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的一方,主力戰艦則是清一色的“戎克船”,足有50艘之多,船上飄揚著巨大的纛旗,大書大明帝國的國號。這50艘主力戰艦之外,是將近100條小船,滿載著硫磺硝石和稻草等物,居然全是火船。
這就是鄭芝龍率領的大明帝國海軍。
帝國海軍分為二隊,包抄了灣內荷蘭人與海盜的混合艦隊。帝國海軍的主力艦兩舷,裝備著嶄新的英吉利進口大炮,這都是艦隊指揮官、五虎遊擊鄭芝龍自費添置的。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火力上,帝國海軍都占據了絕對上風。100多艘火船則冒著炮火,順風飛槳,靠上敵方戰船,搭鉤放火。
不一會兒,荷艦brouner射aven號起火焚毀,slooterdijck號被俘獲,其餘荷艦均遭受重創。那些中國海盜船,則已經全部成為熊熊的火炬。荷軍司令、派駐福爾摩沙長官(台灣總督)普特曼斯(hans putmans)無奈,下令能動的戰艦立即撤退。
此次戰役,史稱“金門料羅灣海戰”。這一戰,是荷蘭人東來後的第一大挫折,也奠定了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稱雄大洋的基礎。
入夥下海
年輕的鄭芝龍來到日本,投奔大海商兼大海盜李旦。不久,鄭芝龍娶了當地女子田川氏為妻,田川氏為鄭芝龍生下一子,取名福鬆,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鄭成功。
鄭芝龍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作為17世紀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少數中國人之一,他的小名“一官”(iquan,或quon、iquon、iquam、equan),頻繁地出現在歐洲文獻中。
鄭芝龍出生於1604 年,但史學界對此還有相當爭論。因為,一般認定他在大約17-18 歲時開始經商,而在1620年就在台灣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很難想像,一個年僅18歲的青年,剛剛出道,就具備了如此大的影響力。史學家至今未能確切考訂出他的出生年份,這造成有關鄭芝龍的不少史實在時間上總是有衝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出生年份應該早於1604年。
鄭芝龍年少時為人豪放,“性情逸盪,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以勇力聞名鄉裏。而且,他還是個帥哥,清人張遴白在《難遊錄》中說他“少年姣好”。
鄭家遠祖相傳在河南滎陽,後來南遷,子孫分布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一帶定居下來。其中一支在泉州南安縣石井鄉定居,並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
鄭芝龍的父親鄭象庭(號紹祖),是位讀書人,卻一輩子也沒考中秀才,就在泉州知府蔡善繼手下當了名庫吏,勉強度日,並不寬裕。鄭芝龍是家中老大,其下還有3位弟弟:鄭芝虎、鄭芝鳳(鄭鴻逵)、鄭芝豹。
17歲左右,鄭芝龍離開泉州,到澳門投奔了舅舅黃程,學習經商,經常往來於澳門、日本、呂宋(今菲律賓)等地。這段時間裏,鄭芝龍不僅見了世麵,而且學會了葡萄牙、荷蘭等語言,還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教名叫做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s gaspard)。這段時間,他除了學習經商之外,也兼職做翻譯,賺錢餬口。
不久,舅舅黃程有批貨需搭乘大海商李旦的船,送到日本平戶,便派鄭芝龍押送,這令鄭芝龍有機會結識了李旦。
李旦也是泉州人,是當時著名的海商,擁有自己的武裝船隊,因此也被明政府稱為海盜。日本爭貢事件(參閱本書第二章)之後,中日官方貿易中斷,走私成為主旋律。而新興的馬尼拉,因此崛起,成為閩粵海商最愛前往的貿易中心。李旦本在菲律賓經商,但西班牙人開始對華人進行第一次大屠殺後(參閱本書第四章),李旦也被迫於1609年離開馬尼拉,定居到日本的平戶。隨後,他以日本為基地,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王國,與荷蘭和英國進行貿易,被西洋人稱為“captain china”(中國船長)。
剛到日本時,鄭芝龍“為人縫紉以餬口“(《廣陽雜記》),也有人說他“賣履為生”(《華夷變態》)。但他很快就加入了李旦的海商集團。據說,這期間“少年姣好”的鄭芝龍成為海商李旦的同性戀情人,“以龍陽事之”(《難遊錄》)。“龍陽”是戰國時魏王的男寵,“龍陽之癖”成了中國古代同性戀的代名詞。
鄭芝龍還結識了李旦的助手顏思齊,這兩人都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對於後世史學界來說,顏思齊一直是個神秘人物,因為有關他的資料太少了,以至於很長時間人們都以為這無非是李旦的一個化名而已。有關他的記載,在崇禎八年(1635)盧化鰲所著《太史李公居鄉頌德碑記》中提到:“自天啟壬戌以後,紅夷與海寇顏思齊交訌……”清朝汪楫的《崇禎長編》也說:“海寇鄭芝龍先從海賊顏樞泉;樞泉死,遂有其眾。” “樞泉”是顏思齊的字。
顏思齊是漳州海澄人,西方稱之為“pedro china”(中國的彼得)。顏思齊武功高強,據說早年因受官家欺負,憤而殺人,逃往日本,下海為盜,號稱日本甲螺(海盜頭目)。顏思齊與福建同鄉楊天生等,總共28人結義,鄭芝龍是其中的小兄弟。這28兄弟甚至策劃推翻日本的德川幕府,事敗後潛逃到台灣。
但這種故事,並不見於史料,而是明清小說家言,隻能姑妄聽之。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案分析,顏思齊確有其人,是李旦的重要助手,負責李旦集團的軍事行動及在台灣的經營活動。顏思齊曾率領3000多漳州、泉州的貧民,到台灣的魍港(嘉義)拓殖,這是繼林道幹以來的首次大規模開發台灣。
