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的周軍剛一撤離,南唐援軍已大舉而來。此時,柴榮剛剛到達陳州(今河南淮陽縣)。敏銳的戰場嗅覺讓柴榮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險。連日來,李穀軍中發來的文書絡繹不絕,字裏行間,柴榮發現李穀心神已亂,驚慌失措,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大將之風。再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李穀、王彥超身上,如果渡淮通道被切斷,南征大軍還未完全展開,便敗局已定。永遠不能把命運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如何都要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這是柴榮的人生法則。人生如此,治國如此,事關生死的戰場上,當然更是如此。他立即傳詔李重進,不休息,不補給,晝夜兼程,以最快速度急行軍,立即趕赴正陽。事實證明,柴榮的臨機決斷挽救了全軍。
這一刻,劉彥貞正領著大軍,踏著周軍丟棄的戰旗,得意洋洋地進入壽州城。劉仁贍麵無表情地站在城門口,很有些厭惡地注視著萬眾簇擁下的劉彥貞。對這個人,劉仁贍從來就沒有好感。在劉仁贍看來,劉彥貞能手握重兵,權焰甚重,全靠他老爸的資本。劉彥貞之父劉信,是楊行密麾下舊將,又與後來繼任南吳國主的楊渥交情甚好,一直做到了太師的高位。有了父親在淮南的深耕,劉彥貞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但此人的名聲在淮南早已臭名昭著,不管在哪裏做官,必然大肆斂財,為害一方。劉彥貞名聲雖臭,卻深諳官場潛規則,每次搜刮的財物,必然分出一半,用來賄賂朝中權臣。權臣們得了好處,在李璟麵前把劉彥貞捧上了天,甚至說他用兵打仗不亞於西漢名將韓信、彭越。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演戲,隻是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底細,而有些人卻入戲太深,把自己也騙了。劉彥貞顯然成了後者。被人吹捧得多了,連他自己也真以為有平定天下的才能。所以,這次周軍來攻,劉彥貞毫不猶豫地接過帥旗,帶著數萬兵馬要來與柴榮決戰。若能在淮水之側擊敗聲威日隆的中原皇帝,他將一戰而令天下側目。
而現在劉彥貞感覺很好。自他出兵以來,一路順風順水,不僅輕易解了壽州之圍,還有機會將周軍一網打盡。他掃了一眼站在路旁的劉仁贍,鄙夷地哼了一聲。此人自以為善戰能謀,自詡為淮南名將,平素就看不上自己。這次,我偏要在此人麵前立下驚天戰功,煞一煞他的銳氣!
“我領兵來晚,讓劉將軍受驚了!”劉彥貞正眼也不瞧劉仁贍,裝模作樣地說。劉仁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道:“將軍大軍一到,敵軍聞風而逃,這是畏懼您的聲威。如今壽州之圍已解,將軍可屯兵於此,暫作休整。敵軍遠來疲敝,不能持久。等敵軍銳氣盡失,再會合各路軍馬乘勢反擊,必獲全勝!”劉彥貞一聽,心頭頓時怒火中燒。這劉仁贍好生可惡!知道我即將成就大功,居然編出一套說辭,要阻礙我趁勢進攻。此人一定是怕我成了大功,搶了他的風頭!劉彥貞雙眼一瞪,高聲道:“將軍號稱名將,怎地如此膽小!賊軍焚燒糧草,倉惶逃竄,潰不成軍,我軍正應趁勢進軍正陽,將賊軍逼至淮水,將其全殲於淮水以南!”劉仁贍大急道:“李穀縱然不是將軍對手,但柴榮即將親率大軍而來。如此強敵,怎麽能企圖速戰速決!一旦失利,大事壞矣!”
“哈哈哈!”劉彥貞仰天大笑:“好個名將,卻原來畏敵如虎!你如果害怕,就留在這裏守城好了,我自率本部軍馬,明日就進攻正陽渡!隻不過,等我成大功之後,將軍可不要跑來與我搶功!”
劉仁贍看著趾高氣揚的劉彥貞,氣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想一想事關重大,他忍住怒火,又勸道:“將軍如果實在要攻,也應等到水軍到達,水陸並進,才有勝算。”
劉彥貞手一揮,大聲嗬斥道:“荒謬!艦船逆水而上,行動緩慢,到達正陽,至少還有十天!戰機轉瞬即逝,豈能在此空等!”說完,自顧拍馬而去。
劉仁贍仰天長嘆:“皇上居然用如此庸才退敵,真是天亡我也!此人遇上柴榮,必敗無疑!”
站在正陽橋頭的李穀此時卻完全沒有這麽樂觀。壽州城下的撤軍完全是一場災難。驚慌失措的周軍丟棄了大部分糧草輜重,幾乎是一路潰逃般退到了正陽。開封出征時士氣高昂,紀律嚴明的軍隊此時變成了毫無鬥誌的烏合之眾。李穀萬分沮喪,憑這樣一支敗軍,豈能擋住氣勢洶洶的追兵?
