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想問怎麽了,俞老先發起了牢騷:「這孩子真是奇怪了,居然說什麽鐵牛早就撈上來了!我問她什麽時候?她居然還像模像樣地跟我說92年!」
我一下子想起離開醫院時林翠的怪異狀況,原來她認為鐵牛早就撈上來了!還確切記得是92年!看來這次落水,對她身體影響雖然不大,但對記憶還是有蠻可怕的後果。
我雖然覺得有些不祥,但還是這樣開解俞老(同時也是開解自己):「俞老,我看會不會是這樣: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看到一件事情,卻感覺是很久以前就發生過的,然而事實那絕對不可能。其實不過是由於我們管理記憶的大腦部分發生了點小問題,才會產生這種錯覺。林翠的狀況應該是類似吧。」
俞老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你說的有可能。突發事件的確能讓人的記憶產生錯覺,有些是失去記憶,記不得發生的事;而這樣的則是把記憶『提前』了,把沒發生過的事情當成了已發生的。」
俞老雖然這麽說,但我感覺他並不釋然。連我自己也懷疑起來了,像鐵牛有沒有撈上來這樣的大宗事件,難道也會產生記憶偏差嗎?人類的記憶真是奇妙的東西。
鐵牛出水的一剎那,給人以什麽樣的感覺,對於記者來說是毫無意義的,透過鏡頭我看到的不過是如何取景,報導裏之多以一句「六萬斤重的鐵牛破水而出」涵蓋。但是我還是很不職業地要強調一下,因為當時我的感覺是,哦,那就是鐵牛啊,亮晶晶的。
事後我估算了一下,從鐵牛牛角在水麵上露頭,到最終完全展露在幹涸的河床上,全過程不下十五分鍾。整整十五分鍾啊,所有人的視線集中在偌大的鐵牛身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人發現——
一直到,一直到鐵牛在地上昂首挺立,人群像磁鐵一樣黑壓壓地圍攏過來,才有人驚呼——怎麽是亮晶晶的?!
想來你也猜得到,如果那第一個驚呼的人不是我,我也就不會有臉在這裏這麽說了。
想想看,明朝的鐵牛,亮晶晶。如果說我剛看到它冒頭的時候腦海裏出現「亮晶晶」的三個字隻是隱隱覺得不對,那麽其他所有人大概都是一樣的。在整個旁然大物在我們麵前被吊起放下的過程中,其實每個人心裏大概都有這個疑問,隻不過好像太驚訝了,而又分不清這種驚訝是鐵牛本身帶來的震撼力造成的,還是因為「亮晶晶」,就好像所有人的情緒被個無形的塞子堵住了,知道鐵牛落地,一群人上去圍觀,「法定的」七嘴八舌時間到才爆發出來這疑問。
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鐵製品在水中尤其是這種富含礦物質的江水中浸泡幾年,就會氧化生鏽。更何況是元朝至今的近八百年?原本所有人的心理預期,不過是指望從江水裏撈出一個依稀可辨形貌的「牛狀鐵疙瘩」罷了。萬想不到的真正撈起來的鐵牛,是除了一點汙垢以外幾乎全新的傢夥!而且更為奇怪的是,它幾乎是完全「挺立」在河床上,挺立!沒有什麽淤泥掩蓋它,別說大腿,連膝部都沒有被淹沒,隻有蹄子插在泥裏,而那也完全是因為它自身的重力。簡直可以說,當場把一隻鐵牛放到泥巴地上,也不過是這一副模樣。
我馬上回頭去看俞老,發現話到嘴邊的「怎麽會那麽新」根本不需要問出口,他顯然也在想這個問題。其他專家和工作人員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當時我自己覺得思維變得很奇怪,甚至想會不會有人開玩笑,放了頭新造的鐵傢夥到江裏,想看打撈的人的笑話。國外有很多類似的神秘事件,比如某些麥田圈之類的,經調查出自這種惡作劇的為數不少。但是……中國人可能嗎?再說這成本也太大了吧?把那麽大的傢夥神不知鬼不覺地搬到這兒來沉下江,可能嗎?
