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東南亞的“朝貢者”們,則可以免費搭乘鄭和的偉大艦隊,到中國大做其朝貢生意,隻要向大明政府獻上幾句好話和幾個媚眼,就可以得到大把實惠。在利益驅動下,這種“齎賜經濟”成為“藩屬們”撈錢的工具,也成為日後明帝國的沉重負擔。比如,暹羅(泰國)的“碗石”,正統二年( 1437)的“齎賜價”是每斤250貫,暹羅人就使勁“上貢”,七年後( 1444年)居然輸入8000斤,禮部無奈,隻好降價為每斤50貫。之後,繼續打對摺,但暹羅人還是繼續“上貢”,禮部最後隻能明令禁止。
同樣,一把在日本隻值800-1000文的軍刀,大明帝國的“齎賜價”高達5000文,日本人立即將這作為好生意,前兩次每次“上貢”3000把,第三次增至9968把,第四次30000多把,第五次7000多把,第六次竟高達37000多把。大明朝民間禁止持有武器,政府隻好照單全收。
隨著這種“二百五”的“生意”,朝貢使團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吃大戶”。明成祖在位期間(1402-1424),總共接待了193個使團。宋元以來就一直活躍的“市舶司”,自此實現了行政職能的轉變:本是為國家徵收稅賦的“海關”,結果成了“統戰部”,扮演著散財童子的角色——如同鄭和一般。
從海洋帝國、商業帝國,轉型為內陸帝國、農業帝國後,“齎賜經濟”成為大明帝國的沉重負擔。朱元璋時代(1375)就已經開始發行大明寶鈔,官價規定每鈔一貫折銀一兩。到了鄭和下西洋最紅火的年代,政府為了控製寶鈔的急劇貶值,隻好拿“上貢”而來的進口香料代替工資。明成祖死前三年(1422-1424),官員們的工資除了春夏兩季能領到鈔票外,秋冬都隻能領取胡椒、蘇木,五品以上高級幹部工資的70%為實物,五品以下的60%為實物。明成祖死後,這種情況繼續惡化。胡椒、蘇木成為另類“代價工資券”,宣德九年(1434)以胡椒每斤準鈔100貫、蘇木每斤準鈔50貫,發放給了官員們,不久又擴大到軍隊中,軍餉的一半由胡椒、蘇木代替。這種特殊的“代價工資券”,一直使用了40多年,直到成化七年(1471),因胡椒、蘇木庫存耗淨才停止。“萬邦來朝”的庫存,大明王朝整整消化了近半個世紀,期間,窮瘋了官員們充分調動聰明才智,將中國官場的腐敗推向了更深、更高和更強。
成化年間,有太監鼓動明憲宗朱見深效仿永樂故事,再下西洋。車駕郎中劉大夏藏匿了鄭和下西洋的所有文件,憤怒地說:“三寶(鄭和)下西洋,廢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時敝政,大臣所當切諫者。舊案雖有,亦當毀之以拔其根。”(《殊域周谘錄》)劉大夏在日後被指責為摧毀航海技術的罪魁,其實,他無非隻是說了句良心話、做了件良心事而已。
更令後世鬱悶的是,那些留在官方記錄中謙卑恭順的朝貢文書,可能大多數並非朝貢者的原意,而隻是翻譯上的“技術性處理”。據說,至今在馬六甲博物館,還有明朝使節跪拜滿剌加(馬六甲)國王的大型雕塑,這與中國官方文件中使臣宣諭、馬六甲國王到中國朝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人經過數百年的拓殖,已經將直達馬六甲海峽的東南亞,變成了中華大陸刺向大洋深處的一柄尖刀,橫跨太平洋,伸入印度洋。而彼時,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尚未開始。
鄭和下西洋,雖然是航海技術層麵的偉大,卻鑿沉了本可遨遊全球的“海洋中華”的巨輪;雖然是公權力無遠弗屆的偉大,卻斷送了銳氣勃勃的海外華人社區,從此海內外華商如果不依附於權力,就完全失去了脊梁骨;雖然是政治壓倒經濟的偉大,卻令數百年來和平、富庶、充滿朝氣的中國海疆成為海上墓地。梁啓超曾將鄭和與達伽馬、哥倫布並列,並哀嘆“哥侖(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侖布;維嘉達哥馬(達伽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嘉達哥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 。這實在是高抬了鄭和。
作為偉大的航海家,在更為偉大的權力麵前,被閹割了的鄭和無非隻是另一把閹割的刀具而已。刀鋒所向,固然可以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但也可以翻轉手腕、揮刀自宮——他有選擇嗎?中國有選擇嗎?
