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穀夤夜求見,既是請戰,更是獻策。李穀緩緩鋪開淮南地圖,將自己的想法侃侃道來。“淮南水網縱橫,各州縣沿泗水、淮水而布。從軍事上看來,其城郭、隘口分布正如一字長蛇。”李穀舉著燭火,搖曳的燈火逐一劃過地圖上那一個個城鎮。“要降服這條蛇,需打中其要害。在臣看來,此蛇之三寸在這裏!”李穀用手點了點壽州(治壽春,今安徽壽縣)。
柴榮點了點頭。
“壽州濱臨淮河,東枕淝水,西邊不遠便是淮水上的重要渡口正陽關。如能集中全力攻克壽州,控製正陽渡口,便掌握了連接淮水南北的通道,占住了淮南全局之龍眼。隨後再以大軍繼之,分兵掃蕩淮南,則江北之地一鼓可定!”
李穀抬起身,看著仍低頭沉思的柴榮,繼續說:“當年後梁太祖朱溫遣龐師古、葛從周攻淮,採取的是兩路並進的方式,一路攻楚州(今江蘇淮安),一路攻壽州。但朱溫錯誤地把主力放在了楚州方向,陷大軍於泗水、淮水之間的水網地帶不能自拔。結果龐師古軍在清口被朱瑾以水攻大破之,葛從周軍遭到包抄,導致滿盤皆輸。這是把優勢兵力錯誤地用在了次要方向,打蛇不成,反而被蛇咬了一口。此次南征,決不能再重蹈覆轍。”
柴榮皺了皺眉頭,“壽州守將是何人?”
“劉仁贍,彭城人,在淮南軍中任清淮節度使。”
柴榮努力在頭腦裏搜索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卻一無所得。“此人為將如何?”柴榮有些茫然地問道。
“據臣所知,此人好兵書,善謀略,是李昪麾下舊將。之前淮南出兵攻楚,此人率部連克重鎮,撫納降附,甚得人心。由此看來,絕非無能之輩。”柴榮思慮片刻,又道:“此次南征,若以愛卿為帥,可還有什麽需要向朕提出的?”李穀長吸一口氣。“從征淮南,必定是一番苦戰。臣雖無必勝把握,但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除此以外,臣隻有一個請求。”“但講無妨。”“請陛下調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助臣一臂之力!”柴榮笑了起來。“都說你李穀胸中韜略可敵十萬雄兵,此言果然不假。你眼光真是獨到,向朕要人,一開口就要了如此一員猛將!”君臣二人,撫掌大笑。
王彥超的成名之戰正是在後周建立之初。當時郭威剛剛登基,鞏廷美、楊溫在徐州起兵叛亂。王彥超領命率兵突襲徐州,以迅雷之勢平定叛亂,威震中原。不久,北漢主劉崇來犯,王彥超率軍戰於晉州(今山西臨汾),以騎兵進擊,大獲全勝,一直把北漢軍驅逐到霍邑(今山西霍縣)。高平之戰,王彥超更是領騎兵縱橫於晉中平原,威不可擋。如能有這樣一員猛將相助,李穀自然會底氣大增。
李穀又道:“李璟此人誌大才疏,頻頻起兵挑釁四鄰。吳越、荊南、楚,都曾與其兵戎相見。陛下可傳詔此三處,令其出兵會攻。如此,則李璟腹背受敵,必然難以持久。”柴榮一拳擊於案上,沉聲說:“就依愛卿所言!”
