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他得到了澄海同鄉楊四的大力支持。楊四小時候隨父親楊君贊到柬埔寨,但父親隨即亡故,當地的長老見他年少失父、孤苦伶仃,就當做自己兒子來撫養,長大後,便被任命為“把水使”。此時,林道幹來奔,兩人十分投機,“遂相與為刎頸之交”。正好林道幹有個小妾姓楊,便對外宣稱是楊四的侄女,楊、林兩人便在公開場合被認為是親戚。
在楊四的撮合下,林道幹向柬埔寨國王(“寨主”)獻上了“五百金、帛五十純”,再加上下打點,耗費千金左右,謀得了“把水使”的職銜。
不久後,明朝的伏波將軍攻打到北津港,生擒了林道幹的軍師林俊夫,及柬埔寨人亞馬必力等人,得到了林道幹的情報。於是,製置使殷正茂發文暹羅、安南,命令他們出兵鎖拿林道幹及另一“賊老”何鸞等人。安南都護使莫茂洽,派人搜索,下人回報說:“柬埔寨乃真臘夷國也,安南實無此寨。”於是,安南便抓了些廣東流亡至此的盜賊,用囚車送到廣州去,報告殷正茂說:“臣國實無敢匿幹者,有則具以告。”
在柬埔寨的林道幹,聽從楊四的建議,請柬埔寨寨主發兵2100人、大船20艘,由陳國順率領,攻打暹羅,未能攻克。根據《萬曆武功錄》的含糊記載,似乎是在這次戰爭中,柬埔寨寨主對林、楊二人(或楊四、陳國順二人)生疑,兩人惶恐,逃到了林道幹的下屬陳大森的船上,陳大森將他們送回了柬埔寨。結合之後張居正說的林道幹與柬埔寨寨主結怨,或許正是此時,而起因則完全可能是一山難容二虎,寨主要清理清理臥榻之側。
萬曆六年(1578)七月,林道幹離開柬埔寨,趕回了潮州老家,待了一個多月,將此前所藏的金銀取出,又招募了100多人,南下到瓊崖時,碰上了福建運送糧食的船隊,“乃略其金銀,並男婦二百人而去” 。
林道幹率眾繼續盤踞在暹羅附近,改名為林浯梁,“專務剽略商賈”,並且擺出了要與大泥國合兵進犯的姿態,暹羅無奈,隻能與林道幹談和,雙方歃血為盟,暹羅承諾絕不讓明朝使節抓走林道幹。
根據張居正與閩廣兩省官員的通信記錄,林道幹投入暹羅後,曾攻擊柬埔寨,因此與柬埔寨的蘇姓寨主結下了梁子,因此,萬曆七年(1577)張居正指示福建巡撫耿廷向,利用這一矛盾,令柬埔寨捉拿林道幹,“使蘇姓圖之”。
到了萬曆八年(1580年)八月,暹羅密使握坤哪喇趕到廣州,密告林道幹的動向,正值葡萄牙人想為“朝廷”效力,於是便組建了聯軍。
葡萄牙人加入到剿滅林道幹的戰鬥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件。
此時的大海上,實際上已經演變成為明朝政府、“海盜”與西方人的三角遊戲,但這是一個穩定的三角,明朝政府堅定地選擇了西方作為合作夥伴,剿滅自己的“海盜”,畢竟這些金髮碧眼的“蠻夷”們隻想撈點好處,對自己的江山社稷並不感興趣。天朝大國其實並不在乎商業的利益,當年鄭和下西洋就是到處撒錢,更不在乎海外僑民的利益,那些不是“天朝棄民”就是“天朝逃民”,當年明成祖朱棣頒布的詔令,就絕不允許“天朝”百姓“脫離組織”在海外發展,“雖遠必誅”,而對外藩則十分寬容,隻要稱臣納貢就可以,連爪哇國王殺害100多人的天朝使團這樣的惡性事件,最後也隻是罰款了事,葡萄牙人無非是又一個看似“聽話”的外藩而已。
在葡萄牙人眼中,中國的海商們既是自己的合作夥伴,更是自己的競爭對手,當明朝還完全鎖國時,他們需要中國走私者們的協助,獲得商品和補給,而當明朝開放了海禁後,葡萄牙人則不僅將曾經的中國合作者們看作敵人,而且還將他們作為“投名狀”,以便從朝廷手中交換到貿易和居住的特權。所以,葡萄牙人不僅主動地為中國政府承擔“剿匪”這種髒活累活,而且都是自費而為,似乎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穫。
實際上,葡萄牙人與林道幹等中國“海盜”在經營範圍和市場範圍上都是重疊的,葡萄牙人幸運的是,他們的政府是不會追殺在海外開疆拓土的同胞,而在他們的競爭對手林道幹的背後,強大的明朝政府卻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已,正好為葡萄牙人提供了“以華製華”的良機。
葡萄牙人的一步步滲透,幾乎都是通過伏低認小的“和平演變”:早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葡萄牙人宣稱協助中國政府攻擊何亞八“海盜”集團,從而獲準進入廣州城及周邊地方,包括可以到澳門貿易。三年後,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協助鎮壓了香山濠鏡澳的“阿媽賊”(供奉媽祖的“海盜”),獲準僑居澳門。這是一些學者通過分析葡萄牙文的歷史文獻而得出的結論,比中國官方文件記載的要早數年,其間的差距,完全可能因為中國地方官員瞞報、晚報而造成。無論如何,澳門葡人被明朝政府看作是“為天朝守海門而固外圉”(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澳蕃》)的“香山海洋”上的“屏衛”(明代霍與瑕《勉齋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福建的南澳島上,葡萄牙人依然在與“海盜”們合作,將南澳島建設成為“世貿中心”,一手軟、一手硬,葡萄牙人在閩粵沿海大展手腕,獲取更大的活動空間。
