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麥克阿瑟明裏暗裏的各種催逼,陷入憂鬱中的艾克爾伯格已經完全是一副聽天由命的態度:“我昨天以為生命就要完結了。布納會成為美軍的大災難嗎?”
命運的裁決是,美國人還得再努力一把。1943年元旦,盟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由六輛坦克為引導,對布納海灘的日軍陣地發動最後的進攻。在緩慢而堅決的攻擊下,日軍防禦據點一個又一個被碾碎,盟軍一步步地將他們的敵人擠入不斷縮小的包圍圈裏。
1月2日,水滴石穿的結果是,日軍防線終於被擊破,有組織的抵抗也陷於崩潰。殘存的日軍士兵丟棄了武器和裝備,抱著木板或救生器材跳入海中,希望能遊往更西北的日軍海岸防線。這些日本兵成了隨後趕到的澳軍士兵的活靶子,澳軍在岸邊架起機步槍進行射擊,但還是阻止不了日本兵撲通撲通地跳入海中。
第二天早晨,火炮運上灘頭,盟軍飛機也加入殺戮,日軍才終止了徒勞的逃跑。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布納方麵的日本陸軍指揮官山本重省大佐和海軍指揮官安田義龍大佐雙雙剖腹自殺。
老麥終於高興了。麥克阿瑟的格言:“戰爭就是為了勝利,這是任何其他東西都代替不了的。”
1月3日,美軍徹底肅清了布納地區的日軍。布納的勝利,是麥克阿瑟自菲律賓同日軍作戰以來,在戰場上奪取的最大一次勝利。他太需要也太看重這樣一場勝利了,以至於勝利之果吃到牙縫裏,剔出來都是香的。
老麥的火暴脾氣就像茅草一樣,易燃易滅。在真正的喜訊麵前,他馬上忘記自己從前是如何拿槍頂著部下後背的了,在給艾克爾伯格的賀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寫道:“得悉你在戰鬥中未曾受傷,我非常高興。我總擔心,你常出入敵人的槍林彈雨,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對你表示衷心的讚許。”
艾克爾伯格的回應是:“雖然在此戰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我不想再有人提起,但我認為,麥克阿瑟將軍實在應該為這場兇險的戰鬥感到自豪。”
數據可以表明布納一戰有多麽兇險。在這場大搏殺中,盟軍傷亡高達2817人,2500名日本守軍除190人逃脫,50人被俘外,全部殞命異域。
“巴丹的死鬼今晚可以安眠了。”麥克阿瑟最後總結道。
隨著戈納、布納的完全清盤,薩納南達成為麥克阿瑟這一輪鏖戰所要拿掉的最後一枚棋子,在啟程返回布裏斯班之前,他授命艾克爾伯格指揮巴布亞的全部美澳軍,向薩納南達發起代號為“掃蕩戰役”的攻勢。
1月11日,盟軍發起攻擊。布納之戰結束後,艾克爾伯格就認識到,“最壞的情況還在我們前麵”,果不其然,“戰鬥激烈”和“傷亡慘重”仍是此次掃蕩戰役的主題詞。
不過艾克爾伯格不知道的是,頑固的日軍其實已經決定撤退了。
撤退是由於補給的斷絕。至1月初,日軍每人每天隻能分到60克大米,到1月12日,已完全斷糧。藥品則早在一個月前就告罄,彈藥也行將耗盡,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大本營下令薩納南達的日軍撤往萊城和薩拉莫阿。
撤退預定為1月25日,從盟軍發起攻擊的時間來看,晚了。
麵對被擊得千瘡百孔的防線,日軍開始提前分頭撤退,旅團長山縣栗花少將乘快艇成功逃脫,新任南海分遣隊隊長小田健作少將、第41聯隊長澤矢大佐在突圍中被擊斃或自殺。
1月22日,盟軍以鉗形攻勢合圍薩納南達,俘虜了200名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日本兵。至此,長達6個月的巴布亞戰役以盟軍的勝利宣告結束,盟軍在“掃蕩戰役”中的傷亡達到3500人,比布納戰役還多出700人。
巴布亞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代價最高昂的勝利之一。參戰的日本陸海軍共達1.7萬人,損失1.2萬,總計有350人被俘。美澳軍先後投入3.5萬人,傷亡8546人,其中陣亡3095人,因疾病、疲勞和營養不良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為這個數字的三倍之多。
站在布納的軍人墓地前,艾克爾伯格忍不住熱淚縱橫。
★該不該罵
巴布亞戰役結束後,圍繞麥克阿瑟產生了不少非議。在麥克阿瑟授意發布的新聞公報中,盟軍損失嚴重縮水,“兵員和物資的消耗是低的”,另外他還煞有介事地解釋了為什麽“低”:“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因素並不是那麽重要的。”
看到這份虛假公報,艾克爾伯格萬分驚訝,非常生氣。巴布亞戰役中,盟軍僅戰死人員就是瓜島戰役的兩倍,麥克阿瑟還說“損失不大”,這有哪一點符合他本人在記者麵前口口聲聲宣揚的“新聞真實性”?
說時間不重要,老麥自己可能已經忘了,作為前線指揮官的艾克爾伯格卻無論如何無法忘記,戰鬥過程中,這位上司曾經怎樣一封一封地發私人電報,強調時間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前線部隊又怎樣被逼著不顧一切地往前衝擊,最後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麥克阿瑟沒有上過第一線,他知道巴布亞的土地是被士兵們的鮮血一寸一寸染紅的嗎?
