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幾日,葛巢如法炮製在王家染坊行蕩穢科儀,又伐走那引雷入體的喪木,高長鬆便張羅著將他家的舊匠人買下。以身份論,這群人投胎抽中下下簽,在唐直接生了個賤籍。唐代有“良賤不婚”之說,這賤包含惰民、樂戶、漁船、伴當、世仆、丐民等等,尋常匠人屬士農工商之工,可王家的匠人都屬“世仆”,算賤籍。他們的法律地位等同牛馬,是不算人的。高長鬆接過公契,至此這五匠人便屬他,高長鬆自然不會讓他們住在高老莊,安排在染坊後院。這五人聽後都不大肯,麵帶畏懼之色。高長鬆想後道:“院中作祟的蕭氏女已被淨塵大師超度了,不必擔心,看這院內多敞亮。”聞“蕭氏女”三字,匠人中年紀最大的頓時一抖,臉上的褶子越發深了,他是五人中最有威望的,其餘人都看他,隻見他向高長鬆深深拜下,也都照做了。高長鬆給唬了一跳,他平日裏最常見的是拱手禮,哪見過這陣仗?趕緊將人扶起來了。*買定匠人又繳租,這“千裏之行始於足下2”的第一個任務便完成了,種田係統的根據地中也多了一塊新地圖,跟其他買定的產業不同,高氏染坊明後跟了個小括號,後麵寫“租”。高長鬆無語:也太細致了吧!經營上染坊跟豆腐坊肖似,都吃手藝,王家舊方已被對家盡數學去了,高長鬆既想做這生意自然要推陳出新。相較前代,唐代染業空前發達,待發展至盛唐,街上隨時可見緋紅、絳紫、青綠等顏色。明皇也流行過一陣,尤其受佛教人推崇,認為其色有驅邪之效,故僧人袈裟色為明皇。隻可惜到唐高宗時期,皇帝認為其色近乎於日,日是帝王的象征,又不許百姓用了。眼下正處武德四年,百廢待興,百姓多還是穿灰粗布,可隨休養生息、家富足後,街上的顏色也靚麗了些。王家曾經的對頭,也是眼下古格鎮最大染坊,便是因染了手綠,聞名於此,曾聽說有胡商路過此,為其布色澤驚歎,還帶去唐朝賣了。高長鬆翻了《天工開物》,發現甭說青綠了,緋紅、靛藍、絳紫、明黃等色的染法一應俱全,這可是後世智慧的結晶,靠此想要在染業上有所建樹,還不是輕輕鬆鬆?為此高長鬆觀察一陣子街景,直接跳大紅大紫就有些過了,試水的話靛藍不剛剛好?《天工開物》上有明確的造靛法,什麽“藍草葉與莖多入窖,出藍汁後,每一石漿液放五升石灰雲雲……”高長鬆看這敘述,其實也摸不準是何意,可他卻知其記載的配比量是最珍貴的。至於藍草,他倒知道這是什麽,就是未來人常喝的板藍根啊!比較可惜的是,眼下雖有醫書記載板藍根清熱解毒之效,它卻未從大批草藥中脫引而出,眼下也沒太多人用它造靛青。高長鬆先前在高老莊附近找了一陣,還真給他找到野生的板藍根了,而且量還不少,眼下正好用作試錯,至於其他,他則留種再種,論栽花弄草,他還是有點心得的,小範圍培植沒什麽問題。而且,若趕不上供應,還可以買商城的濃縮營養液,那可便宜,且不限量,用水稀釋了催種板藍根,還是能保證量的。……將《天工開物》的方子給匠人後,高長鬆便撒手不管了,專業人幹專業事,他何必在那礙事?然他又想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沒事便往對家看他們的染布,偶爾也從路過胡商手上買布看。高長鬆發現,眼下的大部分不色都偏灰,看著其貌不揚。正當他私下裏遛時,卻又跟一人狹路相逢了。淨塵大師看著高長鬆,滿眼透著驚喜,他臉上分明寫著“我果真與十二郎有緣”。看得高長鬆有些害怕,連忙環顧四周,就怕葛巢從哪殺出來,這要殺出來可就說不清了!讓高長鬆想不到的是,淨塵同他竟有話要說,隻聽他道:“上回我同施主說鎮中怪事頻出,妖魔肆虐,原因小僧已知。”