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阿育王消滅了敵人,振了國威。一日,阿育王問母後:“孩兒今日的作為,過去是否有人預言過?”母後說:“闍羅那紀伐恩師預言過。”王子問:“此人現在何處?”母後答道:“住在離城一百由旬的地方。”阿育王說:“我要拜見恩師,速用黃金轎輿去請。”在返回的途中,闍羅那紀伐見到阿夏拘達長老的寺院,便走下黃金轎輿,步入寺內。在寺中闍羅那紀伐看見眾多的獅子、老虎、氂牛、野牛、豬、鹿等動物,在長老慈悲威德的感召下,不分彼此親密無間和睦相處。問道:“這些叫什麽?”長老念及外道前世行善,意欲使其獲得道果,遂答道:“他們叫‘處’。”又問:“他們都到哪裏去呢?”又答道:“處”。闍羅那紀伐外道聽到長老講處之法,遂對佛法產生虔敬之意,就在阿夏拘達長老處出家,增進毗婆舍那 注 ,後成了羅漢。
上述內容因涉及闍羅那紀伐外道,故在此略加交待。阿育王即位,母後談及,遂派人接他入宮。
賓睹娑羅王有101位王子,除同母所生的弟弟帝須之外,其他99位同父異母的兄弟均被阿育王殺害。阿育王用整整四年時間,處理國內事務。四年之後即佛曆218年(公元前326年)才加冕成為南島的至高國君。他封胞弟帝須為王儲。毗堤娑黛維王後將摩哂陀王子和僧伽密達公主兩人交給國王後,自己仍回毗堤娑城居住。
阿育王即位後名聲顯赫,威震到大地之下一由旬,蒼穹之上一由旬。神仙們每日從阿那伐陀湖 注 挑來8擔16桶水獻給國王。國王將其中的8桶布施給僧伽羅漢,2桶布施給精通三藏經的6萬比丘,2桶賜給阿珊蒂梅達王後,餘下4桶國王自己使用。
《緬甸大史》的記載是,2桶賜給16000宮妃們使用,2桶國王自己使用。此說與《波羅市迦經釋》等不一致。
神仙每日還從大雪山送來細軟芳香的名為“那伽拉達”的刷牙用木棍。國王、王後、16000宮妃、6萬羅漢比丘等皆用此刷牙。
神仙每日還來獻可藥用的餘甘子果、無花果以及金子般香鬱熟透的芒果。少量食用餘甘子果和無花果可通便,消除百病。人人都可根據自己需要選食。
闍丹湖畔有一棵如意樹(也有人稱在神宮),神仙們還會敬獻五彩繽紛的筒裙、金色的擦手巾以及神仙們飲用的果汁。
神仙們每日還敬獻洗頭用的香料、擦身用檀香膏、有素馨花斑的柔軟披肩。眾龍王也敬獻適宜於高貴人物的眼藥。鄉民們每日送來9000車闍丹湖畔的達雷米。
據《經集釋》等記載,四把等於一伽東;四伽東等於一宮薩;四宮薩等於一緬升 注 ;四緬升等於一多那;四多那等於一籮 注 ;四籮等於一卡梨;二十卡梨等於一瓦哈;一瓦哈就是一車。但據《精義釋註疏》記載,獻給阿育王的糧食每兩車糧食才合一瓦哈。
《緬甸大史》載,四緬升等於一薩由;四薩由等於一塞;四塞等於一籮。四十籮等於一瓦哈。9000瓦哈應是36萬籮 注 。上述均為古老的計量詞,若用現今計量單位籮來計算,9000車應為72萬籮。
這許多稻穀的皮殼都被老鼠吃淨,使米完好無損,沒有碎米和糠。國王每日用這些稻米齋僧,除國王本人外,王後、宮妃、大臣等均食用此達雷米。大大小小的蜜蜂都來到附近作巢;林中的熊類也到鐵匠作坊拿起錘子打鐵;妙聲鳥在王宮周圍婉轉啼鳴,聲音優美。阿育王即位第三年時取締了外道;第四年時被取締的外道紛紛虔敬佛法。阿育王之父賓睹娑羅王,無論對婆羅門,還是對婆羅門出身的外道等6萬餘人,均不時供齋。阿育王也像父王一樣,在宮中向他們供齋。
