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敢如此要求伊拉克,一來是伊拉克的內亂使伊朗有機可乘,二來則是伊朗身為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擁有的強大軍事實力:1959至1978年間,伊朗總共花了360億美元在軍備採購上,以當時武器單價不到1990年代的1/10,這是相當龐大的金額。但是1979年回教革命後伊朗內部便陷入了混亂狀態。


    此外,回教革命之後霍梅尼因宗教主張過於激烈,在1964至1978年間流亡伊拉克,並不時組織對伊朗政要的暗殺活動;但1978年伊拉克將霍梅尼驅逐出境,霍梅尼隻好流亡巴黎。現在來看,這是薩達姆·海珊顛覆伊朗所下的一手棋,但這件事使霍梅尼對薩達姆·海珊怨念極深,日後霍梅尼宣稱巴勒維、美國、薩達姆·海珊為其“三大死敵”便是因此而來。至於宗教因素對這場戰爭發生的影響反而是意外的少,兩國的敵對政治因素始終高於宗教情感。


    1979年革命之後,伊朗與伊拉克很快的發生多起國界紛爭,包括阿拉伯河通航事件。雖然伊朗從部份阿拉伯河上島嶼撤軍,但伊拉克在1980年9月17日宣布廢除1975年的邊界協定,並於9月22日對伊朗發動進攻,從此展開了為期8年的兩伊戰爭。


    戰爭的發展


    伊拉克進攻時期:1980年9月至11月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發動大規模空中攻擊,打算將伊朗強大的空軍一舉殲滅於地上:但是伊朗大量的強化機堡足以抵禦空襲,而且伊朗空軍很快將飛機撤往國士深處的基地,當時伊拉克主力的mig-21/23與su-17,續航力不如伊朗的美製f-4/14,難以打擊伊朗的主要空軍基地,伊拉克從此失去擊潰伊朗空軍的機會。


    伊拉克陸軍的表現更差。此時伊朗的內政外交混亂,加上庫茲斯坦多數阿拉伯人會支援伊拉克軍,一般鹹信伊拉克能在短期內獲勝。但由於伊拉克打的隻是一場有限戰爭,又沒有配套的外交措施收拾戰勝後的殘局;而入侵一事反而讓伊朗人心團結成立民兵抵抗伊拉克,與薩達姆·海珊一廂情願的想法完全不同,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開戰時伊拉克采三路進攻,但薩達姆·海珊真正的目標是南路庫茲斯坦區,這裏地勢最平坦、利於大規模作戰,而薩達姆·海珊在此投入全部機械化兵力一半的兩個裝甲師更顯出他對此區的重視。剛開戰時伊拉克軍便成功深入伊朗國土80公裏,但沒能奪取製空權對戰事產生負麵影響。9月28日,伊朗ah-1j直升機重創伊拉克裝甲部隊,並在zsu-23-4防炮車趕到前撤退,這是攻擊直升機在兩伊戰爭中第一次發威。


    此區伊拉克的第一個目標,便是阿拉伯河下遊出海口處的阿巴丹與柯蘭夏爾(khorramshahr)。這兩個港口封住了阿拉伯河,阿巴丹也是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石油煉製與出口港;兩地都是國防重地且難以包圍,因此伊拉克軍必須採取強攻。進攻柯蘭夏爾時,伊拉克裝甲兵在缺乏兵種協同的情況下3周內便損失了數百輛戰車;10月24日攻下柯蘭夏爾,薩達姆·海珊獲得了第一個重大戰果,同時占領了半個庫茲斯坦。11月初並曾侵入阿巴丹港,此後伊拉克軍轉攻為守直到1987年。


    伊朗在這段時間出乎外人意料的團結,象徵伊朗新政權的穩固;沒能攻下阿巴丹港,使得伊朗保住其庫茲斯坦區的海岸線與港口輸出入軍需物資,特別是最接近戰線的班達·霍梅尼(bandar khomeini)港輸入的物資,是伊朗與伊拉克進行長期消耗戰的憑藉。


    伊朗反攻時期:1980年12月至1982年6月


    裝甲大決戰


    11月伊拉克的攻勢告一段落後,12月伊朗便展開無組織的反攻,但以失敗告終。1981年1月5日,伊朗以一個裝甲師、兩個步兵師與兩個革命衛隊(pasdaran)步兵師,對蘇山格德(susangerd)方向進行大規模的反攻,希望能攻破伊拉克的防線直驅柯蘭夏爾/阿巴丹,或向伊拉克南部樞紐巴斯拉與阿馬拉(marah)進軍。1月10日,伊朗與伊拉克在此展開了一場戰車戰。


    此次會戰雙方各為一個裝甲師,由數量大致相同的英製酋長式對抗蘇製t-62。從數據上來看,酋長式在火力與防禦力上均遠勝過t-62,僅在機動力方麵酋長式較居劣勢,但也因此製了酋長的死命。連日豪雨使蘇山格德一帶已經完全沼澤化,這種地形酋長式還勉強能以低速行走;一但全速奔馳並開炮時重達55噸的酋長很快便陷入泥中,而僅40噸且履帶接地壓力低的t-62尚可作戰。雖然酋長式在4公裏外擊毀了許多t-62,但無法行動的酋長式紛紛在1.5公裏以內遭到t-62各個擊破,加上伊拉克的空中支援使伊朗裝甲部隊的攻勢遭到挫敗。


    這次伊朗反攻作戰失利的最大因素,在於酋長式戰車的重量,使其表現不僅不如俄係戰車,甚至比總重僅50噸的m60a1還差。而戰爭中後期重量輕的pt-76和許多輪型裝甲車,就是因為在沼澤區域活動便利,活躍程度甚至超過主力戰車。


    伊朗收復國土


    在整個1981年間伊朗進行過多次反攻,但未能有重大斬獲;1982年3月23日,伊朗對伊拉克展開最重要的反攻。麵對伊拉克的地雷、鐵絲網與壕溝,伊朗革命衛隊不怕死的少年兵以縱隊多路的人海戰術攻破伊拉克防線,造成伊拉克軍的恐懼而大規模崩潰撤退;裝甲部隊也遭到伊朗直升機封鎖。雖然伊拉克掌握空優,但由於可出擊架次不足、缺乏俯視俯射能力、沒有精導武器支援,無法對付已經滲入伊拉克陣線的伊朗革命衛隊。4月30日伊朗對柯蘭夏爾發動最後攻擊,5月24日伊朗國土大致光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兩伊戰爭概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撥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撥鼠並收藏兩伊戰爭概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