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艦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陸戰四師終於得以艱難地向前推進。
所有的陸戰隊員都在海邊苦戰,在日軍炮火的壓製下,他們中除一部分低頭隱蔽或等待進攻機會外,許多人都在冒著密集的彈雨發起衝擊。
當時日軍槍彈的密集程度以及殺傷力之大,被形容為“像在雨中走路而沒有被淋濕那樣令人不可思議”。同時,日軍所處位置也決定了槍彈命中的準確率:美軍士兵登上海灘的時候,山上的日本人不僅能夠看到他們,甚至還能清楚地看到他們手臂上的徽章。
美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就好像是射擊場裏的鴨子,走入了敵人已經事先演練過好幾個月的陣地,等待著被射殺。在這裏,經驗已經變得毫無用處,無論你是老兵還是新兵,是英雄還是懦夫,都在共同走向死亡。
巴斯隆是瓜島戰役中的著名戰鬥英雄。在瓜島戰場上,他一個人用兩挺重機槍守一個要點,硬是讓日軍無法通過,因此享有“一人軍”的美名,同時他也是二戰中第一個被授予榮譽勳章的美軍陸戰隊員。
巴斯隆本來已調回國內服務,但他拚命地要求調回前線,重新接受戰鬥任務。他率領陸戰五師的一個機槍排,沿著海岸向日軍陣地前進。當爬過第一座高地時,他就突然被迫擊炮炸飛了。他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跟上啊,你們這幫傢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機關槍弄到高地上去!”
另一個與巴斯隆知名度相仿的是陸戰四團的張伯倫。在太平洋戰爭前,他就是駐菲律賓的美國陸戰隊員,科雷希多淪陷時,他逃到山林中,並成為菲律賓遊擊隊的一位著名領袖。後來,他被任命為美國陸軍軍官,但他辭去了這一官職,執意要求重回陸戰隊做一名上士。
張伯倫是在前進時被流彈打死的。當時有一位同伴正和他走在一起,之後這位同伴告訴別人:“張伯倫)在完成許多英勇事跡後,卻這樣平凡地死去,似乎更是悲劇中的悲劇。”
在陸戰隊中,沒有幾個人敢拍胸脯說,自己的戰鬥能力和經驗能超過巴斯隆和張伯倫。很多陸戰隊員都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我肯定會中槍,沒有誰會逃過!”
★雙腿都是軟的
即便是在空中作戰的美機也麵臨著高射炮的嚴重威脅。在硫黃島厚厚的混凝土掩體裏,藏匿著多達300門25毫米以上口徑的防空高射炮。那些熟練的日軍高射炮炮手的任務,就是把進入硫黃島上空的美軍飛行員給打下來。
日軍高射炮的炮火異常猛烈,也異常精準,空氣中到處瀰漫著黑煙。此時進入硫黃島上空的美機,就像地麵部隊的處境一樣,等於是在沒有掩體保護的情況下,朝著子彈飛來的方向猛衝。一名美軍飛行員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可怕極了,身體在發抖,從飛機裏爬出來的時候,雙腿都是軟的。”
從飛行員的視角出發,當高射炮向他射來的時候,能看到的是一個個小紅點。當這些小紅點越來越近時,就會變得跟棒球直徑那麽大。多林斯少校駕駛的戰鬥機不幸被“小紅點”擊中了。
在飛機往下墜落的同時,多林斯竭力提升高度,以避免飛機墜毀在陸戰隊員聚集的沙灘上,但飛機損壞過於嚴重,多林斯嚐試了很多種辦法都沒有用。於是,他毅然放棄了跳傘求生的機會,駕駛飛機朝兩隊登陸艇之間的海麵衝去,以自身的機毀人亡,換取了地麵部隊的安全。
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後,美軍再次推動了戰鬥進程。上午10點半,陸戰隊已有八個營上岸。五分鍾後,陸戰五師的一營a連成功穿越沙灘,到達西部海灘邊,對摺缽山上的日軍形成包圍之勢,這成為美軍贏得勝利的一個先兆。
在編製方麵,美軍此次也做了一個新的嚐試,即給每個陸戰師都配備了戰鬥補充兵,並組成預備隊。在製訂作戰計劃時,他們就考慮到死傷一定很慘重,若不及時補充,勢必減少有效兵力和降低作戰效率。然而到了11點,當各團預備隊實施登陸時,原本對美軍有利的天氣條件突然發生了變化,海上風向逆轉,強勁的陣風吹得許多登陸艇失去控製乃至傾覆,預備隊無法循序漸進地依次登陸。結果是大家紮堆上岸,前麵是被日軍火炮炸壞的登陸艇和兩棲戰車,而後續的人員和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上來,整個海灘上變得一片混亂。
停靠於灘頭的即lsm戰車登陸艇。在兩棲戰艦的家族中,按照體重不同,lst戰車登陸船屬於小型艦,lsm則屬於中型艦
由於海灘上塵土飛揚,硝煙瀰漫,使得軍艦上的觀察人員無法看清灘頭上的情景,更不知道陸戰隊發動的進攻有多麽糟糕。特納也因此受到了影響,認為陸戰隊最初上岸時並沒有遇到什麽抵抗,雖然後來有日軍大炮和迫擊炮進行轟擊,但從八個營的兵力已經成功登陸,預備隊也正在上岸的情況來看,戰鬥過程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也就是說,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陸戰隊的傷亡情況尚未報來,特納就按照自己的印象和判斷給尼米茲發去電報,稱:“傷亡輕微。”
這當然不是事實。實際上,陸戰四師、五師不僅傷亡慘重,而且步履維艱,四師在正午過後才前進了450米,就被日軍的密集火力壓得無法前進。為了掃除障礙,四師隻得請求坦克增援。
所有的陸戰隊員都在海邊苦戰,在日軍炮火的壓製下,他們中除一部分低頭隱蔽或等待進攻機會外,許多人都在冒著密集的彈雨發起衝擊。
當時日軍槍彈的密集程度以及殺傷力之大,被形容為“像在雨中走路而沒有被淋濕那樣令人不可思議”。同時,日軍所處位置也決定了槍彈命中的準確率:美軍士兵登上海灘的時候,山上的日本人不僅能夠看到他們,甚至還能清楚地看到他們手臂上的徽章。
美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就好像是射擊場裏的鴨子,走入了敵人已經事先演練過好幾個月的陣地,等待著被射殺。在這裏,經驗已經變得毫無用處,無論你是老兵還是新兵,是英雄還是懦夫,都在共同走向死亡。
巴斯隆是瓜島戰役中的著名戰鬥英雄。在瓜島戰場上,他一個人用兩挺重機槍守一個要點,硬是讓日軍無法通過,因此享有“一人軍”的美名,同時他也是二戰中第一個被授予榮譽勳章的美軍陸戰隊員。
巴斯隆本來已調回國內服務,但他拚命地要求調回前線,重新接受戰鬥任務。他率領陸戰五師的一個機槍排,沿著海岸向日軍陣地前進。當爬過第一座高地時,他就突然被迫擊炮炸飛了。他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跟上啊,你們這幫傢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機關槍弄到高地上去!”
