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 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1月10日,捷克斯洛伐克遊擊隊在向山裏撤退的時候,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英雄揚·什維爾馬犧牲了。
作為建製戰鬥部隊的空降兵第2旅,也轉入山區。捷克斯洛伐克殲擊航空兵第1團於10月25日返回蘇聯。
我在給最高統帥的報告中寫道:
“在我們部隊前出至邊境之前,東斯洛伐克的局勢已發生急劇變化。
斯洛伐克各師已經瓦解。
關於烏克蘭第2和第4方麵軍的任務,現在,第38集團軍的戰役性質已經改變——已轉為同烏克蘭第2和第4方麵軍協同作戰。
因此,第38集團軍在斯洛伐克的作戰,因下列原因而將是持久的:
1.用於作戰的兵力和兵器數量不足。由於考慮到要派兩個步兵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到大本營預備隊,以及爭奪維斯瓦河登陸場戰鬥的緊張程度,方麵軍已不能派出更多的兵力。
2.山地地形特點不允許在戰役開始階段完成突破後,最有效地使用坦克和騎兵部隊,因而,對敵防禦的最初突破,不會得到深入的發展。
戰役中,第38集團軍部隊在向縱深推進50公裏後,不得不一邊緊張戰鬥,一邊通過與我軍進攻正麵垂直的三座山嶺(喀爾巴阡山脈的支嶺)。
3.……戰役中,第38集團軍損失了約2萬人,每個師隻剩下3,000—3,500人。坦克很少。用於作戰的3個坦克軍,平均每個軍隻有60輛坦克,補充的幾乎都是修理過的坦克,它們在山地條件下,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並被敵火力擊毀。坦克的損失約150輛。
在這種條件下,要麽停止第38集團軍的作戰,要麽,如果您定下了決心,就繼續作戰,但必須撥出必要的兵力和兵器:給第38集團軍及其加強兵器補充兩個步兵軍,補充兵員,3個基數的彈藥,300輛坦克以彌補3個坦克軍的損失,以及4,000噸航空燃料。
h·科涅夫
k·克賴紐科夫
b·索科洛夫斯基
1944年9月27日4時40分。”(蘇聯國防部中央檔案館檔案)
1944年10月底,為了準備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我從第38集團軍回到了方麵軍在登希的指揮所。
在大本營討論這一戰役計劃時,史達林不顧我的反對,命令將非常熟悉山地特點的第38集團軍,交給烏克蘭第4方麵軍作為加強,並且補充說,方麵軍將得到4個齊裝滿員的集團軍作為替換:В·А·格盧茲多夫斯基的第6集團軍,Д·n·古謝夫上將的第21集團軍,k·А·斯羅捷耶夫上將的第52集團軍和n·Г·科羅夫尼科夫中將的第59集團軍。我從莫斯科給k·c·莫斯卡連科打電話,將最高統帥的決定通知了他,並談到了我由於第38集團軍從烏克蘭第1方麵軍編成內調出而產生的不快心情。
喀爾巴阡山脈一杜克拉山口戰役,是在紅軍將希特勒占領者驅逐出我們祖國之後,完成將歐洲人民從法西斯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偉大歷史使命的時候實施的。對斯洛伐克人民反對希特勒占領者的武裝鬥爭,給予兄弟的戰鬥支援,是這一戰役的主要任務。這次戰役有很大的軍事政治意義,是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鬥爭中一個重要階段。
這次戰役的特點在於,它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為新捷克斯洛伐克,為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的平等權利而鬥爭的開始,—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的軍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兵團和遊擊隊裏共同戰鬥,這次戰役用鮮血鞏固了捷蘇人民的友誼。Л·斯沃博達將軍指揮的捷克斯洛伐克步兵軍參加喀爾巴阡山脈一杜克拉山口戰役,是在我們部隊編成內作戰的愛國武裝力量,同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上的民族解放運動聯合的開始。捷克斯洛伐克步兵軍在這裏成了共和國未來人民軍隊的基礎。
第38集團軍,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近衛第1集團軍,以自己英勇的進攻,迫使德國法西斯統帥部,將重兵調往東貝斯基迪山區。1944年9—11月,敵軍指揮部在第38集團軍的進攻地帶內,擁有13個步兵師和3個坦克師,近5個獨立團和9個獨立營,總共約18個師。
由於我軍部隊解放了斯洛伐克的相當大一部分土地,並將敵重兵吸引到了自己這裏,因此,直接支援了斯洛伐克民族起義。
蘇聯政府和軍事指揮部,經常幫助斯洛伐克的愛國者,往起義地區調遣人員,提供裝備、彈藥,藥品、通信器材等。
到1944年10月下半月,希特勒匪徒在斯洛伐克沒能取得具有決定意義的成功。直到10月20日,他們才開始向解放區實施新的進攻。當時正值喀爾巴阡山脈的雨季,第38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的行動遇到了極大困難。
斯洛伐克民族起義,是奮起進行反對希特勒占領者武裝鬥爭的人民歷史上光輝的一頁。這是歐洲人民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偉大壯舉之一。共產黨人領導了這次起義。
這次起義就其內容而言,不僅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質,而且具有階級性。它顯示了人民反法西斯壓迫的情緒和怒潮的極大高漲。
它的特點還在於,就在這時,為了趕來支援斯洛伐克的起義者,紅軍部隊和在其編成內的駐蘇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的部隊,越過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境,開始大規模地從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上驅逐希特勒匪徒。忠於自己國際主義義務的蘇聯,為了履行自己的解放使命,使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擺脫希特勒的奴役,對起義者給予了全麵的援助。這是一個鮮明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榜樣。
