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插曲說明,泥濘道路給部隊、司令部、指揮員的行動帶來多麽大的困難。而無論如何必須到部隊中去,幫助部隊完成受領的任務,特別是到渡口去,這種必要性迫使我和其他軍事首長不顧一切,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在什麽條件下,到戰鬥地點去指揮部隊。


    在朱林卡和霍謝瓦托地域,我進一步向第27、第52、近衛坦克第2和第5集團軍的司令員們明確了任務,要求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向德捏斯特河推進。


    在烏克蘭第2方麵軍主要方向上,敵人的一切努力已經集中於撤退到德涅斯特河右岸,設防固守這一難以克服的江河地。


    3月13日日終前,友鄰方麵軍的態勢怎麽樣呢?


    烏克蘭第1方麵軍在普羅斯庫羅夫方向上粉碎了敵人的抵抗,擊退了步兵和坦克的反衝擊,繼續實施進攻戰鬥,向前推進。其左翼的第38集團軍占領了利波韋茨、伊利因齊、達舍夫。


    烏克蘭第3方麵軍從下遊強渡過第聶伯河,3月13日占領赫爾鬆。其右翼的第57集團軍摧毀敵人的抵抗,向前推進,前出至弗拉基米羅夫卡地域。


    強渡過南布格河並奪取登陸場之後,部隊又不停頓地向德涅斯特河急進。


    進攻的速度越來越快。各集團軍之間開展競賽,每個集團軍都力求盡快地完成受領的任務,前出到德涅斯特河,並奪取渡口。


    現在,方麵軍右翼部隊,首先是各坦克集團軍的基本任務是不給敵人以沿河組織防禦的機會,並從行進間強渡該河。


    各集團軍根據當時的情況繼續完成任務。


    在新烏克蘭卡和五一城方向上,在烏克蘭第2方麵軍中央的當麵,德國法西斯統帥部還妄圖利用南布格河及其南麵的右岸支流薩夫蘭卡河組織防禦。


    這時,敵軍統帥部手中已無大規模的預備隊,但在烏克蘭第2方麵軍前麵卻出現了一些以前沒有的部隊和兵團。德軍統帥部正在採取瘋狂措施,以便阻止我軍的進攻,並為此從其他戰線抽調部隊。


    這一階段,在南布格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繼續對烏克蘭第2方麵軍作戰的大部分敵軍部隊是在以往戰鬥中基本上被擊潰了的部隊,他們土氣不高。但是,一般來說,他們還有一定的力量,特別是如果我軍的進攻速度減弱,而德軍統帥部得以喘息之機重整自己的部隊的時候,他們還能夠進行一些抵抗。但是,我們堅決地行動,沒有給人以這種喘息的機會。我們知道,盡快地前出到德涅斯特河並奪取河上渡口,有著極為重要的戰役意義。曼施泰因對此是這樣評價的:“局勢繼續越來越快地變化,到3月15日,敵軍得以對第8集團軍的左翼實施強有力的突擊。在第8集團軍和坦克第1集團軍之間,從烏曼到文尼察出現了一個很寬的缺口。敵人繼續向西南推進,並將5個集團軍(其中包括1個坦克集團軍)的先遣支隊在第8集團軍地段上送過了南布格河。”(曼施泰因《失去的勝利》,第53頁。)曼施泰因繼續寫道,第8集團軍也不可能阻止我軍在南布格河寬大正麵上的進攻,如果它企圖這樣做,那麽,強渡過河的蘇軍也將會把他們趕到南邊,而自己首先抵達德涅斯特河。但是,德軍元帥害怕的,在自己的書中故意避而不淡的事,蘇軍順利地實現了:他們粉碎了第8集團軍,並且比第8集團軍的退卻部隊更早地前出到了德涅斯特河。


    由於我軍推進到了德涅斯特河,烏克蘭第2方麵軍部隊主突集團行動的總方向稍微向西南和西移了一些,移到了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方向。


    3月14—17日,烏克蘭第2方麵軍右翼各集團軍,特別是各坦克集團軍,勇猛地追擊敵人,平均每晝夜向前推進15—20公裏。


    右鄰,烏克蘭第1方麵軍第38集團軍,3月15日在文尼察地域,在米賈科夫斯卡亞鎮到米哈伊洛夫卡60公裏寬的正麵上,也前出到了南布格河。該集團軍的一個師強渡過南布格河,並在文尼察以南的伏羅希洛夫卡、舍爾什尼、古塔地域奪取了登陸場。第38集團軍的這一勝利可靠地保障了我們的右翼,並加快了烏克蘭第2方麵軍第40集團軍部隊追擊敵人的速度曠


    在普羅斯庫羅夫方向,烏克蘭第1方麵軍部隊擊退了敵人步兵秘坦克重兵的反衝擊、重創敵軍。那裏的戰鬥進行得很頑強。


    烏克蘭第3方麵軍於3月16日日終前粉碎了別列茲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列夫卡地域之敵、並占領了博布裏涅茨和新敖德薩。


    但是,當烏克蘭第2方麵軍右翼部隊勇猛追擊敵人的時候,很遺憾,左翼的近衛第5和第7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5軍卻前進緩慢,改人害怕再次被合圍,因此拚命地抵抗。


    我在3月15日給近衛第5和第7集團軍司令員的電報中指出:“你們集團軍追擊敵人前進緩慢。要知道,敵人正在逃跑。我方麵軍部隊已在攻打瓦普尼亞爾卡,你們拖住了方麵軍的左翼,比方麵軍右翼落後200公裏。追擊速度緩慢的主要原因是:


    1.你們使部隊在整個正麵齊頭並進,象篦子一樣梳剿整個地形,沒有採取大膽的機動,前出到敵人的退卻之路:在敵人抵抗時,投有在主要方向上形成消滅敵人的拳頭,因此,使得敵人有機會轉移自己的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


    2.集團軍、軍、師的指揮脫離部隊,後方拉得太遠。部隊隨時都要求有堅強的指揮,有力的指揮可以保證高速度,部隊也就能創造奇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聯]羅科索夫斯基並收藏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