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和柯林頓、布希的nmd、tmd計劃,都屬於空軍戰略範疇。這些戰略已經由天空升往太空。天空是太空的基石。你說過,太空有一天會成為戰場。在太空成為真正戰場之前,空中戰場仍是主導戰場。
看看美國以前做了些什麽,就知道它以後要做什麽。它一息尚存,就不會離開天空。由於居高臨下,世界上發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鞏固美國的地位。
美國不是不用地麵力量。朝鮮、越南,就是二戰後投入陸軍最多的地方,結果呢?敗得也特別慘。從那時開始,美國對動用地麵力量似乎有一種“禁忌”。美國為什麽怕用陸軍?不是美國人怕死,而是它怕失敗。這是由這個軍種天然的缺陷和美國人的心理決定的。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標準有三個:打擊距離、推進速度、殺傷威力。很顯然,和空中力量比起來,陸軍在這三個方麵全麵落後。陸軍規模龐大、行動不便,且容易陷入對方持久戰的泥沼。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萬裏奔襲,飛行時間十六個小時,攻擊時間隻有三十分鍾。如果換了陸軍,怎麽打?
您的話讓我想起美國最近三位總統關於戰爭的講話。海灣戰爭剛結束美國總統布希就說:“海灣戰爭中最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空中力量的價值……從第一天起,空中力量就大顯神威。海灣戰爭告訴我們,我們必須保持空中作戰優勢……我們的空中打擊是戰爭史上最有效的”;而在對科索沃戰爭決策時,美國總統柯林頓公開宣布:“空襲可以解決問題”,“隻進行空襲”。2001年12月初,美國總統小布希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城堡軍事學院發表演講時指出:阿富汗上空飛行的精確打擊空中力量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每天都在改寫著作戰的規則。阿富汗作戰使我們對未來軍事思想有了更多的認識,比專家和智囊們討論十年的收穫都大。當我們所有軍隊都能連續確定和跟蹤移動目標,包括從天空和太空中進行監視,戰爭方式就會真正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有這樣輝煌的歷史經驗,有這樣無與倫比的優勢,有這樣顯而易見有效而簡單的手段,再加上它一貫的珍惜生命的傳統,美國為什麽還要捨近求遠?戰爭不是演戲。不需要花架子。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橋。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絕招。狹路相逢勇者勝,智者勝,先驅者勝。近幾年來美國的對手中不乏善戰??當然隻在地麵善戰??之人,但美國根本不給他們機會。你還記得科索沃戰爭中這樣一個鏡頭嗎?一位塞爾維亞老人站在多瑙河畔怒視著天空說:“上帝啊!你要是可憐塞爾維亞人,就讓北約從天上下來吧!在地麵上打一仗,是勝是負快點結束吧!”
是的,當時的報紙這樣報導說:“空襲警報和爆炸聲已經持續兩個月了,據說貝爾格勒動物園的動物神經都有點不正常了。不過這些動物不識字,它們讀不懂北約飛機投下的恐嚇傳單,也體會不到人們因為停電喝不到熱水,打不通電話的痛苦。‘害怕’二字已經無法概括塞爾維亞人目前的心理狀態。人們太疲憊了,不但失去了上街抗議遊行和用人體盾牌保護大橋的熱情,甚至連深夜從床上爬起來去防空洞都有氣無力……塞爾維亞人不想再打下去了,可是也不甘心交出用血和淚維護了幾百年的尊嚴,渴望著最後一拚的人越來越多……
美國人太狡猾了。你想要的東西它絕不會給你。這也是揚長避短。北約沒日沒夜地轟炸了七十八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如此烈度的轟炸。塞爾維亞老人雪白的頭顱還在血雨腥風中怒立,南聯盟的頭顱卻低下了。政府屈服以後是軍隊的屈服。軍隊屈服之後是政府的崩潰。1999年6月一個陰暗的日子裏,“渴望著最後一拚”而始終沒能“最後一拚”的塞族軍人走出叢林,走下空蕩蕩的戰場。
這一仗因此成了戰爭史的經典:僅靠空襲就達成了戰爭目的,還實現了進攻方的“零傷亡”。
別看美國當時也集結了地麵力量,但它不會輕易使用。美國有四大軍種。盡管它的每一個軍種都可以獨立進行一場戰爭,盡管它的地麵力量也是天下無敵的,它依然要使用最有效的力量和手段。美國這次派出了地麵部隊,好多人都以為那是打仗用的,不對,那是打掃戰場、占領和維護治安用的。真正的交鋒是空中的事。
記者:您的觀點異常鮮明,伊拉克戰爭是從空中決定勝負的。對此,您認為簡潔、準確、整體的描述應該是怎樣的?