一日,阿育王站立在有獅子雕像的納涼宮門口,見吃過齋飯的裸形外道們非常缺乏教養,亂說亂動極不嚴肅。於是國王想,此等受齋人不是高貴的受齋者,隻有挑選出高貴的受齋者,對他們布施才有益處。便召集大臣們前來,說:“把那些不愧為賢士的婆羅門和比丘請到宮中來,朕要向他們布施。”大臣們領命,把外道們請來,奏道:“大王,他們就是我們的羅漢。”國王下令在宮中準備好高貴卑賤等種種座位,說:“叫他們來吧!”招呼所有的外道們說:“選自己適合的座位坐吧!”有的坐在藤榻上,有的坐在木板上。國王見此情景知道這些人並無多少戒律修養,於是,便吩咐為他們準備一般食物齋飯後,請他們回去。後來均按此法齋僧。過了許久,一日,來了一位名叫尼喬陀的沙彌,此人心地善良,舉止文雅,相貌端莊。使人一見,虔敬之心即油然而生。
* * *
[1] 毗婆舍那 vipssanā,佛教名詞。梵文音譯,意譯為“觀”,泛指一切思維觀察活動。
[2] 阿那伐陀 anavadat,天國一神湖名。
[3] 緬升,也有音譯為卑者,約合0.256升。
[4] 籮,也有意譯為緬鬥或音譯為町者,約合40.91升。
[5] 原文有誤,寫成36000籮。
(91) 尼喬陀沙彌
賓睹娑羅王有101位王子,其中有兩位是莫梨耶的後裔達摩王後所生,即阿育和帝須。大王立兄阿育為王儲,賜優闍尼城為其食邑。一次,大王令前赴食邑。阿育王子在旅途中來到離華氏城50由旬的毗堤娑城,該城乃逃荒出來的釋迦族的集居地。王子娶了該城毗堤娑富紳之女為妻,後同赴優闍尼城。阿育王得了摩哂陀王子和僧伽密達公主。與王子公主等共享王族之福。後來阿育王得知父王病重的消息,便獨自一人離開優闍尼城回華氏城侍奉父親,將毗堤娑王後及王子、公主留在毗堤娑城。父王賓睹娑羅王在位28載,佛曆214年(公元前330年)故去。老王死後,阿育持武力登位為王。其兄蘇摩那 注 得噩耗,立即聯合98位兄弟,浩浩蕩蕩向華氏城進軍。阿育王出陣迎戰,打敗來軍,最後擒獲蘇摩那親王,處以死刑。
上述內容因涉及闍羅那紀伐外道,故在此略加交待。阿育王即位,母後談及,遂派人接他入宮。
賓睹娑羅王有101位王子,除同母所生的弟弟帝須之外,其他99位同父異母的兄弟均被阿育王殺害。阿育王用整整四年時間,處理國內事務。四年之後即佛曆218年(公元前326年)才加冕成為南島的至高國君。他封胞弟帝須為王儲。毗堤娑黛維王後將摩哂陀王子和僧伽密達公主兩人交給國王後,自己仍回毗堤娑城居住。
阿育王即位後名聲顯赫,威震到大地之下一由旬,蒼穹之上一由旬。神仙們每日從阿那伐陀湖 注 挑來8擔16桶水獻給國王。國王將其中的8桶布施給僧伽羅漢,2桶布施給精通三藏經的6萬比丘,2桶賜給阿珊蒂梅達王後,餘下4桶國王自己使用。
《緬甸大史》的記載是,2桶賜給16000宮妃們使用,2桶國王自己使用。此說與《波羅市迦經釋》等不一致。
神仙每日還從大雪山送來細軟芳香的名為“那伽拉達”的刷牙用木棍。國王、王後、16000宮妃、6萬羅漢比丘等皆用此刷牙。
神仙每日還來獻可藥用的餘甘子果、無花果以及金子般香鬱熟透的芒果。少量食用餘甘子果和無花果可通便,消除百病。人人都可根據自己需要選食。
闍丹湖畔有一棵如意樹(也有人稱在神宮),神仙們還會敬獻五彩繽紛的筒裙、金色的擦手巾以及神仙們飲用的果汁。
