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澳]約翰.赫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丁·路德畫像,德意誌宮廷畫家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繪於1532年。
他的名字是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是個修士,對自己的宗教非常認真。他對自己的救贖充滿煎熬:“我,一個滿身罪惡的人,必須怎麽做才可能得救?”一天,他讀到《聖經》中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頓時豁然開朗。保羅說:“你隻要相信耶穌基督就能得救。”馬丁·路德從這句話裏做出推論:
你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對神父的指示言聽計從。你隻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因信稱義”,是路德教派的中心教義。隻要相信基督,你就能得到救贖。當然,作為信徒,你會樂於去做讓上帝高興的事,一如教會所說,要行善積德,去做一些耶穌說我們該做的工。可是,行善積德本身並不能幫助你得救。
這是新教和天主教教義的基本分野。羅馬天主教強調,行善積德是得救的一個過程;朝聖、施捨錢財給窮人,都有助於你的最終目的——與上帝同在。但馬丁·路德說不是這樣的;就憑我們,渾身罪惡又腐敗的我們,哪有可能做出什麽讓上帝高興的事情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崇信上帝,而隻要我們崇信他,上帝就會讓我們得救,這是他做過的應許。
這算是一種反求諸己的宗教。馬丁·路德說,羅馬教廷花了幾世紀建立的一個龐大機製,根本毫無必要,但羅馬教廷對這個觀點並沒有虛心受教。教皇駁斥了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評以及他對救贖的新見地,而馬丁·路德也強烈譴責教皇作為回覆:
這人以為他是誰啊?他告訴我們,他是耶穌基督在世間的代表,但他其實是耶穌的敵人,是個反基督之道而行的人。他過著奢華的生活,頭戴著三重皇冠,你來到他麵前必須親吻他的腳趾頭,要行動還得僕人高舉過肩,而我們從《聖經》上知道,耶穌基督都是靠著兩條腿行走四方。
第17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5)
《聖經》,是馬丁·路德據以批評教會的關鍵。如果《聖經》上沒寫的,教會就沒有理由去堅持或執行哪個訓令。《聖經》是唯一的權威。和羅馬教廷決裂後,馬丁·路德第一件事就是把《聖經》翻譯成德語,使得人人都能閱讀、成為自己得救的主人。
宗教改革運動,是以《聖經》的訓示和教誨為據,對羅馬教廷進行改革的運動。它希望重塑早年的教會生活。宗教改革所帶來的信息是:基督教並不是羅馬人的宗教。
既然異教徒必須受火刑燒死,馬丁·路德是如何逃過這個劫數的呢?有好幾個原因。第一,拜印刷術發明之賜。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評和譴責立刻被印成文字,傳遍了整個歐洲。馬丁·路德開始抨擊教會之時,印刷術還是個新發明,問世不過五十年;教皇要打壓馬丁·路德的計劃還沒成形,他的大名已是盡人皆知,每個人都在拜讀他的批評文章。在過去,也曾有許多異教徒在一國之內帶領著一小撮跟隨者,但馬丁·路德不一樣,他很快就擁有了大批隨眾,國內國外都有。
馬丁·路德攻擊羅馬,一些德意誌王侯見獵心喜,是他能倖免於難的另一個原因。當時的德意誌並不是一個單一製國家,它是一個由許多小國組成的邦聯。羅馬教廷在德意誌的影響力要大過在英國、法國,這即是部分原因——英國和法國是統一的國家。在德意誌,教會握有廣大的土地,有些地區甚至占據泰半;剝削人民、聚斂錢財不說,各教區的主教也由教皇任命,這些王公貴族全無置喙餘地。若是跟著馬丁·路德走,他們便可占據教會土地,任命領地內的主教,對羅馬停止金錢捐輸,於是,這些王族成了馬丁·路德的保護者,並在領土內廣建路德的新教教會。日耳曼民族有一半的土地都設有新教教會,路德派教義也從現在的德國北傳到了瑞典、丹麥和挪威。英國則是創立了自有的新教品牌,稱為英國國教。
? 兩派人馬從相殘到相容
羅馬教廷的敵人很快就變得不止一個。新教教會的形式不一而足,因國家而異。它們在自己的國家裏自給自足,建立起一係列教會,天主教會則是個跨越多國的龐大組織。平民百姓在受到馬丁·路德和其他改革者鼓勵而自己閱讀《聖經》後,不久也從中找到批評馬丁·路德的理由。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由於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去詮釋《聖經》、監督信仰,新教會不斷增設,也不斷被淘汰。
一百多年間,羅馬天主教和新教就這樣互相攻伐,甚至不惜兵戎相見。兩方都認為對方大錯特錯,都不認為對方隻是不同種類的基督教,甚至不隻是非基督教而已,而是以反基督、真正教會的敵人視之,唯有另一方被消滅,真正的教會才能存續,這種認可殺人的教義引發了屠殺——與其讓天主教徒或新教徒去傳揚一種完全牴觸上帝的訓示,而使得他在世間的教會受到傷害,不如把對方給殺了來得好。不過,在互相殘殺、誰也沒勝過誰的百餘年後,兩方終於達成長期的休兵協議,包容的觀念也逐漸成形。
