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無論麥克阿瑟的“滑膛槍手”計劃,還是尼米茲本來準備採用的金格計劃,兩條進攻路線裏都沒有少掉帛琉。
貝裏琉島作為帛琉群島中最重要的島嶼,擁有這一地區最主要的機場,理所當然成為占領帛琉的關鍵環節。美軍對貝裏琉島的防守情況也做了了解,通過空中偵察,他們發現島上並沒有什麽險峻的高山,或者其他可怕的障礙物,而從塞班島繳獲的日軍文件,以及其他方麵的零碎資料上,可以知道島上日軍數量大約有10000多人。
貝裏琉島是一座麵積很小的珊瑚島,最大的長度隻有6英裏,最大的寬度也不超過2英裏,簡直可用小如彈丸來形容。有人統計了一下,隻要美軍有一個加強師登陸,則平均每個人僅可分攤到2.5平方米的土地,這麽小的一座島,子彈都能打個對穿。凡此種種,都令尼米茲等多數海軍高層相信,在帛琉群島所有具有戰術重要性的島嶼中,貝裏琉島最容易攻克。
戰前哈爾西曾擔心貝裏琉島會變成第二個塔拉瓦,他建議尼米茲索性取消“僵持行動”,把準備參加這一登陸作戰的地麵部隊交給麥克阿瑟指揮,用以投入萊特島的登陸作戰。
尼米茲沒有同意,他認為占領貝裏琉島與登陸萊特島沒有矛盾,貝裏琉島可以用來作為進攻萊特島的補給站。再者,貝裏琉島距關島不遠,一旦落入美軍手中,就“蛙跳戰術”的整體效果而言,便封住了馬裏亞納至加羅林包圍圈的最後一個缺口。
登陸貝裏琉島的主力為第三兩棲軍所屬的陸戰一師。陸戰一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首席王牌,鼎鼎大名的“瓜島屠夫”。兵員有1.7萬,加上軍直屬部隊,共達2.8萬人,無論素質還是數量,都被認為遠遠超過了島上守軍。
按照“僵持行動”的時間表,陸戰一師隻需兩天便足可拿下整個貝裏琉島,現任師長魯普特斯少將還算保守,加了兩天,變成了四天,並且預計:“這將是一次短暫的行動,一場‘激烈’的速戰。”
大家全都躊躇滿誌,誰也沒有料到,“僵持”這個倒黴名稱居然暗合了整個過程,之後的貝裏琉島戰役由速戰速決變成了久拖不決,別說四天,在四周甚至比這更長的時間內都沒能結束。
★天然堡壘
由於塞班戰役尚未開始前,貝裏琉島的守軍就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所以美軍很難實施奇襲,隻能按部就班地進行攻擊。
按照兩棲作戰的必定規程,航母部隊出動400架艦載機,與貝裏琉島海麵上的火力支援艦隊一起,連續三天對這座小島進行轟炸和炮擊。貝裏琉島水際灘頭的各種障礙物遭到徹底摧毀,岸上丘陵地帶一切看得見的防禦設施也不見了,支援艦隊告訴第三兩棲軍軍長蓋格:“已經沒有目標可以再進行攻擊了。”
盡管如此,到登陸前的最後幾分鍾,也還會進行重複打擊。9月15日上午8點,伴隨著雷鳴般的聲響,美軍戰列艦上的16英寸巨炮噴出了長長的紅色火焰,炮彈火車頭一樣呼嘯著飛向小島。
待命出發的陸戰隊員們欣賞著這幅西洋景,一名士兵咂咂嘴,對另一名士兵說:“兄弟,打這種16英寸的炮彈,花費一定會很高昂。”
那名士兵滿不在乎地回了一句:“去他媽的花費!”
