為他們唱讚歌,老百姓罵罵娘,就說是抹黑中國,這豈不是做了妓女還想立牌坊?”
魯迅幽默的回答,讓在場的學生都哈哈大笑。魯迅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說:“年輕人,如果你因為有勇氣去按你自己的想法做事,並隻對你自己的生命負責,就被人們稱為自私,你獨立的思想被稱為傲慢,你絕不妥協的正直被稱為殘酷,你因為有著探索和發現的遠見和思想而被稱為不愛國者,你追求理想的力量和自我約束被稱為無情,你這個最有良心的人被譏諷為‘庸俗的物質主義者’,你不必懊惱,堅持做你自己的英雄就可以了。”
魯迅的演講,說到了年輕人的心坎裏,會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但一些報紙轉發了魯迅的演講後,在社會上又引起的爭議不小。在國會裏,一些保守的議員們也議論紛紛,李經述便去國會作了《何為強國》的主題報告。
那天的會場很安靜,議員們都正襟危坐。李經述望著下麵坐著的議員們,那些保守派一個個眉頭緊鎖,仿佛有什麽災難,他笑著說:“我注意到最近有關儒家傳統文化的爭議聲很大。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實現現代化,實現富強、文明、民主的國家始終無法繞過去的坎,因為幾千年了,這種文化和道德的血液,已經進入我們每一個人的潛意識。我們無法否認,儒家始終輕視工商與實業,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儒家的經濟倫理觀,認為財富的積累,不過是實現道德生活的手段,反對競爭,“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儒家經典中,很少闡述優勝劣敗的道理,更反對到外麵的世界探索和冒險,在歷史上為什麽沒有開出科學與民主之花,儒家信奉的安土重遷,適用於農業社會,不適合發展商業的市場經濟。魯迅的很多觀點,最近引起很大的爭議,我是贊成的,商業社會自由買賣、公平交易,這的確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君子要高尚得多。
諸位想一想,何為強國?國家絕對不是統治階級壓迫被統治階級的暴力機器,國家是由一個個的有血有肉的人組成的,這些人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我們之所以要有國家,是因為我們想在一起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一部分人壓榨另一部分人。
我的朋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幾十年前就來到中國,他看到了種種匪夷所思的苦難,做出了診斷:中國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現代科技,而是基礎文明。所謂基礎文明,指的就是契約精神、公民的權利意識,還有對民主政治和個人自由的理解,這些東西每個人都該懂得,除非你還是個野蠻人。
我認為以下的觀念,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取決於它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長城之堅固,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泰西有句話,‘我熱愛我的國家,但警惕我的政府!’用英文說,就是公民挑剔政府,批評其不合理的政策,便是愛我們的國家。但你辱罵普通人,並對其造成了實際危害,就會被嚴懲。我想,這將是中國成為強國的基石。因為隻有這樣,個人才會有創新的思想,社會才不是一團死水,才會有新的發明創造,人民才會有更好的生活。我希望我們未來的國家,法律比總統更可靠,民生比政治更符合需求,教育能讓人看到希望。”
李經述講到這裏,參議院議長容閎帶頭鼓掌,國會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李經述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繼續說:“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要建立法製國家,這是什麽意思?”
有一些議員回答說:“每一個公民必須守法”。
李經述說:“錯,我的理解,是政府必須守法。人民好比林中之鳥,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在森林裏繁衍生息,盡情歡歌,為什麽要花錢養著獵人,那是為了保護整個森林。但是,什麽能保證貪婪的獵人,不把槍口對準他們?隻有靠法律。所以,人民在賦予獵人獵槍時,就要有法律,規定獵人的獵槍,隻能槍口對外。一個法製國家,它必然要求每個公民行使監督政府的權利,來確保政府權力受到約束,確保獵人的槍口,無法對準他們。”
魯迅聽了,嚴肅回答說:“批評傳統就是不愛國?這豈不是荒謬絕倫嗎,我早就寫過公開的文章駁斥這些無知的人。當然,中國的傳統文明,也有很好的東西。實質上,中國史與西洋史不同。我們的周朝,不是曇花一現的希臘,文化燦爛,詩書禮樂,代代相傳;我們的漢朝和唐朝,雄偉壯麗,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復興的羅馬。我們中國人具有西洋人所沒有的韌性,朝代雖有興亡,國勢雖有盛衰,但是我們的民族,中華文明自從埃及、巴比倫之時便一直屹立於東亞,不曾消亡,如果一棍子全部打死,不合常理。我不主張把傳統文化當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扔掉。我主張要進行有甄別的揚棄。另外,我這裏特別聲明:愛國是人的天性。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愛無中生有地批評別人不愛國,來彰顯自己愛國,實際上,別人指出問題,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總喜歡指責提出問題的人是抹黑中國,這哪是正常人類的思維呢?一個不黑的東西,別人說幾句話,就可以抹黑嗎?歷史上,隻有像趙高那樣的奸詐強權者可以指鹿為馬,混淆是非。我覺得我非常愛國。有些當官的以及他們的走狗太無恥,一邊魚肉老百姓,還想老百姓為他們唱讚歌,老百姓罵罵娘,就說是抹黑中國,這豈不是做了妓女還想立牌坊?”