更鼓響起,二人抬起頭,才發現天已發白。不知不覺,竟然已商議了一個通宵。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柴榮頒布《伐淮南詔》,痛斥南唐“盜據一方,僭稱偽號,勾誘契丹,侵奪閩越,塗炭湘潭”等五大罪狀,宣布誓師南征。柴榮任命李穀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任命王彥超為行營副都部署,督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攻伐淮南。
詔令一出,天下聳動,南唐皇宮更是炸開了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不久前,南唐朝廷還堅信與中原不會發生戰事,為了節省開支,把駐防在淮河沿線的軍隊全部撤回。沒想到這邊防軍剛剛一撤,柴榮的《伐淮南詔》便如晴天霹靂般炸響。氣急敗壞的李璟把建議撤防的壽州監軍吳延紹痛罵一頓,同時嚴令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務必嚴防死守,確保壽州不失。
眺望著奔流向東的淮水,劉仁贍心潮起伏。他在這條河邊出生,在這條河邊長大。他親眼見到這個王朝在李昪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各國中的強者,更親眼看到李璟治下朝政的腐敗,官員的昏庸。但無論如何,淮南都是他唯一的故土,現在,他隻能為之而死戰。
早在後周發動關西之戰,進攻漢中之時,劉仁贍便意識到,柴榮即將對淮南下手。漢中是後蜀的咽喉要害,一旦攻占關西四州,柴榮就可以把後蜀勢力徹底逐出中原。到那時,柴榮便可掉過頭來全力對付南唐。這幾乎是柴榮必然的戰略選擇。隻可惜,他三番五次勸告李璟加強軍備,皇帝根本不予理睬,反而聽信讒言將守淮軍隊撤回。以致大批周軍細作,偽裝成商旅,偷渡淮水,乘虛而入,早把唐軍底細摸了個一清二楚。
現在,周軍已大兵壓境。
劉仁贍很清楚,他鎮守的壽州是整個淮河防線的核心與支點,柴榮一定會傾盡全力向這裏攻擊。他即將麵對的,是正處於上升期,實力超過自己的後周軍隊最猛烈的進攻。他更清楚,醉心於酒色歌賦的李璟是靠不住的,而那些各懷鬼胎,腐敗無能的其他軍頭們更靠不住。這一戰,註定將由他一人孤獨對抗後周大軍。冰冷的風從北方呼嘯而來,刮過正值枯水期的淮水,像刀子一樣劃過劉仁贍的臉。這樣淺淺的一條河水擋不住後周大軍,他唯有死守壽州,用自己的堅守換來戰局改變的機會。遠道而來的後周軍隊總會有疲憊的時候,或許,撐過了這個冬天,他會等到轉機。
柴榮點了點頭。
“壽州濱臨淮河,東枕淝水,西邊不遠便是淮水上的重要渡口正陽關。如能集中全力攻克壽州,控製正陽渡口,便掌握了連接淮水南北的通道,占住了淮南全局之龍眼。隨後再以大軍繼之,分兵掃蕩淮南,則江北之地一鼓可定!”
李穀抬起身,看著仍低頭沉思的柴榮,繼續說:“當年後梁太祖朱溫遣龐師古、葛從周攻淮,採取的是兩路並進的方式,一路攻楚州(今江蘇淮安),一路攻壽州。但朱溫錯誤地把主力放在了楚州方向,陷大軍於泗水、淮水之間的水網地帶不能自拔。結果龐師古軍在清口被朱瑾以水攻大破之,葛從周軍遭到包抄,導致滿盤皆輸。這是把優勢兵力錯誤地用在了次要方向,打蛇不成,反而被蛇咬了一口。此次南征,決不能再重蹈覆轍。”
柴榮皺了皺眉頭,“壽州守將是何人?”
