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丈夫動情的樣子,兩行清淚從符皇後的眼角緩緩淌下。她口不能言,但心很痛。那年河中變亂,當她的第一任丈夫李崇訓舉著血淋淋的長刀要她陪葬時,她沒有向命運屈服,她相信她的人生不會如此結束。果然,她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柴榮。她真希望能陪著丈夫一步步實現他的抱負和理想,隻是沒想到,僅僅數年,一切便戛然而止。她真的不甘心。更令她心痛的是,她深愛的這個男子曾經經歷了幾乎滿門遭滅的慘劇,而現在,上天卻又要再一次奪走他的愛人。這個亂世太需要柴榮了,為什麽老天要這麽不公平地對待這個“不愛其身而愛民”的皇帝?
柴榮卻笑了,他輕輕用手絹拭去她臉頰的淚水,用一種異乎尋常地溫柔語氣對她說:“我們一起回家吧。”
是年五月,柴榮留下李重進、張永德繼續圍攻壽州,自己則帶著大軍北返回京。他希望,家的氣息,能驅走符皇後的病魔。但再好的醫術也無法挽回符皇後的生命。回京之後,符皇後病勢愈加沉重,就算柴榮天天陪在她身邊,也無法留住她的生命。彌留之際,符皇後忽然睜開了眼睛,她的雙唇動了動,居然吐出了微弱的話語。柴榮急忙把耳朵湊到她的唇邊,急切地想聽清楚符皇後的話。
“臣妾不能再侍奉陛下,請陛下珍重。小妹符氏,溫婉賢德,臣妾死後,陛下如若不棄,可立她為後……”符皇後艱難地偏過頭,看著床邊滿臉稚氣的幼子,嘴角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意。淚水奪眶而出,她長嘆了口氣,悠悠道:“臣妾不能親眼看到陛下光復燕雲,重振天下了……”柴榮全身猛然一顫,跪倒在地。他緊緊握住符皇後的手,卻再也站不起來。
握手一長嘆,淚別為此生。身為一國之君,可以叱吒風雲,可以笑傲天下,卻留不住麵前摯愛之人的生命。就算是他,威震天下的柴榮,也無法與時間討價還價。以生命的脆弱,去搏擊厚重的天下,這莫非是亂世中每個英雄的悲哀?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5年)七月,符皇後病逝,年僅二十六歲。
39 獨行踽踽
符皇後的去世令後周上下一片悲痛。柴榮放下了他未曾有一刻不牽掛的天下,為她服喪七日。凝視著妻子的靈柩,悲痛與無奈纏繞在柴榮的心頭。短短六年間,這竟然已是他第二次失去妻子。命運對他似乎格外殘酷,養父郭威、兩任妻子、三個幼子,一個接一個離他而去。而他,卻隻能不斷放下生命中最珍貴的那些人,繼續在波詭雲譎的亂世中蹣跚而行。
那天,當符皇後再次勸他結束征淮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對她說,他註定做不了普通人,他隻能去做改變時代的人,即使付出犧牲也在所不惜。但他說這些的時候,感到的並不是驕傲和得意,更多的卻是悲涼。他不去做,還有誰會去做?柴榮嘆了口氣,揚起頭,把目光投向深宮外那片無盡的蒼穹。微藍的夜空中,星河若隱若現。即使在無邊的黑夜裏,也總有一顆星分外明亮。因為這燦爛的光華,它照亮了夜空,而也因為這光華,它卻註定孤獨。
柴榮很清楚,對他的行事風格,不少人頗有微詞。有人認為他好大喜功,有人覺得他急於求成,甚至有人指責他行事極端。對這些,柴榮無法一一反駁,更不願意去反駁。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明白,時間對柴榮意味著什麽。沒有被時間利刃割傷過的人,自然不會懂得敬畏時間。經歷過這麽多,他對理想、生命和這個時代自有他獨特的理解。柴榮知道,這個時代正處於轉折與巨變的前夜,這個天下危機四伏,北方的契丹一旦再度南下,一盤散沙的神州大地必將再度腥風血雨,萬劫不復。但這個天下同樣有著巨大的可能性,大江南北,從蒸蒸日上的開封到繁華富庶的金陵,新的氣象正在誕生,新的時代正在破繭而出。
