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皇後微微一笑。“當年我在河中,數萬兵馬圍城,臣妾不也安然無恙?陛下放心,臣妾隨軍,隻為照顧陛下起居飲食,決不會打擾陛下用兵。”
“皇子尚且年幼,皇後走了,何人照看?”柴榮又想起柴宗訓才剛滿三歲,不免擔心。
“這個陛下大可放心。宗訓託付給小妹照料,萬無一失。”符皇後的妹妹正在宮中,姐妹二人感情甚好,由她代為照料幼子,自然不成問題。
柴榮隻覺得心頭熱浪翻騰,他知道符皇後一直對南征之事抱有疑慮。如今戰事受挫,皇後不但沒有半點埋怨,反而不顧艱險安危要隨同出征。在柴榮最困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的竟然是麵前這位弱女子。柴榮緊緊挽住皇後的雙手,卻已啞然失聲,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看著皇帝那雙盈滿淚水的雙眼,符皇後隻是微笑而已。柴榮放不下他的夢想,放不下他的天下,而她又怎能放得下自己深愛的人。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開封城的老百姓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氣氛中,而柴榮已經頒下詔書,宣布親征淮南。皇帝出征在外,偌大個天下,朝廷的日常政務是需要人照顧的。後周朝中人才濟濟,柴榮自然不會擔心。他任命在關西之戰中立了大功的向訓暫代東京留守,端明殿學士王樸為副留守,又令彰信節度使韓通代理點檢侍衛司及在京內外都巡檢,負責皇城和京師的安全。接著,他又命令各地,趁農閑之時,徵發丁壯民夫十萬,全麵啟動修築開封新城的工程。這是事關王朝興衰的大事,當然不能因為一場戰爭而荒廢。隨後,柴榮傳詔給已向後周稱臣的荊南、吳越,讓他們出兵攻擊南唐,配合周軍主力的行動。為了盡快讓主力渡過淮水,柴榮又命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領兵為先鋒,先行趕赴正陽保護浮橋,為後續到達的周軍主力做好渡淮準備。同時,又令河陽節度使白重贊帶領三千護衛親軍屯駐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保護周軍主力的側翼。做完了這一切,柴榮隨即集合禁軍精銳,張永德、趙匡胤、馬全義等禁軍將領悉數隨同出征。
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從開封出發,一路南下,直奔淮水。當柴榮的大軍從開封大舉南下之時,淮南的戰局正在迅速惡化。
李穀、王彥超圍攻壽州三月,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而南唐援軍已大舉而來。更可怕的是,南唐充分發揮了自己水軍的優勢,水陸並進,企圖一舉圍殲周軍。須臾之間,劉彥貞的援軍已到達來遠,距離壽州僅有二百裏,三日可到壽州城下。而南唐水軍的數百艘戰艦則沿著淮水而上,徑直撲向周軍那條生死攸關的通道——正陽浮橋。
一向冷靜沉著的李穀驚慌起來。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軟肋就是正陽浮橋。浮橋一旦被南唐控製,全軍將腹背受敵,進退失據,有被圍殲的危險。李穀又急又怒,出征之際,他信誓旦旦地向柴榮表示,要痛擊蛇之三寸,攻取淮南。沒想到三個月下來,這條蛇不僅絲毫無損,反而揚起頭來要徑直咬向他的要害。危急關頭,麵子、尊嚴都不重要了,當務之急是保命。李穀急忙召集眾將說:“我軍不善於水戰,倘若被賊寇截斷浮橋,就會腹背受敵,有全軍覆沒的威脅。為今之計,不如退守正陽,保住浮橋,等皇上大軍到來再作計較不遲。”
王彥超有些猶豫地說:“我軍糧草輜重全都在壽州城下。如果倉促退兵,這些東西怎麽辦?”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退兵,糧草輜重肯定無法帶走,隻能一把火燒掉。皇帝還沒到,軍隊就已經倉促敗退,糧草全毀,這樣做真的妥當麽?李穀掂量了半響,似乎也覺得不妥,隻好說:“我馬上修書一封,急報皇上,請皇上定奪!”
