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鍾的討論,都有史實依據,結論來自對事實的歸納,可謂論從史出,實事求是。但是他落筆謹慎,沒有用定律之類的概念稱呼他的結論。我比較敢冒險,替他論證幾段。
考察王朝興衰,看那些考察王朝興衰的著作,似乎可以提煉出一個公式。這個公式的左邊是社會的各種危機:民間的危機,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官民關係的危機,國際關係的危機,以及各種危機交織的總和;公式的右邊,是解決這些危機的實力,即各種物質和精神資源,乘以使用效率——製度與人才。如果這是一個等式,那麽社會可以維持穩定。如果這是一個不等式,危機大於解決危機的實力,那麽,這個王朝就會走向衰亡。反之,解決危機的實力大於危機,那麽,這個王朝就有興起的潛力。
德國和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了無法解決的國際危機,因此走向滅亡。這兩個國家為何犯下如此大錯?一個是希特勒的權力擴張,一個是日本軍部的權力擴張。權力製約機製失效,一意孤行,直至滅亡。權力不受製約的擴張,可以製造危機,還可以降低解決危機的效率。順著這條思路,我們也可以從秦漢一直解釋到明清。民變,官變,國際關係之變,都在這個解釋套路之內。例如,秦朝死於官家權力過度擴張,漢朝死於外戚權力過度擴張。
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表述的近似長壽定律。奈何,不受製約的權力擴張起來很容易,長期的自我約束很不容易,於是,我們就看不到長壽的獨裁政權。
不過,權力不受製約,一定會擴張嗎?一定犯錯嗎?
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他的論證方式是總結經驗,屬於歸納法。仔細歸納起來,有權力的人容易濫用權力,這句話大體符合事實,但也不一定濫用權力,這句話仍然符合事實。華盛頓即是例證。同是漢朝皇帝,漢武帝濫用權力,漢文帝卻自律極嚴。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大體可以成立,卻不一定成立。
從形式邏輯的角度,還可以如此論證:
大前提:任何人都趨利避害;
小前提:掌權者是人,權力通常是利;
結論:掌權者通常會擴張權力,直到利益消失,得不償失為止。
這番演繹推理,最可討論之處,就是小前提中的“權力通常是利”。權力對所有人都意味著利嗎?華盛頓熱衷於土地交易和農場經營,對專製深惡痛絕。在他看來,讓他當國王不僅對社會不利,對他本人也不利。引入個人偏好,再引入作為判斷基準的價值觀,引入精神因素,利害評估頓時複雜了。撈錢是利益,擴張權力是利益,名垂青史是利益,辭職退位仍是利益。有了這些變量,我們才會見到華盛頓這樣的人,他仍在追求利益,卻不追求權力。不過,絕大多數人認為權力是利,進入政界的人尤其熱衷於權力,在權力主導的社會,權力確實也是各種利益的淵藪,這種說法也不錯。所以,權力通常是利,掌權者通常會擴張權力,從統計學角度看,這個判斷高度趨近事實真相。
掌權者的上述利益,掌權者對權力的擴張,可能與社會利益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旦不一致,權力越大,錯誤越大。如果不受製約,就可能導致崩盤。掌權者追求利益,擴張權力,從長期看,在幾代人的跨度中,在各種思潮和價值觀的變動中,利益相悖的概率極高,犯錯的概率極高,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比較長的時段上,衰亡定律不僅可以得到經驗證明,也可以得到邏輯證明。大體如此,基本如此,時間越長越是如此。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近現代史,最近兩三百年的世界史,還有許多重要現象值得討論,但本書並未討論。我聽說,這本書原稿的篇幅比現在長一倍,也許那裏有更多的討論和論證吧。
黃鍾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也是一個溫和理性審慎的人。這是一種奇特的組合。我有幸與他共事數年,很敬重他的人品和學識。書如其人。
2016年4月21日
自序 我相信道不遠人
從大學開始,直至畢業後的二十餘年裏,一種揮之不去,卻又盡力想要擺脫的渺小感,督促我圍繞這本小書的主題進行著某種思考或探討。
此處所謂渺小,是個體相對於國家而言。如夢魘纏身的渺小感,主要是一種心理意識。這種意識與出身、財富、能力、力氣等等關係甚少,卻與一個人在特定社會裏的自由程度、權利保障程度幹係極大。我若能做一個麵對權力沒有渺小感的“小人物”,此生足矣。
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像喬治·華盛頓、比爾·蓋茨那樣位高勛重或富可敵國,多數人在其他人眼裏,不過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或路人乙,每天過著稀鬆平常的生活,做著一輩子也不可能驚天動地的營生,或種地放牧,或引車賣漿,或當差受僱……司馬遷、班固,或者希羅多德、普魯塔克那樣的史家,不會用其如椽之筆讓他們永駐史冊。
但在一個正常的國度,這些路人甲或路人乙,無論貧富,無論官民,都能自由地過著安全而有尊嚴的生活。我在這本書裏,引用了柴契爾夫人的父親弗雷德·羅伯茨——一個英國雜貨店老闆的例子。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羅伯茨在一次宴會上曾這樣告訴來賓:“我寧願在英國擦皮鞋,也不願意成為其他重要國家的大人物,因為我知道,在英國我才能得到寬容和公正的待遇。”這種生活,是為了他們自己,也屬於他們自己。他們不會身不由己地淪為權力的工具,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夠富有不夠顯赫而自感渺小。
考察王朝興衰,看那些考察王朝興衰的著作,似乎可以提煉出一個公式。這個公式的左邊是社會的各種危機:民間的危機,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官民關係的危機,國際關係的危機,以及各種危機交織的總和;公式的右邊,是解決這些危機的實力,即各種物質和精神資源,乘以使用效率——製度與人才。如果這是一個等式,那麽社會可以維持穩定。如果這是一個不等式,危機大於解決危機的實力,那麽,這個王朝就會走向衰亡。反之,解決危機的實力大於危機,那麽,這個王朝就有興起的潛力。
德國和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了無法解決的國際危機,因此走向滅亡。這兩個國家為何犯下如此大錯?一個是希特勒的權力擴張,一個是日本軍部的權力擴張。權力製約機製失效,一意孤行,直至滅亡。權力不受製約的擴張,可以製造危機,還可以降低解決危機的效率。順著這條思路,我們也可以從秦漢一直解釋到明清。民變,官變,國際關係之變,都在這個解釋套路之內。例如,秦朝死於官家權力過度擴張,漢朝死於外戚權力過度擴張。
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表述的近似長壽定律。奈何,不受製約的權力擴張起來很容易,長期的自我約束很不容易,於是,我們就看不到長壽的獨裁政權。
不過,權力不受製約,一定會擴張嗎?一定犯錯嗎?
