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開封城西的汴水岸邊,一座規模巨大的工房動工了。王環親率精兵四麵封鎖,現場督工。工房裏燈火通明,晝夜不息。工地外人來人往,卻沒有人知道裏麵在做什麽。隻有王環心裏清楚,很快,這裏將成為後周水師的大本營。這是柴榮親自交給他的機密任務:為新組建的後周水師打造戰艦。要不了多久,數百艘戰船將橫空出世,載著後周精兵,順汴水而下,直撲江淮。
再次站在汴水岸邊,王環終於明白了這條河在柴榮眼裏的意義。這條河不僅將成為連接中原與江南的物資、經濟命脈,更將成為征戰四方的通途大道。後梁雄主朱溫兩次以重兵攻擊淮南而不果,後唐戰神李存勖滅後梁尚且夾河苦戰,對淮南更是不敢妄動,是因為他們隻知道馬上得天下,而沒有看到水軍的妙用。王環不僅對柴榮深深嘆服。這位三十多歲的皇帝頭腦之深邃,眼光之長遠,早已遠遠超越這個時代。王環毫不懷疑,假以時日,亂世必將終結於此人之手。
而此時,開封皇宮內,柴榮正召集群臣商議進攻南唐的大計。得知皇帝即將發動對江淮的全麵攻擊,這一次卻沒有人反對。高平、關西兩次戰役,反對的人都占了絕對多數,德高望重的馮道甚至敢當麵說出“陛下未可比唐太宗”這樣的話。但最後的結局卻讓所有反對的人大跌眼鏡。有了這兩次堪稱輝煌的大勝,柴榮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再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決定。現在的問題,不是是否出兵,而是由誰來擔任這場戰爭的主帥。雖然南唐內部腐朽,亂象重生,但誰都不敢輕視他的戰力。要知道,自朱溫以來,中原對淮南的屢次征討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必將是一場勝負難料的惡戰。
“誰願領兵為我征討淮南?”柴榮微笑著環視群臣。一片肅靜。關西之戰,王溥曾主動薦將,戰事不利時一度相當被動。有了前車之鑑,沒有人再敢輕易站出來。
見無人應聲,柴榮卻並不在意。他指著江淮地圖,徐徐道:“南唐據有淮水之險,坐擁甲兵數十萬,實力不可謂不強。自梁以來,中原對淮南用兵,幾無勝績。此番南征,定然不會一帆風順。惡戰在所難免。”柴榮抬起頭,目光炯炯。“但今日之南唐,國主昏庸,用人失當,朝政不修,軍備廢弛,早已失卻了當年開國時的銳氣。其四鄰諸國吳越、荊南、楚,無不對其恨之入骨。隻要我軍善用形勢,用兵得法,奪取江淮之地當有勝算!”皇帝說完這番鼓舞人心的話,眾人依然麵無表情,無人應聲。
柴榮覺得心頭有些惱怒。天下不隻是他一個人的天下,百姓更不是他一個人的百姓。危急存亡之秋,國運轉折之時,竟無人敢站出來為他衝鋒陷陣。“既然你們現在都不敢領命,也罷,諸位先回去斟酌考慮吧!”柴榮嘆了口氣,揮揮手:“散朝!”