專家組這個時候已經聚攏起來竊竊私語,我本該職業地湊過去聽聽說什麽,不過反正事後俞老也會告訴我(我有這個自信),就不去惹人討厭了。趁這個機會我放下相機,好好觀察了一下鐵牛。
除了顯得過新之外,鐵牛的另一個奇特之處就是造型。我不知道明代的雕塑藝術是怎樣的,但是我看這頭牛與印象中中國傳統的那種是鼻子是眼的老黃牛形象相去甚遠。與其說是出自明代匠人之手,莫若說更像出自畢卡索或達利的作品——當然,在抽象和變形的程度上有所不及,但絕對不是寫實派的,牛身的造型都是流線的,並無預期的線條,細節則是完全省略。對了,這樣的風格我國也有,不過是在商周的青銅器上,一個小小的壺蓋或手柄上的小動物,讓你猜半天是羊是狗還沒有結論。入唐以後這種風格就式微了。而且,在小東西上這樣刻畫並不覺得如何,如此龐然大物卻採取了這種風格就有些刺眼了。
對了,好像唯一不屬於這種簡約風格的部分,就是這頭鐵牛的牛角。牛頭低垂,牛角幾乎水平地像前方延伸。兩隻牛角不像全身其餘部分那麽光滑,而是看得出有螺旋狀的花紋。仔細看那花紋又不是平滑的螺旋曲線,而是凹凸不平的,很像舊時紅木家具的雕飾,說是某種字體也未嚐不可,沒準是蒙古文——思考盡量多的可能性,是我的一個習慣。湊巧的是這習慣居然與這次的事件聯繫了起來,將在以後的時間裏大大考驗我的想像力與邏輯,而與這事件的驚人怪異比較起來,鐵牛外表上送種種奇特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專家的「臨時會診」並沒耗費多少時間,俞老到我的身邊說的第一句話倒是讓我意外:「小那,這次的消息能不能先不要發?」我愣了一下,心想這鐵牛真有什麽重大的古怪,居然要封鎖消息。
對這種要求,拒絕是我的第一反應,「俞老,你要知道記者的新聞自由可是受到……」
「我知道,我知道小那。」俞老打斷了我,「可是你看這鐵牛的樣子,總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元朝那隻……我知道現代人鑄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總要嚴謹一點吧?萬一真的不是,你就這麽把消息發出去了,這笑話就鬧大了。」
我環顧四周,果然每個記者身邊都有工作人員在和他們說話,想必內容跟我是一樣的。
「我看這樣吧,小那,」俞老繼續說,「我們先要對鐵牛作一個鑑定,如果鑑定結果沒問題,第一時間通知你……你趁這個時間把稿子整理一下吧。這也是對你們新聞的可靠性負責嘛,對不對?」
我隻好點點頭,把相機收了起來。至於整理稿件。我是不會做的。萬一鑑定結果並不是「沒問題」,我就把材料全部換一種方法組織,寫成……小說。
我當時就存了這種念頭,事後證明真是有先見之明。
這一天因為起得太早,所以很早就睡了。原打算去醫院,因為很多人要去看林翠,最後也沒有去。
正因為躲人多才第二天去的,沒想到那裏還是看到一屋子人,當然是俞老和其他研究所的同僚們。我幾乎以為他們從昨晚一直……吵到現在。
幾乎每個人都開了口,但是很明顯意見隻有兩派,一派是林翠,一派是其他人。如果換了另外一件事上出現這種情況,我想我多半會站在林翠這邊——從中學起參加辯論我就喜歡支持少數觀點,但是這件事……
林翠堅持的論調和昨天的一樣:鐵牛是1992年已經撈上來了,說現在才撈上來的人,是出於某種莫名其妙的原因顛倒黑白,掩蓋事實……其餘的所有人隻是在給他人和自己作證,試圖說服林翠沒人有必要進行這樣一場陰謀。
我隻好愛莫能助了。
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和什麽時候主動上前打招呼的時候,林翠發現了我,但是這個時候她什麽都顧不上了,隻想著證實她所記得的事實,看到我出現,第一個念頭就是「拉來作證」。
「那多!你來說說!你第一天來採訪歲修,我們還在鐵牛邊上合了影。你把照片拿出來給他們看呀!」
