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很豁達,從來沒有過分的要求。哪怕是一無所有,隻要有和平就行。哪怕沒有麵包吃,但不能沒有和平。隻需要和平,你們懂嗎,和平!我們拯救的就是這個和平……多少年輕小夥子為了今天的和平生活而死去了,他們圖的是什麽?他們就這麽死去了,連血跡都不復存在了。當時我害怕死,因為我連孩子都沒來得及養。我想,讓我生個女孩吧,她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我真的想生個女孩,戰後我果真生了個女兒。後來我又想要個外孫女,外孫女自然也是戰後出生的。”
誰能夠相信這樣的民族會想要戰爭?——他們的婦女希望生個女兒,並堅信女兒將有另一種命運,而不會重複她母親的遭遇一—這個民族怎麽會要戰爭?難道不正是為了這一點,既是母親,又是女兒,既是妻子,又是姐妹的女人們才當了軍人,才去拯救生命,拯救和平嗎?
讓我們向著她們,向著她們偉大的仁愛之心,深深地鞠一躬吧!
譯後記
近些年來,紀實文學在蘇聯愈來愈盛行,特別是在軍事題材文學領域。一九七六年,作家格拉寧根據他同衛國戰爭時期的女政治工作者維洛爾的多次談話記錄以及搜集到的大量有關材料,寫出了紀實性中篇小說《克拉芙季婭·維洛爾》(中譯本更名為《女政委》),兩年後,這部小說使作者榮獲全蘇國家文學獎。目前在蘇聯最受稱道的紀實文學還有:阿達莫維奇,勃雷利,柯列斯尼克合著的《我來自烈火熊熊的鄉村》(1974),阿達莫維奇,格拉寧合著的《圍困紀事》(1977—1978)和阿達莫維奇的《討伐者》(1980)等,它們分別獲得過法捷耶夫金質獎和文學刊物的創作獎。有關專家認為,紀實文學在今後若幹年裏很可能將形成一股更大的勢頭。
這裏向讀者譯介的長篇紀實文學《戰爭中沒有女性》(《yвonhы——he жehkoe лnцo》,原意為“戰爭的麵孔不是女性的”。),發表於蘇聯《十月》雜誌一九八四年二月號,作者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白俄羅斯姑娘斯薇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茜葉維契。她在明斯克一家雜誌當記者,從一九七八年開始訪問了許多參加過衛國戰爭的婦女,搜集了大量資料,歷時四年多,行程數萬裏,寫出了這部獨具特色的紀實文學作品。它的發表,立刻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在戰爭文學作家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以寫紀實文學著名的阿達莫維奇為這部作品作了序,他興奮地寫道:“我們又有了一部與《我來自烈火熊熊的鄉村》和《圍困紀事》同樣出色的作品。”被認為代表了戰爭文學創作新潮流的康德拉季耶夫對此更是備加讚揚,他在《文學報》上著文,感慨萬分地寫道:“我不知道該用什麽語言來感激斯薇特蘭娜·阿列克茜葉維契,她為了寫這部作品,花費了很多精力、心血,長途跋涉。她替我們完成了這項工作,我們全體男人、所有的前線老兵都感謝她。”在以往,這種紀實文學都是由“前線一代”作家,即親身經歷戰爭者寫的,而這部出色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年輕作家之手,這就更加博得人們的喝彩。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阿列克茜葉維契榮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發的榮譽勳章。
紀實文學這種體裁,我國讀者也許不很熟悉。按照蘇聯《簡明文學百科全書》中的解釋,紀實文學(亦可稱為文獻性或紀錄性文學)是一種“學術史料性的藝術散文”,它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反映當時的詳情細節,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但紀實文學並非單純地敘述歷史或現實,而是採用藝術的綜合和概括手法,高度真實地反映具體的生活畫麵和歷史人物的活生生的肖像以至心理麵貌。同時,與小說相比,作家的想像作用在紀實文學中又受到嚴格限製。紀實文學創作的主要手段是剪輯、綜合、對比、分析,把文獻史料忠實地、哲理地用文學形式再現出來,其中自然也不可缺少典型化的原則。紀實文學因其反映的對象不同,本身又具有多種形式。譬如,《克拉芙季亞·維洛爾》和《討伐者》是地道的小說風格,被稱為紀實性小說。而《圍困紀事》等作品,洋洋數十萬言,容量博大,場麵深廣,頗具史詩氣勢,但在總的主題思想概括下,各個片斷之間卻並無直接的關聯,且有時質樸得簡直象隨筆寫照。另一方麵,著名的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圍困》、《戰爭》、《勝利》等,除去其中主人公的故事係虛構外,大部分戰役、背景和中高級指揮官、統帥部成員,均為查之有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種再現重大歷史事件的巨著,也未嚐不可稱為紀實作品。寫大規模戰爭,寫真實人物和史實,是當今蘇聯軍事文學創作發展的一個趨向。