“劉仁贍,彭城人,在淮南軍中任清淮節度使。”
柴榮努力在頭腦裏搜索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卻一無所得。“此人為將如何?”柴榮有些茫然地問道。
“據臣所知,此人好兵書,善謀略,是李昪麾下舊將。之前淮南出兵攻楚,此人率部連克重鎮,撫納降附,甚得人心。由此看來,絕非無能之輩。”柴榮思慮片刻,又道:“此次南征,若以愛卿為帥,可還有什麽需要向朕提出的?”李穀長吸一口氣。“從征淮南,必定是一番苦戰。臣雖無必勝把握,但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除此以外,臣隻有一個請求。”“但講無妨。”“請陛下調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助臣一臂之力!”柴榮笑了起來。“都說你李穀胸中韜略可敵十萬雄兵,此言果然不假。你眼光真是獨到,向朕要人,一開口就要了如此一員猛將!”君臣二人,撫掌大笑。
王彥超的成名之戰正是在後周建立之初。當時郭威剛剛登基,鞏廷美、楊溫在徐州起兵叛亂。王彥超領命率兵突襲徐州,以迅雷之勢平定叛亂,威震中原。不久,北漢主劉崇來犯,王彥超率軍戰於晉州(今山西臨汾),以騎兵進擊,大獲全勝,一直把北漢軍驅逐到霍邑(今山西霍縣)。高平之戰,王彥超更是領騎兵縱橫於晉中平原,威不可擋。如能有這樣一員猛將相助,李穀自然會底氣大增。
李穀又道:“李璟此人誌大才疏,頻頻起兵挑釁四鄰。吳越、荊南、楚,都曾與其兵戎相見。陛下可傳詔此三處,令其出兵會攻。如此,則李璟腹背受敵,必然難以持久。”柴榮一拳擊於案上,沉聲說:“就依愛卿所言!”
更鼓響起,二人抬起頭,才發現天已發白。不知不覺,竟然已商議了一個通宵。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柴榮頒布《伐淮南詔》,痛斥南唐“盜據一方,僭稱偽號,勾誘契丹,侵奪閩越,塗炭湘潭”等五大罪狀,宣布誓師南征。柴榮任命李穀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任命王彥超為行營副都部署,督領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攻伐淮南。
詔令一出,天下聳動,南唐皇宮更是炸開了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不久前,南唐朝廷還堅信與中原不會發生戰事,為了節省開支,把駐防在淮河沿線的軍隊全部撤回。沒想到這邊防軍剛剛一撤,柴榮的《伐淮南詔》便如晴天霹靂般炸響。氣急敗壞的李璟把建議撤防的壽州監軍吳延紹痛罵一頓,同時嚴令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務必嚴防死守,確保壽州不失。
眺望著奔流向東的淮水,劉仁贍心潮起伏。他在這條河邊出生,在這條河邊長大。他親眼見到這個王朝在李昪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各國中的強者,更親眼看到李璟治下朝政的腐敗,官員的昏庸。但無論如何,淮南都是他唯一的故土,現在,他隻能為之而死戰。
早在後周發動關西之戰,進攻漢中之時,劉仁贍便意識到,柴榮即將對淮南下手。漢中是後蜀的咽喉要害,一旦攻占關西四州,柴榮就可以把後蜀勢力徹底逐出中原。到那時,柴榮便可掉過頭來全力對付南唐。這幾乎是柴榮必然的戰略選擇。隻可惜,他三番五次勸告李璟加強軍備,皇帝根本不予理睬,反而聽信讒言將守淮軍隊撤回。以致大批周軍細作,偽裝成商旅,偷渡淮水,乘虛而入,早把唐軍底細摸了個一清二楚。
現在,周軍已大兵壓境。
劉仁贍很清楚,他鎮守的壽州是整個淮河防線的核心與支點,柴榮一定會傾盡全力向這裏攻擊。他即將麵對的,是正處於上升期,實力超過自己的後周軍隊最猛烈的進攻。他更清楚,醉心於酒色歌賦的李璟是靠不住的,而那些各懷鬼胎,腐敗無能的其他軍頭們更靠不住。這一戰,註定將由他一人孤獨對抗後周大軍。冰冷的風從北方呼嘯而來,刮過正值枯水期的淮水,像刀子一樣劃過劉仁贍的臉。這樣淺淺的一條河水擋不住後周大軍,他唯有死守壽州,用自己的堅守換來戰局改變的機會。遠道而來的後周軍隊總會有疲憊的時候,或許,撐過了這個冬天,他會等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