天啊!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再這樣下去不行,她的毛病得治治……」我背後出現了這樣嗡嗡的低語,讓我覺得刺耳,但我此時心裏所想的其實也是一樣。我默默打開背包,拿出膠片袋。
林翠看到我的舉動,一副對「真相大白」的期待表情,「我真不明白你們撒謊有什麽意義?跟我開玩笑也要有個限度。所裏麵你們可以眾口一詞,不是所裏的人一來,你們就沒轍了吧!」
「你自己看吧。」我盡量讓自己的語調嚴肅而又不顯得冷酷,「這是我和你唯一合影過的照片。」
空氣像凝固了——很多文學作品裏有這樣的描述——我想當時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騙人!」打破凝固的果然必定是大叫。
「騙人騙人騙人!」林翠顯得歇斯底裏,她對著陽光看底片的眼睛帶動著整個麵部在抽搐。
「難道你要說,這張照片裏本該有我、你,還有鐵牛?」我試探地問。
「對!」沒想到她真的這麽回答,「假的!這是假的!」
背後的嗡嗡聲更多了。
我盡量讓自己平靜對待,如果這是數位相機拍的,我有辦法做假。但這是光學底片。這麽短的時間裏我是沒辦法做假的。「
這個時候,我相信唯一的辦法是用鐵一樣的事實和她耐心的講道理,而不是強調她的種種謬誤和偏差。把一個處於不正常狀態下的人當作完全正常對待,對於她的恢復隻有好處,反之大驚小怪的話,隻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果然,林翠沉默了下來。雖然還是渾身發抖,但是已經不像是要繼續和所有人爭執下去。嗡嗡聲也隨之消失了,所有人都看著林翠苦苦思索。
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經歷過一覺醒來,發現一切和自己記得的不一樣,但我知道這種感覺一定分外痛苦,似乎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
林翠終於開始用手腕敲擊自己的腦袋,輕輕地。我守到了好時機過去抓她,即使有那麽多人在身後,我也相信足夠大方自然。
我一下子想起離開醫院時林翠的怪異狀況,原來她認為鐵牛早就撈上來了!還確切記得是92年!看來這次落水,對她身體影響雖然不大,但對記憶還是有蠻可怕的後果。
我雖然覺得有些不祥,但還是這樣開解俞老(同時也是開解自己):「俞老,我看會不會是這樣: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看到一件事情,卻感覺是很久以前就發生過的,然而事實那絕對不可能。其實不過是由於我們管理記憶的大腦部分發生了點小問題,才會產生這種錯覺。林翠的狀況應該是類似吧。」
俞老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你說的有可能。突發事件的確能讓人的記憶產生錯覺,有些是失去記憶,記不得發生的事;而這樣的則是把記憶『提前』了,把沒發生過的事情當成了已發生的。」
俞老雖然這麽說,但我感覺他並不釋然。連我自己也懷疑起來了,像鐵牛有沒有撈上來這樣的大宗事件,難道也會產生記憶偏差嗎?人類的記憶真是奇妙的東西。
鐵牛出水的一剎那,給人以什麽樣的感覺,對於記者來說是毫無意義的,透過鏡頭我看到的不過是如何取景,報導裏之多以一句「六萬斤重的鐵牛破水而出」涵蓋。但是我還是很不職業地要強調一下,因為當時我的感覺是,哦,那就是鐵牛啊,亮晶晶的。
事後我估算了一下,從鐵牛牛角在水麵上露頭,到最終完全展露在幹涸的河床上,全過程不下十五分鍾。整整十五分鍾啊,所有人的視線集中在偌大的鐵牛身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人發現——
一直到,一直到鐵牛在地上昂首挺立,人群像磁鐵一樣黑壓壓地圍攏過來,才有人驚呼——怎麽是亮晶晶的?!