魯迅幽默的回答,讓在場的學生都哈哈大笑。魯迅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說:“年輕人,如果你因為有勇氣去按你自己的想法做事,並隻對你自己的生命負責,就被人們稱為自私,你獨立的思想被稱為傲慢,你絕不妥協的正直被稱為殘酷,你因為有著探索和發現的遠見和思想而被稱為不愛國者,你追求理想的力量和自我約束被稱為無情,你這個最有良心的人被譏諷為‘庸俗的物質主義者’,你不必懊惱,堅持做你自己的英雄就可以了。”
魯迅的演講,說到了年輕人的心坎裏,會場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但一些報紙轉發了魯迅的演講後,在社會上又引起的爭議不小。在國會裏,一些保守的議員們也議論紛紛,李經述便去國會作了《何為強國》的主題報告。
那天的會場很安靜,議員們都正襟危坐。李經述望著下麵坐著的議員們,那些保守派一個個眉頭緊鎖,仿佛有什麽災難,他笑著說:“我注意到最近有關儒家傳統文化的爭議聲很大。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實現現代化,實現富強、文明、民主的國家始終無法繞過去的坎,因為幾千年了,這種文化和道德的血液,已經進入我們每一個人的潛意識。我們無法否認,儒家始終輕視工商與實業,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儒家的經濟倫理觀,認為財富的積累,不過是實現道德生活的手段,反對競爭,“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儒家經典中,很少闡述優勝劣敗的道理,更反對到外麵的世界探索和冒險,在歷史上為什麽沒有開出科學與民主之花,儒家信奉的安土重遷,適用於農業社會,不適合發展商業的市場經濟。魯迅的很多觀點,最近引起很大的爭議,我是贊成的,商業社會自由買賣、公平交易,這的確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君子要高尚得多。
諸位想一想,何為強國?國家絕對不是統治階級壓迫被統治階級的暴力機器,國家是由一個個的有血有肉的人組成的,這些人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我們之所以要有國家,是因為我們想在一起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一部分人壓榨另一部分人。
我的朋友,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幾十年前就來到中國,他看到了種種匪夷所思的苦難,做出了診斷:中國現在最需要的不是現代科技,而是基礎文明。所謂基礎文明,指的就是契約精神、公民的權利意識,還有對民主政治和個人自由的理解,這些東西每個人都該懂得,除非你還是個野蠻人。
我認為以下的觀念,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取決於它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長城之堅固,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泰西有句話,‘我熱愛我的國家,但警惕我的政府!’用英文說,就是公民挑剔政府,批評其不合理的政策,便是愛我們的國家。但你辱罵普通人,並對其造成了實際危害,就會被嚴懲。我想,這將是中國成為強國的基石。因為隻有這樣,個人才會有創新的思想,社會才不是一團死水,才會有新的發明創造,人民才會有更好的生活。我希望我們未來的國家,法律比總統更可靠,民生比政治更符合需求,教育能讓人看到希望。”
李經述講到這裏,參議院議長容閎帶頭鼓掌,國會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李經述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繼續說:“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要建立法製國家,這是什麽意思?”
有一些議員回答說:“每一個公民必須守法”。
李經述說:“錯,我的理解,是政府必須守法。人民好比林中之鳥,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在森林裏繁衍生息,盡情歡歌,為什麽要花錢養著獵人,那是為了保護整個森林。但是,什麽能保證貪婪的獵人,不把槍口對準他們?隻有靠法律。所以,人民在賦予獵人獵槍時,就要有法律,規定獵人的獵槍,隻能槍口對外。一個法製國家,它必然要求每個公民行使監督政府的權利,來確保政府權力受到約束,確保獵人的槍口,無法對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