他說,“友人自東土大唐傳信與我講明原因。”高長鬆:等等,雖然我也很在意啦,但你為何要跟我說?!淨塵:當然是因為十二郎有我佛家的慧眼啦!此刻,遠在東土大唐的鍾離打了個噴嚏。隻聽他身旁人嫌棄道:“胡餅渣、胡餅渣要噴出來了!”第34章 鍾離與淨塵相識於山野。卻說淨塵十六那年雲遊四方,自烏斯藏一路向東往長安去,路遇北仲山。此山周圍有瘴氣作天然屏障,山內也不知是被人擺了陣法還是為何,置身其中仿佛遇諸葛孔明的奇門遁甲,總難脫出。麵對這一切淨塵處之泰然,食山中野菜、漿果,飲那山泉水,囿於陣法之中卻不憂戚於心,他聽蟲鳴鳥叫,觀魚在溪流中遊動,落雨時端坐於洞穴中聽雨打芭蕉的聲響,如是過了近十日,觀魚時竟然看一人手持削尖的樹杈丫,釘穿魚腹部。淨塵先一愣,隨後雙手合十口稱阿彌陀佛,鍾離見他如此,思索兩秒,幹脆將樹杈舉起來,似讓淨塵更清晰看見魚的慘狀,隨後認真道:“你要吃嗎?”淨塵略有些苦惱,可他是個天然的,不懂得吐槽的人,於是他為難地對鍾離說:“不、不必了。”鍾離從善如流地收回魚,他甚至有點如釋重負,因不用跟淨塵分魚吃。之後幾日,淨塵每每跟鍾離相見都在看他打野食,什麽魚、鳥雀、山豬、脫兔,但凡是這山中能吃的都給他吃了個遍。淨塵是自己不殺生,卻不會阻止他人食葷的人,隻是他好奇:“我看施主幾次都在打野食。”因頻率太高想問一聲。鍾離卻淡定道:“那是,因為我一直在吃。”說話時他正在用河泥包雞烤了吃。哎,隻可能他隨身隻帶了鹽巴,卻未帶其他香料。他道:“這北仲山上其他不說,野味倒鮮美得很,隻要用鹽抹一層便可食。”又毫無意識地邀請道,“法師要來一口嗎?”淨塵當然推拒了。這二人間最常見的對話竟然是“要來一口嗎”“不了、不了”,也夠絕的。又過幾日二者齊力破陣下山,這本從來有去無回的北仲山便成了尋常之山。此事後二者分兩路下山,本以為再也不可見,再撞上時乃是淨塵渡化妖怪時引得那妖東逃西竄,竟撞上了不知從何來的鍾離,被後者一口吞了。淨塵豆豆眼:?倒是鍾離見怪不怪地表示:“隻是我修行的一門功法罷了,那妖物還能出來。”因他二者緣分頗深,便有所聯係,淨塵多寫信,鍾離收了便回,他好歹記得和尚不喝酒不食葷,於是常給他寄些香料。淨塵:那個……我們僧人是不食五辛的……本次護送重寶路過烏斯藏,他便去見了淨塵一麵,這回送的是“據說釋伽牟尼所創的咖喱”。又說這二字從泰米爾語解釋意為“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還是他專從絲路上尋來的。他問胡商:“我要送一僧人吃食,送甚為好。”胡商極力推薦釋伽牟尼創的咖喱。接到此理淨塵又露出了常見的、不知該說些什麽的困擾表情,後二者又匆匆話別。*淨塵自鍾離來處去,掃蕩不少邪祟,又思及對方所言“護寶是為防大妖窺伺”,便驛站傳書,問對方所防大妖為何,不日便得到鍾離言簡意賅的信件,其言不出淨塵預料。……“十二郎可聽說過窮奇?”淨塵問道。高長鬆這回精神了,這題他會,神采奕奕道:“可是四凶之一的窮奇?”淨塵聽後顯然有些驚喜,笑顏純淨如孩童,高長鬆看了眼便覺被他的笑容閃到了,可惡,這佛光普照的感覺!淨塵慢悠悠道:“不錯,正是四凶之一,《山海經.海內北經》有言:窮奇狀如虎,有翼。又有奇書記載: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他拽了兩段文字後說起能人異士對窮奇之解,非人力所能應對,人間界的修士、法師隻可驅趕窮奇,卻無法剿滅。那九重天上的神明能否渡他不可知,可看在他是遠古至今變存在的凶獸的份上,應是不會動手的。