夜已經很深了。符皇後有些憂慮地看著燭火下仍對著地圖伏案苦思的丈夫。她終於不忍,起身輕輕走到柴榮身邊,撫著他的肩頭,柔聲道:“夜已深了,陛下何不早些歇息?”柴榮拍拍符皇後的手背,嘆道:“今日朝堂上,朕決意對南唐用兵,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敢主動領兵出征。是以憂慮,正苦思南征之事。”
“陛下要發兵江淮?”符皇後驚訝地問道。柴榮點點頭。“江淮水網縱橫。如今入冬,正是枯水之時,此時出兵,正當其時!”“征蜀之戰剛剛結束。關西新平之地尚未安定,西征軍隊還未班師,如今又起戰事,是不是太急了?”符皇後的額頭微微一皺。柴榮哼了一聲:“兵者詭道,豈能拘泥常理。皇後雖然聰慧,畢竟不懂征戰之事,此事何需皇後多慮?”符皇後臉頰一紅,有些賭氣地說:“記得先帝臨終之時,曾囑咐陛下剛者易折,欲速不達,凡事不可過於急躁。陛下莫非忘了?”柴榮麵色一變,看了看皇後,終於忍住沒有發火。他轉過頭,默默看著窗外,良久不語。天際之上,銀河倒懸,星光萬點。柴榮仰天長嘆:“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人生如白駒過隙,天下之勢瞬息萬變,國土淪喪之恥一日不雪,我一日不得安睡!”
“陛下!大學士李穀求見!”門外忽然響起了內侍的聲音。柴榮驟然轉憂為喜,笑道:“李穀夤夜求見,南征之事已有轉機了!”話音未落,已匆匆而去。薰香繚繞的寢宮裏,隻剩下符皇後孤單一人。
枯坐半晌,符皇後的眼光落到了那捲地圖上。她一眼便看到了柴榮用硃筆勾紅的那條河:汴水。不知道為什麽,符皇後忽然想起了白居易那首千腸百轉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符皇後呆呆地看著銅鏡裏的自己,竟已玉容寂寞淚闌幹。
29 鐵馬冰河
李穀,不管是郭威還是柴榮,對他都極為信賴。此人歷任後晉、後漢、後周三朝為官,厚重剛毅,又多謀略,人稱胸中藏十萬兵。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李穀出任磁州刺史、北麵水陸轉運使,參加了北伐契丹之戰,兵敗後為契丹所俘。在敵人殘酷拷問下,他誓死不屈。幹佑年間,又隨郭威西征河中,出任西南麵水陸轉運使,為郭威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柴榮登基後,隨同參加了高平之戰,為柴榮出謀劃策,盡心竭慮。在柴榮眼裏,李穀不僅熟悉軍事,而且穩重多謀。更重要的是,李穀是淮北潁州人,熟悉淮南一帶的地理民情,若能以此人為帥,南征勝算大增。
再次站在汴水岸邊,王環終於明白了這條河在柴榮眼裏的意義。這條河不僅將成為連接中原與江南的物資、經濟命脈,更將成為征戰四方的通途大道。後梁雄主朱溫兩次以重兵攻擊淮南而不果,後唐戰神李存勖滅後梁尚且夾河苦戰,對淮南更是不敢妄動,是因為他們隻知道馬上得天下,而沒有看到水軍的妙用。王環不僅對柴榮深深嘆服。這位三十多歲的皇帝頭腦之深邃,眼光之長遠,早已遠遠超越這個時代。王環毫不懷疑,假以時日,亂世必將終結於此人之手。
而此時,開封皇宮內,柴榮正召集群臣商議進攻南唐的大計。得知皇帝即將發動對江淮的全麵攻擊,這一次卻沒有人反對。高平、關西兩次戰役,反對的人都占了絕對多數,德高望重的馮道甚至敢當麵說出“陛下未可比唐太宗”這樣的話。但最後的結局卻讓所有反對的人大跌眼鏡。有了這兩次堪稱輝煌的大勝,柴榮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再沒有人敢質疑皇帝的決定。現在的問題,不是是否出兵,而是由誰來擔任這場戰爭的主帥。雖然南唐內部腐朽,亂象重生,但誰都不敢輕視他的戰力。要知道,自朱溫以來,中原對淮南的屢次征討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必將是一場勝負難料的惡戰。
“誰願領兵為我征討淮南?”柴榮微笑著環視群臣。一片肅靜。關西之戰,王溥曾主動薦將,戰事不利時一度相當被動。有了前車之鑑,沒有人再敢輕易站出來。
見無人應聲,柴榮卻並不在意。他指著江淮地圖,徐徐道:“南唐據有淮水之險,坐擁甲兵數十萬,實力不可謂不強。自梁以來,中原對淮南用兵,幾無勝績。此番南征,定然不會一帆風順。惡戰在所難免。”柴榮抬起頭,目光炯炯。“但今日之南唐,國主昏庸,用人失當,朝政不修,軍備廢弛,早已失卻了當年開國時的銳氣。其四鄰諸國吳越、荊南、楚,無不對其恨之入骨。隻要我軍善用形勢,用兵得法,奪取江淮之地當有勝算!”皇帝說完這番鼓舞人心的話,眾人依然麵無表情,無人應聲。
柴榮覺得心頭有些惱怒。天下不隻是他一個人的天下,百姓更不是他一個人的百姓。危急存亡之秋,國運轉折之時,竟無人敢站出來為他衝鋒陷陣。“既然你們現在都不敢領命,也罷,諸位先回去斟酌考慮吧!”柴榮嘆了口氣,揮揮手:“散朝!”