與日軍展開激戰的澳軍。澳軍在紐幾內亞的各個戰役中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他們當然有理由抱怨老麥:您的心胸有點兒小,格局有點兒窄
命運的裁決是,美國人還得再努力一把。1943年元旦,盟軍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由六輛坦克為引導,對布納海灘的日軍陣地發動最後的進攻。在緩慢而堅決的攻擊下,日軍防禦據點一個又一個被碾碎,盟軍一步步地將他們的敵人擠入不斷縮小的包圍圈裏。
1月2日,水滴石穿的結果是,日軍防線終於被擊破,有組織的抵抗也陷於崩潰。殘存的日軍士兵丟棄了武器和裝備,抱著木板或救生器材跳入海中,希望能遊往更西北的日軍海岸防線。這些日本兵成了隨後趕到的澳軍士兵的活靶子,澳軍在岸邊架起機步槍進行射擊,但還是阻止不了日本兵撲通撲通地跳入海中。
第二天早晨,火炮運上灘頭,盟軍飛機也加入殺戮,日軍才終止了徒勞的逃跑。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布納方麵的日本陸軍指揮官山本重省大佐和海軍指揮官安田義龍大佐雙雙剖腹自殺。
老麥終於高興了。麥克阿瑟的格言:“戰爭就是為了勝利,這是任何其他東西都代替不了的。”
1月3日,美軍徹底肅清了布納地區的日軍。布納的勝利,是麥克阿瑟自菲律賓同日軍作戰以來,在戰場上奪取的最大一次勝利。他太需要也太看重這樣一場勝利了,以至於勝利之果吃到牙縫裏,剔出來都是香的。
老麥的火暴脾氣就像茅草一樣,易燃易滅。在真正的喜訊麵前,他馬上忘記自己從前是如何拿槍頂著部下後背的了,在給艾克爾伯格的賀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寫道:“得悉你在戰鬥中未曾受傷,我非常高興。我總擔心,你常出入敵人的槍林彈雨,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對你表示衷心的讚許。”
艾克爾伯格的回應是:“雖然在此戰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我不想再有人提起,但我認為,麥克阿瑟將軍實在應該為這場兇險的戰鬥感到自豪。”
數據可以表明布納一戰有多麽兇險。在這場大搏殺中,盟軍傷亡高達2817人,2500名日本守軍除190人逃脫,50人被俘外,全部殞命異域。
“巴丹的死鬼今晚可以安眠了。”麥克阿瑟最後總結道。
隨著戈納、布納的完全清盤,薩納南達成為麥克阿瑟這一輪鏖戰所要拿掉的最後一枚棋子,在啟程返回布裏斯班之前,他授命艾克爾伯格指揮巴布亞的全部美澳軍,向薩納南達發起代號為“掃蕩戰役”的攻勢。
1月11日,盟軍發起攻擊。布納之戰結束後,艾克爾伯格就認識到,“最壞的情況還在我們前麵”,果不其然,“戰鬥激烈”和“傷亡慘重”仍是此次掃蕩戰役的主題詞。
不過艾克爾伯格不知道的是,頑固的日軍其實已經決定撤退了。
撤退是由於補給的斷絕。至1月初,日軍每人每天隻能分到60克大米,到1月12日,已完全斷糧。藥品則早在一個月前就告罄,彈藥也行將耗盡,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大本營下令薩納南達的日軍撤往萊城和薩拉莫阿。
撤退預定為1月25日,從盟軍發起攻擊的時間來看,晚了。
麵對被擊得千瘡百孔的防線,日軍開始提前分頭撤退,旅團長山縣栗花少將乘快艇成功逃脫,新任南海分遣隊隊長小田健作少將、第41聯隊長澤矢大佐在突圍中被擊斃或自殺。
1月22日,盟軍以鉗形攻勢合圍薩納南達,俘虜了200名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的日本兵。至此,長達6個月的巴布亞戰役以盟軍的勝利宣告結束,盟軍在“掃蕩戰役”中的傷亡達到3500人,比布納戰役還多出700人。
巴布亞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代價最高昂的勝利之一。參戰的日本陸海軍共達1.7萬人,損失1.2萬,總計有350人被俘。美澳軍先後投入3.5萬人,傷亡8546人,其中陣亡3095人,因疾病、疲勞和營養不良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為這個數字的三倍之多。
站在布納的軍人墓地前,艾克爾伯格忍不住熱淚縱橫。
★該不該罵
巴布亞戰役結束後,圍繞麥克阿瑟產生了不少非議。在麥克阿瑟授意發布的新聞公報中,盟軍損失嚴重縮水,“兵員和物資的消耗是低的”,另外他還煞有介事地解釋了為什麽“低”:“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因素並不是那麽重要的。”
看到這份虛假公報,艾克爾伯格萬分驚訝,非常生氣。巴布亞戰役中,盟軍僅戰死人員就是瓜島戰役的兩倍,麥克阿瑟還說“損失不大”,這有哪一點符合他本人在記者麵前口口聲聲宣揚的“新聞真實性”?
說時間不重要,老麥自己可能已經忘了,作為前線指揮官的艾克爾伯格卻無論如何無法忘記,戰鬥過程中,這位上司曾經怎樣一封一封地發私人電報,強調時間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前線部隊又怎樣被逼著不顧一切地往前衝擊,最後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麥克阿瑟沒有上過第一線,他知道巴布亞的土地是被士兵們的鮮血一寸一寸染紅的嗎?
與日軍展開激戰的澳軍。澳軍在紐幾內亞的各個戰役中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他們當然有理由抱怨老麥:您的心胸有點兒小,格局有點兒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