當“海盜”陳祖義在帝國的偉大首都被砍下頭顱時,官方史書照例瞎說“海道從此清寧”。實際上,即使在羸弱的宋代也十分“清寧”的中華海疆,從此多事,“海盜”、“倭寇”、“外夷”紛紛踏浪而來,中華帝國罕見的“海盜”時代開始了……
第二章 東海之殤
王直帝國落陷阱
臘月二十五,還有五天就要過年了,杭州城卻突然戒嚴,十分肅殺。
這一天,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60年年初),官巷口外設了法場(明代采九德所著《倭變事略》記為“官港口”,查杭州並無此地名,應為“官巷口”之誤),出“紅差”的劊子手已經到位,沿街密密麻麻地站滿了軍士和看熱鬧的人群。
今天的死囚十分特殊:他不僅沒有慣常死囚那種被嚴刑拷打後的行走艱難,而且居然還是用小轎子抬到刑場上的。奉旨監刑的是侍禦周某,他剛剛從嘉興趕回杭州,親自到按察司的監獄中提取了人犯。
同樣,一把在日本隻值800-1000文的軍刀,大明帝國的“齎賜價”高達5000文,日本人立即將這作為好生意,前兩次每次“上貢”3000把,第三次增至9968把,第四次30000多把,第五次7000多把,第六次竟高達37000多把。大明朝民間禁止持有武器,政府隻好照單全收。
隨著這種“二百五”的“生意”,朝貢使團絡繹不絕地來到中國“吃大戶”。明成祖在位期間(1402-1424),總共接待了193個使團。宋元以來就一直活躍的“市舶司”,自此實現了行政職能的轉變:本是為國家徵收稅賦的“海關”,結果成了“統戰部”,扮演著散財童子的角色——如同鄭和一般。
從海洋帝國、商業帝國,轉型為內陸帝國、農業帝國後,“齎賜經濟”成為大明帝國的沉重負擔。朱元璋時代(1375)就已經開始發行大明寶鈔,官價規定每鈔一貫折銀一兩。到了鄭和下西洋最紅火的年代,政府為了控製寶鈔的急劇貶值,隻好拿“上貢”而來的進口香料代替工資。明成祖死前三年(1422-1424),官員們的工資除了春夏兩季能領到鈔票外,秋冬都隻能領取胡椒、蘇木,五品以上高級幹部工資的70%為實物,五品以下的60%為實物。明成祖死後,這種情況繼續惡化。胡椒、蘇木成為另類“代價工資券”,宣德九年(1434)以胡椒每斤準鈔100貫、蘇木每斤準鈔50貫,發放給了官員們,不久又擴大到軍隊中,軍餉的一半由胡椒、蘇木代替。這種特殊的“代價工資券”,一直使用了40多年,直到成化七年(1471),因胡椒、蘇木庫存耗淨才停止。“萬邦來朝”的庫存,大明王朝整整消化了近半個世紀,期間,窮瘋了官員們充分調動聰明才智,將中國官場的腐敗推向了更深、更高和更強。
成化年間,有太監鼓動明憲宗朱見深效仿永樂故事,再下西洋。車駕郎中劉大夏藏匿了鄭和下西洋的所有文件,憤怒地說:“三寶(鄭和)下西洋,廢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時敝政,大臣所當切諫者。舊案雖有,亦當毀之以拔其根。”(《殊域周谘錄》)劉大夏在日後被指責為摧毀航海技術的罪魁,其實,他無非隻是說了句良心話、做了件良心事而已。
更令後世鬱悶的是,那些留在官方記錄中謙卑恭順的朝貢文書,可能大多數並非朝貢者的原意,而隻是翻譯上的“技術性處理”。據說,至今在馬六甲博物館,還有明朝使節跪拜滿剌加(馬六甲)國王的大型雕塑,這與中國官方文件中使臣宣諭、馬六甲國王到中國朝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人經過數百年的拓殖,已經將直達馬六甲海峽的東南亞,變成了中華大陸刺向大洋深處的一柄尖刀,橫跨太平洋,伸入印度洋。而彼時,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尚未開始。
鄭和下西洋,雖然是航海技術層麵的偉大,卻鑿沉了本可遨遊全球的“海洋中華”的巨輪;雖然是公權力無遠弗屆的偉大,卻斷送了銳氣勃勃的海外華人社區,從此海內外華商如果不依附於權力,就完全失去了脊梁骨;雖然是政治壓倒經濟的偉大,卻令數百年來和平、富庶、充滿朝氣的中國海疆成為海上墓地。梁啓超曾將鄭和與達伽馬、哥倫布並列,並哀嘆“哥侖(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侖布;維嘉達哥馬(達伽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嘉達哥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 。這實在是高抬了鄭和。
作為偉大的航海家,在更為偉大的權力麵前,被閹割了的鄭和無非隻是另一把閹割的刀具而已。刀鋒所向,固然可以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但也可以翻轉手腕、揮刀自宮——他有選擇嗎?中國有選擇嗎?
當“海盜”陳祖義在帝國的偉大首都被砍下頭顱時,官方史書照例瞎說“海道從此清寧”。實際上,即使在羸弱的宋代也十分“清寧”的中華海疆,從此多事,“海盜”、“倭寇”、“外夷”紛紛踏浪而來,中華帝國罕見的“海盜”時代開始了……
第二章 東海之殤
王直帝國落陷阱
臘月二十五,還有五天就要過年了,杭州城卻突然戒嚴,十分肅殺。
這一天,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60年年初),官巷口外設了法場(明代采九德所著《倭變事略》記為“官港口”,查杭州並無此地名,應為“官巷口”之誤),出“紅差”的劊子手已經到位,沿街密密麻麻地站滿了軍士和看熱鬧的人群。
今天的死囚十分特殊:他不僅沒有慣常死囚那種被嚴刑拷打後的行走艱難,而且居然還是用小轎子抬到刑場上的。奉旨監刑的是侍禦周某,他剛剛從嘉興趕回杭州,親自到按察司的監獄中提取了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