夜已經很深了。符皇後有些憂慮地看著燭火下仍對著地圖伏案苦思的丈夫。她終於不忍,起身輕輕走到柴榮身邊,撫著他的肩頭,柔聲道:“夜已深了,陛下何不早些歇息?”柴榮拍拍符皇後的手背,嘆道:“今日朝堂上,朕決意對南唐用兵,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敢主動領兵出征。是以憂慮,正苦思南征之事。”
“陛下要發兵江淮?”符皇後驚訝地問道。柴榮點點頭。“江淮水網縱橫。如今入冬,正是枯水之時,此時出兵,正當其時!”“征蜀之戰剛剛結束。關西新平之地尚未安定,西征軍隊還未班師,如今又起戰事,是不是太急了?”符皇後的額頭微微一皺。柴榮哼了一聲:“兵者詭道,豈能拘泥常理。皇後雖然聰慧,畢竟不懂征戰之事,此事何需皇後多慮?”符皇後臉頰一紅,有些賭氣地說:“記得先帝臨終之時,曾囑咐陛下剛者易折,欲速不達,凡事不可過於急躁。陛下莫非忘了?”柴榮麵色一變,看了看皇後,終於忍住沒有發火。他轉過頭,默默看著窗外,良久不語。天際之上,銀河倒懸,星光萬點。柴榮仰天長嘆:“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人生如白駒過隙,天下之勢瞬息萬變,國土淪喪之恥一日不雪,我一日不得安睡!”
“陛下!大學士李穀求見!”門外忽然響起了內侍的聲音。柴榮驟然轉憂為喜,笑道:“李穀夤夜求見,南征之事已有轉機了!”話音未落,已匆匆而去。薰香繚繞的寢宮裏,隻剩下符皇後孤單一人。
枯坐半晌,符皇後的眼光落到了那捲地圖上。她一眼便看到了柴榮用硃筆勾紅的那條河:汴水。不知道為什麽,符皇後忽然想起了白居易那首千腸百轉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符皇後呆呆地看著銅鏡裏的自己,竟已玉容寂寞淚闌幹。
29 鐵馬冰河
李穀,不管是郭威還是柴榮,對他都極為信賴。此人歷任後晉、後漢、後周三朝為官,厚重剛毅,又多謀略,人稱胸中藏十萬兵。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李穀出任磁州刺史、北麵水陸轉運使,參加了北伐契丹之戰,兵敗後為契丹所俘。在敵人殘酷拷問下,他誓死不屈。幹佑年間,又隨郭威西征河中,出任西南麵水陸轉運使,為郭威平定叛亂立下汗馬功勞。柴榮登基後,隨同參加了高平之戰,為柴榮出謀劃策,盡心竭慮。在柴榮眼裏,李穀不僅熟悉軍事,而且穩重多謀。更重要的是,李穀是淮北潁州人,熟悉淮南一帶的地理民情,若能以此人為帥,南征勝算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