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作者:[日]小熊英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炸彈直接打中校舍時,我人在一樓,幸好隻是嚇了一跳,逃過一劫。如果炸彈爆炸,大概就死掉了吧。因為誰都沒想到會真的發生空襲,所以也沒有發出任何警報。結果第二天變成過度反應,敵機根本沒來,卻從一早就響起警戒警報,甚至還發出了空襲警報。
這次的空襲與隔年的正式轟炸相比,規模還算小,但仍造成八十七名日本人死亡,四百六十六人受傷,二百六十二戶房舍遭毀損。比起實際受害,心理上受到的震動更加強烈。
“竟然讓帝都遭受空襲!”海軍極為重視此次襲擊,認為應該加強警戒範圍,進而強行攻擊中途島,但日本海軍反而在中途島海戰中失去四艘航空母艦,吃了個大敗仗。當局隱瞞事實真相,隻公布了日軍被擊沉一艘航空母艦、一艘受損嚴重,但早實的學生中也傳出了“其實好像被擊沉了兩艘航空母艦”的謠言。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比原來的舊製中學五年課程縮短了一年三個月,謙二從早實“提早畢業”了。國家為了確保勞動力與兵力,開始執行縮短學業期限的政策。在畢業典禮上,從校長到諸位老師,幾乎都沒人講任何鼓舞大家的豪言壯語。
畢業後的謙二,於一九四三年一月進入“富士通信機”任職。該公司的前身是富士電機,是由德國的西門子公司與古河電機工業兩家企業合併而來,其中通信機部門在一九三五(昭和十)年切割獨立出來,成為富士通信機。
當時的富士通信機(fujitsu),屬於軍需產業的新銳企業。提早畢業的謙二等人,與其他因為轉業或倒閉而被轉職到軍需產業的零售業者們一起,在徵兵年齡之前被分配到這家公司。謙二原本也沒有自覺已經被分配到軍需產業裏:
招聘啟事送到學校後,我也沒有考慮太多,朋友說了句“能去這公司不也挺好”,我就去應徵,而且也被錄用了。同期進入公司的約有二十人,其中十二人是早實畢業的,而且有五個人都是提早畢業班的學生。可以說糊裏糊塗地被好友帶進公司。錄取之後還因為上下班距離遠而有點後悔。
不過,發生這種狀況的背後,仍然有國家政策的影響。中日交戰之後,因為勞動力不足與勞動力再分配之故,過去由市村町等地方行政單位經營的職業介紹所,從一九三八年七月開始便全部移交國營,企業的招聘活動或送達學校的招聘啟事,也都在國家的管控之下。
隨著國家接手管理勞動力分配,政府於一九三九年三月發布《賃金統製令》(薪資統管令)。這是為了避免員工自軍需產業離職,以及防止因勞動力不足與物資管製造成薪資與物價交互螺旋上漲的狀況。最初適用的對象是軍需相關、擁有五十名以上從業人員的礦工事業所。一九四〇年十月第二次改正法令後,幾乎所有產業的事業所,隻要擁有十名以上從業人員,都有向國家提出給薪規則的義務。一九四〇年一月,為了調度軍事費用,模仿納粹德國的製度,開始施行自“事業者”[25]直接徵收稅金,稱為“就源徵收”的製度。
依據《賃金統製令》的規定,謙二初次任職的薪水,與就職企業無關,中學畢業的月薪就是日幣四十二日元,第二年起調升至四十五日元。因為政治管製的原因,這種相同學歷就給予相同薪資的“官廳型係統”,從過往就廣被民間採用。每個月得到會計科去領取月薪現金袋,不必打卡,隻要申請就會發給加班費,但謙二說在他周遭幾乎沒有因為想要加班費而留下工作的人。
富士通信機的職場位於京濱工業地帶,神奈川縣南武線的武藏中原站是最近的車站。在早實學過貿易與初級會計的謙二被分配到財務部會計主管的手下,在鄰接製作交換機與通訊機器工廠旁的事務樓上班。
在事務樓中工作的人被稱為“職員”,另一方麵,工廠的從業人員就被稱為“工員”,分成熟練的工人“職工”,以及高等小學校畢業、從各地方前來的“幼年工”,都在工廠內上班。事務樓的職員是月薪製,工廠的工員則為日薪製。
雖然富士通電信機不至於如此,但當時許多企業的職員與工員不僅薪資有差別,甚至連進公司使用的大門都不同。日本戰敗之後,廢除“職工差別”成為日本勞工運動的重大課題。
根據謙二的說法,事務樓的職員組成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由大學出身的人擔任幹部職員,類似謙二這種中學出身的是事務職員,另外還有高等女學校出身的女子職員,比例上大概各占三分之一。財務部的部長是東大畢業,會計科的主管則是慶應大學畢業。謙二說:“我自己穿的衣服,就隻有這麽一套萬年國民服,到公司之後隻是把上衣換成事務工作服。大學畢業的那群人,每個都穿著西裝。”
因為是軍需產業,陸軍與海軍的監督官各自有自己的辦公室。“軍人們不懂實際業務,我想應該隻是形式上的監督,不過公司的幹部為了讓他們開心,經常會去噓寒問暖。”像這樣的官民勾結,成為軍需物資橫流黑市的溫床,同時,也成為二戰結束後人民與“監督官廳”[26]間關係的基礎。