《戰爭中沒有女性》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部全景性紀實文學。作者沒有象前人一樣,選擇一個或幾個原型,精心構思,寫成一篇環繞一個或幾個人物展開情節的小說。如果那樣做,作者也是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和駕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葉維契誌在開拓,她為自己確立的目標,似是要寫出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整體形象。她不是描寫一兩個、十幾個女性形象,而是集中了數十個戰時婦女的故事,讓她們作為主人公輪流出現,“自己講自己”,仿佛直接麵對讀者娓娓而談。這些女主人公的命運遭際豐富多彩、各個不同,又具有整體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輯和匯合了她們的故事,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中婦女群象的長卷巨畫。作者所取的描繪角度也頗具獨特性,她不去渲染戰鬥和工作的過程,也沒有直接描寫女兵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而主要是通過女性心靈對於戰爭的感受,從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繪戰爭,進而深刻地揭示了那場戰爭的本質。戰爭本來似乎是男人的事,女性與軍人難以得兼,但這一常規在衛國戰爭中被打破了,眾多女性從戎參戰。女孩子們身上習見的嬌柔、溫存、端莊、懦弱等等,在戰火中改變了,女性非女性化了,這一事實說明了戰爭的嚴峻和殘酷,更說明了衛國戰爭的正義性和全民性。這部作品著意於探索戰爭中女性的心理及其種種表現,種種變化,同時也就反映了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犧牲和貢獻。
誰能夠相信這樣的民族會想要戰爭?——他們的婦女希望生個女兒,並堅信女兒將有另一種命運,而不會重複她母親的遭遇一—這個民族怎麽會要戰爭?難道不正是為了這一點,既是母親,又是女兒,既是妻子,又是姐妹的女人們才當了軍人,才去拯救生命,拯救和平嗎?
讓我們向著她們,向著她們偉大的仁愛之心,深深地鞠一躬吧!
譯後記
近些年來,紀實文學在蘇聯愈來愈盛行,特別是在軍事題材文學領域。一九七六年,作家格拉寧根據他同衛國戰爭時期的女政治工作者維洛爾的多次談話記錄以及搜集到的大量有關材料,寫出了紀實性中篇小說《克拉芙季婭·維洛爾》(中譯本更名為《女政委》),兩年後,這部小說使作者榮獲全蘇國家文學獎。目前在蘇聯最受稱道的紀實文學還有:阿達莫維奇,勃雷利,柯列斯尼克合著的《我來自烈火熊熊的鄉村》(1974),阿達莫維奇,格拉寧合著的《圍困紀事》(1977—1978)和阿達莫維奇的《討伐者》(1980)等,它們分別獲得過法捷耶夫金質獎和文學刊物的創作獎。有關專家認為,紀實文學在今後若幹年裏很可能將形成一股更大的勢頭。
這裏向讀者譯介的長篇紀實文學《戰爭中沒有女性》(《yвonhы——he жehkoe лnцo》,原意為“戰爭的麵孔不是女性的”。),發表於蘇聯《十月》雜誌一九八四年二月號,作者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白俄羅斯姑娘斯薇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茜葉維契。她在明斯克一家雜誌當記者,從一九七八年開始訪問了許多參加過衛國戰爭的婦女,搜集了大量資料,歷時四年多,行程數萬裏,寫出了這部獨具特色的紀實文學作品。它的發表,立刻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在戰爭文學作家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以寫紀實文學著名的阿達莫維奇為這部作品作了序,他興奮地寫道:“我們又有了一部與《我來自烈火熊熊的鄉村》和《圍困紀事》同樣出色的作品。”