第18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他的名字是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是個修士,對自己的宗教非常認真。他對自己的救贖充滿煎熬:“我,一個滿身罪惡的人,必須怎麽做才可能得救?”一天,他讀到《聖經》中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頓時豁然開朗。保羅說:“你隻要相信耶穌基督就能得救。”馬丁·路德從這句話裏做出推論:
你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對神父的指示言聽計從。你隻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因信稱義”,是路德教派的中心教義。隻要相信基督,你就能得到救贖。當然,作為信徒,你會樂於去做讓上帝高興的事,一如教會所說,要行善積德,去做一些耶穌說我們該做的工。可是,行善積德本身並不能幫助你得救。
這是新教和天主教教義的基本分野。羅馬天主教強調,行善積德是得救的一個過程;朝聖、施捨錢財給窮人,都有助於你的最終目的——與上帝同在。但馬丁·路德說不是這樣的;就憑我們,渾身罪惡又腐敗的我們,哪有可能做出什麽讓上帝高興的事情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崇信上帝,而隻要我們崇信他,上帝就會讓我們得救,這是他做過的應許。
這算是一種反求諸己的宗教。馬丁·路德說,羅馬教廷花了幾世紀建立的一個龐大機製,根本毫無必要,但羅馬教廷對這個觀點並沒有虛心受教。教皇駁斥了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評以及他對救贖的新見地,而馬丁·路德也強烈譴責教皇作為回覆:
這人以為他是誰啊?他告訴我們,他是耶穌基督在世間的代表,但他其實是耶穌的敵人,是個反基督之道而行的人。他過著奢華的生活,頭戴著三重皇冠,你來到他麵前必須親吻他的腳趾頭,要行動還得僕人高舉過肩,而我們從《聖經》上知道,耶穌基督都是靠著兩條腿行走四方。
第17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
(5)
《聖經》,是馬丁·路德據以批評教會的關鍵。如果《聖經》上沒寫的,教會就沒有理由去堅持或執行哪個訓令。《聖經》是唯一的權威。和羅馬教廷決裂後,馬丁·路德第一件事就是把《聖經》翻譯成德語,使得人人都能閱讀、成為自己得救的主人。
宗教改革運動,是以《聖經》的訓示和教誨為據,對羅馬教廷進行改革的運動。它希望重塑早年的教會生活。宗教改革所帶來的信息是:基督教並不是羅馬人的宗教。
既然異教徒必須受火刑燒死,馬丁·路德是如何逃過這個劫數的呢?有好幾個原因。第一,拜印刷術發明之賜。馬丁·路德對教會的批評和譴責立刻被印成文字,傳遍了整個歐洲。馬丁·路德開始抨擊教會之時,印刷術還是個新發明,問世不過五十年;教皇要打壓馬丁·路德的計劃還沒成形,他的大名已是盡人皆知,每個人都在拜讀他的批評文章。在過去,也曾有許多異教徒在一國之內帶領著一小撮跟隨者,但馬丁·路德不一樣,他很快就擁有了大批隨眾,國內國外都有。
馬丁·路德攻擊羅馬,一些德意誌王侯見獵心喜,是他能倖免於難的另一個原因。當時的德意誌並不是一個單一製國家,它是一個由許多小國組成的邦聯。羅馬教廷在德意誌的影響力要大過在英國、法國,這即是部分原因——英國和法國是統一的國家。在德意誌,教會握有廣大的土地,有些地區甚至占據泰半;剝削人民、聚斂錢財不說,各教區的主教也由教皇任命,這些王公貴族全無置喙餘地。若是跟著馬丁·路德走,他們便可占據教會土地,任命領地內的主教,對羅馬停止金錢捐輸,於是,這些王族成了馬丁·路德的保護者,並在領土內廣建路德的新教教會。日耳曼民族有一半的土地都設有新教教會,路德派教義也從現在的德國北傳到了瑞典、丹麥和挪威。英國則是創立了自有的新教品牌,稱為英國國教。
? 兩派人馬從相殘到相容
羅馬教廷的敵人很快就變得不止一個。新教教會的形式不一而足,因國家而異。它們在自己的國家裏自給自足,建立起一係列教會,天主教會則是個跨越多國的龐大組織。平民百姓在受到馬丁·路德和其他改革者鼓勵而自己閱讀《聖經》後,不久也從中找到批評馬丁·路德的理由。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由於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去詮釋《聖經》、監督信仰,新教會不斷增設,也不斷被淘汰。
一百多年間,羅馬天主教和新教就這樣互相攻伐,甚至不惜兵戎相見。兩方都認為對方大錯特錯,都不認為對方隻是不同種類的基督教,甚至不隻是非基督教而已,而是以反基督、真正教會的敵人視之,唯有另一方被消滅,真正的教會才能存續,這種認可殺人的教義引發了屠殺——與其讓天主教徒或新教徒去傳揚一種完全牴觸上帝的訓示,而使得他在世間的教會受到傷害,不如把對方給殺了來得好。不過,在互相殘殺、誰也沒勝過誰的百餘年後,兩方終於達成長期的休兵協議,包容的觀念也逐漸成形。
第18節: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