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紀元報》之後,《京津時報》《大公報》《時報》等紛紛轉載《駁宋遯初演說詞》,其中《大公報》從3月11日起分三次連載。[221]
也是在3月11日,又有所謂“北京救國團”,發表致武昌黎副總統、各省都督、民政長、各報館、各團體通電,在《亞細亞日報》《大公報》等報刊登,攻擊宋教仁“以將來之總理自任”,“思攫現政府而代之”,故其在上海演說之詞“顛倒事實,變亂是非,本患得患失之肺腸,欲以一手掩盡天下目。若不辭而辟之,則人心死盡,公理何存”。電文稱宋主張建立政黨內閣,是“冒政黨內閣之美名”,“醉心權力,運動鑽營”;宋主張“省長歸中央簡任”,是為“謀總理”,“必啟分裂”。又稱臨時政府外交、財政上“種種失敗,皆由國民黨政策所釀成,不啻宋君所構造”,“若以此黨組織內閣,以宋為總理,其能得良政府與否,宋君當自以良知決之,並願向之仰望宋君者,以良知決之”。[222]由於該電內容與《駁宋遯初演說詞》“大同小異”,因此《大公報》懷疑《駁宋遯初演說詞》也是“救國團”來稿,[223]惟“救國團”是個什麽組織,無人知曉。
“北京專電”“匿名氏”駁詞與“救國團”通電等批駁文字的出現,很快引起國民黨人和宋教仁的注意。《民立報》記者看到《時報》所登“北京專電”後,特地拿著報紙去拜訪宋教仁,詢問實情,宋教仁當即進行了反駁。《民立報》記者隨後以《宋教仁君之時事談》為題(副題《駁某當局者》),於3月12日在該報刊出。[224]在訪談中,宋教仁批駁了“某當局者”在處理庫倫獨立、四國銀行團借款等事上對國民黨的誣陷,認為庫事處理失當,“實外交當局者因循苟且之咎”;唐內閣所借比款並非盡歸南京支用,“銀行團亦未嚐有比款用途暗昧之說帖”;借款交涉中止,乃因政府更換,不可歸咎於國民黨所主張之國民捐。又對“某當局者”對其“爭總理”“欲為總理”的攻擊進行了駁斥。[225]
3月15日,《民立報》又刊登宋教仁所寫《答匿名氏駁詞》,文章首先敘述批駁緣由,謂:
吾人囊者在上海國民黨歡迎會中,演說中間頗有言政府外交、財政失策之語,當時不過略述現在政況,以為應答之詞,初非發表政見。乃有某氏者,匿名投稿各報,大肆辯駁,似以吾之演說,已擊中要害,非反駁不能已者。上海《時報》北京電謂是“某當局”,蓋官僚卒徒,無可疑者。其口吻如村嫗肆罵,牧童鬥毆,滿紙妄語,且不署姓名,非丈夫之行,亦非負責任之言。本無再辨之價值,惟其中排擠、誣陷之處甚多。官僚之派,實為國蠹,近日以來,造謠生事,捏詞誣人,使民心惶惑,國事敗壞,實為不鮮……故吾人對此不能不一為疏辨,以聽世人之判斷焉。[226]
接下來,宋教仁逐段引用“匿名氏”批駁文中圍繞庫約、借款等事對他本人及國民黨的誣陷、攻擊之詞,予以嚴厲批駁,指出政府在二事上實“不能辭其溺職之咎”。然後反問道:“現政府果無因循苟且之罪乎?……果可稱為勵精圖治,絲毫可告無罪之政府乎?”又斥責“匿名氏”“故意逢迎政府”,稱:“此乃公等官僚卑劣之故態,吾人豈為之耶?吾人素來作事,不存權利之見,亦不畏強硬反對,吾惟行吾之素。”最後,宋教仁又就“救國團”通電附帶寫了一段抨擊文字:
日來各報載有北京“救國團”致各省都督、民政長、各報館、各團體公電,亦駁餘演說,其文辭大抵與某氏文同,蓋與某氏同係統者,而東扯西拉、文理不通則過之。其所加駁者,吾之此文皆能答辨,故不再駁。抑有進者,凡與人駁辨,須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匿名揭帖,或假造團體名義,皆有似盜賊之行為。今後再有此,吾人豈屑與較量耶![227]