“窮奇最大的弊病便是那身瘴氣,由他經過之地,邪穢叢生,想來這妖一路隨唐船至今,又順流而下往唐國去。”淨塵道,“我聽聞他在長安前大鬧一番,又被眾僧並道家師一同趕走,往北俱蘆洲飛去。”高長鬆反應一秒,北俱蘆洲?北俱蘆洲是哪?哦,他是在西遊記中的大唐啊,那是傳說中妖魔叢生之地?那沒事了。高長鬆反應很快:“也就是說,這鎮上一應怪事皆是窮奇所害?”淨塵點頭:“理當如此。”高長鬆又聽見耳邊傳來叮鈴叮鈴的任務提示,他先前未出發相關任務,卻因淨塵這番解說得到額外的獎勵。係統還給其取了個洋氣的名字,叫“暗影叢生之真相”。高長鬆看了一眼獎勵點,竟有些動搖,哎,就算不入佛門也跟淨塵大師搞好關係吧,多好一大師啊!……高長鬆回家時卻碰見了跑腿,此人似是姓陳,也不清楚他在家中行幾,眾人見了也就稱喊他一聲陳大。陳大幹的營生很不高明,他成日在驛站前徘徊,信差對烏斯藏了解不足,於是他收對方幾個銅板,走街串巷給人送信。這份工若說有何好的,便是收了信的人家若高興了就會給他打賞,積攢一番打賞可比跑腿掙的錢多,養自己一個全家不愁。他因此未去做正經營生,耶娘成日在家裏長籲短歎。陳大見高長鬆先問好,又說這信是從烏斯藏更西北邊來的,寄的人叫左居正。高長鬆一聽左小道長,大驚,趕忙給陳大摸了幾枚雞蛋,就把人打發走了。陳大倒高興,想這富戶就是不同一般,提溜著雞蛋跑了。本是高香蘭接陳大的,高長鬆讓她去找葛巢,一眨眼的工作,葛巢急匆匆跑出來,竟連冠都未戴正,高長鬆看他這狼狽模樣,感歎真是師兄弟情深。葛巢:師弟是否又有奇遇?由葛巢展開信,一目十行看完後,二者都心情微妙。原來左居正與高長鬆分別後由不分東西南北瞎走,最後竟差點回唐的地界,然他想自己還有許多未盡之事,也不曾感到凡塵對他心有何磨練,決定往烏斯藏回。葛巢暗罵:呆子,直接回去也無事啊!可這一路上卻見不少殘穢,左居正憂心忡忡,唯恐是又逢妖魔出沒之亂事,那未修養幾年的百姓又要立刻投入征戰中。高長鬆看後倒不覺得有何,他從淨塵那聽得太多,眼下幾乎沒有能嚇住他的了。與他不同的是葛巢,隻見他表情嚴肅,口中念念有詞,似在盤算什麽,最後等他消化完便對高長鬆道:“這確實不對勁,恐為天下大亂之先兆啊。”高長鬆想起淨塵的話,嘴角微抽:不至於、不至於。眼見著他越說越離譜,高長鬆踟躕過後喊葛巢附耳而來,葛巢本以為高長鬆會說什麽,哪知道竟引出了淨塵法師!他的眼神一下子犀利起來,釘在高長鬆身上,引得高長鬆說不出話來,隻能訕笑。他甚至腳底抹油想跑了,卻在一隻腳踏門框外前聽見幽幽的歎息聲:”十二郎,你們何時私私相授了,我竟然不知。”高長鬆:。我不是!我沒有!隻聽見葛巢幽怨道:“無論如何,有妖魔頻生,爾等還是得護好自己,那雷符聽說十二郎練得一般,不若我先將那雷木製成法器,送予你傍身。”高長鬆這還能不答應的?當即點頭道好啊好啊,破費了之流。葛巢又歎口氣,隨即不知想了什麽,又恢複以往之神采了。‘哎,就算是聊得來又如何,我可是給小師弟打法器的大師兄,難不成你能給小師弟做法器?’‘這一局,是我等勝了!’淨塵法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種田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雲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雲素並收藏大唐種田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