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澳]約翰.赫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6)
首先,雙方同意某些國家可以信奉新教,某些可以信奉天主教,接著——這是一大躍進——同一國裏不同的基督教派也可和平共處,雖然一開始,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對這個可能性都不敢置信。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是向過去看齊的運動,兩者皆是意圖將歐洲這個混合體的某個部分獨立分離出來。文藝復興著眼的是古希臘和羅馬的智識成就,新教改革者則是頻頻回顧羅馬教廷承襲羅馬習性之前的基督教會。天主教教會保存的文獻在這兩個運動中都占有核心地位。它所保存的希臘和羅馬學術,被文藝復興運動拿來規避它對知識的鉗製,而它所創造並予以神聖化的《聖經》,則被新教改革者拿來顛覆它的神學和單一性。
? 牛頓、達爾文讓誰低頭?
現在,我們要來看歐洲文化是如何從“回顧”演變為“前瞻”,看它何以開始相信進步,相信假以時日世界會變得更好——這是一種很奇特的信念。相信進步,是17世紀科學革命的結果。這段時期是現代科學的發軔期。
17世紀伊始,希臘人在解釋宇宙及其運行方麵依然是權威。他們的基本觀念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星球都是環繞地球運行,包括太陽和月亮。根據希臘人的說法,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它看來不像在動——有什麽力量可能動得了它呢?所以它是靜止的。
而地球是個不純淨的境域:地球上的東西會改變、會腐朽,天空卻是純淨、完美、永恆不變的。而其他星球為什麽要以圓周繞行地球呢?因為圓形是個完美的形狀。這是希臘幾何學說的一部分,認為世上有完美的形狀存在,正方形是其一,圓形也是。因此,星球會以圓周繞行地球,而既然天空是個完美境域,它們並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動。星球以完美的圓周繞行,和諧自得。
這個觀點在17世紀被推翻了:太陽才是這個天體係統的中心,各個星球環繞著它運行,但不是以正圓形而是橢圓形運行;地球是環繞太陽旋轉的星球之一,而月亮是環繞著地球旋轉。這個天體係統是單一的體係;所謂的不同界域、不純淨的地球和純淨天空之說已成過去。它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體係,隻要一條法則或一套定律,就可解釋全部。
是什麽在推動地球和其他星球呢?根據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的說法,答案是:宇宙的萬事萬物,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都會以直線狀態持續運動下去。而宇宙所有物體之間都有一股互相吸引的重力作用其間,就是一種永遠都存在的引力。所有的物體都會互相吸引:這本書被地球吸引,月亮被地球吸引,地球被太陽吸引。地球上的海潮起起落落,也是因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變化所致。這個單一體係把所有的物質都吸聚在一起。
第19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7)
我們現在知道,星球為什麽那樣運轉。有兩股力量在運作,一是它本身以直線行進的傾向,一是被太陽吸引的傾向。兩種傾向拉鋸的結果,星球的運轉就變得傾斜,繞行太陽的軌道因此是橢圓形狀。
牛頓把這個存在於所有物體之間的吸引力稱為“萬有引力”(或稱地心引力、重力),利用萬有引力定律,可算出任何兩種物體之間的引力。這個定律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這個定律說,物體體積越大,引力就越強——它跟物體的質量呈正比關係。而物體之間距離越大,引力就越弱——它跟物體之間的距離呈反比。
因此,若是兩個物體的質量增加,引力就變大,兩者越離越遠,引力就減少。事實上,當兩個物體分開,引力會以極快的速度減少;降幅是兩個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因此距離如果加倍,會讓引力減弱四倍(2×2)。
f=g m1×m2r2
公式:
f=兩個物體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數
m1=第一個物體的質量
m2=第二個物體的質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以上是它的公式。牛頓利用它算出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引力。
這樣的等式提醒我們:數學確是科學的中心,希臘人的直覺果然是對的——這個世界是簡單的,它的運行規則可以用數學來表達。17世紀的科學家推翻了希臘的宇宙說,但他們之所以推翻得了,用的還是希臘的數學方法。
從我們的位置——地球,距離太陽第三遠的星球——卻能發現這整個天體係的運作,是何等偉大的成就!在過去,人類把自己放在宇宙的中心位置,根據自己的直覺推斷地球恆常靜止不動,是多麽理所當然,對一流希臘頭腦思索出來的學說尊崇有加,又是多麽恰當;但17世紀的科學卻與這種種趨向反道而行,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科學革命帶來的信息是:希臘人錯了。對古典的極力尊崇就此打破,我們不但追平了他們,甚且超越了他們。
這些科學家多麽聰明啊,可是他們的聰明帶來了什麽?他們發現,人類並不是宇宙的中心;人類其實微不足道。這是西方普遍麵對的困境:我們很聰明,可是我們不斷在發現自己的無足輕重。但更慘的還在後頭,19世紀,達爾文把這個論點延伸得更遠:人類跟猿猴來自同一個祖先。這對人類本身和人類的傲慢來說,都是更大的棒喝。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什麽特別的生物,我們隻是藉由一種偶然機製,從動物王國裏繁衍出來的後代。
首先,雙方同意某些國家可以信奉新教,某些可以信奉天主教,接著——這是一大躍進——同一國裏不同的基督教派也可和平共處,雖然一開始,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對這個可能性都不敢置信。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是向過去看齊的運動,兩者皆是意圖將歐洲這個混合體的某個部分獨立分離出來。文藝復興著眼的是古希臘和羅馬的智識成就,新教改革者則是頻頻回顧羅馬教廷承襲羅馬習性之前的基督教會。天主教教會保存的文獻在這兩個運動中都占有核心地位。它所保存的希臘和羅馬學術,被文藝復興運動拿來規避它對知識的鉗製,而它所創造並予以神聖化的《聖經》,則被新教改革者拿來顛覆它的神學和單一性。
? 牛頓、達爾文讓誰低頭?