上述對宋教仁的攻擊、陷害和宋教仁的反駁,出現在宋教仁被刺前10天左右,因此引起許多人注意。國民黨人事後懷疑宋教仁被刺與該“匿名氏”或“救國團”有關。如《民立報》刊登“北京電報”雲:“宋在上海演說,即有政界某公匿名痛駁,其後又發現一‘救國團’,而迄今不知此團係何人組織。觀其鬼祟情狀,似有人希承意旨,專與宋為難,此次刺客或即與該團有關者。”[228]又轉引《民國報》評論道:“宋教仁被刺,‘救國團’不無嫌疑,因該團發現京津以來,無他表現,惟有駁斥宋在上海演說詞一事,且其團體所在,國人無一知者,發起人亦始終不知誰氏,而通電各省都督全係一等電。”[229]國民黨人宗良也發表評論,認為宋教仁被刺可能與“救國團”有關:
此次宋先生之死,原因在政治上之關係,已眾口一辭,而兇手之必有同黨,更為顯然。宋先生未死之前,有所謂“救國團”者,通電駁宋先生之演說,此團所在地及發起人無有知者,而通電則為一等電。使非有政界重要人物在,烏能神通廣大如是耶?且“救國團”所事事者,以吾人所聞,隻此一電,則此團之宗旨,除與宋先生為難外,殆無其他目的可言。宋先生既被刺後,有所謂“救國協會代表鐵民”者,造奇異之信件,投呈宋先生,滿紙皆妄誕之言,且自任殺先生不諱。[230]此非真正之兇手,即兇手之同黨,而其會之所在地及發起人,世人亦皆不知之。夫此兩團體而果有也,則嫌疑之兇犯,非此兩團之主體,即為政界中與宋先生反對之有力者。若不澈查其底蘊,嚴治其正凶,則凡稍有抱負者,人人自危,將來步宋先生後塵之案,層出不窮,誰敢乃心國事,投身政界耶![231]
也是在3月11日,又有所謂“北京救國團”,發表致武昌黎副總統、各省都督、民政長、各報館、各團體通電,在《亞細亞日報》《大公報》等報刊登,攻擊宋教仁“以將來之總理自任”,“思攫現政府而代之”,故其在上海演說之詞“顛倒事實,變亂是非,本患得患失之肺腸,欲以一手掩盡天下目。若不辭而辟之,則人心死盡,公理何存”。電文稱宋主張建立政黨內閣,是“冒政黨內閣之美名”,“醉心權力,運動鑽營”;宋主張“省長歸中央簡任”,是為“謀總理”,“必啟分裂”。又稱臨時政府外交、財政上“種種失敗,皆由國民黨政策所釀成,不啻宋君所構造”,“若以此黨組織內閣,以宋為總理,其能得良政府與否,宋君當自以良知決之,並願向之仰望宋君者,以良知決之”。[222]由於該電內容與《駁宋遯初演說詞》“大同小異”,因此《大公報》懷疑《駁宋遯初演說詞》也是“救國團”來稿,[223]惟“救國團”是個什麽組織,無人知曉。
“北京專電”“匿名氏”駁詞與“救國團”通電等批駁文字的出現,很快引起國民黨人和宋教仁的注意。《民立報》記者看到《時報》所登“北京專電”後,特地拿著報紙去拜訪宋教仁,詢問實情,宋教仁當即進行了反駁。《民立報》記者隨後以《宋教仁君之時事談》為題(副題《駁某當局者》),於3月12日在該報刊出。[224]在訪談中,宋教仁批駁了“某當局者”在處理庫倫獨立、四國銀行團借款等事上對國民黨的誣陷,認為庫事處理失當,“實外交當局者因循苟且之咎”;唐內閣所借比款並非盡歸南京支用,“銀行團亦未嚐有比款用途暗昧之說帖”;借款交涉中止,乃因政府更換,不可歸咎於國民黨所主張之國民捐。又對“某當局者”對其“爭總理”“欲為總理”的攻擊進行了駁斥。[225]