在楊四的撮合下,林道幹向柬埔寨國王(“寨主”)獻上了“五百金、帛五十純”,再加上下打點,耗費千金左右,謀得了“把水使”的職銜。
不久後,明朝的伏波將軍攻打到北津港,生擒了林道幹的軍師林俊夫,及柬埔寨人亞馬必力等人,得到了林道幹的情報。於是,製置使殷正茂發文暹羅、安南,命令他們出兵鎖拿林道幹及另一“賊老”何鸞等人。安南都護使莫茂洽,派人搜索,下人回報說:“柬埔寨乃真臘夷國也,安南實無此寨。”於是,安南便抓了些廣東流亡至此的盜賊,用囚車送到廣州去,報告殷正茂說:“臣國實無敢匿幹者,有則具以告。”
在柬埔寨的林道幹,聽從楊四的建議,請柬埔寨寨主發兵2100人、大船20艘,由陳國順率領,攻打暹羅,未能攻克。根據《萬曆武功錄》的含糊記載,似乎是在這次戰爭中,柬埔寨寨主對林、楊二人(或楊四、陳國順二人)生疑,兩人惶恐,逃到了林道幹的下屬陳大森的船上,陳大森將他們送回了柬埔寨。結合之後張居正說的林道幹與柬埔寨寨主結怨,或許正是此時,而起因則完全可能是一山難容二虎,寨主要清理清理臥榻之側。
萬曆六年(1578)七月,林道幹離開柬埔寨,趕回了潮州老家,待了一個多月,將此前所藏的金銀取出,又招募了100多人,南下到瓊崖時,碰上了福建運送糧食的船隊,“乃略其金銀,並男婦二百人而去” 。
林道幹率眾繼續盤踞在暹羅附近,改名為林浯梁,“專務剽略商賈”,並且擺出了要與大泥國合兵進犯的姿態,暹羅無奈,隻能與林道幹談和,雙方歃血為盟,暹羅承諾絕不讓明朝使節抓走林道幹。
根據張居正與閩廣兩省官員的通信記錄,林道幹投入暹羅後,曾攻擊柬埔寨,因此與柬埔寨的蘇姓寨主結下了梁子,因此,萬曆七年(1577)張居正指示福建巡撫耿廷向,利用這一矛盾,令柬埔寨捉拿林道幹,“使蘇姓圖之”。
到了萬曆八年(1580年)八月,暹羅密使握坤哪喇趕到廣州,密告林道幹的動向,正值葡萄牙人想為“朝廷”效力,於是便組建了聯軍。
葡萄牙人加入到剿滅林道幹的戰鬥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件。
此時的大海上,實際上已經演變成為明朝政府、“海盜”與西方人的三角遊戲,但這是一個穩定的三角,明朝政府堅定地選擇了西方作為合作夥伴,剿滅自己的“海盜”,畢竟這些金髮碧眼的“蠻夷”們隻想撈點好處,對自己的江山社稷並不感興趣。天朝大國其實並不在乎商業的利益,當年鄭和下西洋就是到處撒錢,更不在乎海外僑民的利益,那些不是“天朝棄民”就是“天朝逃民”,當年明成祖朱棣頒布的詔令,就絕不允許“天朝”百姓“脫離組織”在海外發展,“雖遠必誅”,而對外藩則十分寬容,隻要稱臣納貢就可以,連爪哇國王殺害100多人的天朝使團這樣的惡性事件,最後也隻是罰款了事,葡萄牙人無非是又一個看似“聽話”的外藩而已。
在葡萄牙人眼中,中國的海商們既是自己的合作夥伴,更是自己的競爭對手,當明朝還完全鎖國時,他們需要中國走私者們的協助,獲得商品和補給,而當明朝開放了海禁後,葡萄牙人則不僅將曾經的中國合作者們看作敵人,而且還將他們作為“投名狀”,以便從朝廷手中交換到貿易和居住的特權。所以,葡萄牙人不僅主動地為中國政府承擔“剿匪”這種髒活累活,而且都是自費而為,似乎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穫。
實際上,葡萄牙人與林道幹等中國“海盜”在經營範圍和市場範圍上都是重疊的,葡萄牙人幸運的是,他們的政府是不會追殺在海外開疆拓土的同胞,而在他們的競爭對手林道幹的背後,強大的明朝政府卻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已,正好為葡萄牙人提供了“以華製華”的良機。
葡萄牙人的一步步滲透,幾乎都是通過伏低認小的“和平演變”:早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葡萄牙人宣稱協助中國政府攻擊何亞八“海盜”集團,從而獲準進入廣州城及周邊地方,包括可以到澳門貿易。三年後,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協助鎮壓了香山濠鏡澳的“阿媽賊”(供奉媽祖的“海盜”),獲準僑居澳門。這是一些學者通過分析葡萄牙文的歷史文獻而得出的結論,比中國官方文件記載的要早數年,其間的差距,完全可能因為中國地方官員瞞報、晚報而造成。無論如何,澳門葡人被明朝政府看作是“為天朝守海門而固外圉”(印光任張汝霖《澳門記略·澳蕃》)的“香山海洋”上的“屏衛”(明代霍與瑕《勉齋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福建的南澳島上,葡萄牙人依然在與“海盜”們合作,將南澳島建設成為“世貿中心”,一手軟、一手硬,葡萄牙人在閩粵沿海大展手腕,獲取更大的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