想來你也猜得到,如果那第一個驚呼的人不是我,我也就不會有臉在這裏這麽說了。
想想看,明朝的鐵牛,亮晶晶。如果說我剛看到它冒頭的時候腦海裏出現「亮晶晶」的三個字隻是隱隱覺得不對,那麽其他所有人大概都是一樣的。在整個旁然大物在我們麵前被吊起放下的過程中,其實每個人心裏大概都有這個疑問,隻不過好像太驚訝了,而又分不清這種驚訝是鐵牛本身帶來的震撼力造成的,還是因為「亮晶晶」,就好像所有人的情緒被個無形的塞子堵住了,知道鐵牛落地,一群人上去圍觀,「法定的」七嘴八舌時間到才爆發出來這疑問。
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鐵製品在水中尤其是這種富含礦物質的江水中浸泡幾年,就會氧化生鏽。更何況是元朝至今的近八百年?原本所有人的心理預期,不過是指望從江水裏撈出一個依稀可辨形貌的「牛狀鐵疙瘩」罷了。萬想不到的真正撈起來的鐵牛,是除了一點汙垢以外幾乎全新的傢夥!而且更為奇怪的是,它幾乎是完全「挺立」在河床上,挺立!沒有什麽淤泥掩蓋它,別說大腿,連膝部都沒有被淹沒,隻有蹄子插在泥裏,而那也完全是因為它自身的重力。簡直可以說,當場把一隻鐵牛放到泥巴地上,也不過是這一副模樣。
我馬上回頭去看俞老,發現話到嘴邊的「怎麽會那麽新」根本不需要問出口,他顯然也在想這個問題。其他專家和工作人員的臉色也好不到哪裏去。當時我自己覺得思維變得很奇怪,甚至想會不會有人開玩笑,放了頭新造的鐵傢夥到江裏,想看打撈的人的笑話。國外有很多類似的神秘事件,比如某些麥田圈之類的,經調查出自這種惡作劇的為數不少。但是……中國人可能嗎?再說這成本也太大了吧?把那麽大的傢夥神不知鬼不覺地搬到這兒來沉下江,可能嗎?
專家組這個時候已經聚攏起來竊竊私語,我本該職業地湊過去聽聽說什麽,不過反正事後俞老也會告訴我(我有這個自信),就不去惹人討厭了。趁這個機會我放下相機,好好觀察了一下鐵牛。
除了顯得過新之外,鐵牛的另一個奇特之處就是造型。我不知道明代的雕塑藝術是怎樣的,但是我看這頭牛與印象中中國傳統的那種是鼻子是眼的老黃牛形象相去甚遠。與其說是出自明代匠人之手,莫若說更像出自畢卡索或達利的作品——當然,在抽象和變形的程度上有所不及,但絕對不是寫實派的,牛身的造型都是流線的,並無預期的線條,細節則是完全省略。對了,這樣的風格我國也有,不過是在商周的青銅器上,一個小小的壺蓋或手柄上的小動物,讓你猜半天是羊是狗還沒有結論。入唐以後這種風格就式微了。而且,在小東西上這樣刻畫並不覺得如何,如此龐然大物卻採取了這種風格就有些刺眼了。
對了,好像唯一不屬於這種簡約風格的部分,就是這頭鐵牛的牛角。牛頭低垂,牛角幾乎水平地像前方延伸。兩隻牛角不像全身其餘部分那麽光滑,而是看得出有螺旋狀的花紋。仔細看那花紋又不是平滑的螺旋曲線,而是凹凸不平的,很像舊時紅木家具的雕飾,說是某種字體也未嚐不可,沒準是蒙古文——思考盡量多的可能性,是我的一個習慣。湊巧的是這習慣居然與這次的事件聯繫了起來,將在以後的時間裏大大考驗我的想像力與邏輯,而與這事件的驚人怪異比較起來,鐵牛外表上送種種奇特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專家的「臨時會診」並沒耗費多少時間,俞老到我的身邊說的第一句話倒是讓我意外:「小那,這次的消息能不能先不要發?」我愣了一下,心想這鐵牛真有什麽重大的古怪,居然要封鎖消息。
對這種要求,拒絕是我的第一反應,「俞老,你要知道記者的新聞自由可是受到……」
「我知道,我知道小那。」俞老打斷了我,「可是你看這鐵牛的樣子,總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元朝那隻……我知道現代人鑄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總要嚴謹一點吧?萬一真的不是,你就這麽把消息發出去了,這笑話就鬧大了。」