此時,柴榮才剛到圉鎮(今屬河南杞縣)。接到李穀急報,柴榮匆匆看罷,不禁驚呼一聲:“這李穀好糊塗!”柴榮把信丟給身邊眾將,痛心疾首地說:“眼見我軍主力將至,而李穀竟然要焚糧退兵!這不是陷我大軍於兇險嗎?決戰尚未開打,我軍士氣盡失!況且,數萬大軍侷促於淮水兩岸,豈不是坐以待斃!”柴榮大發沖天之怒,眾將更是麵麵相覷。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一匹快馬正飛也似地向南狂奔。背後遠遠傳來趙匡胤的吼聲:“一定要盡快送到壽州城下,告訴李穀,皇帝到達之前,萬萬不可退兵!”
但局勢的發展,已遠遠超出了柴榮的預料。
31 決戰正陽渡
文書轉送間,戰局仍在飛速發展。劉彥貞部繼續急進,已至山口,駐防山口鎮的周軍兵少將寡,一觸即潰。而南唐水軍則沿著淮水,全力西進,艦隊逼近上窯。
唐軍的數百艘戰艦溯江而上,聲勢逼人。駐防上窯的周軍驚慌之際,急忙調來弓弩和石炮阻擊。淮水邊弓弩齊發,石炮轟鳴,激起萬千水柱。但猛烈射擊之後,周軍士兵卻絕望地發現,敵軍戰艦絲毫無損,前進依舊。原來,這幾天來連日暴雨,淮水迅速上漲,江麵增寬,弓弩石炮根本夠不著在河心的敵艦。南唐戰艦浩浩蕩蕩直撲正陽,無法阻擋。
李穀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他什麽都可以不怕,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正陽渡口的浮橋。如今正陽危急,他隻能自保,就算皇帝的命令尚未到達,他也顧不了了。李穀急忙下令,將帶不走的糧草輜重全部焚毀,全軍退守正陽。
“皇子尚且年幼,皇後走了,何人照看?”柴榮又想起柴宗訓才剛滿三歲,不免擔心。
“這個陛下大可放心。宗訓託付給小妹照料,萬無一失。”符皇後的妹妹正在宮中,姐妹二人感情甚好,由她代為照料幼子,自然不成問題。
柴榮隻覺得心頭熱浪翻騰,他知道符皇後一直對南征之事抱有疑慮。如今戰事受挫,皇後不但沒有半點埋怨,反而不顧艱險安危要隨同出征。在柴榮最困難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的竟然是麵前這位弱女子。柴榮緊緊挽住皇後的雙手,卻已啞然失聲,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看著皇帝那雙盈滿淚水的雙眼,符皇後隻是微笑而已。柴榮放不下他的夢想,放不下他的天下,而她又怎能放得下自己深愛的人。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開封城的老百姓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氣氛中,而柴榮已經頒下詔書,宣布親征淮南。皇帝出征在外,偌大個天下,朝廷的日常政務是需要人照顧的。後周朝中人才濟濟,柴榮自然不會擔心。他任命在關西之戰中立了大功的向訓暫代東京留守,端明殿學士王樸為副留守,又令彰信節度使韓通代理點檢侍衛司及在京內外都巡檢,負責皇城和京師的安全。接著,他又命令各地,趁農閑之時,徵發丁壯民夫十萬,全麵啟動修築開封新城的工程。這是事關王朝興衰的大事,當然不能因為一場戰爭而荒廢。隨後,柴榮傳詔給已向後周稱臣的荊南、吳越,讓他們出兵攻擊南唐,配合周軍主力的行動。為了盡快讓主力渡過淮水,柴榮又命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領兵為先鋒,先行趕赴正陽保護浮橋,為後續到達的周軍主力做好渡淮準備。同時,又令河陽節度使白重贊帶領三千護衛親軍屯駐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保護周軍主力的側翼。做完了這一切,柴榮隨即集合禁軍精銳,張永德、趙匡胤、馬全義等禁軍將領悉數隨同出征。