現在,我們要來看歐洲文化是如何從“回顧”演變為“前瞻”,看它何以開始相信進步,相信假以時日世界會變得更好——這是一種很奇特的信念。相信進步,是17世紀科學革命的結果。這段時期是現代科學的發軔期。
17世紀伊始,希臘人在解釋宇宙及其運行方麵依然是權威。他們的基本觀念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星球都是環繞地球運行,包括太陽和月亮。根據希臘人的說法,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它看來不像在動——有什麽力量可能動得了它呢?所以它是靜止的。
而地球是個不純淨的境域:地球上的東西會改變、會腐朽,天空卻是純淨、完美、永恆不變的。而其他星球為什麽要以圓周繞行地球呢?因為圓形是個完美的形狀。這是希臘幾何學說的一部分,認為世上有完美的形狀存在,正方形是其一,圓形也是。因此,星球會以圓周繞行地球,而既然天空是個完美境域,它們並不需要任何外力推動。星球以完美的圓周繞行,和諧自得。
這個觀點在17世紀被推翻了:太陽才是這個天體係統的中心,各個星球環繞著它運行,但不是以正圓形而是橢圓形運行;地球是環繞太陽旋轉的星球之一,而月亮是環繞著地球旋轉。這個天體係統是單一的體係;所謂的不同界域、不純淨的地球和純淨天空之說已成過去。它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體係,隻要一條法則或一套定律,就可解釋全部。
是什麽在推動地球和其他星球呢?根據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的說法,答案是:宇宙的萬事萬物,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都會以直線狀態持續運動下去。而宇宙所有物體之間都有一股互相吸引的重力作用其間,就是一種永遠都存在的引力。所有的物體都會互相吸引:這本書被地球吸引,月亮被地球吸引,地球被太陽吸引。地球上的海潮起起落落,也是因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變化所致。這個單一體係把所有的物質都吸聚在一起。
第19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7)
我們現在知道,星球為什麽那樣運轉。有兩股力量在運作,一是它本身以直線行進的傾向,一是被太陽吸引的傾向。兩種傾向拉鋸的結果,星球的運轉就變得傾斜,繞行太陽的軌道因此是橢圓形狀。
牛頓把這個存在於所有物體之間的吸引力稱為“萬有引力”(或稱地心引力、重力),利用萬有引力定律,可算出任何兩種物體之間的引力。這個定律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這個定律說,物體體積越大,引力就越強——它跟物體的質量呈正比關係。而物體之間距離越大,引力就越弱——它跟物體之間的距離呈反比。
因此,若是兩個物體的質量增加,引力就變大,兩者越離越遠,引力就減少。事實上,當兩個物體分開,引力會以極快的速度減少;降幅是兩個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因此距離如果加倍,會讓引力減弱四倍(2×2)。
f=g m1×m2r2
公式:
f=兩個物體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數
m1=第一個物體的質量
m2=第二個物體的質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以上是它的公式。牛頓利用它算出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引力。
這樣的等式提醒我們:數學確是科學的中心,希臘人的直覺果然是對的——這個世界是簡單的,它的運行規則可以用數學來表達。17世紀的科學家推翻了希臘的宇宙說,但他們之所以推翻得了,用的還是希臘的數學方法。
從我們的位置——地球,距離太陽第三遠的星球——卻能發現這整個天體係的運作,是何等偉大的成就!在過去,人類把自己放在宇宙的中心位置,根據自己的直覺推斷地球恆常靜止不動,是多麽理所當然,對一流希臘頭腦思索出來的學說尊崇有加,又是多麽恰當;但17世紀的科學卻與這種種趨向反道而行,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科學革命帶來的信息是:希臘人錯了。對古典的極力尊崇就此打破,我們不但追平了他們,甚且超越了他們。
這些科學家多麽聰明啊,可是他們的聰明帶來了什麽?他們發現,人類並不是宇宙的中心;人類其實微不足道。這是西方普遍麵對的困境:我們很聰明,可是我們不斷在發現自己的無足輕重。但更慘的還在後頭,19世紀,達爾文把這個論點延伸得更遠:人類跟猿猴來自同一個祖先。這對人類本身和人類的傲慢來說,都是更大的棒喝。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什麽特別的生物,我們隻是藉由一種偶然機製,從動物王國裏繁衍出來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