謙二現在成為片山家唯一正在賺錢的人。賺來的薪水全部都交給伊七。原本就不在臉上表露情感的伊七,對於謙二可以開始賺錢一事,從他臉上照樣還是讀不出開心的樣子。
這次的空襲與隔年的正式轟炸相比,規模還算小,但仍造成八十七名日本人死亡,四百六十六人受傷,二百六十二戶房舍遭毀損。比起實際受害,心理上受到的震動更加強烈。
“竟然讓帝都遭受空襲!”海軍極為重視此次襲擊,認為應該加強警戒範圍,進而強行攻擊中途島,但日本海軍反而在中途島海戰中失去四艘航空母艦,吃了個大敗仗。當局隱瞞事實真相,隻公布了日軍被擊沉一艘航空母艦、一艘受損嚴重,但早實的學生中也傳出了“其實好像被擊沉了兩艘航空母艦”的謠言。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比原來的舊製中學五年課程縮短了一年三個月,謙二從早實“提早畢業”了。國家為了確保勞動力與兵力,開始執行縮短學業期限的政策。在畢業典禮上,從校長到諸位老師,幾乎都沒人講任何鼓舞大家的豪言壯語。
畢業後的謙二,於一九四三年一月進入“富士通信機”任職。該公司的前身是富士電機,是由德國的西門子公司與古河電機工業兩家企業合併而來,其中通信機部門在一九三五(昭和十)年切割獨立出來,成為富士通信機。
當時的富士通信機(fujitsu),屬於軍需產業的新銳企業。提早畢業的謙二等人,與其他因為轉業或倒閉而被轉職到軍需產業的零售業者們一起,在徵兵年齡之前被分配到這家公司。謙二原本也沒有自覺已經被分配到軍需產業裏:
招聘啟事送到學校後,我也沒有考慮太多,朋友說了句“能去這公司不也挺好”,我就去應徵,而且也被錄用了。同期進入公司的約有二十人,其中十二人是早實畢業的,而且有五個人都是提早畢業班的學生。可以說糊裏糊塗地被好友帶進公司。錄取之後還因為上下班距離遠而有點後悔。
不過,發生這種狀況的背後,仍然有國家政策的影響。中日交戰之後,因為勞動力不足與勞動力再分配之故,過去由市村町等地方行政單位經營的職業介紹所,從一九三八年七月開始便全部移交國營,企業的招聘活動或送達學校的招聘啟事,也都在國家的管控之下。
隨著國家接手管理勞動力分配,政府於一九三九年三月發布《賃金統製令》(薪資統管令)。這是為了避免員工自軍需產業離職,以及防止因勞動力不足與物資管製造成薪資與物價交互螺旋上漲的狀況。最初適用的對象是軍需相關、擁有五十名以上從業人員的礦工事業所。一九四〇年十月第二次改正法令後,幾乎所有產業的事業所,隻要擁有十名以上從業人員,都有向國家提出給薪規則的義務。一九四〇年一月,為了調度軍事費用,模仿納粹德國的製度,開始施行自“事業者”[25]直接徵收稅金,稱為“就源徵收”的製度。
依據《賃金統製令》的規定,謙二初次任職的薪水,與就職企業無關,中學畢業的月薪就是日幣四十二日元,第二年起調升至四十五日元。因為政治管製的原因,這種相同學歷就給予相同薪資的“官廳型係統”,從過往就廣被民間採用。每個月得到會計科去領取月薪現金袋,不必打卡,隻要申請就會發給加班費,但謙二說在他周遭幾乎沒有因為想要加班費而留下工作的人。
富士通信機的職場位於京濱工業地帶,神奈川縣南武線的武藏中原站是最近的車站。在早實學過貿易與初級會計的謙二被分配到財務部會計主管的手下,在鄰接製作交換機與通訊機器工廠旁的事務樓上班。
在事務樓中工作的人被稱為“職員”,另一方麵,工廠的從業人員就被稱為“工員”,分成熟練的工人“職工”,以及高等小學校畢業、從各地方前來的“幼年工”,都在工廠內上班。事務樓的職員是月薪製,工廠的工員則為日薪製。
雖然富士通電信機不至於如此,但當時許多企業的職員與工員不僅薪資有差別,甚至連進公司使用的大門都不同。日本戰敗之後,廢除“職工差別”成為日本勞工運動的重大課題。
根據謙二的說法,事務樓的職員組成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由大學出身的人擔任幹部職員,類似謙二這種中學出身的是事務職員,另外還有高等女學校出身的女子職員,比例上大概各占三分之一。財務部的部長是東大畢業,會計科的主管則是慶應大學畢業。謙二說:“我自己穿的衣服,就隻有這麽一套萬年國民服,到公司之後隻是把上衣換成事務工作服。大學畢業的那群人,每個都穿著西裝。”
因為是軍需產業,陸軍與海軍的監督官各自有自己的辦公室。“軍人們不懂實際業務,我想應該隻是形式上的監督,不過公司的幹部為了讓他們開心,經常會去噓寒問暖。”像這樣的官民勾結,成為軍需物資橫流黑市的溫床,同時,也成為二戰結束後人民與“監督官廳”[26]間關係的基礎。
謙二現在成為片山家唯一正在賺錢的人。賺來的薪水全部都交給伊七。原本就不在臉上表露情感的伊七,對於謙二可以開始賺錢一事,從他臉上照樣還是讀不出開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