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從開封出發,一路南下,直奔淮水。當柴榮的大軍從開封大舉南下之時,淮南的戰局正在迅速惡化。
李穀、王彥超圍攻壽州三月,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而南唐援軍已大舉而來。更可怕的是,南唐充分發揮了自己水軍的優勢,水陸並進,企圖一舉圍殲周軍。須臾之間,劉彥貞的援軍已到達來遠,距離壽州僅有二百裏,三日可到壽州城下。而南唐水軍的數百艘戰艦則沿著淮水而上,徑直撲向周軍那條生死攸關的通道——正陽浮橋。
一向冷靜沉著的李穀驚慌起來。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軟肋就是正陽浮橋。浮橋一旦被南唐控製,全軍將腹背受敵,進退失據,有被圍殲的危險。李穀又急又怒,出征之際,他信誓旦旦地向柴榮表示,要痛擊蛇之三寸,攻取淮南。沒想到三個月下來,這條蛇不僅絲毫無損,反而揚起頭來要徑直咬向他的要害。危急關頭,麵子、尊嚴都不重要了,當務之急是保命。李穀急忙召集眾將說:“我軍不善於水戰,倘若被賊寇截斷浮橋,就會腹背受敵,有全軍覆沒的威脅。為今之計,不如退守正陽,保住浮橋,等皇上大軍到來再作計較不遲。”
王彥超有些猶豫地說:“我軍糧草輜重全都在壽州城下。如果倉促退兵,這些東西怎麽辦?”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退兵,糧草輜重肯定無法帶走,隻能一把火燒掉。皇帝還沒到,軍隊就已經倉促敗退,糧草全毀,這樣做真的妥當麽?李穀掂量了半響,似乎也覺得不妥,隻好說:“我馬上修書一封,急報皇上,請皇上定奪!”
此時,柴榮才剛到圉鎮(今屬河南杞縣)。接到李穀急報,柴榮匆匆看罷,不禁驚呼一聲:“這李穀好糊塗!”柴榮把信丟給身邊眾將,痛心疾首地說:“眼見我軍主力將至,而李穀竟然要焚糧退兵!這不是陷我大軍於兇險嗎?決戰尚未開打,我軍士氣盡失!況且,數萬大軍侷促於淮水兩岸,豈不是坐以待斃!”柴榮大發沖天之怒,眾將更是麵麵相覷。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一匹快馬正飛也似地向南狂奔。背後遠遠傳來趙匡胤的吼聲:“一定要盡快送到壽州城下,告訴李穀,皇帝到達之前,萬萬不可退兵!”
但局勢的發展,已遠遠超出了柴榮的預料。
31 決戰正陽渡
文書轉送間,戰局仍在飛速發展。劉彥貞部繼續急進,已至山口,駐防山口鎮的周軍兵少將寡,一觸即潰。而南唐水軍則沿著淮水,全力西進,艦隊逼近上窯。
唐軍的數百艘戰艦溯江而上,聲勢逼人。駐防上窯的周軍驚慌之際,急忙調來弓弩和石炮阻擊。淮水邊弓弩齊發,石炮轟鳴,激起萬千水柱。但猛烈射擊之後,周軍士兵卻絕望地發現,敵軍戰艦絲毫無損,前進依舊。原來,這幾天來連日暴雨,淮水迅速上漲,江麵增寬,弓弩石炮根本夠不著在河心的敵艦。南唐戰艦浩浩蕩蕩直撲正陽,無法阻擋。
李穀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他什麽都可以不怕,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正陽渡口的浮橋。如今正陽危急,他隻能自保,就算皇帝的命令尚未到達,他也顧不了了。李穀急忙下令,將帶不走的糧草輜重全部焚毀,全軍退守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