被認為代表了戰爭文學創作新潮流的康德拉季耶夫對此更是備加讚揚,他在《文學報》上著文,感慨萬分地寫道:“我不知道該用什麽語言來感激斯薇特蘭娜·阿列克茜葉維契,她為了寫這部作品,花費了很多精力、心血,長途跋涉。她替我們完成了這項工作,我們全體男人、所有的前線老兵都感謝她。”在以往,這種紀實文學都是由“前線一代”作家,即親身經歷戰爭者寫的,而這部出色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年輕作家之手,這就更加博得人們的喝彩。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阿列克茜葉維契榮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發的榮譽勳章。
紀實文學這種體裁,我國讀者也許不很熟悉。按照蘇聯《簡明文學百科全書》中的解釋,紀實文學(亦可稱為文獻性或紀錄性文學)是一種“學術史料性的藝術散文”,它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反映當時的詳情細節,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但紀實文學並非單純地敘述歷史或現實,而是採用藝術的綜合和概括手法,高度真實地反映具體的生活畫麵和歷史人物的活生生的肖像以至心理麵貌。同時,與小說相比,作家的想像作用在紀實文學中又受到嚴格限製。紀實文學創作的主要手段是剪輯、綜合、對比、分析,把文獻史料忠實地、哲理地用文學形式再現出來,其中自然也不可缺少典型化的原則。紀實文學因其反映的對象不同,本身又具有多種形式。譬如,《克拉芙季亞·維洛爾》和《討伐者》是地道的小說風格,被稱為紀實性小說。而《圍困紀事》等作品,洋洋數十萬言,容量博大,場麵深廣,頗具史詩氣勢,但在總的主題思想概括下,各個片斷之間卻並無直接的關聯,且有時質樸得簡直象隨筆寫照。另一方麵,著名的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圍困》、《戰爭》、《勝利》等,除去其中主人公的故事係虛構外,大部分戰役、背景和中高級指揮官、統帥部成員,均為查之有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種再現重大歷史事件的巨著,也未嚐不可稱為紀實作品。寫大規模戰爭,寫真實人物和史實,是當今蘇聯軍事文學創作發展的一個趨向。
《戰爭中沒有女性》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部全景性紀實文學。作者沒有象前人一樣,選擇一個或幾個原型,精心構思,寫成一篇環繞一個或幾個人物展開情節的小說。如果那樣做,作者也是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和駕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葉維契誌在開拓,她為自己確立的目標,似是要寫出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整體形象。她不是描寫一兩個、十幾個女性形象,而是集中了數十個戰時婦女的故事,讓她們作為主人公輪流出現,“自己講自己”,仿佛直接麵對讀者娓娓而談。這些女主人公的命運遭際豐富多彩、各個不同,又具有整體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輯和匯合了她們的故事,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中婦女群象的長卷巨畫。作者所取的描繪角度也頗具獨特性,她不去渲染戰鬥和工作的過程,也沒有直接描寫女兵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而主要是通過女性心靈對於戰爭的感受,從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繪戰爭,進而深刻地揭示了那場戰爭的本質。戰爭本來似乎是男人的事,女性與軍人難以得兼,但這一常規在衛國戰爭中被打破了,眾多女性從戎參戰。女孩子們身上習見的嬌柔、溫存、端莊、懦弱等等,在戰火中改變了,女性非女性化了,這一事實說明了戰爭的嚴峻和殘酷,更說明了衛國戰爭的正義性和全民性。這部作品著意於探索戰爭中女性的心理及其種種表現,種種變化,同時也就反映了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犧牲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