除戰列艦外,其他大小艦炮也沒歇著,巡洋艦“8英寸機關槍”的齊射、驅逐艦“6英寸機關槍”的快射,比之於戰列艦的“火車頭”毫不遜色。在貝裏琉島的上空,艦載機則用炸彈和火箭來來去去地進行射擊。
從指揮船上看過去,一團巨大的濃黑煙幕完全籠罩了貝裏琉島,煙幕之下,島上一片火海。
上午8點32分,搶灘登陸正式開始。蓋格、魯普特斯的計劃是,在20分鍾內,讓五個先頭營的4500人上岸,85分鍾內,上岸8000人。
在指揮船的附近,出現了一群登陸艇,上麵擠滿裝著花斑軍裝的士兵。這些登陸艇好像無目的地在水中繞圈子,隨後便呈波狀向海岸出發線前進。到達出發線後,履帶登陸車再把登陸艇上的士兵一批批地接送到灘頭上去。
履帶車以密集隊形向灘頭進發,此時海灘上仍靜寂無聲,這一情景與蓋格指揮的關島戰役十分相似。
登陸灘頭的前奏似乎已大功告成,但當美軍登上沙灘,並衝到距離日軍防波堤30米時,突然間槍炮聲大作,毫無防備的美軍遭到猛烈射擊,已下車前進的幾百名美軍當場倒在沙灘上,履帶車也一輛輛被擊毀於岸邊。
代號“蜘蛛”的美軍偵察機向指揮船通報情況:“第一批遇到抵抗!”
貝裏琉島上有著大片的常綠叢林,美軍偵察機戰前進行觀察和空中照相時,真正的地形被完全遮蓋住了。事實上,貝裏琉島的山嶺雖然不是太高,然而島上遍布石灰岩,日軍在鬆軟的岩壁上挖掘了炮兵陣地、機槍火力網和地堡,工兵還開鑿了隧道,這些火力網點連成一片後,便使貝裏琉島成為一座天然堡壘。
美軍持續三天的轟炸和炮擊,隻是摧毀了地表的日軍倉庫和岸上設備,許多工事深藏在山壁中,炸彈根本就觸碰不到。比如,海灘上的日軍重火力點一個都沒能端掉。
在離海岸隻有50米處,有一個可俯瞰登陸灘頭的海岬(即突入海中的尖形陸地),上麵有一座約10米高的崎嶇珊瑚嶺。對前進中的陸戰隊員而言,這是一個恐怖的天然障礙,然而更令人恐怖的是,戰前配發的地圖對這座珊瑚嶺根本未作標註!
貝裏琉島作為帛琉群島中最重要的島嶼,擁有這一地區最主要的機場,理所當然成為占領帛琉的關鍵環節。美軍對貝裏琉島的防守情況也做了了解,通過空中偵察,他們發現島上並沒有什麽險峻的高山,或者其他可怕的障礙物,而從塞班島繳獲的日軍文件,以及其他方麵的零碎資料上,可以知道島上日軍數量大約有10000多人。
貝裏琉島是一座麵積很小的珊瑚島,最大的長度隻有6英裏,最大的寬度也不超過2英裏,簡直可用小如彈丸來形容。有人統計了一下,隻要美軍有一個加強師登陸,則平均每個人僅可分攤到2.5平方米的土地,這麽小的一座島,子彈都能打個對穿。凡此種種,都令尼米茲等多數海軍高層相信,在帛琉群島所有具有戰術重要性的島嶼中,貝裏琉島最容易攻克。
戰前哈爾西曾擔心貝裏琉島會變成第二個塔拉瓦,他建議尼米茲索性取消“僵持行動”,把準備參加這一登陸作戰的地麵部隊交給麥克阿瑟指揮,用以投入萊特島的登陸作戰。
尼米茲沒有同意,他認為占領貝裏琉島與登陸萊特島沒有矛盾,貝裏琉島可以用來作為進攻萊特島的補給站。再者,貝裏琉島距關島不遠,一旦落入美軍手中,就“蛙跳戰術”的整體效果而言,便封住了馬裏亞納至加羅林包圍圈的最後一個缺口。
登陸貝裏琉島的主力為第三兩棲軍所屬的陸戰一師。陸戰一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首席王牌,鼎鼎大名的“瓜島屠夫”。兵員有1.7萬,加上軍直屬部隊,共達2.8萬人,無論素質還是數量,都被認為遠遠超過了島上守軍。