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他的論證方式是總結經驗,屬於歸納法。仔細歸納起來,有權力的人容易濫用權力,這句話大體符合事實,但也不一定濫用權力,這句話仍然符合事實。華盛頓即是例證。同是漢朝皇帝,漢武帝濫用權力,漢文帝卻自律極嚴。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大體可以成立,卻不一定成立。
從形式邏輯的角度,還可以如此論證:
大前提:任何人都趨利避害;
小前提:掌權者是人,權力通常是利;
結論:掌權者通常會擴張權力,直到利益消失,得不償失為止。
這番演繹推理,最可討論之處,就是小前提中的“權力通常是利”。權力對所有人都意味著利嗎?華盛頓熱衷於土地交易和農場經營,對專製深惡痛絕。在他看來,讓他當國王不僅對社會不利,對他本人也不利。引入個人偏好,再引入作為判斷基準的價值觀,引入精神因素,利害評估頓時複雜了。撈錢是利益,擴張權力是利益,名垂青史是利益,辭職退位仍是利益。有了這些變量,我們才會見到華盛頓這樣的人,他仍在追求利益,卻不追求權力。不過,絕大多數人認為權力是利,進入政界的人尤其熱衷於權力,在權力主導的社會,權力確實也是各種利益的淵藪,這種說法也不錯。所以,權力通常是利,掌權者通常會擴張權力,從統計學角度看,這個判斷高度趨近事實真相。
掌權者的上述利益,掌權者對權力的擴張,可能與社會利益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旦不一致,權力越大,錯誤越大。如果不受製約,就可能導致崩盤。掌權者追求利益,擴張權力,從長期看,在幾代人的跨度中,在各種思潮和價值觀的變動中,利益相悖的概率極高,犯錯的概率極高,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比較長的時段上,衰亡定律不僅可以得到經驗證明,也可以得到邏輯證明。大體如此,基本如此,時間越長越是如此。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近現代史,最近兩三百年的世界史,還有許多重要現象值得討論,但本書並未討論。我聽說,這本書原稿的篇幅比現在長一倍,也許那裏有更多的討論和論證吧。
黃鍾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也是一個溫和理性審慎的人。這是一種奇特的組合。我有幸與他共事數年,很敬重他的人品和學識。書如其人。
2016年4月21日
自序 我相信道不遠人
從大學開始,直至畢業後的二十餘年裏,一種揮之不去,卻又盡力想要擺脫的渺小感,督促我圍繞這本小書的主題進行著某種思考或探討。
此處所謂渺小,是個體相對於國家而言。如夢魘纏身的渺小感,主要是一種心理意識。這種意識與出身、財富、能力、力氣等等關係甚少,卻與一個人在特定社會裏的自由程度、權利保障程度幹係極大。我若能做一個麵對權力沒有渺小感的“小人物”,此生足矣。
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像喬治·華盛頓、比爾·蓋茨那樣位高勛重或富可敵國,多數人在其他人眼裏,不過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或路人乙,每天過著稀鬆平常的生活,做著一輩子也不可能驚天動地的營生,或種地放牧,或引車賣漿,或當差受僱……司馬遷、班固,或者希羅多德、普魯塔克那樣的史家,不會用其如椽之筆讓他們永駐史冊。
但在一個正常的國度,這些路人甲或路人乙,無論貧富,無論官民,都能自由地過著安全而有尊嚴的生活。我在這本書裏,引用了柴契爾夫人的父親弗雷德·羅伯茨——一個英國雜貨店老闆的例子。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羅伯茨在一次宴會上曾這樣告訴來賓:“我寧願在英國擦皮鞋,也不願意成為其他重要國家的大人物,因為我知道,在英國我才能得到寬容和公正的待遇。”這種生活,是為了他們自己,也屬於他們自己。他們不會身不由己地淪為權力的工具,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夠富有不夠顯赫而自感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