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倫多瓦島距離布幹維爾島機場不過20分鍾航程,日軍沒有料到美軍會發動奇襲,布幹維爾島上的飛機此前已全數撤往拉包爾。發現美軍進攻倫多瓦島,27架日機急急忙忙趕來參戰。此時從瓜島出發的美軍戰鬥機早已等候多時,它們以逸待勞,把這支日機編隊打了個落花流水。
下午3點,登陸編隊將所有物資卸載完畢,起錨返航。歸途中編隊遭到日機攻擊,特納的旗艦“麥考利”號運輸艦被魚雷擊中,失去了機動能力。更不走運的是,天黑以後,美軍魚雷艇又將被拖帶中的“麥考利”號誤認為日艦,竟然將它擊沉了。
自瓜島戰役開始,在特納負責的運兵行動中,隻損失一艘運輸艦真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哈爾西交給的任務——7月1日,登陸部隊在倫多瓦島建立了火炮陣地,用炮火罩住了蒙達機場。
索羅門群島區域是日軍東南艦隊司令草鹿任一中將負責的區域,收到美軍登陸倫多瓦島的報告後,今村立即派參謀井本和今泉趕到東南艦隊司令部,商討怎麽陸海協同,對蒙達角的日軍進行增援。
陸軍人是有的,可以從布幹維爾島等地抽調士兵,問題還是和過去一樣,得配船。
眼下能搞運輸的隻有驅逐艦。可是海軍又突然小氣起來,捨不得拿驅逐艦運兵,他們讓陸軍等一周時間,以便弄些其他小舟艇過來。
幾個陸軍參謀氣得七竅生煙:我點韭菜你給蔥,小船運大部隊,能載得下嗎?再說了,戰機轉瞬即逝,一周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海軍方麵被說得啞口無言,隻得答應立即派出驅逐艦。
7月4日晚,四艘日軍驅逐艦從布因基地出發,滿載士兵,駛入了新喬治亞島西北角的庫拉灣。就在這時,瞭望哨突然發現己方十千米以外有炮火在閃光。
閃光的炮火來自美軍登陸編隊。哈爾西集結了2600名陸戰士兵,正準備在蒙達角北部的賴斯灣登陸。護航艦為掩護登陸,對岸上實施了炮火轟擊。
根據炮火閃光的密集程度,日軍編隊指揮金岡國三大佐判斷,美軍實力在己方之上。事實也是如此,由安斯沃思少將指揮的護航艦隊共有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9艘,對攻的話,日艦顯然處於劣勢。
日本海軍有比較豐富的夜戰經驗,金岡國三下令展開遠距離偷襲。在夜幕掩護下,日艦接近至6000米距離,向美艦發射了14發“長矛”魚雷,隨後終止運輸任務,立即掉頭返航。
當晚庫拉灣內黑暗多雲,偶爾暴風雨還會籠罩海灣,所以美軍編隊未能發現日艦,雷達也未能及時提供預警。等到雷達屏幕上有所顯示時,“長矛”魚雷已經襲來,一發魚雷命中“斯特朗”號驅逐艦,並當場引發爆炸。巨大的爆炸惡狠狠地撕開了兩舷船殼,船體中部迅速塌陷下來,完全喪失了航行和通信能力。
發現“斯特朗”號的無線電無人應答,安斯沃思就知道不妙,急忙派出兩艘驅逐艦前來救援。救援艦將艦艏靠上“斯特朗”號的左舷,在“斯特朗”號沉沒之前,救出了包括艦長在內的大部分船員。
金岡國三並不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偷襲成果,回到布因基地後,他連蒙帶猜地向東南艦隊司令報了個數字:魚雷擊沉美軍一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
要說金岡國三也算是夠謹慎,並沒有把戰果吹得太離譜,而且他本來的運輸任務也未完成。但自從俾斯麥海戰以來,日本海軍幾無勝績,就這麽一次小勝,已經足夠他們顯擺的了。
天不起風晴不了,人不說謊成不了。出於宣傳需要,東南艦隊對庫拉灣偷襲戰大肆渲染,堂而皇之地拔高為戰勝美國名將哈爾西的巨大勝利。
為了把“巨大勝利”進行到底,同時完成既定計劃,日軍投入十艘驅逐艦,實施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增援行動。
★電子狗
除了增加數量外,編隊的技術含量也提高了,旗艦“新月”號上安裝了雷達報警設備。
日軍原先對雷達基本上一無所知。在珍珠港事件的前兩個月,日本超級間諜吉川猛夫發現,一艘美國重巡洋艦的前桅桿頭部裝了一種桁架型天線,但這種天線他從未見過,也不知道有什麽用途。
珍珠港事件結束後,始終未暴露身份的吉川獲釋回國。在對被俘美軍的一次審訊中,他才無意中得知“桁架型天線”就是美國海軍正在裝備的“雷達”。
吉川猛夫了解到,雷達可通過反射電波的回饋,探測出對方艦艇所在方向和距離,以此減少目視誤差。他立即向軍令部做了匯報,但並未引起軍令部的足夠重視,當時日本海軍的雷達知識也僅限於皮毛。
從中途島戰役開始,雷達逐漸顯山露水,到幾次所羅門海戰,軍令部已經不敢不正視雷達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了。因為他們發現美國人活像裝了千裏眼和透視鏡,夜戰時的目力有時比日艦還厲害,以致日本海軍的撒手鐧——利用夜間逼近敵艦,然後發射魚雷,差不多要過期失效了。
怎麽辦?跟著造啊!美國人能造雷達,難道我們不能?