這就是鄭芝龍率領的大明帝國海軍。
帝國海軍分為二隊,包抄了灣內荷蘭人與海盜的混合艦隊。帝國海軍的主力艦兩舷,裝備著嶄新的英吉利進口大炮,這都是艦隊指揮官、五虎遊擊鄭芝龍自費添置的。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火力上,帝國海軍都占據了絕對上風。100多艘火船則冒著炮火,順風飛槳,靠上敵方戰船,搭鉤放火。
不一會兒,荷艦brouner射aven號起火焚毀,slooterdijck號被俘獲,其餘荷艦均遭受重創。那些中國海盜船,則已經全部成為熊熊的火炬。荷軍司令、派駐福爾摩沙長官(台灣總督)普特曼斯(hans putmans)無奈,下令能動的戰艦立即撤退。
此次戰役,史稱“金門料羅灣海戰”。這一戰,是荷蘭人東來後的第一大挫折,也奠定了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稱雄大洋的基礎。
入夥下海
年輕的鄭芝龍來到日本,投奔大海商兼大海盜李旦。不久,鄭芝龍娶了當地女子田川氏為妻,田川氏為鄭芝龍生下一子,取名福鬆,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鄭成功。
鄭芝龍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作為17世紀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少數中國人之一,他的小名“一官”(iquan,或quon、iquon、iquam、equan),頻繁地出現在歐洲文獻中。
鄭芝龍出生於1604 年,但史學界對此還有相當爭論。因為,一般認定他在大約17-18 歲時開始經商,而在1620年就在台灣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很難想像,一個年僅18歲的青年,剛剛出道,就具備了如此大的影響力。史學家至今未能確切考訂出他的出生年份,這造成有關鄭芝龍的不少史實在時間上總是有衝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出生年份應該早於1604年。
鄭芝龍年少時為人豪放,“性情逸盪,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以勇力聞名鄉裏。而且,他還是個帥哥,清人張遴白在《難遊錄》中說他“少年姣好”。
鄭家遠祖相傳在河南滎陽,後來南遷,子孫分布福建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一帶定居下來。其中一支在泉州南安縣石井鄉定居,並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
鄭芝龍的父親鄭象庭(號紹祖),是位讀書人,卻一輩子也沒考中秀才,就在泉州知府蔡善繼手下當了名庫吏,勉強度日,並不寬裕。鄭芝龍是家中老大,其下還有3位弟弟:鄭芝虎、鄭芝鳳(鄭鴻逵)、鄭芝豹。
17歲左右,鄭芝龍離開泉州,到澳門投奔了舅舅黃程,學習經商,經常往來於澳門、日本、呂宋(今菲律賓)等地。這段時間裏,鄭芝龍不僅見了世麵,而且學會了葡萄牙、荷蘭等語言,還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教名叫做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s gaspard)。這段時間,他除了學習經商之外,也兼職做翻譯,賺錢餬口。
不久,舅舅黃程有批貨需搭乘大海商李旦的船,送到日本平戶,便派鄭芝龍押送,這令鄭芝龍有機會結識了李旦。
李旦也是泉州人,是當時著名的海商,擁有自己的武裝船隊,因此也被明政府稱為海盜。日本爭貢事件(參閱本書第二章)之後,中日官方貿易中斷,走私成為主旋律。而新興的馬尼拉,因此崛起,成為閩粵海商最愛前往的貿易中心。李旦本在菲律賓經商,但西班牙人開始對華人進行第一次大屠殺後(參閱本書第四章),李旦也被迫於1609年離開馬尼拉,定居到日本的平戶。隨後,他以日本為基地,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王國,與荷蘭和英國進行貿易,被西洋人稱為“captain china”(中國船長)。
剛到日本時,鄭芝龍“為人縫紉以餬口“(《廣陽雜記》),也有人說他“賣履為生”(《華夷變態》)。但他很快就加入了李旦的海商集團。據說,這期間“少年姣好”的鄭芝龍成為海商李旦的同性戀情人,“以龍陽事之”(《難遊錄》)。“龍陽”是戰國時魏王的男寵,“龍陽之癖”成了中國古代同性戀的代名詞。
鄭芝龍還結識了李旦的助手顏思齊,這兩人都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對於後世史學界來說,顏思齊一直是個神秘人物,因為有關他的資料太少了,以至於很長時間人們都以為這無非是李旦的一個化名而已。有關他的記載,在崇禎八年(1635)盧化鰲所著《太史李公居鄉頌德碑記》中提到:“自天啟壬戌以後,紅夷與海寇顏思齊交訌……”清朝汪楫的《崇禎長編》也說:“海寇鄭芝龍先從海賊顏樞泉;樞泉死,遂有其眾。” “樞泉”是顏思齊的字。
顏思齊是漳州海澄人,西方稱之為“pedro china”(中國的彼得)。顏思齊武功高強,據說早年因受官家欺負,憤而殺人,逃往日本,下海為盜,號稱日本甲螺(海盜頭目)。顏思齊與福建同鄉楊天生等,總共28人結義,鄭芝龍是其中的小兄弟。這28兄弟甚至策劃推翻日本的德川幕府,事敗後潛逃到台灣。
但這種故事,並不見於史料,而是明清小說家言,隻能姑妄聽之。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案分析,顏思齊確有其人,是李旦的重要助手,負責李旦集團的軍事行動及在台灣的經營活動。顏思齊曾率領3000多漳州、泉州的貧民,到台灣的魍港(嘉義)拓殖,這是繼林道幹以來的首次大規模開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