這是一個大時代。他沒有選擇。他不能像朱溫那樣毫無顧忌地自我毀滅,更不會如李存勖像沒長大的孩子般迷失沉淪,他隻能選擇做那顆最亮的星,用光華刺破黑暗,哪怕耗盡生命,哪怕孤獨一生。想到這裏,忽然有某種力量灌滿了柴榮的全身,他站起身,拍了拍麻木酸痛的雙腿,長長地籲了一口氣。隻要生命還未終結,他便隻能繼續負重前行。哪怕獨行踽踽,再無他人。這是他的命運,也是他的選擇。
服喪期滿,柴榮命淮南節度使向訓統領淮南戰事,又命張永德率殿前軍屯駐壽州以北的下蔡(今安徽鳳台縣),控製淮水北岸,令李重進、李繼勛率侍衛軍屯兵壽州城南,繼續圍攻壽州。隨後,柴榮又把眼光回到他正苦心打造的開封新城上。新城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而他一向事必躬親。
雖然已近立秋,但汴水岸邊依然烈日當空,熱浪翻卷。十餘個身著便裝的中年人正站在河堤上,手中摺扇搖動不止。其中年紀最長的那人,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連聲道:“不想已近立秋,尚如此炎熱。老臣這就吩咐下去,多備涼茶、暑藥,以防勞役、工匠們中了暑熱。”說話的正是主持新城修建的宰相王樸。他身前那人負手而立,正靜靜地看著麵前宏大的工地,若有所思,全然不顧頭頂的烈日。半晌,他緩緩側身,眺望著波瀾不驚的汴水,微笑著對王樸說:“京城是皇家所在,自然要恢弘大氣,但城終究是為民所居,為民而建,更要多考慮便民利民。開封地勢平坦,又近汴水,應以河道為核心,充分發揮漕運的功效,暢通商賈,吸引各方,使之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中。更應充分發揮民眾之力,讓他們環汴水栽榆柳、起台榭,以為都會之壯。還應該許兩邊人戶在街道之外種樹掘井,修蓋涼棚,為往來商賈、路人提供方便。”王樸連連稱是,心頭不禁讚嘆,柴榮對城市的理解已遠超一般人,在他的頭腦裏,京城早已不僅僅隻是皇宮的所在,而是兼具了政治、文化、物流、商貿、軍事、民居等多種功能的樞紐。顯然,在柴榮心裏,繁榮京城,正是復興中原的關鍵。
柴榮卻笑了,他輕輕用手絹拭去她臉頰的淚水,用一種異乎尋常地溫柔語氣對她說:“我們一起回家吧。”
是年五月,柴榮留下李重進、張永德繼續圍攻壽州,自己則帶著大軍北返回京。他希望,家的氣息,能驅走符皇後的病魔。但再好的醫術也無法挽回符皇後的生命。回京之後,符皇後病勢愈加沉重,就算柴榮天天陪在她身邊,也無法留住她的生命。彌留之際,符皇後忽然睜開了眼睛,她的雙唇動了動,居然吐出了微弱的話語。柴榮急忙把耳朵湊到她的唇邊,急切地想聽清楚符皇後的話。
“臣妾不能再侍奉陛下,請陛下珍重。小妹符氏,溫婉賢德,臣妾死後,陛下如若不棄,可立她為後……”符皇後艱難地偏過頭,看著床邊滿臉稚氣的幼子,嘴角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意。淚水奪眶而出,她長嘆了口氣,悠悠道:“臣妾不能親眼看到陛下光復燕雲,重振天下了……”柴榮全身猛然一顫,跪倒在地。他緊緊握住符皇後的手,卻再也站不起來。
握手一長嘆,淚別為此生。身為一國之君,可以叱吒風雲,可以笑傲天下,卻留不住麵前摯愛之人的生命。就算是他,威震天下的柴榮,也無法與時間討價還價。以生命的脆弱,去搏擊厚重的天下,這莫非是亂世中每個英雄的悲哀?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5年)七月,符皇後病逝,年僅二十六歲。
39 獨行踽踽