3月15日,《民立報》又刊登宋教仁所寫《答匿名氏駁詞》,文章首先敘述批駁緣由,謂:
吾人囊者在上海國民黨歡迎會中,演說中間頗有言政府外交、財政失策之語,當時不過略述現在政況,以為應答之詞,初非發表政見。乃有某氏者,匿名投稿各報,大肆辯駁,似以吾之演說,已擊中要害,非反駁不能已者。上海《時報》北京電謂是“某當局”,蓋官僚卒徒,無可疑者。其口吻如村嫗肆罵,牧童鬥毆,滿紙妄語,且不署姓名,非丈夫之行,亦非負責任之言。本無再辨之價值,惟其中排擠、誣陷之處甚多。官僚之派,實為國蠹,近日以來,造謠生事,捏詞誣人,使民心惶惑,國事敗壞,實為不鮮……故吾人對此不能不一為疏辨,以聽世人之判斷焉。[226]
接下來,宋教仁逐段引用“匿名氏”批駁文中圍繞庫約、借款等事對他本人及國民黨的誣陷、攻擊之詞,予以嚴厲批駁,指出政府在二事上實“不能辭其溺職之咎”。然後反問道:“現政府果無因循苟且之罪乎?……果可稱為勵精圖治,絲毫可告無罪之政府乎?”又斥責“匿名氏”“故意逢迎政府”,稱:“此乃公等官僚卑劣之故態,吾人豈為之耶?吾人素來作事,不存權利之見,亦不畏強硬反對,吾惟行吾之素。”最後,宋教仁又就“救國團”通電附帶寫了一段抨擊文字:
日來各報載有北京“救國團”致各省都督、民政長、各報館、各團體公電,亦駁餘演說,其文辭大抵與某氏文同,蓋與某氏同係統者,而東扯西拉、文理不通則過之。其所加駁者,吾之此文皆能答辨,故不再駁。抑有進者,凡與人駁辨,須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匿名揭帖,或假造團體名義,皆有似盜賊之行為。今後再有此,吾人豈屑與較量耶![227]
上述對宋教仁的攻擊、陷害和宋教仁的反駁,出現在宋教仁被刺前10天左右,因此引起許多人注意。國民黨人事後懷疑宋教仁被刺與該“匿名氏”或“救國團”有關。如《民立報》刊登“北京電報”雲:“宋在上海演說,即有政界某公匿名痛駁,其後又發現一‘救國團’,而迄今不知此團係何人組織。觀其鬼祟情狀,似有人希承意旨,專與宋為難,此次刺客或即與該團有關者。”[228]又轉引《民國報》評論道:“宋教仁被刺,‘救國團’不無嫌疑,因該團發現京津以來,無他表現,惟有駁斥宋在上海演說詞一事,且其團體所在,國人無一知者,發起人亦始終不知誰氏,而通電各省都督全係一等電。”[229]國民黨人宗良也發表評論,認為宋教仁被刺可能與“救國團”有關:
此次宋先生之死,原因在政治上之關係,已眾口一辭,而兇手之必有同黨,更為顯然。宋先生未死之前,有所謂“救國團”者,通電駁宋先生之演說,此團所在地及發起人無有知者,而通電則為一等電。使非有政界重要人物在,烏能神通廣大如是耶?且“救國團”所事事者,以吾人所聞,隻此一電,則此團之宗旨,除與宋先生為難外,殆無其他目的可言。宋先生既被刺後,有所謂“救國協會代表鐵民”者,造奇異之信件,投呈宋先生,滿紙皆妄誕之言,且自任殺先生不諱。[230]此非真正之兇手,即兇手之同黨,而其會之所在地及發起人,世人亦皆不知之。夫此兩團體而果有也,則嫌疑之兇犯,非此兩團之主體,即為政界中與宋先生反對之有力者。若不澈查其底蘊,嚴治其正凶,則凡稍有抱負者,人人自危,將來步宋先生後塵之案,層出不窮,誰敢乃心國事,投身政界耶![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