按照“僵持行動”的時間表,陸戰一師隻需兩天便足可拿下整個貝裏琉島,現任師長魯普特斯少將還算保守,加了兩天,變成了四天,並且預計:“這將是一次短暫的行動,一場‘激烈’的速戰。”
大家全都躊躇滿誌,誰也沒有料到,“僵持”這個倒黴名稱居然暗合了整個過程,之後的貝裏琉島戰役由速戰速決變成了久拖不決,別說四天,在四周甚至比這更長的時間內都沒能結束。
★天然堡壘
由於塞班戰役尚未開始前,貝裏琉島的守軍就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所以美軍很難實施奇襲,隻能按部就班地進行攻擊。
按照兩棲作戰的必定規程,航母部隊出動400架艦載機,與貝裏琉島海麵上的火力支援艦隊一起,連續三天對這座小島進行轟炸和炮擊。貝裏琉島水際灘頭的各種障礙物遭到徹底摧毀,岸上丘陵地帶一切看得見的防禦設施也不見了,支援艦隊告訴第三兩棲軍軍長蓋格:“已經沒有目標可以再進行攻擊了。”
盡管如此,到登陸前的最後幾分鍾,也還會進行重複打擊。9月15日上午8點,伴隨著雷鳴般的聲響,美軍戰列艦上的16英寸巨炮噴出了長長的紅色火焰,炮彈火車頭一樣呼嘯著飛向小島。
待命出發的陸戰隊員們欣賞著這幅西洋景,一名士兵咂咂嘴,對另一名士兵說:“兄弟,打這種16英寸的炮彈,花費一定會很高昂。”
那名士兵滿不在乎地回了一句:“去他媽的花費!”
除戰列艦外,其他大小艦炮也沒歇著,巡洋艦“8英寸機關槍”的齊射、驅逐艦“6英寸機關槍”的快射,比之於戰列艦的“火車頭”毫不遜色。在貝裏琉島的上空,艦載機則用炸彈和火箭來來去去地進行射擊。
從指揮船上看過去,一團巨大的濃黑煙幕完全籠罩了貝裏琉島,煙幕之下,島上一片火海。
上午8點32分,搶灘登陸正式開始。蓋格、魯普特斯的計劃是,在20分鍾內,讓五個先頭營的4500人上岸,85分鍾內,上岸8000人。
在指揮船的附近,出現了一群登陸艇,上麵擠滿裝著花斑軍裝的士兵。這些登陸艇好像無目的地在水中繞圈子,隨後便呈波狀向海岸出發線前進。到達出發線後,履帶登陸車再把登陸艇上的士兵一批批地接送到灘頭上去。
履帶車以密集隊形向灘頭進發,此時海灘上仍靜寂無聲,這一情景與蓋格指揮的關島戰役十分相似。
登陸灘頭的前奏似乎已大功告成,但當美軍登上沙灘,並衝到距離日軍防波堤30米時,突然間槍炮聲大作,毫無防備的美軍遭到猛烈射擊,已下車前進的幾百名美軍當場倒在沙灘上,履帶車也一輛輛被擊毀於岸邊。
代號“蜘蛛”的美軍偵察機向指揮船通報情況:“第一批遇到抵抗!”
貝裏琉島上有著大片的常綠叢林,美軍偵察機戰前進行觀察和空中照相時,真正的地形被完全遮蓋住了。事實上,貝裏琉島的山嶺雖然不是太高,然而島上遍布石灰岩,日軍在鬆軟的岩壁上挖掘了炮兵陣地、機槍火力網和地堡,工兵還開鑿了隧道,這些火力網點連成一片後,便使貝裏琉島成為一座天然堡壘。
美軍持續三天的轟炸和炮擊,隻是摧毀了地表的日軍倉庫和岸上設備,許多工事深藏在山壁中,炸彈根本就觸碰不到。比如,海灘上的日軍重火力點一個都沒能端掉。
在離海岸隻有50米處,有一個可俯瞰登陸灘頭的海岬(即突入海中的尖形陸地),上麵有一座約10米高的崎嶇珊瑚嶺。對前進中的陸戰隊員而言,這是一個恐怖的天然障礙,然而更令人恐怖的是,戰前配發的地圖對這座珊瑚嶺根本未作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