我環顧四周,果然每個記者身邊都有工作人員在和他們說話,想必內容跟我是一樣的。
「我看這樣吧,小那,」俞老繼續說,「我們先要對鐵牛作一個鑑定,如果鑑定結果沒問題,第一時間通知你……你趁這個時間把稿子整理一下吧。這也是對你們新聞的可靠性負責嘛,對不對?」
我隻好點點頭,把相機收了起來。至於整理稿件。我是不會做的。萬一鑑定結果並不是「沒問題」,我就把材料全部換一種方法組織,寫成……小說。
我當時就存了這種念頭,事後證明真是有先見之明。
這一天因為起得太早,所以很早就睡了。原打算去醫院,因為很多人要去看林翠,最後也沒有去。
正因為躲人多才第二天去的,沒想到那裏還是看到一屋子人,當然是俞老和其他研究所的同僚們。我幾乎以為他們從昨晚一直……吵到現在。
幾乎每個人都開了口,但是很明顯意見隻有兩派,一派是林翠,一派是其他人。如果換了另外一件事上出現這種情況,我想我多半會站在林翠這邊——從中學起參加辯論我就喜歡支持少數觀點,但是這件事……
林翠堅持的論調和昨天的一樣:鐵牛是1992年已經撈上來了,說現在才撈上來的人,是出於某種莫名其妙的原因顛倒黑白,掩蓋事實……其餘的所有人隻是在給他人和自己作證,試圖說服林翠沒人有必要進行這樣一場陰謀。
我隻好愛莫能助了。
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和什麽時候主動上前打招呼的時候,林翠發現了我,但是這個時候她什麽都顧不上了,隻想著證實她所記得的事實,看到我出現,第一個念頭就是「拉來作證」。
「那多!你來說說!你第一天來採訪歲修,我們還在鐵牛邊上合了影。你把照片拿出來給他們看呀!」
天啊!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再這樣下去不行,她的毛病得治治……」我背後出現了這樣嗡嗡的低語,讓我覺得刺耳,但我此時心裏所想的其實也是一樣。我默默打開背包,拿出膠片袋。
林翠看到我的舉動,一副對「真相大白」的期待表情,「我真不明白你們撒謊有什麽意義?跟我開玩笑也要有個限度。所裏麵你們可以眾口一詞,不是所裏的人一來,你們就沒轍了吧!」
「你自己看吧。」我盡量讓自己的語調嚴肅而又不顯得冷酷,「這是我和你唯一合影過的照片。」
空氣像凝固了——很多文學作品裏有這樣的描述——我想當時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騙人!」打破凝固的果然必定是大叫。
「騙人騙人騙人!」林翠顯得歇斯底裏,她對著陽光看底片的眼睛帶動著整個麵部在抽搐。
「難道你要說,這張照片裏本該有我、你,還有鐵牛?」我試探地問。
「對!」沒想到她真的這麽回答,「假的!這是假的!」
背後的嗡嗡聲更多了。
我盡量讓自己平靜對待,如果這是數位相機拍的,我有辦法做假。但這是光學底片。這麽短的時間裏我是沒辦法做假的。「
這個時候,我相信唯一的辦法是用鐵一樣的事實和她耐心的講道理,而不是強調她的種種謬誤和偏差。把一個處於不正常狀態下的人當作完全正常對待,對於她的恢復隻有好處,反之大驚小怪的話,隻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果然,林翠沉默了下來。雖然還是渾身發抖,但是已經不像是要繼續和所有人爭執下去。嗡嗡聲也隨之消失了,所有人都看著林翠苦苦思索。
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經歷過一覺醒來,發現一切和自己記得的不一樣,但我知道這種感覺一定分外痛苦,似乎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
林翠終於開始用手腕敲擊自己的腦袋,輕輕地。我守到了好時機過去抓她,即使有那麽多人在身後,我也相信足夠大方自然。