驚懼之際,李穀終於接到了柴榮的回信。讀罷來信,李穀倒吸一口涼氣。皇帝在信中嚴令他不準退兵,堅守壽州外圍,等待李重進援兵到來。但現在,他早已違背了皇帝的命令,直接丟掉了壽州陣地,一路敗退到了正陽,還談何堅守待援?不過這封信裏也有好消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正率精兵晝夜兼程而來。不管怎麽說,李重進驍勇善戰,又帶來了皇帝的侍衛親軍。他來了,足可保住正陽浮橋。
想了半天,李穀決定把戰場的真實情況告訴柴榮。他回信說:“賊寇戰艦正沿淮水前進,直逼正陽,我軍難以阻擋。倘若浮橋失守,糧道斷絕,則全軍危險。正陽已成險地,陛下不宜親臨。希望陛下暫且駐在陳州。等李重進到達,臣下將與他從長計議,阻止賊寇戰艦,保全浮橋。等正陽的威脅解除,我軍再厲兵秣馬,等待時機,待賊軍疲憊之時,陛下再以大軍南下,攻取淮南,為時未晚。”
這一刻,劉彥貞正領著大軍,踏著周軍丟棄的戰旗,得意洋洋地進入壽州城。劉仁贍麵無表情地站在城門口,很有些厭惡地注視著萬眾簇擁下的劉彥貞。對這個人,劉仁贍從來就沒有好感。在劉仁贍看來,劉彥貞能手握重兵,權焰甚重,全靠他老爸的資本。劉彥貞之父劉信,是楊行密麾下舊將,又與後來繼任南吳國主的楊渥交情甚好,一直做到了太師的高位。有了父親在淮南的深耕,劉彥貞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但此人的名聲在淮南早已臭名昭著,不管在哪裏做官,必然大肆斂財,為害一方。劉彥貞名聲雖臭,卻深諳官場潛規則,每次搜刮的財物,必然分出一半,用來賄賂朝中權臣。權臣們得了好處,在李璟麵前把劉彥貞捧上了天,甚至說他用兵打仗不亞於西漢名將韓信、彭越。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演戲,隻是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底細,而有些人卻入戲太深,把自己也騙了。劉彥貞顯然成了後者。被人吹捧得多了,連他自己也真以為有平定天下的才能。所以,這次周軍來攻,劉彥貞毫不猶豫地接過帥旗,帶著數萬兵馬要來與柴榮決戰。若能在淮水之側擊敗聲威日隆的中原皇帝,他將一戰而令天下側目。
而現在劉彥貞感覺很好。自他出兵以來,一路順風順水,不僅輕易解了壽州之圍,還有機會將周軍一網打盡。他掃了一眼站在路旁的劉仁贍,鄙夷地哼了一聲。此人自以為善戰能謀,自詡為淮南名將,平素就看不上自己。這次,我偏要在此人麵前立下驚天戰功,煞一煞他的銳氣!
“我領兵來晚,讓劉將軍受驚了!”劉彥貞正眼也不瞧劉仁贍,裝模作樣地說。劉仁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道:“將軍大軍一到,敵軍聞風而逃,這是畏懼您的聲威。如今壽州之圍已解,將軍可屯兵於此,暫作休整。敵軍遠來疲敝,不能持久。等敵軍銳氣盡失,再會合各路軍馬乘勢反擊,必獲全勝!”劉彥貞一聽,心頭頓時怒火中燒。這劉仁贍好生可惡!知道我即將成就大功,居然編出一套說辭,要阻礙我趁勢進攻。此人一定是怕我成了大功,搶了他的風頭!劉彥貞雙眼一瞪,高聲道:“將軍號稱名將,怎地如此膽小!賊軍焚燒糧草,倉惶逃竄,潰不成軍,我軍正應趁勢進軍正陽,將賊軍逼至淮水,將其全殲於淮水以南!”劉仁贍大急道:“李穀縱然不是將軍對手,但柴榮即將親率大軍而來。如此強敵,怎麽能企圖速戰速決!一旦失利,大事壞矣!”
“哈哈哈!”劉彥貞仰天大笑:“好個名將,卻原來畏敵如虎!你如果害怕,就留在這裏守城好了,我自率本部軍馬,明日就進攻正陽渡!隻不過,等我成大功之後,將軍可不要跑來與我搶功!”
劉仁贍看著趾高氣揚的劉彥貞,氣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想一想事關重大,他忍住怒火,又勸道:“將軍如果實在要攻,也應等到水軍到達,水陸並進,才有勝算。”
劉彥貞手一揮,大聲嗬斥道:“荒謬!艦船逆水而上,行動緩慢,到達正陽,至少還有十天!戰機轉瞬即逝,豈能在此空等!”說完,自顧拍馬而去。
劉仁贍仰天長嘆:“皇上居然用如此庸才退敵,真是天亡我也!此人遇上柴榮,必敗無疑!”
站在正陽橋頭的李穀此時卻完全沒有這麽樂觀。壽州城下的撤軍完全是一場災難。驚慌失措的周軍丟棄了大部分糧草輜重,幾乎是一路潰逃般退到了正陽。開封出征時士氣高昂,紀律嚴明的軍隊此時變成了毫無鬥誌的烏合之眾。李穀萬分沮喪,憑這樣一支敗軍,豈能擋住氣勢洶洶的追兵?
驚懼之際,李穀終於接到了柴榮的回信。讀罷來信,李穀倒吸一口涼氣。皇帝在信中嚴令他不準退兵,堅守壽州外圍,等待李重進援兵到來。但現在,他早已違背了皇帝的命令,直接丟掉了壽州陣地,一路敗退到了正陽,還談何堅守待援?不過這封信裏也有好消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正率精兵晝夜兼程而來。不管怎麽說,李重進驍勇善戰,又帶來了皇帝的侍衛親軍。他來了,足可保住正陽浮橋。
想了半天,李穀決定把戰場的真實情況告訴柴榮。他回信說:“賊寇戰艦正沿淮水前進,直逼正陽,我軍難以阻擋。倘若浮橋失守,糧道斷絕,則全軍危險。正陽已成險地,陛下不宜親臨。希望陛下暫且駐在陳州。等李重進到達,臣下將與他從長計議,阻止賊寇戰艦,保全浮橋。等正陽的威脅解除,我軍再厲兵秣馬,等待時機,待賊軍疲憊之時,陛下再以大軍南下,攻取淮南,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