神仙們每日還敬獻洗頭用的香料、擦身用檀香膏、有素馨花斑的柔軟披肩。眾龍王也敬獻適宜於高貴人物的眼藥。鄉民們每日送來9000車闍丹湖畔的達雷米。
據《經集釋》等記載,四把等於一伽東;四伽東等於一宮薩;四宮薩等於一緬升 注 ;四緬升等於一多那;四多那等於一籮 注 ;四籮等於一卡梨;二十卡梨等於一瓦哈;一瓦哈就是一車。但據《精義釋註疏》記載,獻給阿育王的糧食每兩車糧食才合一瓦哈。
《緬甸大史》載,四緬升等於一薩由;四薩由等於一塞;四塞等於一籮。四十籮等於一瓦哈。9000瓦哈應是36萬籮 注 。上述均為古老的計量詞,若用現今計量單位籮來計算,9000車應為72萬籮。
這許多稻穀的皮殼都被老鼠吃淨,使米完好無損,沒有碎米和糠。國王每日用這些稻米齋僧,除國王本人外,王後、宮妃、大臣等均食用此達雷米。大大小小的蜜蜂都來到附近作巢;林中的熊類也到鐵匠作坊拿起錘子打鐵;妙聲鳥在王宮周圍婉轉啼鳴,聲音優美。阿育王即位第三年時取締了外道;第四年時被取締的外道紛紛虔敬佛法。阿育王之父賓睹娑羅王,無論對婆羅門,還是對婆羅門出身的外道等6萬餘人,均不時供齋。阿育王也像父王一樣,在宮中向他們供齋。
一日,阿育王站立在有獅子雕像的納涼宮門口,見吃過齋飯的裸形外道們非常缺乏教養,亂說亂動極不嚴肅。於是國王想,此等受齋人不是高貴的受齋者,隻有挑選出高貴的受齋者,對他們布施才有益處。便召集大臣們前來,說:“把那些不愧為賢士的婆羅門和比丘請到宮中來,朕要向他們布施。”大臣們領命,把外道們請來,奏道:“大王,他們就是我們的羅漢。”國王下令在宮中準備好高貴卑賤等種種座位,說:“叫他們來吧!”招呼所有的外道們說:“選自己適合的座位坐吧!”有的坐在藤榻上,有的坐在木板上。國王見此情景知道這些人並無多少戒律修養,於是,便吩咐為他們準備一般食物齋飯後,請他們回去。後來均按此法齋僧。過了許久,一日,來了一位名叫尼喬陀的沙彌,此人心地善良,舉止文雅,相貌端莊。使人一見,虔敬之心即油然而生。
* * *
[1] 毗婆舍那 vipssanā,佛教名詞。梵文音譯,意譯為“觀”,泛指一切思維觀察活動。
[2] 阿那伐陀 anavadat,天國一神湖名。
[3] 緬升,也有音譯為卑者,約合0.256升。
[4] 籮,也有意譯為緬鬥或音譯為町者,約合40.91升。
[5] 原文有誤,寫成36000籮。
(91) 尼喬陀沙彌
賓睹娑羅王有101位王子,其中有兩位是莫梨耶的後裔達摩王後所生,即阿育和帝須。大王立兄阿育為王儲,賜優闍尼城為其食邑。一次,大王令前赴食邑。阿育王子在旅途中來到離華氏城50由旬的毗堤娑城,該城乃逃荒出來的釋迦族的集居地。王子娶了該城毗堤娑富紳之女為妻,後同赴優闍尼城。阿育王得了摩哂陀王子和僧伽密達公主。與王子公主等共享王族之福。後來阿育王得知父王病重的消息,便獨自一人離開優闍尼城回華氏城侍奉父親,將毗堤娑王後及王子、公主留在毗堤娑城。父王賓睹娑羅王在位28載,佛曆214年(公元前330年)故去。老王死後,阿育持武力登位為王。其兄蘇摩那 注 得噩耗,立即聯合98位兄弟,浩浩蕩蕩向華氏城進軍。阿育王出陣迎戰,打敗來軍,最後擒獲蘇摩那親王,處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