還是讓我重溫杜黑八十年前說過的話吧。杜黑認為,國家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軍民的戰鬥意誌,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力量重心。對力量重心的直接打擊將加速戰爭進程並影響戰爭結局,勝利將屬於能首先粉碎對方物質和精神抵抗的一方。而航空武器的出現提高了直接打擊對方力量重心的手段。空中力量所具有的這種獨特能力將使空中戰場成為決定性戰場。他認為,一個國家如果遭到這樣一種毀滅性的空中打擊,他們的社會結構將很快瓦解。沒有一種居民堅強到能長久地承受這種空中進攻。人民出於自我生存的本能,為了終止恐怖和痛苦,將會起而要求結束戰爭。
杜黑說,未來戰爭將從天空開始。首先使用空中力量的一方,肯定會在戰場上造成迅速的、一邊倒的決定性結局。對於未來戰爭沒有準備好的國家,一旦戰爭爆發,將會發現自己已經來不及準備,甚至連戰爭的趨向也看不出來。由於戰爭這一特性的重大轉變,決定戰爭的勝負是很快的。
看看美國以前做了些什麽,就知道它以後要做什麽。它一息尚存,就不會離開天空。由於居高臨下,世界上發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鞏固美國的地位。
美國不是不用地麵力量。朝鮮、越南,就是二戰後投入陸軍最多的地方,結果呢?敗得也特別慘。從那時開始,美國對動用地麵力量似乎有一種“禁忌”。美國為什麽怕用陸軍?不是美國人怕死,而是它怕失敗。這是由這個軍種天然的缺陷和美國人的心理決定的。衡量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標準有三個:打擊距離、推進速度、殺傷威力。很顯然,和空中力量比起來,陸軍在這三個方麵全麵落後。陸軍規模龐大、行動不便,且容易陷入對方持久戰的泥沼。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萬裏奔襲,飛行時間十六個小時,攻擊時間隻有三十分鍾。如果換了陸軍,怎麽打?
您的話讓我想起美國最近三位總統關於戰爭的講話。海灣戰爭剛結束美國總統布希就說:“海灣戰爭中最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空中力量的價值……從第一天起,空中力量就大顯神威。海灣戰爭告訴我們,我們必須保持空中作戰優勢……我們的空中打擊是戰爭史上最有效的”;而在對科索沃戰爭決策時,美國總統柯林頓公開宣布:“空襲可以解決問題”,“隻進行空襲”。2001年12月初,美國總統小布希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城堡軍事學院發表演講時指出:阿富汗上空飛行的精確打擊空中力量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每天都在改寫著作戰的規則。阿富汗作戰使我們對未來軍事思想有了更多的認識,比專家和智囊們討論十年的收穫都大。當我們所有軍隊都能連續確定和跟蹤移動目標,包括從天空和太空中進行監視,戰爭方式就會真正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有這樣輝煌的歷史經驗,有這樣無與倫比的優勢,有這樣顯而易見有效而簡單的手段,再加上它一貫的珍惜生命的傳統,美國為什麽還要捨近求遠?戰爭不是演戲。不需要花架子。你走你的道,我走我的橋。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絕招。狹路相逢勇者勝,智者勝,先驅者勝。近幾年來美國的對手中不乏善戰??當然隻在地麵善戰??之人,但美國根本不給他們機會。你還記得科索沃戰爭中這樣一個鏡頭嗎?一位塞爾維亞老人站在多瑙河畔怒視著天空說:“上帝啊!你要是可憐塞爾維亞人,就讓北約從天上下來吧!在地麵上打一仗,是勝是負快點結束吧!”
是的,當時的報紙這樣報導說:“空襲警報和爆炸聲已經持續兩個月了,據說貝爾格勒動物園的動物神經都有點不正常了。不過這些動物不識字,它們讀不懂北約飛機投下的恐嚇傳單,也體會不到人們因為停電喝不到熱水,打不通電話的痛苦。‘害怕’二字已經無法概括塞爾維亞人目前的心理狀態。人們太疲憊了,不但失去了上街抗議遊行和用人體盾牌保護大橋的熱情,甚至連深夜從床上爬起來去防空洞都有氣無力……塞爾維亞人不想再打下去了,可是也不甘心交出用血和淚維護了幾百年的尊嚴,渴望著最後一拚的人越來越多……
美國人太狡猾了。你想要的東西它絕不會給你。這也是揚長避短。北約沒日沒夜地轟炸了七十八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如此烈度的轟炸。塞爾維亞老人雪白的頭顱還在血雨腥風中怒立,南聯盟的頭顱卻低下了。政府屈服以後是軍隊的屈服。軍隊屈服之後是政府的崩潰。1999年6月一個陰暗的日子裏,“渴望著最後一拚”而始終沒能“最後一拚”的塞族軍人走出叢林,走下空蕩蕩的戰場。
這一仗因此成了戰爭史的經典:僅靠空襲就達成了戰爭目的,還實現了進攻方的“零傷亡”。
別看美國當時也集結了地麵力量,但它不會輕易使用。美國有四大軍種。盡管它的每一個軍種都可以獨立進行一場戰爭,盡管它的地麵力量也是天下無敵的,它依然要使用最有效的力量和手段。美國這次派出了地麵部隊,好多人都以為那是打仗用的,不對,那是打掃戰場、占領和維護治安用的。真正的交鋒是空中的事。
記者:您的觀點異常鮮明,伊拉克戰爭是從空中決定勝負的。對此,您認為簡潔、準確、整體的描述應該是怎樣的?
還是讓我重溫杜黑八十年前說過的話吧。杜黑認為,國家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軍民的戰鬥意誌,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力量重心。對力量重心的直接打擊將加速戰爭進程並影響戰爭結局,勝利將屬於能首先粉碎對方物質和精神抵抗的一方。而航空武器的出現提高了直接打擊對方力量重心的手段。空中力量所具有的這種獨特能力將使空中戰場成為決定性戰場。他認為,一個國家如果遭到這樣一種毀滅性的空中打擊,他們的社會結構將很快瓦解。沒有一種居民堅強到能長久地承受這種空中進攻。人民出於自我生存的本能,為了終止恐怖和痛苦,將會起而要求結束戰爭。
杜黑說,未來戰爭將從天空開始。首先使用空中力量的一方,肯定會在戰場上造成迅速的、一邊倒的決定性結局。對於未來戰爭沒有準備好的國家,一旦戰爭爆發,將會發現自己已經來不及準備,甚至連戰爭的趨向也看不出來。由於戰爭這一特性的重大轉變,決定戰爭的勝負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