符皇後的去世令後周上下一片悲痛。柴榮放下了他未曾有一刻不牽掛的天下,為她服喪七日。凝視著妻子的靈柩,悲痛與無奈纏繞在柴榮的心頭。短短六年間,這竟然已是他第二次失去妻子。命運對他似乎格外殘酷,養父郭威、兩任妻子、三個幼子,一個接一個離他而去。而他,卻隻能不斷放下生命中最珍貴的那些人,繼續在波詭雲譎的亂世中蹣跚而行。
那天,當符皇後再次勸他結束征淮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對她說,他註定做不了普通人,他隻能去做改變時代的人,即使付出犧牲也在所不惜。但他說這些的時候,感到的並不是驕傲和得意,更多的卻是悲涼。他不去做,還有誰會去做?柴榮嘆了口氣,揚起頭,把目光投向深宮外那片無盡的蒼穹。微藍的夜空中,星河若隱若現。即使在無邊的黑夜裏,也總有一顆星分外明亮。因為這燦爛的光華,它照亮了夜空,而也因為這光華,它卻註定孤獨。
柴榮很清楚,對他的行事風格,不少人頗有微詞。有人認為他好大喜功,有人覺得他急於求成,甚至有人指責他行事極端。對這些,柴榮無法一一反駁,更不願意去反駁。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明白,時間對柴榮意味著什麽。沒有被時間利刃割傷過的人,自然不會懂得敬畏時間。經歷過這麽多,他對理想、生命和這個時代自有他獨特的理解。柴榮知道,這個時代正處於轉折與巨變的前夜,這個天下危機四伏,北方的契丹一旦再度南下,一盤散沙的神州大地必將再度腥風血雨,萬劫不復。但這個天下同樣有著巨大的可能性,大江南北,從蒸蒸日上的開封到繁華富庶的金陵,新的氣象正在誕生,新的時代正在破繭而出。
這是一個大時代。他沒有選擇。他不能像朱溫那樣毫無顧忌地自我毀滅,更不會如李存勖像沒長大的孩子般迷失沉淪,他隻能選擇做那顆最亮的星,用光華刺破黑暗,哪怕耗盡生命,哪怕孤獨一生。想到這裏,忽然有某種力量灌滿了柴榮的全身,他站起身,拍了拍麻木酸痛的雙腿,長長地籲了一口氣。隻要生命還未終結,他便隻能繼續負重前行。哪怕獨行踽踽,再無他人。這是他的命運,也是他的選擇。
服喪期滿,柴榮命淮南節度使向訓統領淮南戰事,又命張永德率殿前軍屯駐壽州以北的下蔡(今安徽鳳台縣),控製淮水北岸,令李重進、李繼勛率侍衛軍屯兵壽州城南,繼續圍攻壽州。隨後,柴榮又把眼光回到他正苦心打造的開封新城上。新城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而他一向事必躬親。
雖然已近立秋,但汴水岸邊依然烈日當空,熱浪翻卷。十餘個身著便裝的中年人正站在河堤上,手中摺扇搖動不止。其中年紀最長的那人,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連聲道:“不想已近立秋,尚如此炎熱。老臣這就吩咐下去,多備涼茶、暑藥,以防勞役、工匠們中了暑熱。”說話的正是主持新城修建的宰相王樸。他身前那人負手而立,正靜靜地看著麵前宏大的工地,若有所思,全然不顧頭頂的烈日。半晌,他緩緩側身,眺望著波瀾不驚的汴水,微笑著對王樸說:“京城是皇家所在,自然要恢弘大氣,但城終究是為民所居,為民而建,更要多考慮便民利民。開封地勢平坦,又近汴水,應以河道為核心,充分發揮漕運的功效,暢通商賈,吸引各方,使之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中。更應充分發揮民眾之力,讓他們環汴水栽榆柳、起台榭,以為都會之壯。還應該許兩邊人戶在街道之外種樹掘井,修蓋涼棚,為往來商賈、路人提供方便。”王樸連連稱是,心頭不禁讚嘆,柴榮對城市的理解已遠超一般人,在他的頭腦裏,京城早已不僅僅隻是皇宮的所在,而是兼具了政治、文化、物流、商貿、軍事、民居等多種功能的樞紐。顯然,在柴榮心裏,繁榮京城,正是復興中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