作為建製戰鬥部隊的空降兵第2旅,也轉入山區。捷克斯洛伐克殲擊航空兵第1團於10月25日返回蘇聯。
我在給最高統帥的報告中寫道:
“在我們部隊前出至邊境之前,東斯洛伐克的局勢已發生急劇變化。
斯洛伐克各師已經瓦解。
關於烏克蘭第2和第4方麵軍的任務,現在,第38集團軍的戰役性質已經改變——已轉為同烏克蘭第2和第4方麵軍協同作戰。
因此,第38集團軍在斯洛伐克的作戰,因下列原因而將是持久的:
1.用於作戰的兵力和兵器數量不足。由於考慮到要派兩個步兵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到大本營預備隊,以及爭奪維斯瓦河登陸場戰鬥的緊張程度,方麵軍已不能派出更多的兵力。
2.山地地形特點不允許在戰役開始階段完成突破後,最有效地使用坦克和騎兵部隊,因而,對敵防禦的最初突破,不會得到深入的發展。
戰役中,第38集團軍部隊在向縱深推進50公裏後,不得不一邊緊張戰鬥,一邊通過與我軍進攻正麵垂直的三座山嶺(喀爾巴阡山脈的支嶺)。
3.……戰役中,第38集團軍損失了約2萬人,每個師隻剩下3,000—3,500人。坦克很少。用於作戰的3個坦克軍,平均每個軍隻有60輛坦克,補充的幾乎都是修理過的坦克,它們在山地條件下,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並被敵火力擊毀。坦克的損失約150輛。
在這種條件下,要麽停止第38集團軍的作戰,要麽,如果您定下了決心,就繼續作戰,但必須撥出必要的兵力和兵器:給第38集團軍及其加強兵器補充兩個步兵軍,補充兵員,3個基數的彈藥,300輛坦克以彌補3個坦克軍的損失,以及4,000噸航空燃料。
h·科涅夫
k·克賴紐科夫
b·索科洛夫斯基
1944年9月27日4時40分。”(蘇聯國防部中央檔案館檔案)
1944年10月底,為了準備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我從第38集團軍回到了方麵軍在登希的指揮所。
在大本營討論這一戰役計劃時,史達林不顧我的反對,命令將非常熟悉山地特點的第38集團軍,交給烏克蘭第4方麵軍作為加強,並且補充說,方麵軍將得到4個齊裝滿員的集團軍作為替換:В·А·格盧茲多夫斯基的第6集團軍,Д·n·古謝夫上將的第21集團軍,k·А·斯羅捷耶夫上將的第52集團軍和n·Г·科羅夫尼科夫中將的第59集團軍。我從莫斯科給k·c·莫斯卡連科打電話,將最高統帥的決定通知了他,並談到了我由於第38集團軍從烏克蘭第1方麵軍編成內調出而產生的不快心情。
喀爾巴阡山脈一杜克拉山口戰役,是在紅軍將希特勒占領者驅逐出我們祖國之後,完成將歐洲人民從法西斯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偉大歷史使命的時候實施的。對斯洛伐克人民反對希特勒占領者的武裝鬥爭,給予兄弟的戰鬥支援,是這一戰役的主要任務。這次戰役有很大的軍事政治意義,是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鬥爭中一個重要階段。
這次戰役的特點在於,它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為新捷克斯洛伐克,為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的平等權利而鬥爭的開始,—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的軍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兵團和遊擊隊裏共同戰鬥,這次戰役用鮮血鞏固了捷蘇人民的友誼。Л·斯沃博達將軍指揮的捷克斯洛伐克步兵軍參加喀爾巴阡山脈一杜克拉山口戰役,是在我們部隊編成內作戰的愛國武裝力量,同捷克斯洛伐克領土上的民族解放運動聯合的開始。捷克斯洛伐克步兵軍在這裏成了共和國未來人民軍隊的基礎。
第38集團軍,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近衛第1集團軍,以自己英勇的進攻,迫使德國法西斯統帥部,將重兵調往東貝斯基迪山區。1944年9—11月,敵軍指揮部在第38集團軍的進攻地帶內,擁有13個步兵師和3個坦克師,近5個獨立團和9個獨立營,總共約18個師。
由於我軍部隊解放了斯洛伐克的相當大一部分土地,並將敵重兵吸引到了自己這裏,因此,直接支援了斯洛伐克民族起義。
蘇聯政府和軍事指揮部,經常幫助斯洛伐克的愛國者,往起義地區調遣人員,提供裝備、彈藥,藥品、通信器材等。
到1944年10月下半月,希特勒匪徒在斯洛伐克沒能取得具有決定意義的成功。直到10月20日,他們才開始向解放區實施新的進攻。當時正值喀爾巴阡山脈的雨季,第38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的行動遇到了極大困難。
斯洛伐克民族起義,是奮起進行反對希特勒占領者武裝鬥爭的人民歷史上光輝的一頁。這是歐洲人民反法西斯鬥爭中的偉大壯舉之一。共產黨人領導了這次起義。
這次起義就其內容而言,不僅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質,而且具有階級性。它顯示了人民反法西斯壓迫的情緒和怒潮的極大高漲。
它的特點還在於,就在這時,為了趕來支援斯洛伐克的起義者,紅軍部隊和在其編成內的駐蘇捷克斯洛伐克步兵第1軍的部隊,越過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境,開始大規模地從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上驅逐希特勒匪徒。忠於自己國際主義義務的蘇聯,為了履行自己的解放使命,使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擺脫希特勒的奴役,對起義者給予了全麵的援助。這是一個鮮明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