在軍令部的嚴令督促下,海軍技術部隻好埋頭鼓搗,但科技這東西不是別的,光逼是不出成果的。最後,貨真價實的雷達實在是造不出,隻弄出了雷達報警設備。
下午3點,登陸編隊將所有物資卸載完畢,起錨返航。歸途中編隊遭到日機攻擊,特納的旗艦“麥考利”號運輸艦被魚雷擊中,失去了機動能力。更不走運的是,天黑以後,美軍魚雷艇又將被拖帶中的“麥考利”號誤認為日艦,竟然將它擊沉了。
自瓜島戰役開始,在特納負責的運兵行動中,隻損失一艘運輸艦真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哈爾西交給的任務——7月1日,登陸部隊在倫多瓦島建立了火炮陣地,用炮火罩住了蒙達機場。
索羅門群島區域是日軍東南艦隊司令草鹿任一中將負責的區域,收到美軍登陸倫多瓦島的報告後,今村立即派參謀井本和今泉趕到東南艦隊司令部,商討怎麽陸海協同,對蒙達角的日軍進行增援。
陸軍人是有的,可以從布幹維爾島等地抽調士兵,問題還是和過去一樣,得配船。
眼下能搞運輸的隻有驅逐艦。可是海軍又突然小氣起來,捨不得拿驅逐艦運兵,他們讓陸軍等一周時間,以便弄些其他小舟艇過來。
幾個陸軍參謀氣得七竅生煙:我點韭菜你給蔥,小船運大部隊,能載得下嗎?再說了,戰機轉瞬即逝,一周過去,黃花菜都涼了。
海軍方麵被說得啞口無言,隻得答應立即派出驅逐艦。
7月4日晚,四艘日軍驅逐艦從布因基地出發,滿載士兵,駛入了新喬治亞島西北角的庫拉灣。就在這時,瞭望哨突然發現己方十千米以外有炮火在閃光。
閃光的炮火來自美軍登陸編隊。哈爾西集結了2600名陸戰士兵,正準備在蒙達角北部的賴斯灣登陸。護航艦為掩護登陸,對岸上實施了炮火轟擊。
根據炮火閃光的密集程度,日軍編隊指揮金岡國三大佐判斷,美軍實力在己方之上。事實也是如此,由安斯沃思少將指揮的護航艦隊共有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9艘,對攻的話,日艦顯然處於劣勢。
日本海軍有比較豐富的夜戰經驗,金岡國三下令展開遠距離偷襲。在夜幕掩護下,日艦接近至6000米距離,向美艦發射了14發“長矛”魚雷,隨後終止運輸任務,立即掉頭返航。
當晚庫拉灣內黑暗多雲,偶爾暴風雨還會籠罩海灣,所以美軍編隊未能發現日艦,雷達也未能及時提供預警。等到雷達屏幕上有所顯示時,“長矛”魚雷已經襲來,一發魚雷命中“斯特朗”號驅逐艦,並當場引發爆炸。巨大的爆炸惡狠狠地撕開了兩舷船殼,船體中部迅速塌陷下來,完全喪失了航行和通信能力。
發現“斯特朗”號的無線電無人應答,安斯沃思就知道不妙,急忙派出兩艘驅逐艦前來救援。救援艦將艦艏靠上“斯特朗”號的左舷,在“斯特朗”號沉沒之前,救出了包括艦長在內的大部分船員。
金岡國三並不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偷襲成果,回到布因基地後,他連蒙帶猜地向東南艦隊司令報了個數字:魚雷擊沉美軍一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
要說金岡國三也算是夠謹慎,並沒有把戰果吹得太離譜,而且他本來的運輸任務也未完成。但自從俾斯麥海戰以來,日本海軍幾無勝績,就這麽一次小勝,已經足夠他們顯擺的了。
天不起風晴不了,人不說謊成不了。出於宣傳需要,東南艦隊對庫拉灣偷襲戰大肆渲染,堂而皇之地拔高為戰勝美國名將哈爾西的巨大勝利。
為了把“巨大勝利”進行到底,同時完成既定計劃,日軍投入十艘驅逐艦,實施了一次更大規模的增援行動。
★電子狗
除了增加數量外,編隊的技術含量也提高了,旗艦“新月”號上安裝了雷達報警設備。
日軍原先對雷達基本上一無所知。在珍珠港事件的前兩個月,日本超級間諜吉川猛夫發現,一艘美國重巡洋艦的前桅桿頭部裝了一種桁架型天線,但這種天線他從未見過,也不知道有什麽用途。
珍珠港事件結束後,始終未暴露身份的吉川獲釋回國。在對被俘美軍的一次審訊中,他才無意中得知“桁架型天線”就是美國海軍正在裝備的“雷達”。
吉川猛夫了解到,雷達可通過反射電波的回饋,探測出對方艦艇所在方向和距離,以此減少目視誤差。他立即向軍令部做了匯報,但並未引起軍令部的足夠重視,當時日本海軍的雷達知識也僅限於皮毛。
從中途島戰役開始,雷達逐漸顯山露水,到幾次所羅門海戰,軍令部已經不敢不正視雷達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了。因為他們發現美國人活像裝了千裏眼和透視鏡,夜戰時的目力有時比日艦還厲害,以致日本海軍的撒手鐧——利用夜間逼近敵艦,然後發射魚雷,差不多要過期失效了。
怎麽辦?跟著造啊!美國人能造雷達,難道我們不能?
在軍令部的嚴令督促下,海軍技術部隻好埋頭鼓搗,但科技這東西不是別的,光逼是不出成果的。最後,貨真價實的雷達實在是造不出,隻弄出了雷達報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