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交戰過程中,一般都希望執行最初計劃,其中包括保持計劃的進攻速度。然而,在戰役高潮我處於全神貫注時,我軍進攻速度有些緩慢並沒有使我產生不順利或開始形成失利的感覺。為什麽呢?


    第一,因為在戰役的頭三天中,我步兵和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一梯隊的坦克在各坦克集團軍第一梯隊部隊的支持下,突破了敵防禦30公裏的全縱深。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二梯隊各軍以及雷巴爾科和列柳申科的坦克集團軍第二梯隊暫時尚未投入戰鬥。指揮部手中還掌握著幾個新銳步兵軍和機械化軍,也就是說還有龐大的力量。正是這一點給我們爾後的勝利提供了保障,使我們在投入新銳兵力寸可以在戰役縱深自由機動、


    第二,我深知故人的預備隊是有限的。在接連不斷收到關於敵新步兵和坦克部隊出現的情報時,我更清楚地看到德國人全指望他們了。但是,由於敵軍是一個帥接一個師逐步投入戰鬥的,所以在同我第一梯隊部隊的戰鬥中其兵力逐漸地消耗殆盡。由於我們已擊潰第一地區的敵預備隊,所以當敵戰役預備隊行將氂盡和被殲時,我們能夠使


    自己的第二梯隊向前推進。


    結果的確如此。由於德軍企圖非把我阻止於第二防禦地帶不可,致使後來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在施普雷河防守第三防禦地帶了。第二天日終前,我們從行進間楔入了德軍第三防禦地帶,而於第三日在相當寬大的正麵上突破了該地帶,並緊隨敵撤退的殘部強渡過施普雷河。敵人從其預備隊調來對付我們的所有12個師,部分被趕過施普雷河,部分被逼至我方麵軍右翼——科特布斯和左翼——施普倫貝格。


    應當讚揚我航空兵的作用。它在攻占施普雷河地區的戰鬥中對地麵部隊給予了巨大援助。進攻第二和第三日,天氣好轉,於是航空兵加緊工作,對施普雷河主要抵抗樞紐部和我突破兩翼的築壘地域——科特布斯和施普倫貝格實施轟炸。航空兵經常尋找森林中的敵各坦克集團,並成功地從空中對其進行轟炸。在進攻的頭三天中,共出動7,517架次,空戰擊落敵機155架。這一損失對於希特勒分子來說是很慘痛的,因為當時他們的飛機已經很少了。


    在後來分析我軍進攻頭幾天的事件進程時,我不止一次地考慮,為什麽德軍還在尼斯河防禦地區第二地帶就如此匆忙地動用自己的戰役預備隊直至統帥部預備隊的若幹兵團。我認為,給他們產生心理影響的是,柏林已經近在眼前了。德軍還可以企圖阻止我們前進的空間越縮越小。


    此外,德軍將軍們都在猜測,我軍在柏林東南的勝利突破會有個什麽結果。這樣的重兵集團,其中包括諸坦克集團軍向戰役地區前出,並有可能向柏林機動,必定會使他們害怕。


    不論我們在那裏怎樣施放煙幕,盡管煙幕在戰役開始時十分濃厚,可敵空中偵察仍然會測定出我坦克的集結地點。


    這種危險性,以及希特勒無論如何要守住尼斯河的命令,也促使德軍還在第二防禦地帶就使用了主要戰役預備隊。實質上,敵人減輕了我們完成爾後任務的負擔。


    在我看來,盡管希特勒的將軍們很難覺察到危機已經來臨,實際上已陷入絕境,但他們當時已處於精神沮喪之中。同時,他們的困難行了一場大交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坦克和機械化部隊。


    從我要去的前方和左右兩側,即我們開闢的走廊兩側不斷傳來槍炮聲,這說明交戰還在進行。可以毫無阻礙地前進了,因為同先遣部隊一起前進的工兵已在地雷場中開闢了通路,把許多樹幹鹿寨中的地雷都排除掉了。


    我順便要說一說,每個部隊隻準按規定的、為其開闢的路線前進。各部隊都自覺地遵守紀律。


    偉大的事業——戰爭的經驗。那些在1941—1942年間在莫斯科城下,烏克蘭草原、史達林格勒城下開始戰鬥裏程的士兵們,現在正向柏林挺進。他們應得到蘇沃洛夫的神奇勇土的榮譽,甚至可以說超過了這些神奇的勇士。當然,他們的兵齡沒有蘇沃洛夫時代的兵齡長,但如果考慮到他們是蘇軍的士兵、自己社會主義祖國的忠誠兒子,考慮到他們這三、四年間的全部戰鬥經歷,了解他們所看到和經歷的一切,數一數他們所經受的全部磨難,那麽和這樣的士兵在一起不僅可以奪取柏林,還可以上天摘星。


    在回憶戰爭並把其不同階段加以比較時,我認為似乎我們對在整個戰爭年代為掌握軍人技能所走過的路程估計不足。如果把一些戰鬥任務放到戰爭的第一階段去的話,那會被視為是非常難以完成的,而在戰爭的第四年,完成這些任務則看來是不成問題的了。在回顧戰爭初期和估計兵力對比時,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低估了這樣一個當時對德軍來說是重要的因素,即他們對戰爭的習慣及其由於兩年來在歐洲戰場的節節勝利而形成的進攻銳氣。


    現在,1945年4月,我們把這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幾乎逼退至柏林城下。而一切尚須完成的任務對我軍來說已不是無法克服的困難。我軍已經成熟起來,進攻精神倍增,充滿了徹底消滅法西斯主義,把歐洲各國人民從希特勒的枷鎖中解救出來的決心。


    我急著向前方的施普雷河趕路,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正向那裏開進。我想親眼看到渡河將怎樣開始。各坦克集團軍和爾後備諸兵種合成集團軍渡河的快速性,不僅決定著我軍爾後機動的速度,而且還決行了一場大交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坦克和機械化部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聯]羅科索夫斯基並收藏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