另一個與巴斯隆知名度相仿的是陸戰四團的張伯倫。在太平洋戰爭前,他就是駐菲律賓的美國陸戰隊員,科雷希多淪陷時,他逃到山林中,並成為菲律賓遊擊隊的一位著名領袖。後來,他被任命為美國陸軍軍官,但他辭去了這一官職,執意要求重回陸戰隊做一名上士。
張伯倫是在前進時被流彈打死的。當時有一位同伴正和他走在一起,之後這位同伴告訴別人:“張伯倫)在完成許多英勇事跡後,卻這樣平凡地死去,似乎更是悲劇中的悲劇。”
在陸戰隊中,沒有幾個人敢拍胸脯說,自己的戰鬥能力和經驗能超過巴斯隆和張伯倫。很多陸戰隊員都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我肯定會中槍,沒有誰會逃過!”
★雙腿都是軟的
即便是在空中作戰的美機也麵臨著高射炮的嚴重威脅。在硫黃島厚厚的混凝土掩體裏,藏匿著多達300門25毫米以上口徑的防空高射炮。那些熟練的日軍高射炮炮手的任務,就是把進入硫黃島上空的美軍飛行員給打下來。
日軍高射炮的炮火異常猛烈,也異常精準,空氣中到處瀰漫著黑煙。此時進入硫黃島上空的美機,就像地麵部隊的處境一樣,等於是在沒有掩體保護的情況下,朝著子彈飛來的方向猛衝。一名美軍飛行員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可怕極了,身體在發抖,從飛機裏爬出來的時候,雙腿都是軟的。”
從飛行員的視角出發,當高射炮向他射來的時候,能看到的是一個個小紅點。當這些小紅點越來越近時,就會變得跟棒球直徑那麽大。多林斯少校駕駛的戰鬥機不幸被“小紅點”擊中了。
在飛機往下墜落的同時,多林斯竭力提升高度,以避免飛機墜毀在陸戰隊員聚集的沙灘上,但飛機損壞過於嚴重,多林斯嚐試了很多種辦法都沒有用。於是,他毅然放棄了跳傘求生的機會,駕駛飛機朝兩隊登陸艇之間的海麵衝去,以自身的機毀人亡,換取了地麵部隊的安全。
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後,美軍再次推動了戰鬥進程。上午10點半,陸戰隊已有八個營上岸。五分鍾後,陸戰五師的一營a連成功穿越沙灘,到達西部海灘邊,對摺缽山上的日軍形成包圍之勢,這成為美軍贏得勝利的一個先兆。
在編製方麵,美軍此次也做了一個新的嚐試,即給每個陸戰師都配備了戰鬥補充兵,並組成預備隊。在製訂作戰計劃時,他們就考慮到死傷一定很慘重,若不及時補充,勢必減少有效兵力和降低作戰效率。然而到了11點,當各團預備隊實施登陸時,原本對美軍有利的天氣條件突然發生了變化,海上風向逆轉,強勁的陣風吹得許多登陸艇失去控製乃至傾覆,預備隊無法循序漸進地依次登陸。結果是大家紮堆上岸,前麵是被日軍火炮炸壞的登陸艇和兩棲戰車,而後續的人員和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上來,整個海灘上變得一片混亂。
停靠於灘頭的即lsm戰車登陸艇。在兩棲戰艦的家族中,按照體重不同,lst戰車登陸船屬於小型艦,lsm則屬於中型艦
由於海灘上塵土飛揚,硝煙瀰漫,使得軍艦上的觀察人員無法看清灘頭上的情景,更不知道陸戰隊發動的進攻有多麽糟糕。特納也因此受到了影響,認為陸戰隊最初上岸時並沒有遇到什麽抵抗,雖然後來有日軍大炮和迫擊炮進行轟擊,但從八個營的兵力已經成功登陸,預備隊也正在上岸的情況來看,戰鬥過程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也就是說,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陸戰隊的傷亡情況尚未報來,特納就按照自己的印象和判斷給尼米茲發去電報,稱:“傷亡輕微。”
這當然不是事實。實際上,陸戰四師、五師不僅傷亡慘重,而且步履維艱,四師在正午過後才前進了450米,就被日軍的密集火力壓得無法前進。為了掃除障礙,四師隻得請求坦克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